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和其他三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惹了什麽人。
市值近三百億的許氏集團直接被打得縮水了百分之九十,這就是發生在香江股票交易所的事情。可惜當時東亞明宇集團用的是馬甲號,但凡四家知道了絕對不敢往上碰,那不是碰瓷是找死。
司明宇安排東亞明宇資產管理公司的人進場針對四家的股票發動狙擊行動,不說給他們打到退市也得讓他們大受損失。
四家公司市值加一起才一百六十多億香江幣,而司明宇直接從中信任銀行貸出了一百五十億香江幣給資產管理公司,這場股市戰鬥沒打已經注定是贏了,隻不過是贏多少的問題。
對於蘆大衛行長來說,司明宇找他貸款那是給他麵子。
據他所知對方身家已經接近一千四百億華幣了,而外債才不到一百九十億,單說名下的lng船就以每月十四億的利潤在瘋狂收割,這種優質客戶必須想盡辦法讓他多貸款。
一點也不誇張,之前司明宇名聲不顯的時候還好,最近半年各家銀行在魔都的分行負責人都在想盡辦法去接觸他,希望能為他提供金融服務。
東亞明宇集團是私人公司,隻要司明宇點頭事情就成了。對於銀行來說搞定一個人比搞定那些合夥人、董事會等人員眾多需要開會扯皮協商的公司可容易多了。
至於招行的股東?不重要,招行能開出什麽條件我們也可以,你想買我們銀行的股票也歡迎。
有些扯遠了。
傳媒公司那邊也沒閑著,關於這四家的各種黑料都被翻了出來,然後聯係香江這邊的媒體和報刊進行曝光。
當然肯定不會傳播那不負責任的消息,隻是對各類官方或者大媒體已經查實的消息進行轉載,不管是多久之前的事隻要是真的都轉。
說實話這四家起家的曆史中多少都存在些問題,隻不過由於時間跨度太長偶爾爆出一件兩件很快就過去了。但這次相當於把他們之前的問題做了個合集給播了出來,這影響力可就大了。
上午小報刊登了關於司明宇的不實消息,下午香江各大媒體就曝光了四家的問題,同時針對四家的股市狙擊也立刻展開,反擊來得就是這麽迅速。
這下輪到四家焦頭爛額了。
曝光的消息都是真的,四家根本不可能去指責任何媒體,說他們把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的事情拿出來再說一遍有錯,事實如此難道過了幾年就不讓人說了麽?
這種大瓜在香江居民眼中可比司明宇的事情更加引人關注,畢竟前者是真實不虛的關係到香江人的切身事情,後者不過是胡編亂造的談資罷了。
更絕的是很多著名評論人士也紛紛參與到了其中對這些曝光的事情進行點評。說點評有些含蓄了,因為都是已經蓋棺定論的事情,實際上這些人隻要按照處理結果對著四家開罵就行了。
你們不好好做事被處理了,我作為香江人罵一罵資本家又怎麽了?借著這股熱度這些評論人士倒是收獲了不少的關注。
當然了,再怎麽說這些事情都是過去的,對四家是該罰的罰該處理的處理過了,現在翻出來的作用也不是很大。
可是四家公司在股票市場受到的狙擊再配上這些消息的放大,讓他們的股價產生了巨大的波動。所幸因為隻有半天所以還勉強能維持得住罷了。
這四家也不是傻子,哪怕是猜也能猜到這些事情是誰弄出來的,但問題是你猜到了又沒有證據能怎麽辦?
退一萬步說就算有證據又能如何?無論是股市的行為還是消息爆料的行為可都不違反任何一條法規的,所以你們隻能挺著。
可實際上根本挺不住,第二天一開盤股價就直線下跌,四家根本就沒有挽救的手段。
就以何家為例,如果公司市值仍舊保持五十億的時候他們持有的百分之四十股份值二十億。可股票跌多少何家的身價就縮水多少,若是論不動產等資產整個何家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三個億的。
一般情況下他們這類中遊公司是很安全的,小的機構因為資金問題無法做出影響他們股價的事情,大機構和大遊資又看不上他們這點錢。
如果手裏有幾十億的資金或者有能力籌到這個數額的人沒必要進股市去針對這個檔次的上市公司,因為到最後費時費力也賺不了多少錢。
就像何家,他們想挽救股價但是做不到啊,實際上幾個億的空單掛上去之後何家就沒有任何應對手段了。
籌錢根本籌不到,各家銀行已經收到了消息,誰會傻到把錢貸給必定還不上的何家呢?
