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從起初的震驚、憤然中逐漸平靜,現在還不是她消沉的時候,收拾好心情,拿著藥,給采文換藥,叮囑道:“這幾天不要讓傷口碰水。”
采文點點頭,感激道:“謝主子關心。”
換好藥,弦歌坐到床榻邊,看著采文,認真的問道:“關於那幅畫,皇上有提到過什麽嗎?”
采文仔細回憶著,“好像沒有,隻是說要找到那幅畫。”
“你閉上眼睛,仔細想想,皇上是否提過關於此畫的一些細節。”弦歌撫上采文的眼睛,輕聲細語的說著。
思緒飛快,腦中畫麵急速轉換,突然,采文說道:“秘聞!”
“秘聞?”弦歌放下手,重複著采文的話,既然是秘聞,那一定是個驚天的秘聞,不然顧池不會處心積慮的想要得到那幅畫,可是個什麽秘聞呢?難道是關於皇族的,她一定要弄清楚。
“你給我說說昔朝皇族發生過哪些不可思議或是奇怪的事情。”弦歌有直覺,這幅畫一定關乎皇族生死或名譽,也許,連餘言的死也是因為它。
采文思索片刻,將自己所見所聞一一道來,“我聽王嬤嬤提起過,先皇時,有位貴人懷了龍裔,剛生產完就被打入冷宮,當晚就自殺了,可奇怪的是,貴人的孩子卻不見了,聽宮裏人說,是被先皇處理了,可王嬤嬤那時是太後貼身侍女,在無意中聽到先皇跟太後的對話,才知道,那個孩子,是失蹤了,至於到哪裏去了就不得知了。”
“孩子失蹤那幾天,朝中可有大臣家中添了女兒,或是民間出現關於女嬰的流言?”弦歌追問著,宮中嬪妃的孩子怎會莫名失蹤,一定有蹊蹺。
“那幾天,丞相和禦史及劉翰林家中都添了子女,民間倒是沒什麽流言。”
弦歌點點頭,心中有個大膽的想法正在慢慢滋生,問道:“那幾位大臣家中可正是產子的時候?
“嗯,王嬤嬤還幫太後去丞相家送了好些平安鎖。”
“那幾天,幾位大臣家中可有雙生的孩子?”
“丞相夫人懷了雙生子,生下了一對龍鳳胎。”
弦歌愈發感到事情的蹊蹺,眾多巧合加在一塊兒,就是必然了,“那位被賜死的貴人是哪裏的人?”
“南嶺縣人。”
“丞相呢?”
“鄰水縣人。”
“丞相去過南嶺縣嗎?”
“丞相最先就是在南嶺縣當的知府,後來才被調進定城的。”
弦歌將此事一一梳理,自己的猜想被大致還原:那位貴人應該跟丞相認識,被賜死時,丞相念及舊情,就將她的孩子偷運出去,借自己夫人生產之便,偷梁換柱。可這件事也不會危害到皇族,那究竟是什麽秘聞,讓皇族如此忌憚。
弦歌心中已有一計,她要借助采文,試探出顧池的目的,“你先時是如何向皇上稟報我的起居的?”
采文有些困窘,低聲道:“每隔一天,酉時時分,我便前往皇上書房,稟告主子一天的事宜。”
弦歌暗忖,道:“三日後,你便去跟皇上說,我將那副畫藏起來了,至於在什麽地方,你還沒打聽出來。”既然顧池想要畫,那自己就給他一副。
“是,主子。”采文知道,自己背叛了皇帝,既然選擇了主子,就無路可退了。
“你好好休息。”弦歌將薄紗被給采文蓋上,便轉身前往自己房間,拿出筆墨紙硯,鋪開宣紙,濃蘸筆墨,根據自己記憶中的樣子,將‘李代桃僵’一筆一筆的畫了出來,待筆墨基本幹透,便用一張新的宣紙將畫覆上,再壓上鎮紙,便急急前往禦花園。
到了禦花園,弦歌張望片刻,並未見到申兒,猜想她可能在水房,自己要找個什麽理由才能理所當然的找她呢,目光一觸,便看到腳下的小路有小石子,心中有了主意,撿了幾顆石子,就沿著小路向水房找去,果然,看到申兒在挑水,旁邊還有一個嬤嬤,伸出手,故作威嚴道:“禦花園旁邊小路上怎麽那麽多小石子,若是被滑倒了,如何是好!”
