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沿著小道向濮陽進軍的隊伍,正是那冒牌盧磬所率領的四萬五千名倒戈士兵。
陳曼所派遣的幾名信使,確認是自己人之後,便派了一人上前問話。天籟小說網
“在下陳曼頭領麾下,敢問來者何人?”
冒牌盧磬身旁的一名親衛上前道:“這是我家盧磬頭領,於冀州趕來!”
那信使一愣,隨即趕忙向著盧磬拱手一禮:“原來是盧家主,小人失禮,不知盧家主所為何來?”
盧磬歎息一聲:“冀州兵敗,渤海王被敵所擒,我等僥幸逃脫,特來投靠陳曼頭領!”
“什麽?冀州兵敗.....?”
那信使聞言,也不由神色大變。
盧磬催促道:“莫要耽擱,快帶我等前去見你家頭領!”
“哦,好!!”
回過神來的信使,趕忙招呼著自己的幾名同伴出來,派出一人急忙向陳曼傳信,餘下幾人則是帶著盧磬向著濮陽行去。
很快,消息傳回濮陽,聞聽冀州兵敗,朝廷三路大軍正向著濮陽趕來,陳曼等人也不由大吃一驚,麵如死灰。
誰也沒想到,劉悝竟然會敗的那麽快,敗的那麽徹底。
冀州二十多萬人都擋不住朝廷的大軍,自己這僅剩區區五萬人馬,又能做得了什麽?
時至午後,陳曼等人將盧磬以及四萬五千名兵士迎入城中。
“盧家主,眼下前有皇甫規大軍虎視眈眈,後有朝廷的二十萬大軍來勢洶洶,我等該如之奈何?”
冒牌盧磬也是皺緊了眉頭,細細思量起來。
片刻後,盧磬說到:“當前要務,當死守濮陽,以待青州來援!”
陳曼見狀,隻好點了點頭。
隨後陳曼與盧磬下令麾下士兵加緊修繕城防。
另一邊,劉宏派出的幾名近衛,經過一路疾馳,分別將密信送到了王越、盧植、張奐、皇甫規幾人的手中。
接到密信的王越、盧植、張奐幾人也當即下令大軍全速前進。
看完劉宏的密信之後,皇甫規當著近衛的麵,將密信焚毀,隨即下令大軍後撤三十裏,將營寨駐紮到了通往青州的要道之上。
同時,探事司的暗探也潛入了濮陽,將下一步的計劃告知了冒牌盧磬。
兩日後,王越、盧植、張奐三軍匯合,羽林軍、雒軍、冀州軍、並州軍、幽州軍、河間軍,五軍總計十七萬人馬來到了濮陽城北。
與此同時,陳曼派出的信使,也帶回了青州鄭諢兵敗的消息。
得知消息的陳曼等人此時也是感覺末日降臨一般。
陳曼找到盧磬,急聲道:“盧家主,而今冀州、青州全部兵敗,朝廷大軍兵臨城下,我等不如降了吧!”
盧磬搖了搖頭:“別人降了,或許能活,然你我為首之人,卻定難活命!!”
陳曼問道:“那該怎麽辦?”
“事到如今,隻有棄城南逃,方能博得一線生機!”
陳曼一愣:“逃?逃去何方?”
“去魯國!”
“魯國?盧兄的意思是.....?”
陳曼神色一怔,隨即便想到了身在魯國的那個孔家。
盧磬點了點頭:“不錯,孔家身為儒家聖地,隻要他們肯站在咱們這一邊,何愁不能東山再起?”
陳曼猶豫道:“可是.....得罪了孔家,會不會?”
如今自己等人被打成了叛逆,想要得到孔家的支持,可不是動嘴皮子就能行的。
陳曼乃是士人出身,精通儒學經典,心中對於孔家,自然也甚是敬畏。
看著陳曼猶豫不決的樣子,盧磬眼睛微眯,沉聲道:
“要麽死,要麽活,我等如今還有得選麽?勝者為王、敗者寇,隻要我等勝了,他孔家又能如何?”
“盧兄說的有道理,就這麽辦吧!”
生死之間,陳曼最終也聽從了盧磬的意見。
隨即盧磬說道:“事不宜遲,如今皇甫規移寨東南,我等剛好趁夜出城,由任城直撲魯國!”
陳曼點了點頭:“隻是濮陽城中糧草、財物甚多,無法一齊帶走,不若一把火燒了如何?”
盧磬趕忙道:“不可,若是此時放火,定會引起警覺,萬一大軍追來,我等縱難活命。
不若留下幾千老弱,於成頭多布旌旗,以做疑兵,擺出一副死守的態勢,用以迷惑敵軍,也好為我等拖延幾日!”
陳曼恍然,隨即點了點頭:“盧兄說的是,就這麽辦!!”
