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排火銃兵把手中的火銃遞給第一排的火銃兵,第一排的火銃兵接過來,同時把手中已經射空彈藥的火銃送到後方。宛如一條傳送帶一般,第二第三派的火銃兵分工合作,你放彈藥,我用鐵條夯實火藥和點燃火繩。這就是傳統的三疊陣。
相比起三疊陣,東江軍的東江火銃這才是最叫李適臉色發青的。八十步!足足八十步遠,雖然是稻草人而已,但如果換是無甲步兵,也能夠擊殺之!
而朝鮮雖然多山,礦藏也不少,隻是技術落後,朝鮮當時鍛造技術很是落後。武器還好說,甲胄方麵,能夠有三成披甲率,便是強兵中的強兵。普通鄉兵更是穿著平時的衣服作戰,最多也就穿多幾件麻布衣。
火銃兵射擊過後,稻草人宛如被暴風雨肆虐過的大地一般,隻有三三兩兩還歪歪扭扭的麵前紮在地上,餘者都仿佛秋風掃落葉般的倒在泥土上。
接著毛文龍親自揮動旗號,東江軍靈活得仿佛一個人一般,不斷變陣。一會兒是方陣,一會兒是三才陣,一會兒是圓陣,一會兒是一字長蛇陣。變化間,速度迅捷。
李適在城牆上冷哼一聲,道:“花架子而已!回去,(高)德祥,你一會兒出使一下東江鎮,問問他們,到底想幹什麽?本將軍可不怕這些花架子威脅的!”
話音剛落,李適就扭身走人。高德祥等大將苦笑不已,真的是花架子嗎?這話不過是安慰普通士兵罷了!他們這些見識過戰爭的人,自然分得出花架子和真材實料的區別了!
不等高德祥出使毛文龍那裏,毛文龍已經派人來了。
高德祥不敢耽誤,連忙打開城門,微笑著在城門一側,畢恭畢敬的招呼道:“歡迎!上國使者到來,不知道有什麽事情可以幫到使者您的呢?”
“不必如此,本將也是奉命前來傳話而已!算不得什麽使者!”來傳話的把總板著臉說道,一身軍人的氣質。
高德祥被這話給咽住了,心中暗罵不已。但明麵上,高德祥還是不得不露出微笑。做了個請的手勢,指尖所指的地方放著一架雙馬拉動的豪華馬車,雖然沒有鑲金貼銀,但鮮豔的高麗畫風,還是叫人深感這馬車的昂貴。
這個時代的顏色比較單調,鮮豔的眼神都很昂貴,比如紅色需要從礦石那裏提煉出來。而在古代落後的化學技術下,可以想象這其中的難度。而馬車會蒙塵,如果想要他鮮豔依舊,除了用質量很好,不容易脫色的顏料,好用濕布擦抹外。還需要不時補色,光這一架馬車的維護費用,恐怕都比得上一戶貧苦人家日常消費了。
把總眼中閃過一抹厭惡,唐繼光在東江鎮內並不提倡奢侈,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倡實用,平日間也隻是坐普普通通的馬車。
搖了搖頭,在高德祥變得有些發青的臉色下,把總踏著幾乎用尺度量過的腳步前進。皮靴在青石板上發出清脆的腳步聲,一聲聲,千遍一律,宛如時鍾一般,幾乎叫人感覺不到時間差距,每一次間隔都是那麽長時間。
高德祥本來心中還惱火的,但慢慢他的心就沉了下去了。一個把總都如此嚴於律己,那麽下麵的士兵呢?怪不得東江鎮能夠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依舊茁壯成長,成為現在遼東大地上誰都不敢忽視、輕鬆的勢力了。
東江鎮使者的消息,很快就傳送到李適那裏。李適知道東江軍的厲害,現在不敢驕橫了,讓人在景福宮那裏設宴。景福宮曆史悠久,是當初朝鮮的開國皇帝,遷都到漢城的時候修建,至今已經有小三百年的曆史了,也是目前漢城內最古老的宮殿。不過因為日本入侵,這裏被燒的隻剩下十座宮殿,這裏已經不再是國君居住的地方。
即使是如此,李適在這裏設宴接待東江軍使者,也可以看得出李適也不是完全傻了的。
李適派自己的侄子到宮門處迎接把總,高德祥一路陪伴,到了景福宮的主殿內。隻見大殿上端坐十多個人,不過主要是兩個人而已!第一個是端坐在主位上的興安君,也是目前朝鮮兩名大王之一。
興安君雖然是綾陽君的叔公,但年紀不算大。因為宣祖(綾陽君爺爺)生他的時候,已經年紀不輕了。興安君更是其第十子,現在不過是三十四五而已。相貌端正,不過兩眼比較小,而且目光閃爍,給人一種膽小懦弱的感覺。大概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被李適擁立吧!
