世間修行不知多數,皆有超乎常人之力,翻江倒海之能。


    而追求長生不老,駐世永存這一美好願望便是修行者的最終期望。尤其是對於女性修士來說,擁有不老容顏簡直是做夢都會笑醒的好事。


    然而事情怎麽可能會那麽簡單,天下修行者數以億計,能長生不老者又有幾人,縱然是武聖文聖,不照樣要經曆生死的災劫,也未曾擺脫壽命的限製。


    實際情況是隻要未超脫三界,不管是何修士都會存在老去的症狀,隨著時間流逝,這現象會越發嚴重。而且與凡人不同的是,修士的老去可不是麵容變得蒼老那麽簡單。


    在修行界之中,有種說法叫五衰難,當然了不是佛修天人五衰,衣服垢汙、頭上華萎、腋下汗流、身體臭穢、不樂本座那麽簡單,這些還稱呼不上災難,勤換衣服多洗澡,早睡早起多讀書,就能解決的問題。


    五衰難,是修行災劫的一種,這是發生在長生修士身上的一種情況。這其中以壽命悠長的仙修最容易發生。


    長生不老,一直是個不確定的名詞,因為這長生,你根本不知道是多久,可能是百年,千年,甚至是萬年。


    但這個數字是有限的,不是一直持續下去,縱然是千年萬年,總有一天會到盡頭。就像正常人一樣,須得經曆生老病死,隻是修士的時間是常人的千百倍罷了。此處的病對於修士來說,更多是身體受傷,一時間無法恢複。


    一般的修士,壽命有限。


    武者先天五百歲,宗師三千歲,武神一萬年。仙修則要長一點,金丹三千載、元嬰(元神)過萬數,陽神四萬八千年。


    這其中,能活到自己壽命極限的少之又少,活過極限的屈指可數。而且隨著年紀的不斷增大,修士心性不穩者容易發生變化,或者壽數突然減少,也是會出問題的。


    五衰難,便是來源於此。


    所謂五衰,乃是神魂意魄精,修士因為壽命太過悠長,越是到後麵,所經曆的事情越多,心性不夠,修為不深,神魂與肉身融合出現問題,就相當於凡人年老容易多生病。


    神衰,心藏神,對應火行,主哀,本應該朝氣蓬勃,結果變得哀傷感春,對生丟失渴望;


    魂衰,肝藏魂,對應木行,主喜,雖喜是好事,可過猶不及,一味的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導致自己太過癡迷,從而壞了心性;


    意衰,脾藏意,對應土行,主欲,呈現兩種狀態,一種欲望過強,恨不得天下都是自己的,一種是過於淡薄,對一切都漠不關心;


    魄衰,肺藏魄,對應金行,主怒,控製不住自己的怒氣,變得暴怒貪婪,是非不分;


    精衰,腎藏精,對應水行,主樂,有道是樂不思蜀,已經高興的忘記自己的所在,一心沉寂在自己構建的世界之中,享受虛幻生活。


    此五衰一旦產生,那便是修士開始老化之時,皮膚鬆弛,牙齒脫落,烏發變白,身形變弓,思想變慢。


    這五種現象倶是因為肉身與元神不合而產生。


    不管是肉身強大還是神魂強大,總之當有一方過強之時,就會出現。


    至於為何會說這些,那便是因為碧清已經遭遇到了五衰難,這與張玄打掉碧清三千年壽命雖然有點關係,但不是主要因素。


    事情還得從源頭說起,世間有天神地祇一說。能隨意遊走天地之間,無固定職能者,稱呼為神。鎮守一方,有固定職責者為祇,兩者之間經常可以轉換,所以合稱神祇。


    不過哪怕是神祇,也有壽命到頭的一天。


    神祇的壽命極限是一個天地,也就是一元左右,但如果是神非祇,或為祇非神,那壽命就隻有一半左右。


    碧清便是天神一脈,乃是雲彩托生,壽命極限也就在四萬八千年,與陽神一樣(實際上陽神不管是實力還是壽數,與天地所生天神和地祇相差不大,都是神了。)


