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習習的瀧江之畔,在這樣一個十分美好的早晨,江邊小山崖上麵的臨江小榭裏,淩雲台的當家人畢雲開正在接待一位遠道而來的青蓑門弟子。


    由於畢雲開故意想要顯示其“威儀”,來客頓時陷於不尷不尬的境地;而由於那張拜貼上的文字極其晦澀難懂,在老師爺卜沉不知所雲的胡亂解讀中,主客雙方一時都莫名其妙地茫然相對……


    就這樣苦捱了好一會兒,瞅著老卜沉的解讀終於告一段落了,畢雲開趕緊趁機讓他下去休息,自己則又端詳起了那張古裏古怪的拜貼……他用眼角的餘光發現那名青蓑門弟子也快要熬不住了,嘴角囁嚅著似乎欲有所語,於是就趁熱打鐵地開了“金口”問道:“青蓑門現在的掌門人,是否還是獨孤楚前輩?”


    “應該……可能……是吧!”那個來客對自己門派的基本信息,竟然還能茫然不知,他勉力敷衍的態度頓時徹底激怒了畢雲開!


    “來人!”畢老大一聲暴喝,立時招來了數名手下,他們氣勢洶洶地蜂擁而上——就等著老大的指令下達!


    “啊?這……”那個來客一驚之下,麵露恐懼之色,用不解又可憐巴巴的眼神望向了畢雲開……


    ……


    數日前,嘉興城裏的倪家不幸遭難的時候,護院教習辛追虎在情急之下,實是難以顧及到許多……當時辛追虎所遺漏的重點之一,就是倪家小姐——那具尚未完全僵硬的“屍體”!


    倪家小姐倪瓔素來體質纖弱,平日裏常常是一副病怏怏的樣子,又如何經得起那一天的凶險場麵?就在那些殺手瘋狂作惡的時候,倪瓔見血即暈,立時便自行倒地昏迷了……


    這樣子“自動化”的操作,由於“無縫式”地“配合”了歹徒們的“工作”,實際上反而卻為她自己贏得了苟且偷生的機會。所以說,那一天凶徒們的滅門任務,完成得並不是十分完美——倪家小姐隻是暫時性的昏迷不醒,而倪家幼子也獲得了解救。


    然而不管如何,作為嘉興城數一數二的大富戶的倪家,在公眾的視野中確實是已經被滅門了——換句話說,他們倪家已然被嘉興的富人圈子除名了!就這一點而言,那些始作俑者的目的算是基本達到了。


    那麽,在此時此刻,已經被大多數人所公認的“倪家滅門案”的幕後黑手——北冥閣掌閣尤多遜應該感到很得意了吧?沒有,事實上他現在一點也沒有感到誌得意滿。


    這又是為什麽呢?答案是:尤多遜壓根就不知道有這回事。所謂的“他為遠房親戚強出頭”雲雲,那其實就隻是江湖市井中——一些毫無根據的流言蜚語而已!


    那麽,身為掌控北冥閣特種機構的尤多遜,他聽聞到那些不利於自己的傳言之後,所作出的反應又是怎樣的呢?裝病。


    在這些年,尤多遜獨掌擁有特權的監查機構北冥閣,兢兢業業地為朝廷黨同伐異、掃清一切障礙,同時也因此得罪了許許多多有勢力的人。那些人對尤多遜既懼且恨,必然要經常弄出一些想反製他的花樣……


    遠的暫且不再提及,單單就這一次倪家的滅門慘案來說,那些隱藏得極深的幕後操控者——眼看著那不就是快要得逞了嗎?要印證這一點,一個很簡單的證明就是:半夜裏皇帝突然降下旨意,讓老尤趕緊去宮裏麵聖!


    麵聖急如救火。尤多遜接到旨意不敢怠慢,急忙帶上幾個貼身隨從,一乘馬車趕到了宮門外。


    剛一掀起車窗的簾子,尤多遜一眼就看到了正垂手候在那裏的小太監何況——他可是大內總管蔣公公的親隨。於是,老尤在小何的導引下,急匆匆地踏入深宮。


    拐過了好幾個彎,在甬道盡頭的垂花門外,他們碰上了靜候在那兒的大內總管蔣弼。雙方簡單寒暄了一下之後,尤多遜就跟著蔣弼一路小步緊趨,一直到了禦書房門外。


    蔣弼示意尤多遜稍候,他自己則徑直小心翼翼地先進去通報。


    趁著候見的片刻時間,尤多遜心裏快速地再審視一遍——等一下要應對的那個方案。而且,涉及到這個方案的一個關鍵證人,也已然安排在了宮門外那數個隨從之中……


    ……


    在燈火通明的宮門之外,跟隨尤多遜來到這裏的數名隨從,正規規矩矩、畢恭畢敬地等候在寒風之中。在夜風的吹拂下,一名身軀纖細的小廝顯然有些抵禦不住寒氣的侵襲,“他”瑟瑟發抖的樣子很快引起了值門太監的注意。


    恰好,今夜這位值門太監是宮裏出了名的老好人張侗。當下,張太監見到這般情形,就命人搬來一隻大火盆,還讓人給那個小廝端來一碗熱薑湯。


    既然人家素不相識的,還這麽關懷備至,那名受到照顧的小廝依照情理,隻得僵硬地上前向張侗表達謝意。待到“他”靠前一站,老成的張侗馬上發覺到了一絲異常的狀況——這個小廝的臉蛋怎會長得如此俊俏?而且說話也是細聲柔氣的?


    就在張侗心中起疑的時候,從宮裏頭突然傳來了旨意:讓倪瓔即刻進去麵聖!原來,麵前這個柔弱的俊俏後生,卻是倪家下落不明的小姐倪瓔——這樣的真相當場讓張侗有些摸不著北。


    實際上,這位之前一直讓人們以為蹤跡難尋的倪家小姐倪瓔,在倪家慘案發生的當天,就已經被北冥閣很好地保護起來了。北冥閣在各地的眼線都是無一例外的明察秋毫,那一日在倪家慘案發生的前一刻,負責嘉興分閣的秋狄其實已經提前覺察到了。


    他們之所以沒有立即直接插手幹預,一方麵苦於人手不足、並無必勝的把握,另一方麵則是由於尤多遜早前的告誡:先盯著,慢動手。於是,秋狄隻帶上野芒,兩個人悄悄“貓”上了屋頂,緊緊地觀察當時倪宅裏麵的一切狀況。


    之後所發生的事情,其實也可以算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數。就這樣,被人借著倪家滅門案扣上屎盆子的北冥閣——卻竟然陰差陽錯地救下了倪家小姐倪瓔,而這一番“善舉”也給他們自己留下了翻本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醉裏依稀夢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倚犁望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倚犁望月並收藏醉裏依稀夢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