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重山先把司明宇給送到了環球金融中心的公司,他過來是因為得到了蕭世賢的消息,一切都談妥了。
新公司名字叫“東亞明宇電子有限公司”,專門負責經營性新的家電品牌,公司總經理等中高層直接交給獵頭公司去挖人。
除了醫藥研究所之外他名下的分公司都是輕資產,連這家電子公司都是直接找代工廠,剩下的其他公司更都隻個空架子。
司明宇這可不是拍著腦袋做決定的,他這麽長時間跟著蕭世賢等人學習公司經營也不是白學的,對於貿易對象的那幾個小國也是進行過了解,更是有在當地的員工實地調查後形成了報告供其參考決策的。
下午商談的時候,除了李泰哲家的豐達電子廠相關負責人之外,代工廠的負責人也到場了。
他們開始提的條件是合夥組建一個新公司,這點被蕭世賢直接否定了,隻能簽訂采購代工合同其他一切免談。按照司明宇的要求,除非極為重要的合作夥伴否則不組建多方合夥的公司,公司的控製權、品牌必須由自己掌握,避免將來出現問題。
豐達電子和代工廠那邊隻能是軟磨硬泡,因為主動權掌握在蕭世賢的手裏,你們不同意大不了一拍兩散,手裏掌握著渠道找其他人合作害怕沒有人願意麽?
這時候大概有人會奇怪的問,這銷售渠道有那麽難建立麽?再說你這獨家的又怎麽可能呢?我過去便宜賣東西難道還有人不歡迎麽?
實際上真就這樣,因為這是在小國。
其中一些小國是很亂的,你的貨能運進來但不一定能賣出去,就算賣出去了也不一定能收到貨款。如果遇到什麽重大節日對方搞個“零元購”那你就賠死了。
司明宇的公司為什麽行?是因為顧雙輝的關係他能搭上有背景大公司的線,貨能放在他們的倉庫,對方做生意的惹不起有那些大公司背書的自家貿易公司,自然不敢造次。
這相當於大公司開了個商店司明宇租個櫃台,所有一切都由這大公司負責了,他隻需要安心賣貨就行。其他人想要插進來除非另建個商店,但其中的成本可就太大了,誰來誰賠。
有人問大公司是做什麽的這麽厲害。知道國際援助嘛?
又扯遠了。
無論這兩家說什麽蕭世賢都一口咬定必須按照我們的條件來,最後甚至不準備再談了。這下兩家公司都老實了,按照他的要求簽了協議。
做生意為自家多爭取利益是正常的事,但見好就收也是必須的,惹惱了丟了到嘴的鴨子就不合算了。
協議的內容簡單說一下就是東亞明宇電子有限公司委托代工廠生產小家電,然後代工廠再和豐達電子廠簽訂一個電器元件采購合同。這是一筆長期的生意,雖然總量不大但細水長流嘛。
而且這個小家電也無需什麽設計之類的,拿過市麵上一款性價比最高的直接仿就行了,貼的東亞明宇電子有限公司得品牌也不侵權。再說生產出來都是拿去國外銷售,更沒有任何問題了。
當然了,這隻是前期沒辦法,現在公司也在招聘相關人員,倒是是會根據所在國的需求進行設計的。
代工協議是貨到付款,司明宇公司這邊是不需要提前支付一點費用的。畢竟這是相當於帶著這兩家賺錢,你們也必須拿出點誠意吧。
外貿的好處是不會對原本的國內市場造成衝擊,也就不會惹得同行的針對了。
協議簽完之後李泰哲立刻就打來電話向司明宇再次表示了感謝,一年的利潤分到豐達電子廠的時候最多也就幾百萬並不多,但其意義在於這協議是有保底購貨量的,而且一簽就是三年,給電子廠提供了一個新的穩定的盈利渠道。
這個事情算是告一段落,接下來司明宇把陶旭升等其他幾個人的家裏的公司情況和蕭世賢簡單說了一下。
幾個二代家裏的公司在魔都也都小有名氣,而且知道了名字之後蕭世賢自己查也能查清楚他們的資料了。司明宇的要求是,以後如果有需要在確保自家不吃虧的前提下可以優先選擇這幾家公司合作。當然具體如何就由蕭世賢自己決定了,這些小事無需他操心。