借錢?不好意思,你何家先把何耀成欠的錢還上吧。
所以何茂昌隻能眼看著股價直線下跌。
其他三家也是如此,或者說能比何家好點,能籌到些錢搶救一下,也不過是暫緩了死亡時間而已。
從事金融業的安家算是四家手裏流動資金最多的,安光田在投入幾個億之後眼見股價依舊無可挽回索性放棄了治療。
說到底還是司明宇這邊投入的資金太過龐大,殺雞用牛刀雖說浪費,但不可否認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
毫無還手之力的四家現在能做的隻有認輸求饒,可是他們發現竟然聯係不上司明宇了。
沒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司明宇換了一家酒店,而他的聯係方式隻有陳維榮、蘆大衛等幾個人才有,何茂昌等人又怎麽能有那麽大的麵子讓這幾位把聯係方式告訴他們呢。
不過畢竟是香江地頭蛇,如果去查的話還是可以查到司明宇入住的酒店,香江就那麽些家五星級酒店。可這也是要時間的,多耽誤一分鍾股價就多下跌一塊,到時候哪怕救回來了也是損失慘重。
反過來對於發起這場狙擊的東亞明宇資產管理公司來說,最後贏了他們利潤也就一億華幣左右。
一則是貸款一百五十億香江幣的利息不少這得從收益裏扣除吧,再則是四家額外投入挽救股價的錢就幾個億,除了自家之外好多散戶遊資也上來咬了一口,分一分就沒多少了。
不過對於司明宇來說就是想打垮這四家公司,別說還有利潤了,就是賠錢他也不在乎。
市值近三百億的許氏集團直接被打得縮水了百分之九十,這就是發生在香江股票交易所的事情。可惜當時東亞明宇集團用的是馬甲號,但凡四家知道了絕對不敢往上碰,那不是碰瓷是找死。
司明宇安排東亞明宇資產管理公司的人進場針對四家的股票發動狙擊行動,不說給他們打到退市也得讓他們大受損失。
四家公司市值加一起才一百六十多億香江幣,而司明宇直接從中信任銀行貸出了一百五十億香江幣給資產管理公司,這場股市戰鬥沒打已經注定是贏了,隻不過是贏多少的問題。
對於蘆大衛行長來說,司明宇找他貸款那是給他麵子。
據他所知對方身家已經接近一千四百億華幣了,而外債才不到一百九十億,單說名下的lng船就以每月十四億的利潤在瘋狂收割,這種優質客戶必須想盡辦法讓他多貸款。
一點也不誇張,之前司明宇名聲不顯的時候還好,最近半年各家銀行在魔都的分行負責人都在想盡辦法去接觸他,希望能為他提供金融服務。
東亞明宇集團是私人公司,隻要司明宇點頭事情就成了。對於銀行來說搞定一個人比搞定那些合夥人、董事會等人員眾多需要開會扯皮協商的公司可容易多了。
至於招行的股東?不重要,招行能開出什麽條件我們也可以,你想買我們銀行的股票也歡迎。
有些扯遠了。
傳媒公司那邊也沒閑著,關於這四家的各種黑料都被翻了出來,然後聯係香江這邊的媒體和報刊進行曝光。
當然肯定不會傳播那不負責任的消息,隻是對各類官方或者大媒體已經查實的消息進行轉載,不管是多久之前的事隻要是真的都轉。
說實話這四家起家的曆史中多少都存在些問題,隻不過由於時間跨度太長偶爾爆出一件兩件很快就過去了。但這次相當於把他們之前的問題做了個合集給播了出來,這影響力可就大了。
上午小報刊登了關於司明宇的不實消息,下午香江各大媒體就曝光了四家的問題,同時針對四家的股市狙擊也立刻展開,反擊來得就是這麽迅速。
這下輪到四家焦頭爛額了。
曝光的消息都是真的,四家根本不可能去指責任何媒體,說他們把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的事情拿出來再說一遍有錯,事實如此難道過了幾年就不讓人說了麽?
