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誌睿雖然當場拒絕的很幹脆,但回到車裏之後還是給父親許元德打電話說明了一下情況。
聽了事情的經過之後許元德也覺得司明宇患了失心瘋。獅子大開口一下就要六十億,先不提許氏集團能不能拿得出來,就算他想給作為上市公司也不是他一句話就能決定的。
許元德連夜召開了董事會。他是董事長不假,但接下來的事情可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了,他要集合眾人的力量對抗外敵。
董事會召開的很成功,尤其是眾人在看到許元德已經用房產抵押貸了二十億用以穩定股價之後,更是一致表示要和對方鬥到底。
當然了,會上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許元德是不會和大股東們說的。
許氏集團近三百億的體量隻是泛指,實際上許元德名下的房產寫字樓大廈是和上市集團沒關係的,這也是為什麽他說抵押就抵押了。但因為他是集團董事長,所以計算的時候給算進去也沒問題。
這也是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麽股東知道貸款穩股價的事之後都支持許元德了,人家那是拿自己的錢救大家呢。
第二天股市一開盤,最先感受到壓力的是許氏集團駐香江股票交易所的負責人,之前的空單雖然多但比較散,三千萬的總額哪怕在一百億的集團流通股當中也顯不出來,更別提和整個大盤了。
現在突然間湧入了大量資金,這讓許氏這邊就有點措手不及了。但好在浦發行的資金已經到位,這也是讓他們依舊坐得住的原因。
可對方的資金像是花不完似的,你吃下一個單子立刻就出現幾個新單子。原本駐交易所的負責人和他的團隊覺得給對方估資十億已經是高估了,可第一天收盤已經輕鬆突破了十億。
許元德時刻關注著股市的消息,當看到這一刻的時候,他心裏已經對自己二十億能不能頂得住持懷疑態度了。
如果對方就這麽三板斧自己穩贏,可如果對方明天還是如此強的攻勢,自己將如何應對?
許元德拿起電話開始四處撥打,一個目的,籌錢。有錢一切都好辦,沒錢什麽都不是。
所謂做空,就是預期股票會有下跌,操作者將手中籌碼按市價賣出,等股票期貨下跌之後再買入賺取中間差價,其特點為先賣後買的交易行為。
對方手裏突然出現這麽大批的股票,要麽是向其他機構借的要麽是從散戶收的,可不管怎麽來的也必須有相應的資金保障,不然你還不上了怎麽辦?
對於雙方來說拚的就是資金實力。
浦發銀行那邊很給麵子,隻要有質押物依舊當天放款,但許氏集團能抵押的東西已經不多了,東拚西湊的貸出了兩個億。
貸款不成那就隻能借款了,可許元德無論是打電話也好,登門拜訪也罷,得到的回應都是:“不好意思,許總,錢不湊手啊。”
是真這樣麽?
怎麽可能。
魔都有錢人多,十幾二十億都是小意思,上百億都分分鍾都能給湊出來,都趕同一天缺錢了?
實際上是司明宇找上了郭家的家主郭誌先,讓他放出風去:“許氏集團的事情水太深,還是別摻和為好。”
郭家就是魔都搞金融的,雖說做的不大但在圈子裏也算是熟門熟路。上次跟著司明宇一夜暴富收入三十五億讓郭家在業內名聲大振。
做金融、投資這個行當裏誰能賺錢誰就是老大,郭家賺了錢他說話聲就大。現在郭家放出風來讓大家注意風險,那可能就真有風險了。
不說別的,就看一天十億的架勢第二天不知道怎麽樣呢,自己和許元德非親非故憑什麽拿錢去冒這個險。
就在許元德求救無門之時,一則關於下半年全部大片和大部分普通影片不再登陸許氏院線的消息被爆了出來。消息很簡短,除了列出影片的名字之外為了增加可信度還附了幾張製片方發給許氏院線的告知書圖片。
消息剛開始隻是在內部傳播,但這事你越遮掩傳的越快,慢慢的就傳走樣了。什麽許氏院線不行了、許氏集團要拋棄院線產業之類的謠言都出來了。
這類謠言讓許氏父子雖然生氣萬分卻也無可奈何,畢竟追根溯源發出來的那則消息是真實的,吃瓜群眾解讀歪了你找不到人家頭上吧。
可帶來的影響卻是巨大的,股民得知消息之後慌了,再結合近幾天股市上針對許氏集團的空單,有些人心裏就開始長草了。
這還不算完,隨後幾個劇組關於不考慮與許氏影業合作的消息就被放了出來。
各影視公司旗下有自己的知名不知名演員,你可以出錢出人跟著別的公司或劇組合拍,也可以自己牽頭拍片讓感興趣的加進來,這本是業內常態。
幾個劇組發消息說不和許氏影業合作其實有點多此一舉了,畢竟這樣的事太多了。比如張三來麵試,沒通過,劇組發個消息說不考慮和張三合作。李四來麵試,沒通過,劇組再發個。王五來投資,劇組沒看上,發一個,要是都發那發得過來麽?
