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為了抽出這筆賑災的錢,乃至於山海關那裏,本來的編製是八萬,但現在隻能夠縮短為五萬。不過按照明朝吃空餉的關係,恐怕山海關那裏,真正駐守的士兵隻有四萬出頭。這還是因為邊關的關係,如果是江南那裏,更叫人恐怖。
一個衛所隻剩下六成的士兵,這六成的士兵裏麵隻有一到半成是可戰之兵,俗稱家丁。注意,是六成士兵裏麵,並非是一個衛所士兵裏麵。也就是說,一千人編製的衛所隻有六百人,這六百人裏麵隻有六十到三十名家丁。
雖然朝廷已經派人賑災了,但山東災情並沒有立竿見影。主要是連年災害,使得山東百姓都沒有存糧,就算有,也賣去遼東、東江那裏。
而來朝廷那裏雖然咬牙擠出銀兩來,但以明朝的財政狀況,又能夠擠出多少銀子來呢?一共也就是三十萬兩而已,為了這些錢,葉向高都不知道白了多少根頭發。但以明朝貪汙的慣例,這些銀子有一半落在災民那裏,已經算得上成果顯著了。
甚至有的地方還拿賑災的糧食去換陳年爛米,如此一來一斤白米往往能夠換一斤五六的陳米。多出來的,官員則是拿來販賣。這還是朝廷盯著的緣故,要不然恐怕連賑災的大米都隻是存在紙麵上的。
葉向高自然知道這些事情,但都已經是朝廷官場上半公開的秘密了,葉向高也是很頭疼。你罷官,他也不怕,三二年後又起伏,甚至有的連葉向高罷其官職都得要掂量一下。
在這個時候,唐繼光尋上葉向高府邸來了。
葉向高接到門人的稟報,登時臉色大驚,問道:“你說唐晃之有賑災良策?”
“是!唐軍門是如此說的,這事兒,小人那裏敢在老爺麵前胡言亂語呢!”那門人擦下額頭上的汗水,連忙解釋道。
葉向高微微皺了下眉頭,說道:“嗯,老夫知道了,你請唐晃之進來吧!”
門人連忙應道:“是!”
沒有多長時間,唐繼光就昂首挺胸的邁過門檻,進了會客廳。朝葉向高拱手行禮,道:“打攪閣老休息了!”
葉向高站起來,還了一禮,微笑道:“晃之此言過了!不解決山東的事情,老夫是龍肉都食之無味,床上輾轉反側啊!晃之,你可別在這事情上,和老夫說笑啊!”
唐繼光知道葉向高是不信任他,不過這也不奇怪。自從秦朝後,文武開始分家,入則為相,出則為將已經很少有了。也許兵事上,葉向高還重視唐繼光的話,但這治理民生,葉向高還真不怎麽重視唐繼光。
唐繼光也不懊惱。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就需要自己有本領。“閣老,不知道現在山東那裏,還有多少災民需要安撫呢?”
葉向高想了想,說道:“現在大概還有七八萬人吧!”
唐繼光瞪大雙眼,說道:“閣老,我聽說受災的不過是十萬人而已?”
“是十萬人以上!”葉向高說到這裏,苦笑一聲說道:“下麵的官員剛剛開始還想隱瞞,皆因明年就是京察了,誰不想政績好,到時候到京中為官呢?老夫估計,這次受災的百姓,沒有二十萬,也差不了多少了!晃之,你可是願意捐銀啊?”
唐繼光聽到這話登時連忙擺手道:“閣老,你這話就不厚道了,我聽說你在福州有好幾千頃(一頃百畝)良田呢!”
葉向高有些不滿了,倒不是唐繼光推搪不出錢。說道:“晃之你不捐銀,那豈不是來戲弄老夫不成?”
唐繼光不慌不忙道:“閣老,賑災不一定要捐銀子的啊!”
葉向高都被這些天的災害弄的心浮氣躁了,顧不上士大夫氣度,語氣有些沒好氣的說道:“那晃之你直說吧!”
唐繼光坐在梨木椅上,摸了摸扶手處的木紋,說道:“閣老可聽說過夷州?”
葉向高說道:“夷州?是不是小琉球?這和賑災有什麽關係?”