老板有吩咐自然要謹記的。
雖然蕭世賢幹得多但待遇也高啊,本身貿易公司經理的一份薪金不提,兼職集團經理的那份錢也是他的,而且集團處於草創期,事情並不多,這等美差可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
之後又和醫藥研究所那邊的負責人通了個電話,了解一下研發進度。
雖然醫藥研發這邊前期投入了四十億,後期每年還要投入幾千萬,但對於那邊司明宇反倒是最放心的,雖然他也不知道裏麵有多少公司的人,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會出任何問題。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定期把研發資金打到賬戶上就可以了。
投資電影得來了四個億,司明宇轉了兩個億到貿易公司的賬上用以擴大經營規模。現在醫藥研究所每年的投入全部依靠貿易公司的利潤,所以這方麵必須得加強。
剩下的兩個億其中一個億是許諾唐鄢和楊幕的投資,一旦她們有了好的影片需要跟投的,不過到時候也是幾倍的利潤回報。
最後一個億留作生活費,畢竟是有女朋友的人了,東申財富每年一千多萬的收入可不一定夠花。
晚上快六點張凝曦來電話了,說她和沈楚媛完事了,喊他一起去吃飯。由於萬重山去接張凝曦了,司明宇就喊了公司的司機把他送了過去,坐車時間長了才不想體會開車的痛苦呢。
一次護膚調理肯定看不出什麽效果來,但隻要堅持下去時間長了必然會有質的變化。回來的時候還拿了幾個瓶瓶罐罐,說是回去之後日常清潔護膚用的,一瓶大概一萬多可以用一個月,也不是很貴司明宇就沒關心。
隻要女朋友開心就好。
新公司名字叫“東亞明宇電子有限公司”,專門負責經營性新的家電品牌,公司總經理等中高層直接交給獵頭公司去挖人。
除了醫藥研究所之外他名下的分公司都是輕資產,連這家電子公司都是直接找代工廠,剩下的其他公司更都隻個空架子。
司明宇這可不是拍著腦袋做決定的,他這麽長時間跟著蕭世賢等人學習公司經營也不是白學的,對於貿易對象的那幾個小國也是進行過了解,更是有在當地的員工實地調查後形成了報告供其參考決策的。
下午商談的時候,除了李泰哲家的豐達電子廠相關負責人之外,代工廠的負責人也到場了。
他們開始提的條件是合夥組建一個新公司,這點被蕭世賢直接否定了,隻能簽訂采購代工合同其他一切免談。按照司明宇的要求,除非極為重要的合作夥伴否則不組建多方合夥的公司,公司的控製權、品牌必須由自己掌握,避免將來出現問題。
豐達電子和代工廠那邊隻能是軟磨硬泡,因為主動權掌握在蕭世賢的手裏,你們不同意大不了一拍兩散,手裏掌握著渠道找其他人合作害怕沒有人願意麽?
這時候大概有人會奇怪的問,這銷售渠道有那麽難建立麽?再說你這獨家的又怎麽可能呢?我過去便宜賣東西難道還有人不歡迎麽?
實際上真就這樣,因為這是在小國。
其中一些小國是很亂的,你的貨能運進來但不一定能賣出去,就算賣出去了也不一定能收到貨款。如果遇到什麽重大節日對方搞個“零元購”那你就賠死了。
司明宇的公司為什麽行?是因為顧雙輝的關係他能搭上有背景大公司的線,貨能放在他們的倉庫,對方做生意的惹不起有那些大公司背書的自家貿易公司,自然不敢造次。
這相當於大公司開了個商店司明宇租個櫃台,所有一切都由這大公司負責了,他隻需要安心賣貨就行。其他人想要插進來除非另建個商店,但其中的成本可就太大了,誰來誰賠。
有人問大公司是做什麽的這麽厲害。知道國際援助嘛?
