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通行令牌或者憑證嗎?”
那小眼睛僧人道。
“沒有。”
楊凡搖搖頭
“那就不能放你們進去了。”
那僧人學著楊凡的樣子,也搖搖頭。
“不能通融一下嗎?”
驢爺皺眉,同時目光瞥向楊凡,心中想道。
“這就是你的辦法?讓人家通融一下?”
這讓楊凡有些不好辦了,偽真言筆不能輕易示人。
想到這裏,楊凡直接在係統商城裏購買了後世裏出現的一些佛經,既然你們是和尚,那麽用佛經對付最有殺傷力。
“兩位師傅,真的,我找你們的三容廣目菩薩有事情,還希望通融通融。”
楊凡靠近兩個僧人,手中憑空出現,然後分別遞到兩人手中。
兩人微微一愣,看到上麵寫的是一部經書,而且還是沒有看過的經書,心中頓時一震,下意識地打了開來。
兩人隻是看了第一頁,就感覺自己對佛法的理解有所提升,心中十分興奮。
不過兩人很快反應過來,當即把經書還給楊凡。
“罪過,罪過,差點犯了貪念。”
兩個僧人口念佛號。
雖然如此,不過兩人的目光時不時在經書上瞄。看到這裏,楊凡心中冷笑,這是典型的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兩位師傅誤會了,我並沒有要將這兩本經書送給你們,而是暫借。暫借,隻是借的時間有些長,我可能一段時間不會要回來,所以兩位師傅並沒有犯了貪念。”
兩個僧人先是一愣,然後臉上出現的便是止不住的喜悅。
見到這種情況,楊凡見有希望,又道。
“而且我還不止兩本。”
說完,楊凡手中又出現了五六本,這讓兩個僧人再也無法把持住,心中的佛祖早就拋之腦後,接過經書,再也不管楊凡。
一旁的驢爺和傳道士瞪大了眼睛,沒想到堂堂上遊洲頂級勢力的佛門弟子,私底下居然是這副模樣。
“現在我們可以進去了嗎?”
楊凡問道。
小眼睛僧人擺擺手,道。
“可以進去了,不過不要把這事情說出來,也不要在裏麵搗亂。”
就這樣,楊凡一行人大搖大擺地進去問佛寺當中。
問佛寺很大,不過根據那座巨大的佛塔所在位置,一行人毫無阻礙地穿梭在寺院中。
期間有不少僧人注意到楊凡三人,不過都沒有一個上前詢問。
根據佛塔的指引,楊凡一行人走了十幾分鍾,終於來到了佛塔下方。
在楊凡麵前,三千個整齊而坐的僧人搖頭晃腦,或睡著,或疑惑,或頓悟。場上唯一麵對著楊凡的人便是佛塔下那個身後散發金色佛光的老者,頭頂留著七個戒疤,侃侃而談。
似乎是察覺到有人到來,三容廣目菩薩瞥向楊凡方位,但很快就收回視線。
“佛說: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於生滅,心便能寂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樂。人因企求永遠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三容廣目菩薩突然語氣一轉,然後看向眾僧。
“你們有何領悟或疑惑?”
眾多僧人紛紛皺眉,雖然話說的很明白,但仔細一想,卻發現出現許多疑惑。
就在眾僧陷入苦思冥想之際,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從眾僧後方傳來。
“菩薩,既然如此,那眾生因何而生,又因何而滅?既然注定而滅,又為何而生?”
開口的便是楊凡,就在剛才,楊凡因為三容廣目菩薩的一席話有所頓悟,所以下意識詢問。
眾僧紛紛看向後方,發現是一個奇怪的組合團夥。
三容廣目菩薩微微一愣,隨即露出滿意的笑容。
“問得好。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產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觀點產生了過去、未來,產生了好、壞、順、逆,人一直活在企盼與欲望中。當小我消失變成無我時,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
“而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這便是人,這便是修行,修的是心,修的今生苦,方得來世生。”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小友,現在你懂了嗎?”
三容廣目菩薩說的話很深奧,楊凡隻聽懂一點點,他的聲音仿佛擁有魔性,將楊凡的思緒拉入茫茫記憶識海當中。
而最後的一句話讓楊凡猛然醒悟,看到這副場景,三容廣目菩薩微微點頭。
“菩薩,你是說生即是滅,滅即是生,眾生倒在生與滅的輪回當中,唯有找到心中的佛才能解脫。今世生,前世果,今世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此話一出,幾乎所有僧人都吃驚,這些話居然出自一個外人之口,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說的不錯,看來小友你與佛有緣。不知道你信佛嗎?”
三容廣目菩薩滿意點頭,心中詫異楊凡怎麽會說出這些話。但他沒有想到,看過許多武俠和電影電視劇的楊凡隻是照本宣科地說出那些經典的佛家語錄,卻沒想到造成這樣的效果。
“不信,我隻信自己。”
楊凡的這句話讓一些佛門弟子慍怒。
“但我敬佛,不過我覺得世界上並沒有佛,佛隻是心中的一個寄托,是虛幻,憑空想象的。佛可以是花,可以是石頭,也可以是萬物。正所謂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楊凡最後那句話出自金剛經,這讓廣目菩薩大吃一驚。
“至於與佛有緣,算了吧,我可不想剃光頭,還要用香在頭頂燙幾個疤。”
三容廣目菩薩哈哈大笑,道。
“並不需要,你也可以當我佛門的俗家弟子,不需要剃度,也不用烙印戒疤,甚至你還可以吃葷。”
“噢?”