    更準確的說碧清不是天地之間的雲霞自然蛻變誕生,她的原身是中土四麵鼎之上的霞光煙氣。


    天下有九鼎,中土四麵鼎、勝武玄鼎、歸墟石鼎、潮海晶鼎,赤金炎鼎、極釋金鼎、昆侖玉鼎、大荒木鼎、神降蒼鼎。


    九鼎乃是禹王所煉,用來鎮壓天下的神物。


    碧清作為四麵鼎上的一縷雲氣存在了六千多年,見證了許多大夏之事,後因為大夏皇朝覆滅,作為鎮朝神物的四麵鼎被夏王夏少禹取走。


    或許是天注定,原本應該沒有機會化形的碧清,在四麵鼎成為大夏王朝的氣運之物後,結合自身的大夏皇朝殘留氣運,直接以雲霞為原身,化作了雲中之神。


    後麵的情形自是不必多說,因是氣運化生,與夏息息相關,故而夏王認其為妹,賜姓夏。


    隨後千年時光,碧清又到了稽流仙府修行,將自己六千多年修為轉化成了仙道法力,得了個神仙之身。


    可壞就壞在碧清乃是器物雲霞托生,而不是天地自然孕育,雖然是神,先天不足。加上改修仙道,又長期處在人間,就暴露了一個問題。


    神仙者,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升仙,超凡入聖。謝絕塵俗以返洞天,如若無法升為天仙,拋棄肉身弱點,五氣朝元,三陽聚頂,修成大羅神仙者與天地同壽,日月同庚。


    意思便是修成神仙者,已經蛻變完成,拋棄了肉身弱點,成就仙軀。但因為沒有肉身,卻掌握著一絲法則的力量,不受天地所調度,而破壞力又太大,自然被天地所嫌棄,如果不是做行善積德之事,直接會被天地排斥在外,隻有在那些洞天福地之中才能不受影響。


    (換另一個說法就更容易懂了,那便是神仙,已經是不再會與天地合的合道境,一般的合道境,不敢太過於施展自己的能力,生怕自己被天地搞合道。神仙就不同了,不管如何作死,都能發揮出合道境該有的實力而不用擔心合道,造成的破壞太大,又不受天地約束,不排斥他排斥誰)


    碧清作為一個閑散神仙,即沒有上天受錄,又沒有做行善積德之事,之前一直在稽流仙府神仙之地還好,受到散仙夏少康的庇護,自然感知不到天地排斥之情。


    如今出了仙府,又引發了一係列事情,天地排斥之情越發嚴重,直接引發了五衰難。


    雖是來到了羅浮洞天之地,可無奈羅浮真人不是南離真人或者散仙夏少康,與碧清說是有什麽關係,根本沒有這個必要接納一個半吊子神仙入駐自己的洞天之中。


    要知道,這一駐,可能就不是一兩年那麽簡單,甚至可能是百年、千年。


    如今天下局勢不定,大夏王朝有欲參戰趨勢,到時作為鎮朝仙府,稽流必定參戰,碧清與其說是來避開一汐子的求婚,還不如說是來此避難,畢竟總是要保留一絲火種。


    可非親非故,誰人會讓一個半吊子神仙居住在自己的洞天之中,不說修行資源,光靈氣這一塊就不知要耗費多少,一個神仙修煉一次耗費的靈氣足夠七八個陽神修煉好幾次了,有那麽多靈氣,多用來栽培一些靈根寶藥,煉製一些金丹他不香嗎。


    這金丹自己就算吃不了,還有徒弟,還有那些行善積德之人,用來濟世度人他不好嗎?


    當碧清知道自己五衰難爆發,想要入駐洞天緩解自身形勢,在行氣周天暫穩局勢之後,很尷尬的發現自己吸收不到一絲靈氣,心中知道了自己被排斥了,真人不接納自己。


    不過好在碧清與夏清雅是好友,自然會尋找解決辦法。


    自己幾人去勸說師父,可能不會收到什麽好效果,畢竟對於一個神仙能吸收的靈氣量,夏清雅可能還真心不知道。


    有句話叫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羅浮洞天新開不到百年,其內天地有九十九以上是屬於罡煞亂流區域,還未得到徹底開發,真人也是一直忙著處理這些事情。


    洞天可事關他的大羅之事,容不得半點馬虎,尤其是天地不穩,就是一點靈氣也得精打細算,如何運用到最佳處為好。


    碧清一個非親非故之人,一不是自己徒弟,二不是自己師門後輩,三又不是大德之人,憑什麽能在自己的洞天之中無憂生活。君不見,張玄成天仙之後,大多時間不都在外界,基本很少回洞天之中,就算回去,修煉也不再是之前的參禪打坐積攢法力。更多的是與自己師父交流論道,彌補自身不足,補齊洞天規則。


    這些東西讓夏清雅如何知道。


    還以為是像客人來做客一樣,多少有點不滿,好歹也是自己的小姨,如此不近乎人情。至於知道一些實情的碧清,也不想多說。五衰難都已經在自己身上發作了,要是容顏變得衰老,這個過程可是很難恢複的。對於愛美的天性來說,容顏不在才是最可怕之事。


    故而三人來尋找張玄,準備讓其幫一下忙。


    同為師兄弟,那麽多年下來,自是知道師父多多少少是有點偏愛小徒弟的。不然也不會將種植先天葫蘆那麽重要的事情交給小徒弟去做。


    碧清則就了解得更多一點,張玄不僅僅是羅浮真人弟子,還是南離真人的唯一後代,要說沒有一點優待,那是鬼都不信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玄飛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到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到道並收藏太玄飛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