又扯遠了。
無論這兩家說什麽蕭世賢都一口咬定必須按照我們的條件來,最後甚至不準備再談了。這下兩家公司都老實了,按照他的要求簽了協議。
做生意為自家多爭取利益是正常的事,但見好就收也是必須的,惹惱了丟了到嘴的鴨子就不合算了。
協議的內容簡單說一下就是東亞明宇電子有限公司委托代工廠生產小家電,然後代工廠再和豐達電子廠簽訂一個電器元件采購合同。這是一筆長期的生意,雖然總量不大但細水長流嘛。
而且這個小家電也無需什麽設計之類的,拿過市麵上一款性價比最高的直接仿就行了,貼的東亞明宇電子有限公司得品牌也不侵權。再說生產出來都是拿去國外銷售,更沒有任何問題了。
當然了,這隻是前期沒辦法,現在公司也在招聘相關人員,倒是是會根據所在國的需求進行設計的。
代工協議是貨到付款,司明宇公司這邊是不需要提前支付一點費用的。畢竟這是相當於帶著這兩家賺錢,你們也必須拿出點誠意吧。
外貿的好處是不會對原本的國內市場造成衝擊,也就不會惹得同行的針對了。
協議簽完之後李泰哲立刻就打來電話向司明宇再次表示了感謝,一年的利潤分到豐達電子廠的時候最多也就幾百萬並不多,但其意義在於這協議是有保底購貨量的,而且一簽就是三年,給電子廠提供了一個新的穩定的盈利渠道。
這個事情算是告一段落,接下來司明宇把陶旭升等其他幾個人的家裏的公司情況和蕭世賢簡單說了一下。
幾個二代家裏的公司在魔都也都小有名氣,而且知道了名字之後蕭世賢自己查也能查清楚他們的資料了。司明宇的要求是,以後如果有需要在確保自家不吃虧的前提下可以優先選擇這幾家公司合作。當然具體如何就由蕭世賢自己決定了,這些小事無需他操心。
老板有吩咐自然要謹記的。
雖然蕭世賢幹得多但待遇也高啊,本身貿易公司經理的一份薪金不提,兼職集團經理的那份錢也是他的,而且集團處於草創期,事情並不多,這等美差可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
之後又和醫藥研究所那邊的負責人通了個電話,了解一下研發進度。
雖然醫藥研發這邊前期投入了四十億,後期每年還要投入幾千萬,但對於那邊司明宇反倒是最放心的,雖然他也不知道裏麵有多少公司的人,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會出任何問題。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定期把研發資金打到賬戶上就可以了。
投資電影得來了四個億,司明宇轉了兩個億到貿易公司的賬上用以擴大經營規模。現在醫藥研究所每年的投入全部依靠貿易公司的利潤,所以這方麵必須得加強。
剩下的兩個億其中一個億是許諾唐鄢和楊幕的投資,一旦她們有了好的影片需要跟投的,不過到時候也是幾倍的利潤回報。
最後一個億留作生活費,畢竟是有女朋友的人了,東申財富每年一千多萬的收入可不一定夠花。
晚上快六點張凝曦來電話了,說她和沈楚媛完事了,喊他一起去吃飯。由於萬重山去接張凝曦了,司明宇就喊了公司的司機把他送了過去,坐車時間長了才不想體會開車的痛苦呢。
一次護膚調理肯定看不出什麽效果來,但隻要堅持下去時間長了必然會有質的變化。回來的時候還拿了幾個瓶瓶罐罐,說是回去之後日常清潔護膚用的,一瓶大概一萬多可以用一個月,也不是很貴司明宇就沒關心。
隻要女朋友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