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山,寒鍾寺。


    “執白先行,你先吧,淨空。”寒鍾寺主持與於風一同漫步在破敗的寺廟之中。


    寒鍾寺香火已斷,整個寺廟如今隻剩下了主持一人。


    “十六之四。”於風點頭,還是忍不住問道:“師兄難道就一直待在寒鍾寺?”


    披著香雲袈裟的主持點頭,:“寒鍾寺的香火不能因我而斷。”


    “十七之十六。”


    “四之四。”


    “過去的都過去了,師傅不會怪你的。”於風說道。


    幾年前的寒鍾寺還是一個香火鼎盛的佛家聖地,當時的主持更是一位法力深厚的得道高僧。


    可最後因為一場棋和一步錯棋鬧的滿盤皆輸。


    市井凡俗看三教儒道釋自然光鮮亮麗,但修士,武夫看到的卻是一片渾濁。


    自儒家至聖先師飛升天外,道家四十三代天師隱世不出,佛家大霧佛祖駕鶴西去後三教格局就徹底混亂了起來。


    諸子百家之中,以儒道釋三教為首,如今三教巨變。法、墨,縱橫諸多思想流派的得道之人已然開始布局。


    “三之十六。”主持歎了口氣,道:“寒鍾寺,似驚鴻,吹又散。”


    “儒家的書生醇儒們集天下之大智慧,此時又為何都避世不出了?”於風疑惑道。


    “不說儒家,就說我們,他大金寺的主持如今不好好思考如何保持三教為首的局麵,竟然還一直打著我寒鍾寺的算盤。”


    “他那雲上仙寺,表麵光鮮亮麗,普度眾生,結果呢?全宗上下不過在想著賺取更多的香火情罷了。”


    主持來到寺廟香爐前點燃三支香敬給佛像,“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淨空,切記!”


    “師傅,怎麽又叫我們回來啊!煩不煩呐。”紅衣少女站在手持折扇的俊俏青年身後,嗔怒道。


    院子裏坐著一個白發老人,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坐下,“如今三教之中動作最大的,還是道家啊,我那死對頭的徒弟可真是搞得一出好戲啊。”


    俊俏青年不解,問道:“儒釋兩家雖看起來渾濁些,卻也保不住背地裏操控著局勢,如果是這樣三教之中,道家這邊可以先放放。”


    白發老人氣笑道:“儒釋兩家幹了些什麽,我能不知道,你個臭小子就知道裝聰明。”


    俊俏青年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隨意而言,“哪有,哪有。”


    “道家於三教之中當了這個出頭鳥,他們如何不知道其中利害,雖然四十三代天師隱世不出,但三清祖師的殘魂已然在世。”


    “既然他們敢當這個出頭鳥,那就足以說明道家的足智多謀,到頭來三教之爭可能讓自己屬於劣勢,但絕不會讓自己淪入百家之列。”


    “而儒釋兩家選擇不出世也不容小覷,雖至聖先師飛升天外,可還是不能小覷了他的幾位弟子和各個書院的山長,賢人。”


    紅衣少女滿不在乎,坐在椅子上晃著腿,“知道啦,知道啦。”


    白發老人搖頭一笑,蘇蘭沚這孩子,打小就幹什麽事都不上心,真不知道以後那個倒黴鬼會娶了她。


    白發老人抬頭看著天空,眼神有點癡迷,麵容有些憔悴。


    “霧裏看花,花非花。”


    中土神州,應龍淵。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晚輩第四十三代天師,拜見先祖!”


    一個身穿天師袍的老道士跪在淵底向曆代老祖磕頭。


    道家每一代祖天師在壽命將盡或破境入道時都會來到此地。


    應龍淵布有層層陣法,卻無法陣氣息,天底下除了天師一脈掌門人沒有任何人能找到陣眼,進入淵底。


    如今的天下,百家之爭儼然已成大勢所趨,一個偌大的棋局真在慢慢演化誕生。


    三教儒道釋必然是這場棋局的關鍵之處,每動一步天下就變幻幾分,一步錯,步步錯。


    這不僅是百家老一輩的爭鬥,也是年輕一輩的鬥爭。


    百家以三教為首,而百家之中又以縱橫、法家、墨家,陰陽家為主。


    縱橫家和陰陽家雖不為一家,但殊途同歸,不過是數萬年前兩個兄弟分別創建的流派罷了,縱橫家窺探人心天意,陰陽家窺探大道自然,無疑是兩顆勁子。


    法家手段狠辣,雖然魯莽,但實力卻是毋庸置疑的。而墨家,流傳今古的機關術,小到平民百姓,大到天下聖人,無一不受益於墨家機關術。


    第四十三代張老天師不在龍虎山,可龍虎山依然自成氣象,道法巍巍。


    “今日起,我就以天下為棋盤,以諸子百家為棋!”


    證道山,兩個身穿儒衫的中年人並列而行。


    “幾位先生還在閉關,如今不要緊吧?”


    “棋局形成的很快,可棋卻要一步步落,放心,這棋慢慢下,來得及。”


    一個中年人儒衫後刻字“禮”,另一個中年人儒衫後刻字“理”。


    二人來到山頂,末秋真的是一個好天氣,春天不如他涼爽,冬天不如他的意味。


    著“禮”字儒衫的憑欄沐風,眼角帶著笑意。


    證道山,蛟沃州四大名山之一,也是天下第一山,非元嬰修士不可入,非化凡武夫不可入。


    一片雲海中露出幾個為數不多的山峰,浮雲遮望眼,身在最高層。


    要說天下最不緊張的是誰,那就必須是儒家修士。儒家自古以來的三教之首的位置不是空穴來潮,是一代代聖人君子的鋪墊而造就的。


    儒家日益浩蕩,才子頻出,十九歲就跨入元嬰境的柏雲霄是也;天生儒智,眼含星辰,手中日月的居玉然是也;二十歲書院山長祿宏德同樣是也。


    待到幾位至聖先師的親傳弟子出關後,天下風雲就會大變,諸子百家將會呈現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的局麵。


    “理”字儒衫者口中有言:


    “天下洋洋灑灑,也是好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棋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倒也似春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倒也似春風並收藏棋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