興安君最叫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嘴唇上的一抹胡須,翹起的胡子,幾乎成一個圓形。叫人看了有種想發笑的衝動,也不知道出於何種想法,興安君才會留著這種胡子。
坐在左手首位的人不用問,就是自封為大將軍的李適,李適年紀不算輕。已經四十歲上下了。雖然一臉威武,但難掩臉色間的疲態。短短一個月以來,李適經曆了太多事情,哪怕他拿下漢城,都難掩心底的傷痕。獨子的死,對於已經四十歲的李適而言,這個打擊的確太大了!
右手首位空著,大概是給把總做的。看來李適在政治上也沒有傻到不可救藥,知道去做一些補救,隻是這已經太晚了!
把總朝進了大殿,便臉無表情的興安君先拱手行禮,再朝李適拱了拱手。雖然是行禮,但很明顯把總的態度帶著敷衍的味道。興安君見狀有些坐立不安。李適城府不淺,臉無表情的,還冷靜的朝把總微微頜首,算是還禮了。一起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麽,大廳內的人卻感覺到氣氛中透著一種詭異。
“上菜!”李適朝後麵招了招手。
從把總立刻魚貫而出數十名身穿彩衣的宮娥,一個個美麗迷人,雪白的肌膚宛如水造一般。隻是把總對這一切都視若無睹,身體筆直得仿佛一杆標槍那般,板著臉,開門見山道:“大將軍客氣了!軍門叫本將來,隻是傳達一句話!大明不是朝鮮的宗主國嗎?抑或大將軍不尊大明為宗主國了。擁立國君如此大的事情,居然是靠東江鎮的夜不收探知!”
頓了頓,把總接著說道。不過這次語氣,變得殺氣騰騰了。“東江鎮的腰刀已經磨礪完畢,等待痛飲鮮血的時候!大將軍,好自為之吧!”
前麵的話如果說隻是用大義壓人,後麵的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了。
李適本來微笑的臉,一下子鐵青了起來。
把總也不管興安君和李適會如此尷尬,轉身就離開。偏偏還真沒有人敢攔他,哪怕站在他邊上的高德祥和李適的侄子,都隻能夠苦笑以對。
東江軍之威,早已經在一次次和八旗軍的碰撞中,讓人一覽無遺了!
而在公州的綾陽君,很快就接到這個消息。
被貶的沈器遠也因此這次叛亂回到了公州,沈器遠第一個站出來,興奮的說道:“大王!李適這兵痞是自毀長城啊!我們現在立刻出兵,隻要唐賊不支持李適,定可一舉收複漢城!”
“話雖然如此,隻是用何人為將呢?”綾陽君已經不傻了,他知道李貴這些家夥也就會忽悠自己的而已。
沈器遠咬牙支持道:“老將李晚可以當此重任!”
李晚雖然七十好幾,卻是朝鮮難得的老將。此人年輕的時候參加過萬曆朝鮮戰爭,打過小日本的,後來還鎮守過北方邊關,南方海鎮都鎮守過一段時間。不過李晚有一個不好,他不是西人黨的。而是南人黨的,對於南人黨西人黨自然很是警惕。
隻是到了這個時候,沈器遠也沒有辦法了。西人黨唯二的大將,李貴被李適大敗了,李適被逼反了。到了這個時候,就算心中再有不甘,也得暫時拋開私見。
綾陽君心中大慰,隻是他也有顧慮。對其他人問道:“諸位卿家如何看?”
金自點、金鎏、申景禛等西人黨自然也看得出問題所在,不得不咬牙苦澀道:“臣等沒有異議!讓李老將軍出山,大善也!”
