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醫摯隻覺得心中寒意陡生,卻又不得不答:“懷娠至險,滑產者十有二三,難產者又如此數,死胎又如此數……然宮中不比民間,椒室諸事皆備,疾醫侍娠……”


    “夠了!”王後笑得極為森然,“小童已知詳盡,懷娠至險,滑產者十有二三,難產者又如此數,死胎又如此數。看來這順產者十不足五,乃是常例。女醫但放心耳,若有差池,必不罪爾!”


    “這……”女醫摯直覺到了危機,卻惶然不敢再想下去,驚恐地抬頭看著王後。


    王後優雅地跪坐撫膝,“滑產者十有二三,難產者又如此數,死胎又如此數,爾機會不算少,且都名正言順……”悠悠說到這裏,便停住了,她知道跪在下麵的這個女醫應該能夠聽明白她的意思。


    “小君———”女醫摯自然聽明白了,也唯有聽明白了,才嚇得魂不附體,伏地顫聲道,“小君,小醫學的是救人之術,並非殺人之術,求小君莫———”


    王後冷冷地截斷她的話:“倘若向氏平安產子,爾當合族禍臨矣!”


    女醫摯再也撐不住跪姿,伏倒在地,渾身戰栗不已,像是被人扼住了咽喉似的呼吸困難,頓時喘不過氣來,隻覺得眼前一片模糊,眼前高貴的美婦人,恰似化身旱魃山魈般可怕……


    而此時,在諸人眼中走了好運的向氏,並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樣得意歡欣。


    她身穿軟滑精美的刺繡綢衣,容光素淡,靜靜地躺在椒室之中。抬眼望去,有夜明珠照明、犀角掛壁,床上有齊紈為帳、魯縞為被、黃金為鉤……一絲絲幽香從香爐中冒出,明亮溫暖的室內泛著絲綢和黃金的幽光,恍如最華美的夢境。這本是個極其舒適的所在,可是自踏入椒室的那一刻起,那種惶恐不安的感覺就始終籠罩於她的心中。對於這種忽然從天而降的好運,向氏隻覺得似乎在夢中一樣,完全沒有半點真實的感覺。而事實上,以她的出身、她的經曆、她的性格,她是連做夢都不曾想過自己會有這樣的好運。


    向氏,本是山東的一個小國向國後裔。春秋戰國,征伐多戰,大國並吞小國,小國並吞更小的國家。一百多年前,莒人入向,向國為莒國所滅。但是莒人還算厚道,雖滅向國,卻還算善待向國的王族,向氏一族自此成為依附莒國的一支小貴族。向氏一族生得甚美且慧,所以男丁多為莒國王族的伴讀,而女子則多為莒國公主的陪嫁媵從。


    世事如輪轉,如今楚國勢大,曾經滅了他人之國的莒國,也同樣被楚國所滅。莒國的王室舉族遷入楚國的國都郢都,而向族和其他一些小族,也作為莒族的附屬品一起遷入郢都。莒國公主成為了楚王商的姬妾,帶著數名陪嫁的媵從入宮,其中就包括向氏。


    莒姬數年不孕,隻得想方設法借楚王商常來臨幸,趁著他興致高時,將身邊媵從間或推薦給楚王商侍寢。果然不久之後,媵從向氏就懷了孕。


    可是誰也沒想到,這個不起眼的媵從懷孕,卻忽然變成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莫名其妙接到消息的莒姬連忙趕去椒室看望更加暈頭轉向的向氏。


    與嬌豔動人、明眸善睞的莒姬相比,向氏也自有一番清新婉約的美態。此時,向氏心中惶恐,更顯得楚楚可憐。她見莒姬進來,忙要起來行禮,眼含淚光如見親人,道:“莒夫人,妾身惶恐……”


    莒姬忙含笑按住她,“妹妹勿動,仔細身子。你身已非一人,自當慎重。”她這邊明快和悅地與向氏說話,另一邊卻吩咐:“女桑,向媵人從今日起身體與往日不同了,她行走坐臥,你都要寸步不離地扶著她,若有事故,我唯你是問。”她身邊的侍女女桑連忙應了,上前來恭敬地扶住向氏,不讓她隨便行動。


    向氏惶恐地道:“妾身害怕,椒室豈是妾身所居之地?莒夫人,您去跟大王說,讓妾身遷至別處吧!”