嬤嬤陪笑道:“主子息怒,奴婢這就讓人去清理。”說著便推搡申兒,疾言厲色,“快去清理了,惹了主子不開心,少不得罰你。”
“嬤嬤教訓的是,奴婢這就去清理。”申兒趕忙放下手中的水桶,小跑去了禦花園。
“嬤嬤真是教導有方。”弦歌笑了笑,放下石子,“這件事我就不追究了。”
“謝主子。”嬤嬤諂媚一笑。
弦歌斂了笑,出了水房,便去小路尋申兒,不多時,就看到申兒在拾撿路上的小石子,弦歌蹲下,也幫著撿,低聲道:“出此下策,實出無奈。”
申兒趕忙扶起弦歌,拍掉她手上的石頭,急道:“主子,你這是做什麽!”
“那位嬤嬤會罰你嗎?”弦歌順勢將申兒拉到一旁。
申兒搖搖頭,“不會,張嬤嬤是刀子嘴豆腐心。”
“那便好。”弦歌取下翠玉耳墜,遞給申兒,“你收著,若是遇到麻煩,也可幫你疏通疏通。”
申兒幾番猶豫後,收下了耳墜,弦歌問道:“禦花園有柏脂嗎?”
“有啊,每年嬤嬤都會讓我們去柏樹上把油脂采下,用來做香。”
“你可以拿點給我嗎?”
“好啊。”申兒一口答應。
“多謝。”弦歌沒有意料到,獲得柏脂如此容易。
隨即,申兒便拿了柏脂給弦歌,弦歌趕緊回了落塵閣,準備‘重影雙畫’。
燃起蠟燭,將柏脂化開,滴進清水,待柏脂凝固,弦歌才掀開覆上的宣紙,將柏脂均勻的抹在畫上,又輕蘸點墨,在柏脂上勾勒著心中的想法,待墨汁浸到柏脂之下,才將茶水潑到畫上,趁紙張拿的起來的時候,用蠟燭烤幹,便將畫藏在陰涼通風的角落,隻待明日,便可查看‘重影雙畫’是否成功了。
六月,注定是個不平靜的月份,像它的燥熱悶堵一般,考驗著每個人的心理,不同的人謀劃著不同的事,可最終,都將是殊途同歸,巧合似的,天定的命運,無法更改。
采文點點頭,感激道:“謝主子關心。”
換好藥,弦歌坐到床榻邊,看著采文,認真的問道:“關於那幅畫,皇上有提到過什麽嗎?”
采文仔細回憶著,“好像沒有,隻是說要找到那幅畫。”
“你閉上眼睛,仔細想想,皇上是否提過關於此畫的一些細節。”弦歌撫上采文的眼睛,輕聲細語的說著。
思緒飛快,腦中畫麵急速轉換,突然,采文說道:“秘聞!”
“秘聞?”弦歌放下手,重複著采文的話,既然是秘聞,那一定是個驚天的秘聞,不然顧池不會處心積慮的想要得到那幅畫,可是個什麽秘聞呢?難道是關於皇族的,她一定要弄清楚。
“你給我說說昔朝皇族發生過哪些不可思議或是奇怪的事情。”弦歌有直覺,這幅畫一定關乎皇族生死或名譽,也許,連餘言的死也是因為它。
采文思索片刻,將自己所見所聞一一道來,“我聽王嬤嬤提起過,先皇時,有位貴人懷了龍裔,剛生產完就被打入冷宮,當晚就自殺了,可奇怪的是,貴人的孩子卻不見了,聽宮裏人說,是被先皇處理了,可王嬤嬤那時是太後貼身侍女,在無意中聽到先皇跟太後的對話,才知道,那個孩子,是失蹤了,至於到哪裏去了就不得知了。”
“孩子失蹤那幾天,朝中可有大臣家中添了女兒,或是民間出現關於女嬰的流言?”弦歌追問著,宮中嬪妃的孩子怎會莫名失蹤,一定有蹊蹺。
“那幾天,丞相和禦史及劉翰林家中都添了子女,民間倒是沒什麽流言。”
弦歌點點頭,心中有個大膽的想法正在慢慢滋生,問道:“那幾位大臣家中可正是產子的時候?
“嗯,王嬤嬤還幫太後去丞相家送了好些平安鎖。”
“那幾天,幾位大臣家中可有雙生的孩子?”