這種大瓜在香江居民眼中可比司明宇的事情更加引人關注,畢竟前者是真實不虛的關係到香江人的切身事情,後者不過是胡編亂造的談資罷了。
更絕的是很多著名評論人士也紛紛參與到了其中對這些曝光的事情進行點評。說點評有些含蓄了,因為都是已經蓋棺定論的事情,實際上這些人隻要按照處理結果對著四家開罵就行了。
你們不好好做事被處理了,我作為香江人罵一罵資本家又怎麽了?借著這股熱度這些評論人士倒是收獲了不少的關注。
當然了,再怎麽說這些事情都是過去的,對四家是該罰的罰該處理的處理過了,現在翻出來的作用也不是很大。
可是四家公司在股票市場受到的狙擊再配上這些消息的放大,讓他們的股價產生了巨大的波動。所幸因為隻有半天所以還勉強能維持得住罷了。
這四家也不是傻子,哪怕是猜也能猜到這些事情是誰弄出來的,但問題是你猜到了又沒有證據能怎麽辦?
退一萬步說就算有證據又能如何?無論是股市的行為還是消息爆料的行為可都不違反任何一條法規的,所以你們隻能挺著。
可實際上根本挺不住,第二天一開盤股價就直線下跌,四家根本就沒有挽救的手段。
就以何家為例,如果公司市值仍舊保持五十億的時候他們持有的百分之四十股份值二十億。可股票跌多少何家的身價就縮水多少,若是論不動產等資產整個何家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三個億的。
一般情況下他們這類中遊公司是很安全的,小的機構因為資金問題無法做出影響他們股價的事情,大機構和大遊資又看不上他們這點錢。
如果手裏有幾十億的資金或者有能力籌到這個數額的人沒必要進股市去針對這個檔次的上市公司,因為到最後費時費力也賺不了多少錢。
就像何家,他們想挽救股價但是做不到啊,實際上幾個億的空單掛上去之後何家就沒有任何應對手段了。
籌錢根本籌不到,各家銀行已經收到了消息,誰會傻到把錢貸給必定還不上的何家呢?
借錢?不好意思,你何家先把何耀成欠的錢還上吧。
所以何茂昌隻能眼看著股價直線下跌。
其他三家也是如此,或者說能比何家好點,能籌到些錢搶救一下,也不過是暫緩了死亡時間而已。
從事金融業的安家算是四家手裏流動資金最多的,安光田在投入幾個億之後眼見股價依舊無可挽回索性放棄了治療。
說到底還是司明宇這邊投入的資金太過龐大,殺雞用牛刀雖說浪費,但不可否認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
毫無還手之力的四家現在能做的隻有認輸求饒,可是他們發現竟然聯係不上司明宇了。
沒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司明宇換了一家酒店,而他的聯係方式隻有陳維榮、蘆大衛等幾個人才有,何茂昌等人又怎麽能有那麽大的麵子讓這幾位把聯係方式告訴他們呢。
不過畢竟是香江地頭蛇,如果去查的話還是可以查到司明宇入住的酒店,香江就那麽些家五星級酒店。可這也是要時間的,多耽誤一分鍾股價就多下跌一塊,到時候哪怕救回來了也是損失慘重。
反過來對於發起這場狙擊的東亞明宇資產管理公司來說,最後贏了他們利潤也就一億華幣左右。
一則是貸款一百五十億香江幣的利息不少這得從收益裏扣除吧,再則是四家額外投入挽救股價的錢就幾個億,除了自家之外好多散戶遊資也上來咬了一口,分一分就沒多少了。
不過對於司明宇來說就是想打垮這四家公司,別說還有利潤了,就是賠錢他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