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火源國火源城皇宮內,一間名叫齋心殿的大殿內,一個身穿五爪金龍龍袍的中年人正坐在桌前批閱奏折,此人就是火源國現任火皇趙無極。
就在這時,一個老年宦官端著一碗粥走了過來。
“陛下,已經子時了,這是麗妃娘娘親自熬的蓮子粥,麗妃娘娘還說陛下應當保重龍體。”
放下蓮子粥,那名太監站於趙無極身側。
“呼。”
趙無極端起蓮子粥喝了一口,伸伸懶腰,來到窗前,皎潔的月光灑在他臉上。
“陛下似乎是某心事?”
老年太監道。
“德權,你跟著我多久了?”
趙無極對老年太監的話並沒有回答。
“回陛下,自從陛下還是秦王的時候就開始跟隨了,到今年,老奴正好跟隨了是三千年。”
“這麽快?沒想到我登基已經快三千年了。德權,人們常說當皇帝沒有自由,變得孤家寡人,這麽多年下來我總算是明白了。”
“陛下為何這麽說?陛下貴為天子,整個火源國都是陛下的,哪裏去不得?至於孤家寡人,那隻是別人畏懼陛下龍威罷了。”
“你也別在安慰我了。自從我登基以後,以前的那些跟我一起好狠鬥勇的王公貴族都不在跟朕聊天玩了,就連朕情同手足的魯國公兒子在我麵前也變得畏首畏尾。其實,如果可以,朕還真不稀罕這個皇位。”
“噢對了。你說說在眾多皇子當中誰最適合繼承朕的位置。”
“老奴不敢!老奴隻是一個宦官,這種大事不敢議論,也不敢想。”老年太監嚇得跪倒在地,不敢抬頭。
“誒?起來吧,你但說無妨,朕赦你無罪。”
“那老奴僭越了。陛下登基以來,一直沒有立太子就是因為還沒有找到適合繼承皇位的人選,不外乎是心性、實力和權謀之術。最重要的還有一個原因。”
說到最後,這個名叫德權的老年太監停了下來,雙眸看向趙無極。
“噢?說來聽聽。”
趙無極來了興趣。
“皇宮外有不少人在議論水源國要攻打我火源國,都已經傳到了宮內。以陛下的智謀,早已經打探清楚了事情的真相,水源國真的要攻打過來了吧。”
“不錯,早在十幾年前,朕在水源國的影衛就傳給我消息,說水源國正在籌備武器糧草,想必不用百年,五十年內就要大舉進攻我火源國。沒想到水源國還抓著那件事不放,都已經六萬年了。”
趙無極說的那件事就是在六萬多年前,第一任水皇死在第一任火皇手上這件事。據說當時兩人在一處秘境尋找到一件仙器,於是打了起來,最終還是火皇技高一籌,水皇當場死在那裏,而火皇在回來後不久也是重傷而亡。
事情傳出後震驚五大國,水源國更是派兵攻打火源國,隻不過不久朝便被打退,事情也就不了了之。隻是之後每隔幾千年、一萬年,水源國就要入侵一次。
“陛下是在懷疑皇宮外的那些謠言就是水源國指使的?”
“不錯!他們是想我不得人心,好削弱龍氣。”
“陛下,老奴有句話不知當講否?”
“說吧。”
“老奴覺得這次水源國的入侵不同以往,恐怕會天下大亂。如果身在亂世,需要一位雄主才能平定,除了陛下,皇子當中無人能及。”
“大皇子為人心善,智謀超絕,但本身實力不高,如果是在太平時期,就是個明君;二皇子實力高強,但有勇無謀,否則就不會經常上了三皇子的挑撥離間之計的當;三皇子雖然智謀一流,但喜歡用陰險狡詐計謀,實力一般,可是他對皇位並不感興趣。”
“四皇子天賦一鼎,為人處世深得陛下遺傳,但...四皇子沉於修煉,這麽多年來,朝中鮮少有他的身影,在朝臣心中他的分量不大。五皇子驍勇善戰,僅僅三百歲就是煉虛期圓滿,權謀之術更是皇子之中最強的,否則朝中大臣就不會有近三分之一的站在他那邊。至於六皇子...回陛下,眾多皇子中六殿下最不起眼,至今沒有一位大臣交好。”
“哈哈,德權,你分析的很對,不過有一位皇子你看錯了眼。”趙無極哈哈大笑,坐在龍椅上,重新翻來一本奏折批閱。
作為玩權謀的老手,趙無極雖然沒有明說哪位皇子適合繼承大統,但已經明白了福貴的言外之意——他看好五皇子。
“陛下,不知是哪位皇子?”