楊凡有些興趣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就無成本的有了一個仙域的頂級勢力。
“有點意思,不過還不急,我有事需要菩薩的幫助。”
“我們想去上遊洲,但苦於沒有途徑。”
那小眼睛僧人道。
“沒有。”
楊凡搖搖頭
“那就不能放你們進去了。”
那僧人學著楊凡的樣子,也搖搖頭。
“不能通融一下嗎?”
驢爺皺眉,同時目光瞥向楊凡,心中想道。
“這就是你的辦法?讓人家通融一下?”
這讓楊凡有些不好辦了,偽真言筆不能輕易示人。
想到這裏,楊凡直接在係統商城裏購買了後世裏出現的一些佛經,既然你們是和尚,那麽用佛經對付最有殺傷力。
“兩位師傅,真的,我找你們的三容廣目菩薩有事情,還希望通融通融。”
楊凡靠近兩個僧人,手中憑空出現,然後分別遞到兩人手中。
兩人微微一愣,看到上麵寫的是一部經書,而且還是沒有看過的經書,心中頓時一震,下意識地打了開來。
兩人隻是看了第一頁,就感覺自己對佛法的理解有所提升,心中十分興奮。
不過兩人很快反應過來,當即把經書還給楊凡。
“罪過,罪過,差點犯了貪念。”
兩個僧人口念佛號。
雖然如此,不過兩人的目光時不時在經書上瞄。看到這裏,楊凡心中冷笑,這是典型的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兩位師傅誤會了,我並沒有要將這兩本經書送給你們,而是暫借。暫借,隻是借的時間有些長,我可能一段時間不會要回來,所以兩位師傅並沒有犯了貪念。”
兩個僧人先是一愣,然後臉上出現的便是止不住的喜悅。
見到這種情況,楊凡見有希望,又道。
“而且我還不止兩本。”
說完,楊凡手中又出現了五六本,這讓兩個僧人再也無法把持住,心中的佛祖早就拋之腦後,接過經書,再也不管楊凡。
一旁的驢爺和傳道士瞪大了眼睛,沒想到堂堂上遊洲頂級勢力的佛門弟子,私底下居然是這副模樣。
“現在我們可以進去了嗎?”
楊凡問道。
小眼睛僧人擺擺手,道。
“可以進去了,不過不要把這事情說出來,也不要在裏麵搗亂。”
就這樣,楊凡一行人大搖大擺地進去問佛寺當中。
問佛寺很大,不過根據那座巨大的佛塔所在位置,一行人毫無阻礙地穿梭在寺院中。
期間有不少僧人注意到楊凡三人,不過都沒有一個上前詢問。
根據佛塔的指引,楊凡一行人走了十幾分鍾,終於來到了佛塔下方。
在楊凡麵前,三千個整齊而坐的僧人搖頭晃腦,或睡著,或疑惑,或頓悟。場上唯一麵對著楊凡的人便是佛塔下那個身後散發金色佛光的老者,頭頂留著七個戒疤,侃侃而談。
似乎是察覺到有人到來,三容廣目菩薩瞥向楊凡方位,但很快就收回視線。
“佛說: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於生滅,心便能寂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樂。人因企求永遠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三容廣目菩薩突然語氣一轉,然後看向眾僧。
“你們有何領悟或疑惑?”
眾多僧人紛紛皺眉,雖然話說的很明白,但仔細一想,卻發現出現許多疑惑。
就在眾僧陷入苦思冥想之際,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從眾僧後方傳來。
“菩薩,既然如此,那眾生因何而生,又因何而滅?既然注定而滅,又為何而生?”
開口的便是楊凡,就在剛才,楊凡因為三容廣目菩薩的一席話有所頓悟,所以下意識詢問。
眾僧紛紛看向後方,發現是一個奇怪的組合團夥。
三容廣目菩薩微微一愣,隨即露出滿意的笑容。
“問得好。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產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觀點產生了過去、未來,產生了好、壞、順、逆,人一直活在企盼與欲望中。當小我消失變成無我時,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
“而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這便是人,這便是修行,修的是心,修的今生苦,方得來世生。”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小友,現在你懂了嗎?”
三容廣目菩薩說的話很深奧,楊凡隻聽懂一點點,他的聲音仿佛擁有魔性,將楊凡的思緒拉入茫茫記憶識海當中。
而最後的一句話讓楊凡猛然醒悟,看到這副場景,三容廣目菩薩微微點頭。
“菩薩,你是說生即是滅,滅即是生,眾生倒在生與滅的輪回當中,唯有找到心中的佛才能解脫。今世生,前世果,今世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此話一出,幾乎所有僧人都吃驚,這些話居然出自一個外人之口,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說的不錯,看來小友你與佛有緣。不知道你信佛嗎?”
三容廣目菩薩滿意點頭,心中詫異楊凡怎麽會說出這些話。但他沒有想到,看過許多武俠和電影電視劇的楊凡隻是照本宣科地說出那些經典的佛家語錄,卻沒想到造成這樣的效果。
“不信,我隻信自己。”
楊凡的這句話讓一些佛門弟子慍怒。
“但我敬佛,不過我覺得世界上並沒有佛,佛隻是心中的一個寄托,是虛幻,憑空想象的。佛可以是花,可以是石頭,也可以是萬物。正所謂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楊凡最後那句話出自金剛經,這讓廣目菩薩大吃一驚。
“至於與佛有緣,算了吧,我可不想剃光頭,還要用香在頭頂燙幾個疤。”
三容廣目菩薩哈哈大笑,道。
“並不需要,你也可以當我佛門的俗家弟子,不需要剃度,也不用烙印戒疤,甚至你還可以吃葷。”
“噢?”
楊凡有些興趣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就無成本的有了一個仙域的頂級勢力。
“有點意思,不過還不急,我有事需要菩薩的幫助。”
“我們想去上遊洲,但苦於沒有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