可人家就願意多此一舉你也說不出什麽來。你去沒?去了。看上你沒?沒看上。劇組說的是真的不?是。
但這消息傳到股民耳朵裏就不一樣了,怎麽許氏影業也出事了呢?這時候有些人就開始跑了。
之所以發生這樣的事情,就是顧雙輝和王建國在背後出力了。這兩件事本來也並不複雜,各劇組在自己不損失的前提下還有額外的錢拿,又能賣麵子給大佬,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這隻是小問題,像這樣的小手段換做許氏集團也做得出來,對股價有影響是有影響,但影響並不大。
致命一擊是來自於官方的一則通告。
許氏集團旗下所有機構以及所有直播賬號被停、相關人士接受處罰的通告,這成了壓倒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些機構和主播賬號評估市值可是接近二十億,許氏集團一直以來也是這麽宣傳的,現在通告一出給股民的印象就是一下子沒了二十億的產業不說,以後的營收也要少很大一塊。
直播帶貨的時代,直播的都沒了還怎麽帶貨,還賺什麽錢。
聽了事情的經過之後許元德也覺得司明宇患了失心瘋。獅子大開口一下就要六十億,先不提許氏集團能不能拿得出來,就算他想給作為上市公司也不是他一句話就能決定的。
許元德連夜召開了董事會。他是董事長不假,但接下來的事情可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了,他要集合眾人的力量對抗外敵。
董事會召開的很成功,尤其是眾人在看到許元德已經用房產抵押貸了二十億用以穩定股價之後,更是一致表示要和對方鬥到底。
當然了,會上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許元德是不會和大股東們說的。
許氏集團近三百億的體量隻是泛指,實際上許元德名下的房產寫字樓大廈是和上市集團沒關係的,這也是為什麽他說抵押就抵押了。但因為他是集團董事長,所以計算的時候給算進去也沒問題。
這也是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麽股東知道貸款穩股價的事之後都支持許元德了,人家那是拿自己的錢救大家呢。
第二天股市一開盤,最先感受到壓力的是許氏集團駐香江股票交易所的負責人,之前的空單雖然多但比較散,三千萬的總額哪怕在一百億的集團流通股當中也顯不出來,更別提和整個大盤了。
現在突然間湧入了大量資金,這讓許氏這邊就有點措手不及了。但好在浦發行的資金已經到位,這也是讓他們依舊坐得住的原因。
可對方的資金像是花不完似的,你吃下一個單子立刻就出現幾個新單子。原本駐交易所的負責人和他的團隊覺得給對方估資十億已經是高估了,可第一天收盤已經輕鬆突破了十億。
許元德時刻關注著股市的消息,當看到這一刻的時候,他心裏已經對自己二十億能不能頂得住持懷疑態度了。
如果對方就這麽三板斧自己穩贏,可如果對方明天還是如此強的攻勢,自己將如何應對?