綾陽君卻還有疑惑,一臉愁苦的說道:“李卿家固然知兵,隻是年紀都如此大了,可以嗎?萬一……”
萬一什麽雖然沒有說,但大家都明白了。萬一李晚學諸葛亮那般,在軍中病死怎麽算?諸葛亮還安排還身後事情,但李晚有諸葛亮那裏厲害嗎?
金自點心中大喜,這可是安插自己的人好辦法啊!金自點連忙給李貴打眼神,叫李貴自薦,好擔任副職。不想李貴被李適打怕了,裝傻充愣起來,見到金自點打眼神,連忙低下頭。仿佛地上有什麽精彩的東東在。
氣的金自點心中大罵李貴豎子不足與謀。
南人黨的李元翼趁機說道:“大王,何不讓李老將軍自己推薦呢?李老將軍慧眼識人,相信他推薦的人不會差到那裏去!”
綾陽君想了想,感覺沒有太好的辦法,無奈道:“就按諸位愛卿的意思吧!來人,起草詔書!”
綾陽君的動作,很快就送到唐繼光書案前。
唐繼光也看不透這其中的味道,這李晚七十好幾了,你說能力怎麽樣還真不好說。按道理說昏庸也可以,畢竟都這麽老了。但曆史上也有廉頗、黃忠這些老將。遠的不說,就明朝當初萬曆朝鮮戰爭之一的露梁海戰,明朝將領鄧子龍就七十多了,老而彌堅這句話也可能會在李晚那裏出現。
李晚的起用,叫東江鎮的幕僚一個個撓頭不已,都不知道應該怎麽做。東江鎮到底插手還是不插手,都議論紛紛。
最後一封戰報,讓唐繼光決定了選擇。
“荷蘭人已經在澎湖修築要塞,西班牙人更是在台灣南部修建據點!不能夠等了,必須快速處理好朝鮮的事情!”唐繼光既是無奈,又是斬釘截鐵的說道。
如何快速處理好朝鮮的事情,毫無疑問,鞏固舊勢力是最好的了。新勢力畢竟需要接受,期間會出現動蕩,再說李適也不太算得民心。
在白虎堂內,唐繼光一邊目光犀利的看著地圖,一邊冷靜的吩咐道:“讓莽古拔都出兵幫助朝鮮平叛,如果有機會,拿下海州牧!”
孫元化心中不大願意出兵,猶豫著勸說道:“軍門,是不是不大好啊?要不……”
唐繼光打斷孫元化的話,冷冰冰的說道:“不必多言!”
孫元化立刻尷尬的閉上嘴巴,心中很是無奈。
不過軍方也有意見,陳良策插口道:“軍門,這是不是太少人了?莽古拔都手下隻有小二千騎兵而已!”
唐繼光並沒有受到影響,很冷靜的說道:“讓丁文禮帶一營(三千人)兵馬去支援,足夠了!出兵太多會叫李倧(綾陽君)誤會我們是不是趁機侵吞朝鮮全境,有些事情,太過了不太好!”
想了想,唐繼光對林大福招了招手。
“光哥!”林大福湊上來,親熱的喊道。
附近不少將領都流露出幾分妒忌羨慕之色。林大福指揮能力說真的,還真不算出色。不過因為他的唐繼光的發小,對唐繼光忠心耿耿,因此在東江鎮內,雖然擔任的官職不高,但經常會臨時被唐繼光加以重任。
唐繼光臉色凝重的吩咐道:“一個月後我就坐船到台灣,這段時間你跟著我學習一下!我會留寧完我和陳鼎、唐冬元等人輔助你的!兵事上不會有太大問題,如果有問題可以質詢陳良策、毛文龍、寧完我他們。民事上多聽取陳鼎和唐冬元的意見。(王)一寧的話也許會難聽一些,但實在,你也不能夠打壓他!知道嗎?”
白虎堂內的眾人立刻大驚失色。
陳良策第一個站出來勸說道:“軍門,用得著如此著急嗎?而且台灣那裏不用你親自前往吧!”
