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有何根據速速道來!”


    若是甄仁義是空口無憑,這番話傳揚出去,自然是會惹得淮南文壇不滿。


    屆時,和他們江南文壇生起事端也不是不可能。


    可若是有根據,那就另當別論了!


    凡事都要講究一個證據!


    要是甄仁義真能拿出切實可行的證據證明顧詩君並非淮南人,而是地地道道的江南人。


    那他們說什麽也得把顧詩君爭回來!


    不說那名聲,但凡是那口氣,也得爭!


    最近數月以來,因為顧詩君,淮南文壇的學子,不知多少次在他們麵前耀武揚威。


    這還不是最可氣的。


    最可氣的是,江淮兩郡文壇曆來被放在一起討論。


    可前些時候,淮南文壇向來都會被忽略。


    因為綜合實力確實是比不上江南文壇,可最近因為顧詩君橫空出世,被忽略的竟變成了他們江南文壇!


    這等有如雲泥的心理落差,素來心高氣傲的少年才子,如何能忍受得了


    所以此刻聽聞甄仁義說有依據,便紛紛來了興致,開始催促起來。


    “我這根據啊,定然可靠,不信你們聽。”


    “我那恩師,與我等講課時,我便發覺,他那淮南話不地道。”


    “淮南話不地道這算什麽證據。”


    原本滿是期待的眾人,聞言紛紛皺眉,甚至有的嗤之以鼻。


    “整個淮南那般大,每一處的話都不盡相同,顧詩君就算淮南話不地道,也頂多證明他住得偏僻了些,可你也不能說人家壓根不是淮南人啊!”


    “嘿,你們也忒心急了些,且聽我說完。”


    “我家恩師,不但淮南話不地道,且說話還帶有江南口音!”


    轟!


    此言一出,全場頓時陷入寂靜。


    所有人都眉頭緊皺,開始思索起其中的可行性來。


    要知道,口音這東西,是很根深蒂固的。


    你必須在一個地方生活得足夠久,才能沾染上,而且一旦染上,就很難更改。


    那位顧詩君,若隻是淮南話不地道,還沒什麽。


    可現在,甄仁義說他講話竟帶有些許江南口音,事情便大條了!


    “仁義,你確定你沒聽錯”


    “哎呀,我生在江南,長在江南,這江南話,聽了快大半輩子。”


    “是不是咱們江南的口音,我還能分辨不出”


    “而且我敢肯定,家師的江南口音極為地道,說不準還是在城中心那一片兒的。”


    這話一出,眾人紛紛喜上眉梢。


    “你若是這麽說,那便十有八九了。”


    “依我看,咱們趕明兒就去淮南要人,把顧詩君搶回來!”


    “不錯!叫顧詩君認祖歸宗,回歸江南文壇!”


    “我倒要看看那群淮南蠻子,沒了顧詩君,還怎地趾高氣昂。”


    “嘿,我這就回家準備,大家夥明兒個淮南河畔集合!”


    眼見眾人便要就此離去,五柳先生坐不住了,頓時出聲道:“慢著慢著,此事不妥。”


    “不妥有何不妥之處仁義都說了,顧詩君的江南口音極為地道!怎地可能不是江南人”


    “你呀,有些過於莽撞了。”


    “且不說顧詩君是否當真是江南人氏,還是隻在江南住過些許時日。”


    “就算當真是我江南人氏,人家淮南文壇,豈會放人”


    “姓秦的與我雖是同窗,關係良好,卻也相爭了大半輩子。”


    “這些年,淮南文壇被我江南壓製,心中老早就憋著一口氣。”


    “這下子好不容易借助顧詩君翻了盤,爭回一口氣。豈可甘心將之拱手相讓”


    “那又如何他不給,我們去搶來便是!”


    “五柳先生莫非是人老了,便失了心氣”


    “放肆!豈可對五柳先生如此說話!”


    此言一出,方才出言不遜的學生也反應過來,頓時作揖致歉,道:“學生口出狂言,還請先生責罰。”


    “無妨無妨,你也是一時心急,人之常情罷了。”五柳先生歸隱田園之後,整日修身養性,脾氣已是平淡了許多。


    若是換成年輕時候,少不得要擼起袖子,與之理論一番。


    “那不知依先生之見,此事該如何處理,方為妥當”


    “解鈴還須係鈴人,自然得靠咱們的仁義了!”


    此言一出,頓時有無數道目光集中在甄仁義身上。


    這叫他一個激靈,瞬間便感覺,似乎有些不妙。


    果不其然,下一刻就聽五柳先生道:“仁義身為顧詩君得意弟子,顧詩君對你自然是不設防的。”


    “不如你便潛伏在其身邊,搜集證據。”


    “等證據齊全,我等再一舉揭發,好叫顧詩君認祖歸宗,回歸江南文壇,不給淮南佬留一絲活路!”


    這話說完,眾人先是呆愣了一陣子,隨後目露震驚之色,紛紛鼓起掌來。


    “果不其然,還是先生的法子高妙!”


    “此舉當真釜底抽薪,叫那些個淮南佬丁點法子也無!”


    “哈哈哈,我已經等不及看那一天淮南佬的麵目了!”


    “他們引以為豪的顧詩君,不承想,竟是我們江南人!想想就叫人興奮!”


    就在眾人都開心之際,唯獨甄仁義,有些惴惴不安。


    他怎的覺著,自己好像被同鄉給算計了


    不過...這應當算不上是背叛恩師,背叛師門吧


    似乎是看出了甄仁義的猶豫,五柳先生站出身來,寬慰道:“仁義,此舉既不損害顧詩君名聲,又不害其錢財,純粹是江淮兩郡之爭罷了。”


    “仁義啊仁義,你是江南人,自然當為家鄉出一份力啊!”


    “是啊!仁義,你也不想看外人說江南不如淮南,我們不如那群淮南佬吧”


    甄仁義聞言,內心頓時便動搖起來。


    隨後支支吾吾地點了點頭,道:“我...我細細留心便是。”


    “嗯,我記得去顧詩君那求學的江南子弟不少,你大可將此事也告知他們。”


    “人多些,也好有個照應。”


    “是極是極!”


    在眾人的“甜言蜜語”中,甄仁義漸漸迷失了自我。


    腦海中逐漸浮現起,恩師帶著自己,認祖歸宗,回歸江南文壇的場景。


    而江南,也因為恩師的存在,被譽為大乾文興之地!


    這一切,都讓他有些飄飄然。


    說完此事之後,甄仁義便走了。


    畢竟春闈在即,他時間寶貴,不能多做停留。


    隻不過,來的時候乘風沐雪,饑腸轆轆。


    去時,卻覺酒足飯飽。


    畢竟,吃了不少的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郡馬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墨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墨客並收藏逍遙郡馬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