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就在一眾叛軍士兵,以為漢軍又是虛張聲勢之際,公孫瓚也率領著一眾白馬義從的將士趁著夜色,向著叛軍後部潛行而去。
此時,叛軍士兵悉數已經睡著,對於周圍沒有絲毫警惕,再加上李迅已然將原本的護衛人員全部撤走。
是以,白馬義從很是順利的靠近了叛軍的運糧車隊。
“扔火把!!”
隨著公孫瓚一聲令下,無數火把朝著叛軍的糧草扔了過去。
刹時間,火光四起。
與此同時,藏身於叛軍當中探事司暗探也趁亂開始四處放火。
不過片刻,叛軍所有的糧車,已悉數燃起了大火。
“快救火啊!!”
無數被驚醒的叛軍士兵,紛紛起身想要撲滅大火。
負責看守糧草的李迅,也第一時間帶著手下趕到了近前。
“火勢甚大,已不可救,快撤!!”
眼看糧車已全部點燃,李迅不僅沒有組織救火,反而帶著自己的一眾手下,離開了此地。
現場隻餘上萬輛起火的糧車,在這黑夜之中,顯得格外的耀眼。
“撤!!”
聞著空氣中傳來的一股焦糊味道,公孫瓚輕笑一聲,隨即帶人離開了此地。
後方的大火,驚醒了一眾叛軍,所有人都驚慌失措的爬起身來,衝上前去,想要將火撲滅,奈何火勢太大,且沒有水源,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一車車糧食被燒為灰燼。
“李迅呢?他去哪裏了?為什麽會任由敵軍靠近我軍糧草?”
趕到近前的鄭諢看著眼前的衝天大火,麵目猙獰的揪住了一名手下的衣領。
那名手下顫聲道:“大頭領,李迅他帶人跑了.....”
“你說什麽.....?”
鄭諢聞言,雙目圓睜的瞪著手下。
“大頭領,那李迅眼見火起,不僅沒有救火,反而直接帶人向著遠處跑去,顯然是早已投靠了漢軍!”
“完了.....”
鄭諢聞言,雙目無神的看著前方的火光,整個人頓時癱軟在地。3sk.
第二日天明,成功撤離的公孫瓚,趕到了與朱儁的約定地點,而那個李迅也帶著一眾手下來到了此處。
朱儁將李迅與公孫瓚叫到了一起,開始商議下一步的動作。
“伯珪,如今叛軍糧草被毀,那鄭諢定會派人前往平原與濟南調派糧草,你立刻帶領麾下人馬進行攔截!”
“好!!”
公孫瓚點了點頭,隨後轉身離開,帶著人向著通往兩地的要道趕去。
隨後朱儁看向李迅說道:“李家主,你帶著你的手下兵分兩路,立刻趕往平原和濟南,去詐開城門,趁機奪了兩城,待事成之後,某定會上奏天子,為你請功!”
李迅聞言,不由大喜:“請朱將軍放心,小人一定不負將軍所托!”
朱儁笑道:“事不宜遲,李家主快去準備吧!”
“是!”
李迅恭聲應是,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
就在李迅離開之後,朱儁又將周通叫了進來。
“汝帶人盯緊李迅,但有異動,立即斬殺!”
“是!!”
周通領命,隨後帶人跟了上去。
待到所有事情安排妥當之後,朱儁派人通知李膺的同時,又派人給盧植以及皇甫規等人送去了傳信。
十二月十七日。
盧植率領的五萬大軍與劉悝的十三萬叛軍,對峙信都,已過去五日。
期間劉悝數次率領大軍出城,想要利用人數優勢擊潰盧植,但麵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幽州軍,叛軍明顯不敵,已連敗三陣,損失慘重。能戰之士,已不過十萬,而盧植手下折損不過三千。
劉悝無奈,隻得據城而守,龜縮不出。
由於擔心攻城損失過大,是以盧植也是按兵不動,選擇了繼續圍困信都。
這一日清晨,朱儁派遣的一騎探馬匆匆來到了盧植軍的駐地。
“啟稟盧將軍,青州有急報傳來!”
“哦?”
盧植接過急報,細細觀看起來。
“好,好一個朱公偉,好一個公孫伯珪!”
看完朱儁的急報之後,盧植也不由對朱儁和公孫瓚稱讚不已。
兩人靠著六千人馬,便將鄭諢的十幾萬大軍逼入了絕境,端是厲害無比。
將急報收起,盧植抬頭看向帳外。
“來人!!”
一名親衛快步走了進來:“將軍有何吩咐?”
盧植:“去,將那幾個人叫來!”
“諾!”