“胤兒。” 趙無極深沉道。
“是六皇子?!!”福貴十分震驚。
“不錯。如果我不是在前幾天偶然遇到,恐怕我至今也被蒙在鼓裏。”
“陛下為何這麽說?”
“胤兒的權謀不在我之下,他十分善於隱忍,這樣一來,其他五位皇子爭儲就不會對他抱有戒心。你別看他平凡,實際上他現在已經有合體中期的實力。那些表麵上現在其他皇子拉攏的大臣中,至少有一半是胤兒的人。這足以證明他不論在智謀、權謀、實力上都勝過其他皇子。”
“陛下是想?”
“這個不急,他還太年輕了,我當年登基都已經一千多歲了。”
唰!
就在這時,一道黑影閃現在趙無極麵前,那人單膝跪下,十分恭敬。
“陛下,有重要情報...”說罷,那人瞥了眼在旁的老年太監。
“但說無妨,德權是朕的心腹。”
“鎮西王府那邊傳來消息,鎮西王世子楊廣義被人廢了,丹田破碎,無法修煉,負責保護王世子的煉虛中期的薑伯更是斷了一條手臂。”
“朕知道了,下去吧。”
趙無極揮了揮手。
“是!”一陣微風劃過,黑影消失無蹤。
“陛下,這...鎮西王世子已經被廢,那明達公主下嫁的事?”
“朕身為一國之君,說的話就是金口玉言,豈能收回?況且朕都已經下旨了。”
“如果朕所料無錯的話,這楊頂天會向朕討要修補丹田的丹藥。”
趙無極雙眼眯起,心中在想什麽誰也不知。其實趙無極並不是因喜歡楊廣義而將最喜歡的女兒下嫁給他,而是他接到密報,鎮西王楊頂天曾經與水源國以及某個不明的勢力有來往,為了監視他,特意將一個與明達公主一模一樣的人嫁給楊廣義,真正的明達公主早已經不知所蹤。
就在這時,一個老年宦官端著一碗粥走了過來。
“陛下,已經子時了,這是麗妃娘娘親自熬的蓮子粥,麗妃娘娘還說陛下應當保重龍體。”
放下蓮子粥,那名太監站於趙無極身側。
“呼。”
趙無極端起蓮子粥喝了一口,伸伸懶腰,來到窗前,皎潔的月光灑在他臉上。
“陛下似乎是某心事?”
老年太監道。
“德權,你跟著我多久了?”
趙無極對老年太監的話並沒有回答。
“回陛下,自從陛下還是秦王的時候就開始跟隨了,到今年,老奴正好跟隨了是三千年。”
“這麽快?沒想到我登基已經快三千年了。德權,人們常說當皇帝沒有自由,變得孤家寡人,這麽多年下來我總算是明白了。”
“陛下為何這麽說?陛下貴為天子,整個火源國都是陛下的,哪裏去不得?至於孤家寡人,那隻是別人畏懼陛下龍威罷了。”
“你也別在安慰我了。自從我登基以後,以前的那些跟我一起好狠鬥勇的王公貴族都不在跟朕聊天玩了,就連朕情同手足的魯國公兒子在我麵前也變得畏首畏尾。其實,如果可以,朕還真不稀罕這個皇位。”
“噢對了。你說說在眾多皇子當中誰最適合繼承朕的位置。”
“老奴不敢!老奴隻是一個宦官,這種大事不敢議論,也不敢想。”老年太監嚇得跪倒在地,不敢抬頭。
“誒?起來吧,你但說無妨,朕赦你無罪。”
“那老奴僭越了。陛下登基以來,一直沒有立太子就是因為還沒有找到適合繼承皇位的人選,不外乎是心性、實力和權謀之術。最重要的還有一個原因。”
說到最後,這個名叫德權的老年太監停了下來,雙眸看向趙無極。
“噢?說來聽聽。”
趙無極來了興趣。
“皇宮外有不少人在議論水源國要攻打我火源國,都已經傳到了宮內。以陛下的智謀,早已經打探清楚了事情的真相,水源國真的要攻打過來了吧。”
“不錯,早在十幾年前,朕在水源國的影衛就傳給我消息,說水源國正在籌備武器糧草,想必不用百年,五十年內就要大舉進攻我火源國。沒想到水源國還抓著那件事不放,都已經六萬年了。”
趙無極說的那件事就是在六萬多年前,第一任水皇死在第一任火皇手上這件事。據說當時兩人在一處秘境尋找到一件仙器,於是打了起來,最終還是火皇技高一籌,水皇當場死在那裏,而火皇在回來後不久也是重傷而亡。
事情傳出後震驚五大國,水源國更是派兵攻打火源國,隻不過不久朝便被打退,事情也就不了了之。隻是之後每隔幾千年、一萬年,水源國就要入侵一次。
“陛下是在懷疑皇宮外的那些謠言就是水源國指使的?”