“不去不行!”唐繼光簡短的話,已經讓眾人知道不可能讓唐繼光改變意見了。
“那也太快了!軍門,晚些前往也可以吧!”寧完我勸說道。
“不快的了!去之前我會到日本逗留一段時間,等真的到了台灣,得要二個月左右。而且時間晚一些,海上還會多風暴,那個時候更加危險!”唐繼光搖頭說道。(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相比起三疊陣,東江軍的東江火銃這才是最叫李適臉色發青的。八十步!足足八十步遠,雖然是稻草人而已,但如果換是無甲步兵,也能夠擊殺之!
而朝鮮雖然多山,礦藏也不少,隻是技術落後,朝鮮當時鍛造技術很是落後。武器還好說,甲胄方麵,能夠有三成披甲率,便是強兵中的強兵。普通鄉兵更是穿著平時的衣服作戰,最多也就穿多幾件麻布衣。
火銃兵射擊過後,稻草人宛如被暴風雨肆虐過的大地一般,隻有三三兩兩還歪歪扭扭的麵前紮在地上,餘者都仿佛秋風掃落葉般的倒在泥土上。
接著毛文龍親自揮動旗號,東江軍靈活得仿佛一個人一般,不斷變陣。一會兒是方陣,一會兒是三才陣,一會兒是圓陣,一會兒是一字長蛇陣。變化間,速度迅捷。
李適在城牆上冷哼一聲,道:“花架子而已!回去,(高)德祥,你一會兒出使一下東江鎮,問問他們,到底想幹什麽?本將軍可不怕這些花架子威脅的!”
話音剛落,李適就扭身走人。高德祥等大將苦笑不已,真的是花架子嗎?這話不過是安慰普通士兵罷了!他們這些見識過戰爭的人,自然分得出花架子和真材實料的區別了!
不等高德祥出使毛文龍那裏,毛文龍已經派人來了。
高德祥不敢耽誤,連忙打開城門,微笑著在城門一側,畢恭畢敬的招呼道:“歡迎!上國使者到來,不知道有什麽事情可以幫到使者您的呢?”
“不必如此,本將也是奉命前來傳話而已!算不得什麽使者!”來傳話的把總板著臉說道,一身軍人的氣質。
高德祥被這話給咽住了,心中暗罵不已。但明麵上,高德祥還是不得不露出微笑。做了個請的手勢,指尖所指的地方放著一架雙馬拉動的豪華馬車,雖然沒有鑲金貼銀,但鮮豔的高麗畫風,還是叫人深感這馬車的昂貴。
這個時代的顏色比較單調,鮮豔的眼神都很昂貴,比如紅色需要從礦石那裏提煉出來。而在古代落後的化學技術下,可以想象這其中的難度。而馬車會蒙塵,如果想要他鮮豔依舊,除了用質量很好,不容易脫色的顏料,好用濕布擦抹外。還需要不時補色,光這一架馬車的維護費用,恐怕都比得上一戶貧苦人家日常消費了。
把總眼中閃過一抹厭惡,唐繼光在東江鎮內並不提倡奢侈,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倡實用,平日間也隻是坐普普通通的馬車。
搖了搖頭,在高德祥變得有些發青的臉色下,把總踏著幾乎用尺度量過的腳步前進。皮靴在青石板上發出清脆的腳步聲,一聲聲,千遍一律,宛如時鍾一般,幾乎叫人感覺不到時間差距,每一次間隔都是那麽長時間。
高德祥本來心中還惱火的,但慢慢他的心就沉了下去了。一個把總都如此嚴於律己,那麽下麵的士兵呢?怪不得東江鎮能夠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依舊茁壯成長,成為現在遼東大地上誰都不敢忽視、輕鬆的勢力了。
東江鎮使者的消息,很快就傳送到李適那裏。李適知道東江軍的厲害,現在不敢驕橫了,讓人在景福宮那裏設宴。景福宮曆史悠久,是當初朝鮮的開國皇帝,遷都到漢城的時候修建,至今已經有小三百年的曆史了,也是目前漢城內最古老的宮殿。不過因為日本入侵,這裏被燒的隻剩下十座宮殿,這裏已經不再是國君居住的地方。
即使是如此,李適在這裏設宴接待東江軍使者,也可以看得出李適也不是完全傻了的。
李適派自己的侄子到宮門處迎接把總,高德祥一路陪伴,到了景福宮的主殿內。隻見大殿上端坐十多個人,不過主要是兩個人而已!第一個是端坐在主位上的興安君,也是目前朝鮮兩名大王之一。
興安君雖然是綾陽君的叔公,但年紀不算大。因為宣祖(綾陽君爺爺)生他的時候,已經年紀不輕了。興安君更是其第十子,現在不過是三十四五而已。相貌端正,不過兩眼比較小,而且目光閃爍,給人一種膽小懦弱的感覺。大概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被李適擁立吧!