“丞相夫人懷了雙生子,生下了一對龍鳳胎。”
弦歌愈發感到事情的蹊蹺,眾多巧合加在一塊兒,就是必然了,“那位被賜死的貴人是哪裏的人?”
“南嶺縣人。”
“丞相呢?”
“鄰水縣人。”
“丞相去過南嶺縣嗎?”
“丞相最先就是在南嶺縣當的知府,後來才被調進定城的。”
弦歌將此事一一梳理,自己的猜想被大致還原:那位貴人應該跟丞相認識,被賜死時,丞相念及舊情,就將她的孩子偷運出去,借自己夫人生產之便,偷梁換柱。可這件事也不會危害到皇族,那究竟是什麽秘聞,讓皇族如此忌憚。
弦歌心中已有一計,她要借助采文,試探出顧池的目的,“你先時是如何向皇上稟報我的起居的?”
采文有些困窘,低聲道:“每隔一天,酉時時分,我便前往皇上書房,稟告主子一天的事宜。”
弦歌暗忖,道:“三日後,你便去跟皇上說,我將那副畫藏起來了,至於在什麽地方,你還沒打聽出來。”既然顧池想要畫,那自己就給他一副。
“是,主子。”采文知道,自己背叛了皇帝,既然選擇了主子,就無路可退了。
“你好好休息。”弦歌將薄紗被給采文蓋上,便轉身前往自己房間,拿出筆墨紙硯,鋪開宣紙,濃蘸筆墨,根據自己記憶中的樣子,將‘李代桃僵’一筆一筆的畫了出來,待筆墨基本幹透,便用一張新的宣紙將畫覆上,再壓上鎮紙,便急急前往禦花園。
到了禦花園,弦歌張望片刻,並未見到申兒,猜想她可能在水房,自己要找個什麽理由才能理所當然的找她呢,目光一觸,便看到腳下的小路有小石子,心中有了主意,撿了幾顆石子,就沿著小路向水房找去,果然,看到申兒在挑水,旁邊還有一個嬤嬤,伸出手,故作威嚴道:“禦花園旁邊小路上怎麽那麽多小石子,若是被滑倒了,如何是好!”
嬤嬤陪笑道:“主子息怒,奴婢這就讓人去清理。”說著便推搡申兒,疾言厲色,“快去清理了,惹了主子不開心,少不得罰你。”
“嬤嬤教訓的是,奴婢這就去清理。”申兒趕忙放下手中的水桶,小跑去了禦花園。
“嬤嬤真是教導有方。”弦歌笑了笑,放下石子,“這件事我就不追究了。”
“謝主子。”嬤嬤諂媚一笑。
弦歌斂了笑,出了水房,便去小路尋申兒,不多時,就看到申兒在拾撿路上的小石子,弦歌蹲下,也幫著撿,低聲道:“出此下策,實出無奈。”
申兒趕忙扶起弦歌,拍掉她手上的石頭,急道:“主子,你這是做什麽!”
“那位嬤嬤會罰你嗎?”弦歌順勢將申兒拉到一旁。
申兒搖搖頭,“不會,張嬤嬤是刀子嘴豆腐心。”
“那便好。”弦歌取下翠玉耳墜,遞給申兒,“你收著,若是遇到麻煩,也可幫你疏通疏通。”
申兒幾番猶豫後,收下了耳墜,弦歌問道:“禦花園有柏脂嗎?”
“有啊,每年嬤嬤都會讓我們去柏樹上把油脂采下,用來做香。”
“你可以拿點給我嗎?”
“好啊。”申兒一口答應。
“多謝。”弦歌沒有意料到,獲得柏脂如此容易。
隨即,申兒便拿了柏脂給弦歌,弦歌趕緊回了落塵閣,準備‘重影雙畫’。
燃起蠟燭,將柏脂化開,滴進清水,待柏脂凝固,弦歌才掀開覆上的宣紙,將柏脂均勻的抹在畫上,又輕蘸點墨,在柏脂上勾勒著心中的想法,待墨汁浸到柏脂之下,才將茶水潑到畫上,趁紙張拿的起來的時候,用蠟燭烤幹,便將畫藏在陰涼通風的角落,隻待明日,便可查看‘重影雙畫’是否成功了。
六月,注定是個不平靜的月份,像它的燥熱悶堵一般,考驗著每個人的心理,不同的人謀劃著不同的事,可最終,都將是殊途同歸,巧合似的,天定的命運,無法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