唐繼光說道:“現在應該稱之為台灣!江南的人都如此稱呼!”
葉向高沒好氣道:“台灣便台灣了!晃之,你可別無的放矢!”
唐繼光一臉無辜的說道:“閣老,我怎麽敢戲弄你呢?這台灣是我在幾年前出海時候發現的。當地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那泥土肥的黑的都可以捏出油來。而且天氣炎熱,從來不下雪,雖然不能夠一年三種,但一年二種完全沒有問題,更加靠南的地方,中間隻要勤勞,甚至中間還可以種上黃豆。而且一切土地都是無主之地!”
“如此好?”葉向高有些驚疑不定了。
唐繼光咳嗽一聲,說道:“自然也有艱難的地方了!”
葉向高這才點下頭,這才對嘛!台灣都被你說的好像極樂世界那樣,如此怎麽可能沒有人發現呢?
唐繼光說道:“那台灣有土人,其中有部分土人對我大明百姓抱有敵視。那些土人身手敏捷不說,而且熟悉定性,平日最擅長打獵。如果沒有寨堡,明天太陽出來,在野外的百姓便是一句冰冷的屍體了!另外因為天氣炎熱和沒有被開發過的關係,台灣很多瘴氣。南方百姓還好一些,北方百姓去,恐怕要十去其二三。坐船出海,更因為擁擠、沒有清水洗去汙跡,病了沒有足夠的醫藥和大夫等等,途中恐怕也要死一些人,如此能夠在台灣紮根下來,十有其七已經是大幸了!”
葉向高臉色登時變得有些難看了,死那麽多人,齊楚浙黨那些家夥還不死命的彈劾老夫?你唐繼光是來給老夫挖坑啊!不過又好像不是啊,如果是坑老夫,何必如此坦白呢?嗯,還是仔細聽下去!
唐繼光接著說道:“當然了,我因為開拓過台灣的緣故,在這方麵有不少經驗,這就可以減少很多死傷。遷移去的百姓,十有其八在台灣紮下根來,完全不成問題!隻是……隻是……”
葉向高臉色再次變得有些難看了,他知道唐繼光的條件來了。不過葉向高不愧是第二次擔任閣老的人,很快就收斂臉色,一臉虛偽的微笑著問道:“不知道晃之有什麽難處呢?隻要老夫能夠辦到的,一定竭盡全力!”
唐繼光心裏麵暗暗翻了翻白眼,別看葉向高說的響亮,他可是給自己按了兩道保險。第一道,我能夠辦到的。第二道,一定竭盡全力。辦不辦得到,這界線有些許迷糊,不過葉向高到底是閣老,如果唐繼光要幾個五六品官員的告身文書,葉向高難道好意思說我沒有能力嗎?那未免太假了!
於是後麵就又來一句,竭盡全力。這個力有多少,就不是唐繼光說了算的了,葉向高完全是在打太極。
暗罵葉向高老奸巨猾,唐繼光臉上露出充滿善意的微笑道:“閣老這是那裏話呢?我怎麽敢提條件,不過是一點點小困難,想讓閣老稍微重視一下而已!”
咳嗽兩聲,潤了潤喉嚨,唐繼光說道:“閣老,這東江鎮堂堂一個軍鎮,居然沒有一個進士!實在是叫人羞愧啊!下官就想今科進士當中,能不能讓下官選一個到東江鎮為官呢?”
求人了,那就不同了,自稱立刻從我,變為下官。
葉向高想了想,感覺這買賣值當啊!葉向高並沒有想多吃時間,已經開口說道:“這個好說,三甲裏麵的進士,隨便晃之你挑!不過醜話說在前頭,如果那進士不願意到東江鎮為官,寧願辭官不做,老夫也沒有辦法啊!”
唐繼光倒不怎麽在意葉向高後麵的話,想了想,腆著臉說道:“二甲吧!三甲有點差!”
葉向高有些遲疑了,二甲和三甲可不僅僅是二和三的差距那麽簡單,今科殿試,取二甲進士不過七十七人,三甲的同進士出身卻是三百二十九人!人數足足是二甲的四倍有餘,可見雙方的起點差距有多大了。
唐繼光果斷拿出一張底牌,說道:“送災民到台灣的一切費用,由下官承擔了!”