興安君最叫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嘴唇上的一抹胡須,翹起的胡子,幾乎成一個圓形。叫人看了有種想發笑的衝動,也不知道出於何種想法,興安君才會留著這種胡子。
坐在左手首位的人不用問,就是自封為大將軍的李適,李適年紀不算輕。已經四十歲上下了。雖然一臉威武,但難掩臉色間的疲態。短短一個月以來,李適經曆了太多事情,哪怕他拿下漢城,都難掩心底的傷痕。獨子的死,對於已經四十歲的李適而言,這個打擊的確太大了!
右手首位空著,大概是給把總做的。看來李適在政治上也沒有傻到不可救藥,知道去做一些補救,隻是這已經太晚了!
把總朝進了大殿,便臉無表情的興安君先拱手行禮,再朝李適拱了拱手。雖然是行禮,但很明顯把總的態度帶著敷衍的味道。興安君見狀有些坐立不安。李適城府不淺,臉無表情的,還冷靜的朝把總微微頜首,算是還禮了。一起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麽,大廳內的人卻感覺到氣氛中透著一種詭異。
“上菜!”李適朝後麵招了招手。
從把總立刻魚貫而出數十名身穿彩衣的宮娥,一個個美麗迷人,雪白的肌膚宛如水造一般。隻是把總對這一切都視若無睹,身體筆直得仿佛一杆標槍那般,板著臉,開門見山道:“大將軍客氣了!軍門叫本將來,隻是傳達一句話!大明不是朝鮮的宗主國嗎?抑或大將軍不尊大明為宗主國了。擁立國君如此大的事情,居然是靠東江鎮的夜不收探知!”
頓了頓,把總接著說道。不過這次語氣,變得殺氣騰騰了。“東江鎮的腰刀已經磨礪完畢,等待痛飲鮮血的時候!大將軍,好自為之吧!”
前麵的話如果說隻是用大義壓人,後麵的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了。
李適本來微笑的臉,一下子鐵青了起來。
把總也不管興安君和李適會如此尷尬,轉身就離開。偏偏還真沒有人敢攔他,哪怕站在他邊上的高德祥和李適的侄子,都隻能夠苦笑以對。
東江軍之威,早已經在一次次和八旗軍的碰撞中,讓人一覽無遺了!
而在公州的綾陽君,很快就接到這個消息。
被貶的沈器遠也因此這次叛亂回到了公州,沈器遠第一個站出來,興奮的說道:“大王!李適這兵痞是自毀長城啊!我們現在立刻出兵,隻要唐賊不支持李適,定可一舉收複漢城!”
“話雖然如此,隻是用何人為將呢?”綾陽君已經不傻了,他知道李貴這些家夥也就會忽悠自己的而已。
沈器遠咬牙支持道:“老將李晚可以當此重任!”
李晚雖然七十好幾,卻是朝鮮難得的老將。此人年輕的時候參加過萬曆朝鮮戰爭,打過小日本的,後來還鎮守過北方邊關,南方海鎮都鎮守過一段時間。不過李晚有一個不好,他不是西人黨的。而是南人黨的,對於南人黨西人黨自然很是警惕。
隻是到了這個時候,沈器遠也沒有辦法了。西人黨唯二的大將,李貴被李適大敗了,李適被逼反了。到了這個時候,就算心中再有不甘,也得暫時拋開私見。
綾陽君心中大慰,隻是他也有顧慮。對其他人問道:“諸位卿家如何看?”
金自點、金鎏、申景禛等西人黨自然也看得出問題所在,不得不咬牙苦澀道:“臣等沒有異議!讓李老將軍出山,大善也!”
綾陽君卻還有疑惑,一臉愁苦的說道:“李卿家固然知兵,隻是年紀都如此大了,可以嗎?萬一……”
萬一什麽雖然沒有說,但大家都明白了。萬一李晚學諸葛亮那般,在軍中病死怎麽算?諸葛亮還安排還身後事情,但李晚有諸葛亮那裏厲害嗎?