“不錯!他們是想我不得人心,好削弱龍氣。”
“陛下,老奴有句話不知當講否?”
“說吧。”
“老奴覺得這次水源國的入侵不同以往,恐怕會天下大亂。如果身在亂世,需要一位雄主才能平定,除了陛下,皇子當中無人能及。”
“大皇子為人心善,智謀超絕,但本身實力不高,如果是在太平時期,就是個明君;二皇子實力高強,但有勇無謀,否則就不會經常上了三皇子的挑撥離間之計的當;三皇子雖然智謀一流,但喜歡用陰險狡詐計謀,實力一般,可是他對皇位並不感興趣。”
“四皇子天賦一鼎,為人處世深得陛下遺傳,但...四皇子沉於修煉,這麽多年來,朝中鮮少有他的身影,在朝臣心中他的分量不大。五皇子驍勇善戰,僅僅三百歲就是煉虛期圓滿,權謀之術更是皇子之中最強的,否則朝中大臣就不會有近三分之一的站在他那邊。至於六皇子...回陛下,眾多皇子中六殿下最不起眼,至今沒有一位大臣交好。”
“哈哈,德權,你分析的很對,不過有一位皇子你看錯了眼。”趙無極哈哈大笑,坐在龍椅上,重新翻來一本奏折批閱。
作為玩權謀的老手,趙無極雖然沒有明說哪位皇子適合繼承大統,但已經明白了福貴的言外之意——他看好五皇子。
“陛下,不知是哪位皇子?”
“胤兒。” 趙無極深沉道。
“是六皇子?!!”福貴十分震驚。
“不錯。如果我不是在前幾天偶然遇到,恐怕我至今也被蒙在鼓裏。”
“陛下為何這麽說?”
“胤兒的權謀不在我之下,他十分善於隱忍,這樣一來,其他五位皇子爭儲就不會對他抱有戒心。你別看他平凡,實際上他現在已經有合體中期的實力。那些表麵上現在其他皇子拉攏的大臣中,至少有一半是胤兒的人。這足以證明他不論在智謀、權謀、實力上都勝過其他皇子。”
“陛下是想?”
“這個不急,他還太年輕了,我當年登基都已經一千多歲了。”
唰!
就在這時,一道黑影閃現在趙無極麵前,那人單膝跪下,十分恭敬。
“陛下,有重要情報...”說罷,那人瞥了眼在旁的老年太監。
“但說無妨,德權是朕的心腹。”
“鎮西王府那邊傳來消息,鎮西王世子楊廣義被人廢了,丹田破碎,無法修煉,負責保護王世子的煉虛中期的薑伯更是斷了一條手臂。”
“朕知道了,下去吧。”
趙無極揮了揮手。
“是!”一陣微風劃過,黑影消失無蹤。
“陛下,這...鎮西王世子已經被廢,那明達公主下嫁的事?”
“朕身為一國之君,說的話就是金口玉言,豈能收回?況且朕都已經下旨了。”
“如果朕所料無錯的話,這楊頂天會向朕討要修補丹田的丹藥。”
趙無極雙眼眯起,心中在想什麽誰也不知。其實趙無極並不是因喜歡楊廣義而將最喜歡的女兒下嫁給他,而是他接到密報,鎮西王楊頂天曾經與水源國以及某個不明的勢力有來往,為了監視他,特意將一個與明達公主一模一樣的人嫁給楊廣義,真正的明達公主早已經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