葉向高知道這事情非得靠唐繼光不可,無奈道:“好吧!不過如果對方不肯,老夫也不會出麵強迫!另外如果對方考中庶吉士,這事情就作罷!”
庶吉士就是翰林院的官,從明英宗開始後,明朝內閣都必定在翰林院擔任過官職。這就好比民國時期,嫡係高官必定是黃埔出身的。
唐繼光也知道這裏麵的道道,想了想說道:“好吧!不過如果那士子考不是,麻煩閣老也讓他到東江鎮任職!”
葉向高聽出來了,原來是唐繼光賞識一個士子,所以才費盡心機。葉向高好奇了,問道:“晃之,是何人啊?如此得晃之賞識的?”
唐繼光不願意說,微笑岔開話題道:“這個到時候閣老就知道了!另外下官想在那台灣設縣,縣令能不能讓下官推薦?還有東江鎮,東江鎮連個提學官、官學都沒有,實在叫東江士子寒心啊!”
葉向高心中翻了翻白眼,提學官和官學倒是容易啊,問題有誰願意到你東江鎮那孤懸於海外的邊關任教啊?別人來教書的,可不是來感受戰爭凶險的。
隻是為了安撫那幾萬災民,葉向高也不得不點頭答應道:“難得晃之你有如此仁心,老夫就依你的了!”
見到葉向高答應得如此順利,唐繼光禁不住有些得意忘形了,說道:“閣老,那我東江鎮誘擒了李永芳,那建奴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你看軍費上……”
一聽這話,葉向高立刻叫唐繼光知道,什麽叫反臉無情,什麽叫政客。隻見葉向高端起茶杯,說道:“這事情老夫會在內閣那裏說一說的了!”
唐繼光鬱悶的看了葉向高一眼,葉向高說的話不過是客套。他的動作才是主要的,端茶送客啊!
但唐繼光不好賴著不走,無奈告退。
唐繼光回去,讓燦叔用福州水師運送難民,自己再撥四萬兩去作為運費。種子耕具這些,葉向高都包了。新設立的台北縣縣令由莫師爺擔任,至於莫師爺之前雖然有風流債在,但現在有唐繼光照看著,還真沒有那個不長眼的敢去動莫師爺。
三月一日,李永芳的審判也完結了,罪名一共有八條,也不知道那些禦史怎麽弄來的。但無論是什麽嘴巴,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李永芳必死無疑。唯一有變化的就是怎麽死,剛剛開始是腰斬,但感覺這不夠,改判磔刑。磔刑就是民間盛傳的千刀萬剮。
不過這實際上誇張了,在明朝並非判磔刑的都千刀萬剮,隻有窮凶極惡的才千刀萬剮。一般都是當天,甚至行刑沒有多長時間就死去了,比腰斬速度還快。行刑手法也分為十六刀、三十二刀、一百零八刀、三百六十刀等。
李永芳的則是一百零八刀的那種,即使如此,也讓李永芳痛足了半天才死。唐繼光在行刑當天,也因為好奇而去看了一眼,不過太惡心了。哪怕屍山血海都見過的唐繼光都禁不住有些反胃,當天見到肉都不想見,更別提吃了。
殿試也結束了,盧象升二甲四十六名,名次雖然比較靠後,但怎麽說也是二甲的。唐繼光心中慶幸之餘,又感覺頭痛。慶幸是當初自己在葉向高那裏要了二甲拿人的條件,頭痛的是,盧象升是什麽人啊?曆史名將啊!萬一他考入翰林院怎麽辦?
入翰林院的未來不一定是閣老、閣臣,但當閣老、閣臣的,必定是翰林院出身的!