    莒姬含笑聽著,卻微微收了笑容,道:“休要胡言!此是大王的恩寵,豈是你我自說自話之事?”


    向氏怔住了,嘴唇血色一下子褪得幹幹淨淨,好一會兒才道:“可是,妾身委實害怕……”說到這裏,已經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莒姬忙笑著安慰她道:“妹妹休怕,這是旁人求都求不得的好運,妹妹怎麽反而哭起來了?富貴逼人,一時間自然不適,待得時日久了,豈不樂在其中?倘若你十月懷胎生下一個公子來,由子蔭母,以後的恩寵,隻怕更在我之上呢!”


    向氏低頭,“妾身不敢,倘若當真是生出公子,那也是由夫人撫育,妾身不敢奢望!”


    莒姬心中暗暗讚許,她特地前來關照,也正是為了這一番話。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間互嫁王室宗室女子乃是常有之事。當時各國文字方言習慣皆不同,若女子出嫁,宗族內通常就會陪送許多同宗或者臣屬之女作為陪嫁媵從。這樣新娘不至於忽然因獨自置身於一個完全陌生、語言不通的環境中而惶惑無依,所以通常一場婚姻中,男方娶進門的可能不是一個女人,而是一群女人。而這些“妹妹”不但是同伴,還有可能是代孕的對象———也許身份最高的那位貴女不一定能生出兒子來,但是隻要她的媵侍中有人生下兒子,那麽她這個族群在這場聯姻中就有了繼承人。


    因此在中國古代,婚姻並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姓之間的結盟,即所謂“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的事。往小裏說是兩個家族的聯姻,往大了說就是兩個國家之間的姻盟。主母和媵從之間並不是女人同性之間必然存在的情敵關係,倒反而更像是一個共榮共辱的團隊關係,向來互為羽翼輔庇,主母提攜和保護媵從,媵從依附和順從主母。


    向氏一向溫順聽話,因此也深得莒姬歡心關照。其實以楚王商的脾氣來說,像莒姬這樣明豔伶俐的女子,才是他所喜歡的。向氏雖然生得甚美,卻溫順得毫無存在感,楚王商雖然幸過兩次,但轉眼便忘。


    所以莒姬樂得對向氏表示善意和關懷,更何況她也是真心關切向氏肚子裏的孩子,早就將之視為自己的孩子,語氣自是更為和氣:“妹妹,你是此子生母,與我本是一般的。如今你也要改改稱呼,隻管叫我‘阿姊’便是了。”


    向氏抬頭看著莒姬,囁嚅地叫了一聲:“阿姊———”


    莒姬笑著摟住她,“好妹妹。”


    自此,向氏安胎,莒姬每日守候,除了待楚王商下朝之後去侍奉之外,便是常住椒室,細心照顧,竟使得王後派來的人,一時不得下手。


    輾轉數月過去,向氏已經臨盆。當下由女祝徹夜跳巫祭祝,女禦女醫加緊侍候,連楚王商都破例罷了朝而坐在椒室外庭等消息。


    此時,向氏臨盆時的哀叫聲響徹椒室上空,奚奴們進進出出,忙碌不休。女巫們唱著巫歌點燃了祭禱神靈的香料,可這芬芳的香氣也不能讓人平心靜氣一些。楚王商也焦灼不安,王後陪侍在他的身邊,不住勸慰:“既是星象所祝,必當母子平安,此乃我大楚天命所向,大王勿憂!”