許元德拿起電話開始四處撥打,一個目的,籌錢。有錢一切都好辦,沒錢什麽都不是。
所謂做空,就是預期股票會有下跌,操作者將手中籌碼按市價賣出,等股票期貨下跌之後再買入賺取中間差價,其特點為先賣後買的交易行為。
對方手裏突然出現這麽大批的股票,要麽是向其他機構借的要麽是從散戶收的,可不管怎麽來的也必須有相應的資金保障,不然你還不上了怎麽辦?
對於雙方來說拚的就是資金實力。
浦發銀行那邊很給麵子,隻要有質押物依舊當天放款,但許氏集團能抵押的東西已經不多了,東拚西湊的貸出了兩個億。
貸款不成那就隻能借款了,可許元德無論是打電話也好,登門拜訪也罷,得到的回應都是:“不好意思,許總,錢不湊手啊。”
是真這樣麽?
怎麽可能。
魔都有錢人多,十幾二十億都是小意思,上百億都分分鍾都能給湊出來,都趕同一天缺錢了?
實際上是司明宇找上了郭家的家主郭誌先,讓他放出風去:“許氏集團的事情水太深,還是別摻和為好。”
郭家就是魔都搞金融的,雖說做的不大但在圈子裏也算是熟門熟路。上次跟著司明宇一夜暴富收入三十五億讓郭家在業內名聲大振。
做金融、投資這個行當裏誰能賺錢誰就是老大,郭家賺了錢他說話聲就大。現在郭家放出風來讓大家注意風險,那可能就真有風險了。
不說別的,就看一天十億的架勢第二天不知道怎麽樣呢,自己和許元德非親非故憑什麽拿錢去冒這個險。
就在許元德求救無門之時,一則關於下半年全部大片和大部分普通影片不再登陸許氏院線的消息被爆了出來。消息很簡短,除了列出影片的名字之外為了增加可信度還附了幾張製片方發給許氏院線的告知書圖片。
消息剛開始隻是在內部傳播,但這事你越遮掩傳的越快,慢慢的就傳走樣了。什麽許氏院線不行了、許氏集團要拋棄院線產業之類的謠言都出來了。
這類謠言讓許氏父子雖然生氣萬分卻也無可奈何,畢竟追根溯源發出來的那則消息是真實的,吃瓜群眾解讀歪了你找不到人家頭上吧。
可帶來的影響卻是巨大的,股民得知消息之後慌了,再結合近幾天股市上針對許氏集團的空單,有些人心裏就開始長草了。
這還不算完,隨後幾個劇組關於不考慮與許氏影業合作的消息就被放了出來。
各影視公司旗下有自己的知名不知名演員,你可以出錢出人跟著別的公司或劇組合拍,也可以自己牽頭拍片讓感興趣的加進來,這本是業內常態。
幾個劇組發消息說不和許氏影業合作其實有點多此一舉了,畢竟這樣的事太多了。比如張三來麵試,沒通過,劇組發個消息說不考慮和張三合作。李四來麵試,沒通過,劇組再發個。王五來投資,劇組沒看上,發一個,要是都發那發得過來麽?
可人家就願意多此一舉你也說不出什麽來。你去沒?去了。看上你沒?沒看上。劇組說的是真的不?是。
但這消息傳到股民耳朵裏就不一樣了,怎麽許氏影業也出事了呢?這時候有些人就開始跑了。
之所以發生這樣的事情,就是顧雙輝和王建國在背後出力了。這兩件事本來也並不複雜,各劇組在自己不損失的前提下還有額外的錢拿,又能賣麵子給大佬,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這隻是小問題,像這樣的小手段換做許氏集團也做得出來,對股價有影響是有影響,但影響並不大。
致命一擊是來自於官方的一則通告。
許氏集團旗下所有機構以及所有直播賬號被停、相關人士接受處罰的通告,這成了壓倒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些機構和主播賬號評估市值可是接近二十億,許氏集團一直以來也是這麽宣傳的,現在通告一出給股民的印象就是一下子沒了二十億的產業不說,以後的營收也要少很大一塊。
直播帶貨的時代,直播的都沒了還怎麽帶貨,還賺什麽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