幸運的是,盧象升並沒有考中,唐繼光長長吐了一口濁氣。不過葉向高就高興不起來了,不是把盧象升任職地點放在東江鎮的問題,這點能耐葉向高還是有的。這都做不到,葉向高恐怕都無顏留在首輔這位置上了。
讓葉向高煩惱的是四川,叛亂的四川土司奢崇明現在正領兵圍攻成都,而且自重慶到成都往南一帶,都已經為奢崇明所占據。奢崇明現在控製了相當於半個四川。如果連成都都失陷,那可謂是四川再無堅城可擋了。
到時候奢崇明以四川盆地為雄關,足夠讓朝廷冷汗直冒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一個衛所隻剩下六成的士兵,這六成的士兵裏麵隻有一到半成是可戰之兵,俗稱家丁。注意,是六成士兵裏麵,並非是一個衛所士兵裏麵。也就是說,一千人編製的衛所隻有六百人,這六百人裏麵隻有六十到三十名家丁。
雖然朝廷已經派人賑災了,但山東災情並沒有立竿見影。主要是連年災害,使得山東百姓都沒有存糧,就算有,也賣去遼東、東江那裏。
而來朝廷那裏雖然咬牙擠出銀兩來,但以明朝的財政狀況,又能夠擠出多少銀子來呢?一共也就是三十萬兩而已,為了這些錢,葉向高都不知道白了多少根頭發。但以明朝貪汙的慣例,這些銀子有一半落在災民那裏,已經算得上成果顯著了。
甚至有的地方還拿賑災的糧食去換陳年爛米,如此一來一斤白米往往能夠換一斤五六的陳米。多出來的,官員則是拿來販賣。這還是朝廷盯著的緣故,要不然恐怕連賑災的大米都隻是存在紙麵上的。
葉向高自然知道這些事情,但都已經是朝廷官場上半公開的秘密了,葉向高也是很頭疼。你罷官,他也不怕,三二年後又起伏,甚至有的連葉向高罷其官職都得要掂量一下。
在這個時候,唐繼光尋上葉向高府邸來了。
葉向高接到門人的稟報,登時臉色大驚,問道:“你說唐晃之有賑災良策?”
“是!唐軍門是如此說的,這事兒,小人那裏敢在老爺麵前胡言亂語呢!”那門人擦下額頭上的汗水,連忙解釋道。
葉向高微微皺了下眉頭,說道:“嗯,老夫知道了,你請唐晃之進來吧!”
門人連忙應道:“是!”
沒有多長時間,唐繼光就昂首挺胸的邁過門檻,進了會客廳。朝葉向高拱手行禮,道:“打攪閣老休息了!”
葉向高站起來,還了一禮,微笑道:“晃之此言過了!不解決山東的事情,老夫是龍肉都食之無味,床上輾轉反側啊!晃之,你可別在這事情上,和老夫說笑啊!”
唐繼光知道葉向高是不信任他,不過這也不奇怪。自從秦朝後,文武開始分家,入則為相,出則為將已經很少有了。也許兵事上,葉向高還重視唐繼光的話,但這治理民生,葉向高還真不怎麽重視唐繼光。
唐繼光也不懊惱。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就需要自己有本領。“閣老,不知道現在山東那裏,還有多少災民需要安撫呢?”
葉向高想了想,說道:“現在大概還有七八萬人吧!”
唐繼光瞪大雙眼,說道:“閣老,我聽說受災的不過是十萬人而已?”
“是十萬人以上!”葉向高說到這裏,苦笑一聲說道:“下麵的官員剛剛開始還想隱瞞,皆因明年就是京察了,誰不想政績好,到時候到京中為官呢?老夫估計,這次受災的百姓,沒有二十萬,也差不了多少了!晃之,你可是願意捐銀啊?”
唐繼光聽到這話登時連忙擺手道:“閣老,你這話就不厚道了,我聽說你在福州有好幾千頃(一頃百畝)良田呢!”
葉向高有些不滿了,倒不是唐繼光推搪不出錢。說道:“晃之你不捐銀,那豈不是來戲弄老夫不成?”
唐繼光不慌不忙道:“閣老,賑災不一定要捐銀子的啊!”
葉向高都被這些天的災害弄的心浮氣躁了,顧不上士大夫氣度,語氣有些沒好氣的說道:“那晃之你直說吧!”
唐繼光坐在梨木椅上,摸了摸扶手處的木紋,說道:“閣老可聽說過夷州?”
葉向高說道:“夷州?是不是小琉球?這和賑災有什麽關係?”
唐繼光說道:“現在應該稱之為台灣!江南的人都如此稱呼!”
葉向高沒好氣道:“台灣便台灣了!晃之,你可別無的放矢!”