很快,濮陽城內的叛軍便開始動作起來,將軍中所有的旌旗全都插上了城頭,並準備好了行軍的幹糧,而盧磬也主動請命將自己手下的五千士兵留在城中。
是夜,濮陽南門大開,陳曼與盧磬率領九萬叛軍,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濮陽,向著任城進發。
而叛軍的一舉一動,也傳到了王越、皇甫規、盧植等人的耳中。
得知叛軍棄城而出,幾人也沒做任何動作。
第二日天明,鼓聲雷動,連同皇甫規麾下在內,總計十八萬五千人馬,兵圍濮陽。
盧磬留下的幾千守軍,也是第一時間,開城投降。
朝廷大軍兵不血刃,收複濮陽。
至此,除逃向魯國的叛軍以外,冀、兗、青,三州之地,徹底收複,幾軍將士,無不歡呼雀躍。
隨即一封捷報傳往洛陽。
王越、盧植、張奐、皇甫規等人也同時下令大軍休整、慶賀勝利,對於出逃的九萬叛軍,隻是派人監督。
兩日後,得知叛軍已出任城,臨近魯國,王越等人這才聚在一起。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由皇甫規、董卓、高順、皇甫嵩幾人率領五千羽林軍,一萬五千北軍、兩萬雒軍以及四萬萬冀州軍,總計八萬大軍,前去追剿叛軍。
餘下大軍,則是駐守濮陽,等候朝廷近一步的指令。
而呂布則率領禦林營的人離開濮陽,向著洛陽進發。
十二月二十七日。
捷報傳回洛陽,城內百姓頓時歡呼不已。
劉宏也當即下令,百官上朝,商討進一步善後事宜。
崇德殿內,劉宏滿麵紅光坐於帝座之上,殿下百官也同樣開心不已。
一番慶賀過後,劉宏首先看向陳蕃。
“太傅!”
“臣在!”
陳蕃也是眉眼帶笑的上前,躬身一禮。
“大誥書寫如何?”
“啟稟陛下,除陛下規定免稅政策之外,朝廷所製定的五年計劃,以及所有改革事項,已全部陳列清楚!”
劉宏點了點頭:“好,立刻交與皇家印刷廠,抓緊刊印,定要盡快傳遍三州之地!”
“諾!!”
劉宏隨即看向胡廣:“司徒,赴三州上任的官吏人選,可曾挑選完成?”
“回稟陛下,臣已於今年錄取學子當中選出兩千、太學生五百、三所學院的學員九百,總計三千四百人!”
劉宏滿意的點了點頭:“好,立刻抓緊安排,定要於來年春耕之際,安排他們上任!”
“諾!”
陳曼所派遣的幾名信使,確認是自己人之後,便派了一人上前問話。天籟小說網
“在下陳曼頭領麾下,敢問來者何人?”
冒牌盧磬身旁的一名親衛上前道:“這是我家盧磬頭領,於冀州趕來!”
那信使一愣,隨即趕忙向著盧磬拱手一禮:“原來是盧家主,小人失禮,不知盧家主所為何來?”
盧磬歎息一聲:“冀州兵敗,渤海王被敵所擒,我等僥幸逃脫,特來投靠陳曼頭領!”
“什麽?冀州兵敗.....?”
那信使聞言,也不由神色大變。
盧磬催促道:“莫要耽擱,快帶我等前去見你家頭領!”
“哦,好!!”
回過神來的信使,趕忙招呼著自己的幾名同伴出來,派出一人急忙向陳曼傳信,餘下幾人則是帶著盧磬向著濮陽行去。
很快,消息傳回濮陽,聞聽冀州兵敗,朝廷三路大軍正向著濮陽趕來,陳曼等人也不由大吃一驚,麵如死灰。
誰也沒想到,劉悝竟然會敗的那麽快,敗的那麽徹底。
冀州二十多萬人都擋不住朝廷的大軍,自己這僅剩區區五萬人馬,又能做得了什麽?
時至午後,陳曼等人將盧磬以及四萬五千名兵士迎入城中。
“盧家主,眼下前有皇甫規大軍虎視眈眈,後有朝廷的二十萬大軍來勢洶洶,我等該如之奈何?”
冒牌盧磬也是皺緊了眉頭,細細思量起來。
片刻後,盧磬說到:“當前要務,當死守濮陽,以待青州來援!”
陳曼見狀,隻好點了點頭。
隨後陳曼與盧磬下令麾下士兵加緊修繕城防。
另一邊,劉宏派出的幾名近衛,經過一路疾馳,分別將密信送到了王越、盧植、張奐、皇甫規幾人的手中。
接到密信的王越、盧植、張奐幾人也當即下令大軍全速前進。
看完劉宏的密信之後,皇甫規當著近衛的麵,將密信焚毀,隨即下令大軍後撤三十裏,將營寨駐紮到了通往青州的要道之上。
同時,探事司的暗探也潛入了濮陽,將下一步的計劃告知了冒牌盧磬。
兩日後,王越、盧植、張奐三軍匯合,羽林軍、雒軍、冀州軍、並州軍、幽州軍、河間軍,五軍總計十七萬人馬來到了濮陽城北。
與此同時,陳曼派出的信使,也帶回了青州鄭諢兵敗的消息。
得知消息的陳曼等人此時也是感覺末日降臨一般。
陳曼找到盧磬,急聲道:“盧家主,而今冀州、青州全部兵敗,朝廷大軍兵臨城下,我等不如降了吧!”