金自點心中大喜,這可是安插自己的人好辦法啊!金自點連忙給李貴打眼神,叫李貴自薦,好擔任副職。不想李貴被李適打怕了,裝傻充愣起來,見到金自點打眼神,連忙低下頭。仿佛地上有什麽精彩的東東在。
氣的金自點心中大罵李貴豎子不足與謀。
南人黨的李元翼趁機說道:“大王,何不讓李老將軍自己推薦呢?李老將軍慧眼識人,相信他推薦的人不會差到那裏去!”
綾陽君想了想,感覺沒有太好的辦法,無奈道:“就按諸位愛卿的意思吧!來人,起草詔書!”
綾陽君的動作,很快就送到唐繼光書案前。
唐繼光也看不透這其中的味道,這李晚七十好幾了,你說能力怎麽樣還真不好說。按道理說昏庸也可以,畢竟都這麽老了。但曆史上也有廉頗、黃忠這些老將。遠的不說,就明朝當初萬曆朝鮮戰爭之一的露梁海戰,明朝將領鄧子龍就七十多了,老而彌堅這句話也可能會在李晚那裏出現。
李晚的起用,叫東江鎮的幕僚一個個撓頭不已,都不知道應該怎麽做。東江鎮到底插手還是不插手,都議論紛紛。
最後一封戰報,讓唐繼光決定了選擇。
“荷蘭人已經在澎湖修築要塞,西班牙人更是在台灣南部修建據點!不能夠等了,必須快速處理好朝鮮的事情!”唐繼光既是無奈,又是斬釘截鐵的說道。
如何快速處理好朝鮮的事情,毫無疑問,鞏固舊勢力是最好的了。新勢力畢竟需要接受,期間會出現動蕩,再說李適也不太算得民心。
在白虎堂內,唐繼光一邊目光犀利的看著地圖,一邊冷靜的吩咐道:“讓莽古拔都出兵幫助朝鮮平叛,如果有機會,拿下海州牧!”
孫元化心中不大願意出兵,猶豫著勸說道:“軍門,是不是不大好啊?要不……”
唐繼光打斷孫元化的話,冷冰冰的說道:“不必多言!”
孫元化立刻尷尬的閉上嘴巴,心中很是無奈。
不過軍方也有意見,陳良策插口道:“軍門,這是不是太少人了?莽古拔都手下隻有小二千騎兵而已!”
唐繼光並沒有受到影響,很冷靜的說道:“讓丁文禮帶一營(三千人)兵馬去支援,足夠了!出兵太多會叫李倧(綾陽君)誤會我們是不是趁機侵吞朝鮮全境,有些事情,太過了不太好!”
想了想,唐繼光對林大福招了招手。
“光哥!”林大福湊上來,親熱的喊道。
附近不少將領都流露出幾分妒忌羨慕之色。林大福指揮能力說真的,還真不算出色。不過因為他的唐繼光的發小,對唐繼光忠心耿耿,因此在東江鎮內,雖然擔任的官職不高,但經常會臨時被唐繼光加以重任。
唐繼光臉色凝重的吩咐道:“一個月後我就坐船到台灣,這段時間你跟著我學習一下!我會留寧完我和陳鼎、唐冬元等人輔助你的!兵事上不會有太大問題,如果有問題可以質詢陳良策、毛文龍、寧完我他們。民事上多聽取陳鼎和唐冬元的意見。(王)一寧的話也許會難聽一些,但實在,你也不能夠打壓他!知道嗎?”
白虎堂內的眾人立刻大驚失色。
陳良策第一個站出來勸說道:“軍門,用得著如此著急嗎?而且台灣那裏不用你親自前往吧!”
“不去不行!”唐繼光簡短的話,已經讓眾人知道不可能讓唐繼光改變意見了。
“那也太快了!軍門,晚些前往也可以吧!”寧完我勸說道。
“不快的了!去之前我會到日本逗留一段時間,等真的到了台灣,得要二個月左右。而且時間晚一些,海上還會多風暴,那個時候更加危險!”唐繼光搖頭說道。(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