    而事實上,王後心如油煎,那個該死的女醫摯,竟敢違她之命,拖延到現在還沒有下手。她已經派人催過數次,女醫摯隻推說如今向氏身邊,莒姬防範甚嚴,且女禦奚人環繞,便是食物藥材,也都有專門的烹人食醫掌管,實在不得下手。唯有到臨盆之時,諸事混亂才好下手。


    她也嚴重警告過女醫摯,倘若到時候沒有讓她滿意,那麽族誅之言,絕不為虛。她這一邊勸著楚王商,那一邊已經傳來向氏淒厲的叫聲,她心頭的惶恐越發劇烈,看似端坐如儀,卻是向氏每叫一聲,她心頭就如被針紮一下,隻得一次又一次惡毒地暗暗詛咒著:“她怎的還不死,她怎的還不死……”


    庭院中,戴著麵具的女巫轉圈跳躍吟唱,向著傳說中主管子嗣、驅除邪魔的女神少司命乞求保佑,讓產婦順產,讓嬰兒順利出生: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


    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雲旗……


    王後聽著遠遠傳來的女巫吟唱,隻覺得腦袋嗡嗡作響,心中卻不斷詛咒:“神靈有知,吾以楚後之名,祈求上天:太子已立,國本不可亂,祈求司命之神如我所願,休讓那霸星降生,休讓那孽亂之人禍我家邦。”


    正祈禱時,忽然,內室裏向氏一聲極長的淒厲叫聲傳出。


    眾人皆驚,連楚王商也不禁站了起來,問道:“向氏如何了?”


    莒姬也正關切著,忙應道:“妾進去看看。”說著便進了內室。


    她方進去不久,便聽得一聲嬰兒的啼哭聲傳出,楚王商跳了起來,驚喜地道:“生了!真的生了!”


    王後臉色頓時雪白,心頭隻有一個念頭在盤旋:“到底還是讓她生出來了,到底還是讓她生出來了……”


    她臉色蒼白,腳下也不禁一軟向後倒去,卻被玳瑁扶住了。


    此時外頭女巫的歌聲正悠悠傳來:


    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然而誰都無心再去聽那些女巫唱歌了,內室的門已經打開,女醫摯手抱著嬰兒,一步步走出來,她的神情很奇怪,有一種如釋重負般的解脫,又有一種難以置信的恍惚。


    而此時王後卻顧不得看她的臉色,隻死死地盯著她手中抱著的繈褓中那一個啼哭不止的嬰兒。倘若眼睛能夠噴出火來,此刻她眼中的火足以將女醫摯和這個嬰兒活活地燒死千回;倘若眼睛裏能夠射出箭來,那麽此刻被她眼睛盯著的人早已經被千箭萬箭射穿。


    楚王商不禁上前一步,有些激動也有些興奮地道:“快把孩子抱來給寡人看看———”


    女醫摯已經走到楚王商的麵前跪下,將手中的嬰兒高舉到楚王商麵前,“恭喜大王,向氏為大王產下一位公主!”


    “你說什麽———”這一聲並非出自楚王商之口,而是發自王後的尖叫,“到底是公子,還是公主?”


    “是———”女醫摯咬咬牙,稟道,“是一位公主,是女兒!”


    “不可能!”楚王商的怒吼聲幾可驚天動地,他大手一伸親自解開繈褓,一個粉紅色的肉團哭得聲嘶力竭,他拎起小肉團的一條腿一看,臉色也白了,隨意將手中這一團軟糯往女醫摯懷中一丟,一腳踏得廊廡的木板幾乎都斷了。女醫摯隻聽得他漸漸遠去的怒吼:“將唐昧抓起來,準備鑊鼎,寡人要烹了他———”


    注釋


    1羋姓熊氏,單名商,即後世所稱的“楚威王”,“威”是他的諡號,但他此時仍活著,便按當時習俗,稱之為楚王商。


    2姬姓唐氏,為唐國後裔。唐昧著有《星經》,與甘德、石申夫等齊名。


    3楚國宮殿多以“台”為名。可考證楚王主宮為章華台,其餘如雲夢台、豫章台、匏居台、漸台、層台等均為楚國舊宮殿之名。


    4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妻可自稱“小童”,其他人稱她為“小君”,如果是對國外之人提起時則稱其為“寡小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羋月傳(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蔣勝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蔣勝男並收藏羋月傳(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