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明跟在趙愛華後麵,邁步走進了縣長辦公室,隻見駱延慶正端坐在辦公桌後麵,聚精會神地看著一份文件。


    “縣長,彭書記來了。”趙愛華把彭國明領到辦公桌前,輕聲匯報道。


    “哦,國明來了啊?坐吧!”駱延慶這才放下手中的文件,衝著彭國明展顏一笑,讓他在辦公桌前坐下,然後就直奔主題,“我聽說有一份東方書記批示的材料要交給我看?”


    “對對對!”彭國明連忙從手裏把聚合氯化鋁的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書拿出來,雙手遞給駱延慶,“我們鄉準備上馬一個新產品項目,寧書記請您替我們把把關!”


    駱延慶倒是沒有想到,彭國明這時候會遞交一份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過來。不過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寧東方還肯為這個項目報告書專門做了批示,可見這個項目肯定有不同尋常之處。


    他伸手從彭國明手中接過報告書,靠在皮轉椅上,仔細看了起來。


    這一看之下,駱延慶不由得大吃一驚。


    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個之前他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的聚合氯化鋁產品項目,一年可以新增六百多萬元的工業總產值不說,關鍵是每年還能夠產生四百多萬利潤,工業產值的利潤率竟然達到了百分之七十,這是何等恐怖的數據啊!


    要知道,去年鳳山縣工業產值利潤率隻有百分之八左右,在全縣工業總產值達到三億七千萬的情況下,總利稅還不足三千萬。


    而現在,單單一個當陽鄉的聚合氯化鋁項目,產生的年利潤總額竟然超過全縣工業企業總利潤的七分之一,這讓駱延慶幾乎懷疑自己手裏拿的是一份假的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不過當駱延慶看到可行性分析報告編撰人員之中有劉澤洪的名字,心中立刻又打消了這個荒唐的想法。


    劉澤洪作為漭北市粘土行業的權威專家,一向是以作風嚴謹而著稱,又怎麽會拿自己的聲譽開玩笑,在一份假的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呢?


    怨不得寧東方會在這份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書上簽字呢,換做是駱延慶自己,在調走的前夕,看到這份項目報告書,也絕對會簽上自己的名字。


    “國明,”駱延慶把報告書輕輕合上,對彭國明說道,“報告書我粗略看過了,項目的前景很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很激動人心。


    “但是呢,這個采用硬質高嶺土類粘土生產聚合氯化鋁產品項目還是一個新鮮的事物,從報告書上來看,不僅僅是我們縣、我們市,就是從全國範圍來看,也沒有類似的先例。


    “我這邊還需要慎重地研究一下,才能夠給你做出答複!”


    “縣長,”彭國明對駱延慶的態度並不意外,他說道:“劉澤洪礦長和任爭流同誌現在就在外麵,您如果有什麽疑問,我可以把他們先叫進來,給您做一個解答。”


    “爭流同誌?”駱延慶剛才看報告書的時候,就看到在劉澤洪簽名的後麵,還有一個叫做任爭流的簽名,隻是他當時忽略了過去,以為是劉澤洪從漭北市請過來的技術專家,沒有太在意,此時聽到彭國明竟然以“爭流同誌”來稱呼這個人,頓時就意識到了自己之前可能是想岔了,於是就問道,“他是什麽人?”


    “他是我們鄉新接收的軍轉幹部,目前在黨政辦擔任副主任。”彭國明連忙解釋道,“他在解放軍工程兵指揮學院讀書的時候,就做過聚合氯化鋁方麵的研究,這個聚合氯化鋁項目,也是他主動提出來的。”


    “哦哦哦,我想起來了,”駱延慶拍了拍腦袋,說道:“就是那個在掃雷時負過傷,立過二等功的軍轉幹部?”


    “對對對,就是他!”彭國明回答道。


    “嗬嗬,還真沒有想到,他竟然是一個專多能的幹部!”駱延慶感慨地說道,“國明,你們當陽鄉運氣真的是好啊!”


    “這還不是多虧縣長您和寧書記的照顧?才把如此優秀的幹部分給我們鄉。”彭國明說道。


    駱延慶笑了笑,說道:“他們兩個我就暫時不見了吧。作為一個門外漢,我就是現在見他們,也問不出什麽。回頭我請幾個專家過來,到時候再把他們兩個叫過來,一起開個研討會,有什麽疑問,在會上再說吧!”


    “那縣長您可得快一點。”彭國明說道,“我們鄉粘土礦耐火熟料陷入滯銷,已經處於半停產狀態,就等著上這個聚合氯化鋁項目,緩解鄉財政上的困局呢!”


    “放心吧,耽誤不了你多少時間。等我跟東方書記辦完交接之後,就立即安排時間,研究你這個項目!”駱延慶笑嗬嗬地說道。


    彭國明也知道,這絕對不能夠算是駱延慶的托詞,因為對於鳳山縣來說,此時的首要任務顯然是寧東方跟駱延慶兩個之間的工作交接。聚合氯化鋁項目及時再緊迫,也要等兩人辦理完交接之後再做討論。


    “好的,讓您多費心!”彭國明說道,“縣長,我還有一件事情要向您匯報。”


    “什麽事情?”駱延慶問道。


    “鑒於爭流同誌在聚合氯化鋁項目方麵表現出來的專業才能,我想讓他出任我們鄉企業辦的負責人。”彭國明說道。


    “這件事情你給東方書記提過了嗎?”駱延慶的手指在皮轉椅的扶手上敲了敲。


    “剛才在寧書記辦公室的時候,我向他匯報過了。”彭國明一邊說著,一邊看著駱延慶的臉色,“寧書記讓我過來請示一下您的意見。”


    “既然寧書記沒有意見,那就按照他的意思辦吧!”駱延慶說道。


    雖然說讓一個剛轉業下來的軍轉幹部出任部門一把手的實職,有違地方上軍轉幹部任用的慣例。但是當陽鄉企業辦主任又不是什麽重要崗位,在市委組織部沒有正式派人下來召開幹部大會,宣布免去寧東方鳳山縣委書記一把手之前,寧東方還是黨建人事的負責人,竟然他都點頭了,駱延慶自然是沒有必要在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崗位任命上跟他對著幹。


    對駱延慶來說,需要關注的是縣裏這些部委辦局和各鄉鎮的正副職務。寧東方在正式離開前,必然會對這些崗位做一些調整,以對那些跟在他身邊的人做出一個交代。


    而駱延慶需要做的就是,怎麽樣在這波人事調整當中,為自己的人爭取幾個重要位置,完成後寧東方時代鳳山縣的人事布局,這樣才便於他接下來在主持鳳山縣委工作的過程當中,保證自己的政策意圖能夠貫徹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飯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飯碗並收藏上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