盧磬搖了搖頭:“別人降了,或許能活,然你我為首之人,卻定難活命!!”
陳曼問道:“那該怎麽辦?”
“事到如今,隻有棄城南逃,方能博得一線生機!”
陳曼一愣:“逃?逃去何方?”
“去魯國!”
“魯國?盧兄的意思是.....?”
陳曼神色一怔,隨即便想到了身在魯國的那個孔家。
盧磬點了點頭:“不錯,孔家身為儒家聖地,隻要他們肯站在咱們這一邊,何愁不能東山再起?”
陳曼猶豫道:“可是.....得罪了孔家,會不會?”
如今自己等人被打成了叛逆,想要得到孔家的支持,可不是動嘴皮子就能行的。
陳曼乃是士人出身,精通儒學經典,心中對於孔家,自然也甚是敬畏。
看著陳曼猶豫不決的樣子,盧磬眼睛微眯,沉聲道:
“要麽死,要麽活,我等如今還有得選麽?勝者為王、敗者寇,隻要我等勝了,他孔家又能如何?”
“盧兄說的有道理,就這麽辦吧!”
生死之間,陳曼最終也聽從了盧磬的意見。
隨即盧磬說道:“事不宜遲,如今皇甫規移寨東南,我等剛好趁夜出城,由任城直撲魯國!”
陳曼點了點頭:“隻是濮陽城中糧草、財物甚多,無法一齊帶走,不若一把火燒了如何?”
盧磬趕忙道:“不可,若是此時放火,定會引起警覺,萬一大軍追來,我等縱難活命。
不若留下幾千老弱,於成頭多布旌旗,以做疑兵,擺出一副死守的態勢,用以迷惑敵軍,也好為我等拖延幾日!”
陳曼恍然,隨即點了點頭:“盧兄說的是,就這麽辦!!”
很快,濮陽城內的叛軍便開始動作起來,將軍中所有的旌旗全都插上了城頭,並準備好了行軍的幹糧,而盧磬也主動請命將自己手下的五千士兵留在城中。
是夜,濮陽南門大開,陳曼與盧磬率領九萬叛軍,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濮陽,向著任城進發。
而叛軍的一舉一動,也傳到了王越、皇甫規、盧植等人的耳中。
得知叛軍棄城而出,幾人也沒做任何動作。
第二日天明,鼓聲雷動,連同皇甫規麾下在內,總計十八萬五千人馬,兵圍濮陽。
盧磬留下的幾千守軍,也是第一時間,開城投降。
朝廷大軍兵不血刃,收複濮陽。
至此,除逃向魯國的叛軍以外,冀、兗、青,三州之地,徹底收複,幾軍將士,無不歡呼雀躍。
隨即一封捷報傳往洛陽。
王越、盧植、張奐、皇甫規等人也同時下令大軍休整、慶賀勝利,對於出逃的九萬叛軍,隻是派人監督。
兩日後,得知叛軍已出任城,臨近魯國,王越等人這才聚在一起。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由皇甫規、董卓、高順、皇甫嵩幾人率領五千羽林軍,一萬五千北軍、兩萬雒軍以及四萬萬冀州軍,總計八萬大軍,前去追剿叛軍。
餘下大軍,則是駐守濮陽,等候朝廷近一步的指令。
而呂布則率領禦林營的人離開濮陽,向著洛陽進發。
十二月二十七日。
捷報傳回洛陽,城內百姓頓時歡呼不已。
劉宏也當即下令,百官上朝,商討進一步善後事宜。
崇德殿內,劉宏滿麵紅光坐於帝座之上,殿下百官也同樣開心不已。
一番慶賀過後,劉宏首先看向陳蕃。
“太傅!”
“臣在!”
陳蕃也是眉眼帶笑的上前,躬身一禮。
“大誥書寫如何?”
“啟稟陛下,除陛下規定免稅政策之外,朝廷所製定的五年計劃,以及所有改革事項,已全部陳列清楚!”
劉宏點了點頭:“好,立刻交與皇家印刷廠,抓緊刊印,定要盡快傳遍三州之地!”
“諾!!”
劉宏隨即看向胡廣:“司徒,赴三州上任的官吏人選,可曾挑選完成?”
“回稟陛下,臣已於今年錄取學子當中選出兩千、太學生五百、三所學院的學員九百,總計三千四百人!”
劉宏滿意的點了點頭:“好,立刻抓緊安排,定要於來年春耕之際,安排他們上任!”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