唐繼光一臉無辜的說道:“閣老,我怎麽敢戲弄你呢?這台灣是我在幾年前出海時候發現的。當地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那泥土肥的黑的都可以捏出油來。而且天氣炎熱,從來不下雪,雖然不能夠一年三種,但一年二種完全沒有問題,更加靠南的地方,中間隻要勤勞,甚至中間還可以種上黃豆。而且一切土地都是無主之地!”
“如此好?”葉向高有些驚疑不定了。
唐繼光咳嗽一聲,說道:“自然也有艱難的地方了!”
葉向高這才點下頭,這才對嘛!台灣都被你說的好像極樂世界那樣,如此怎麽可能沒有人發現呢?
唐繼光說道:“那台灣有土人,其中有部分土人對我大明百姓抱有敵視。那些土人身手敏捷不說,而且熟悉定性,平日最擅長打獵。如果沒有寨堡,明天太陽出來,在野外的百姓便是一句冰冷的屍體了!另外因為天氣炎熱和沒有被開發過的關係,台灣很多瘴氣。南方百姓還好一些,北方百姓去,恐怕要十去其二三。坐船出海,更因為擁擠、沒有清水洗去汙跡,病了沒有足夠的醫藥和大夫等等,途中恐怕也要死一些人,如此能夠在台灣紮根下來,十有其七已經是大幸了!”
葉向高臉色登時變得有些難看了,死那麽多人,齊楚浙黨那些家夥還不死命的彈劾老夫?你唐繼光是來給老夫挖坑啊!不過又好像不是啊,如果是坑老夫,何必如此坦白呢?嗯,還是仔細聽下去!
唐繼光接著說道:“當然了,我因為開拓過台灣的緣故,在這方麵有不少經驗,這就可以減少很多死傷。遷移去的百姓,十有其八在台灣紮下根來,完全不成問題!隻是……隻是……”
葉向高臉色再次變得有些難看了,他知道唐繼光的條件來了。不過葉向高不愧是第二次擔任閣老的人,很快就收斂臉色,一臉虛偽的微笑著問道:“不知道晃之有什麽難處呢?隻要老夫能夠辦到的,一定竭盡全力!”
唐繼光心裏麵暗暗翻了翻白眼,別看葉向高說的響亮,他可是給自己按了兩道保險。第一道,我能夠辦到的。第二道,一定竭盡全力。辦不辦得到,這界線有些許迷糊,不過葉向高到底是閣老,如果唐繼光要幾個五六品官員的告身文書,葉向高難道好意思說我沒有能力嗎?那未免太假了!
於是後麵就又來一句,竭盡全力。這個力有多少,就不是唐繼光說了算的了,葉向高完全是在打太極。
暗罵葉向高老奸巨猾,唐繼光臉上露出充滿善意的微笑道:“閣老這是那裏話呢?我怎麽敢提條件,不過是一點點小困難,想讓閣老稍微重視一下而已!”
咳嗽兩聲,潤了潤喉嚨,唐繼光說道:“閣老,這東江鎮堂堂一個軍鎮,居然沒有一個進士!實在是叫人羞愧啊!下官就想今科進士當中,能不能讓下官選一個到東江鎮為官呢?”
求人了,那就不同了,自稱立刻從我,變為下官。
葉向高想了想,感覺這買賣值當啊!葉向高並沒有想多吃時間,已經開口說道:“這個好說,三甲裏麵的進士,隨便晃之你挑!不過醜話說在前頭,如果那進士不願意到東江鎮為官,寧願辭官不做,老夫也沒有辦法啊!”
唐繼光倒不怎麽在意葉向高後麵的話,想了想,腆著臉說道:“二甲吧!三甲有點差!”
葉向高有些遲疑了,二甲和三甲可不僅僅是二和三的差距那麽簡單,今科殿試,取二甲進士不過七十七人,三甲的同進士出身卻是三百二十九人!人數足足是二甲的四倍有餘,可見雙方的起點差距有多大了。
唐繼光果斷拿出一張底牌,說道:“送災民到台灣的一切費用,由下官承擔了!”
葉向高知道這事情非得靠唐繼光不可,無奈道:“好吧!不過如果對方不肯,老夫也不會出麵強迫!另外如果對方考中庶吉士,這事情就作罷!”
庶吉士就是翰林院的官,從明英宗開始後,明朝內閣都必定在翰林院擔任過官職。這就好比民國時期,嫡係高官必定是黃埔出身的。
唐繼光也知道這裏麵的道道,想了想說道:“好吧!不過如果那士子考不是,麻煩閣老也讓他到東江鎮任職!”
葉向高聽出來了,原來是唐繼光賞識一個士子,所以才費盡心機。葉向高好奇了,問道:“晃之,是何人啊?如此得晃之賞識的?”
唐繼光不願意說,微笑岔開話題道:“這個到時候閣老就知道了!另外下官想在那台灣設縣,縣令能不能讓下官推薦?還有東江鎮,東江鎮連個提學官、官學都沒有,實在叫東江士子寒心啊!”
葉向高心中翻了翻白眼,提學官和官學倒是容易啊,問題有誰願意到你東江鎮那孤懸於海外的邊關任教啊?別人來教書的,可不是來感受戰爭凶險的。
隻是為了安撫那幾萬災民,葉向高也不得不點頭答應道:“難得晃之你有如此仁心,老夫就依你的了!”
見到葉向高答應得如此順利,唐繼光禁不住有些得意忘形了,說道:“閣老,那我東江鎮誘擒了李永芳,那建奴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你看軍費上……”
一聽這話,葉向高立刻叫唐繼光知道,什麽叫反臉無情,什麽叫政客。隻見葉向高端起茶杯,說道:“這事情老夫會在內閣那裏說一說的了!”
唐繼光鬱悶的看了葉向高一眼,葉向高說的話不過是客套。他的動作才是主要的,端茶送客啊!
但唐繼光不好賴著不走,無奈告退。
唐繼光回去,讓燦叔用福州水師運送難民,自己再撥四萬兩去作為運費。種子耕具這些,葉向高都包了。新設立的台北縣縣令由莫師爺擔任,至於莫師爺之前雖然有風流債在,但現在有唐繼光照看著,還真沒有那個不長眼的敢去動莫師爺。
三月一日,李永芳的審判也完結了,罪名一共有八條,也不知道那些禦史怎麽弄來的。但無論是什麽嘴巴,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李永芳必死無疑。唯一有變化的就是怎麽死,剛剛開始是腰斬,但感覺這不夠,改判磔刑。磔刑就是民間盛傳的千刀萬剮。
不過這實際上誇張了,在明朝並非判磔刑的都千刀萬剮,隻有窮凶極惡的才千刀萬剮。一般都是當天,甚至行刑沒有多長時間就死去了,比腰斬速度還快。行刑手法也分為十六刀、三十二刀、一百零八刀、三百六十刀等。
李永芳的則是一百零八刀的那種,即使如此,也讓李永芳痛足了半天才死。唐繼光在行刑當天,也因為好奇而去看了一眼,不過太惡心了。哪怕屍山血海都見過的唐繼光都禁不住有些反胃,當天見到肉都不想見,更別提吃了。
殿試也結束了,盧象升二甲四十六名,名次雖然比較靠後,但怎麽說也是二甲的。唐繼光心中慶幸之餘,又感覺頭痛。慶幸是當初自己在葉向高那裏要了二甲拿人的條件,頭痛的是,盧象升是什麽人啊?曆史名將啊!萬一他考入翰林院怎麽辦?
入翰林院的未來不一定是閣老、閣臣,但當閣老、閣臣的,必定是翰林院出身的!
幸運的是,盧象升並沒有考中,唐繼光長長吐了一口濁氣。不過葉向高就高興不起來了,不是把盧象升任職地點放在東江鎮的問題,這點能耐葉向高還是有的。這都做不到,葉向高恐怕都無顏留在首輔這位置上了。
讓葉向高煩惱的是四川,叛亂的四川土司奢崇明現在正領兵圍攻成都,而且自重慶到成都往南一帶,都已經為奢崇明所占據。奢崇明現在控製了相當於半個四川。如果連成都都失陷,那可謂是四川再無堅城可擋了。
到時候奢崇明以四川盆地為雄關,足夠讓朝廷冷汗直冒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