親衛領命而去。
不多時,幾名漢子跟在親衛身後,來到了盧植的帳內。
將親衛揮退,盧植看向幾名漢子,沉聲道:“汝等立刻安排人,給劉悝傳信!”
“是,將軍!”
幾名漢子恭聲應命,隨後快步向外走去。
隨即,盧植將軍中一眾將官召入帳內,開始商議破敵之計。
盧植看向帳內眾將,沉聲道:“諸將,而今我軍與叛軍對峙多日,士氣正盛,本將決意今日一鼓作氣,攻破敵軍!”
副將張桓出聲問道:“將軍意欲攻城?”
盧植搖了搖頭:“攻城損失太大,恐無法向陛下交代,本將意欲引蛇出洞!”
“引蛇出洞?”
眾將一愣,有些不明所以的看向盧植。
盧植也不解釋,而是看向負責統領河間軍的一名羽林親衛。
“汝可率領河間軍,以布衣包裹身上甲胄,打上叛軍旗號,於信都以南三十裏安營下寨,並多布旌旗,以做人多之勢!”
“諾!!”
雖然不解此意為何,但那名羽林親衛也沒多問,直接領命而去。
隨即盧植看向斥候隊長:“立即撤回我軍斥候,放叛軍探馬過來!”
“諾!!”
“其餘諸將,各率本部兵馬,拔營起寨,後撤十裏!”
“另外,除劉悝與盧磬以外,將其餘士人、豪強的家小全都驅逐出營!!”
“諾!!”
隨著盧植一道又一道的軍令下達,整個大軍也開始快速動作起來。
就在盧植軍撤回探馬不久,一騎信使來到了信都城南。
守衛城南的叛軍士兵,當即喝問道:“城下來者何人?”
信使高聲道:“吾乃鄭諢大頭領麾下信使,有信傳與渤海王,速速放吾進城!”
“放吊籃!拉他上來!”
聞聽是鄭諢的信使,叛軍不敢怠慢,隨後用吊籃將其拉上了城頭。
叛軍的一名小頭領看向信使:“汝既言為鄭諢手下,可有何證明?”
“有大頭領書信在此!”
說話間,信使將一封信箋交給了對方。
看到信箋上麵的落款與印章之後,叛軍的小頭領也不疑有他,隨即帶著信使下了城頭。
劉悝、盧磬等人也是一臉愁容的坐於府衙內。
劉悝看向眾人問道:“兗州和青州那邊還沒有消息傳來嗎?”
冒牌盧磬搖了搖頭:“大王,盧植手下斥候實在厲害,不要說兗州和青州,就連魏郡與钜鹿那邊也斷了聯係!”
“報!!啟稟大王,青州鄭諢頭領,有信傳來!”
就在一眾叛軍士兵,以為漢軍又是虛張聲勢之際,公孫瓚也率領著一眾白馬義從的將士趁著夜色,向著叛軍後部潛行而去。
此時,叛軍士兵悉數已經睡著,對於周圍沒有絲毫警惕,再加上李迅已然將原本的護衛人員全部撤走。
是以,白馬義從很是順利的靠近了叛軍的運糧車隊。
“扔火把!!”
隨著公孫瓚一聲令下,無數火把朝著叛軍的糧草扔了過去。
刹時間,火光四起。
與此同時,藏身於叛軍當中探事司暗探也趁亂開始四處放火。
不過片刻,叛軍所有的糧車,已悉數燃起了大火。
“快救火啊!!”
無數被驚醒的叛軍士兵,紛紛起身想要撲滅大火。
負責看守糧草的李迅,也第一時間帶著手下趕到了近前。
“火勢甚大,已不可救,快撤!!”
眼看糧車已全部點燃,李迅不僅沒有組織救火,反而帶著自己的一眾手下,離開了此地。
現場隻餘上萬輛起火的糧車,在這黑夜之中,顯得格外的耀眼。
“撤!!”
聞著空氣中傳來的一股焦糊味道,公孫瓚輕笑一聲,隨即帶人離開了此地。
後方的大火,驚醒了一眾叛軍,所有人都驚慌失措的爬起身來,衝上前去,想要將火撲滅,奈何火勢太大,且沒有水源,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一車車糧食被燒為灰燼。
“李迅呢?他去哪裏了?為什麽會任由敵軍靠近我軍糧草?”
趕到近前的鄭諢看著眼前的衝天大火,麵目猙獰的揪住了一名手下的衣領。
那名手下顫聲道:“大頭領,李迅他帶人跑了.....”
“你說什麽.....?”
鄭諢聞言,雙目圓睜的瞪著手下。
“大頭領,那李迅眼見火起,不僅沒有救火,反而直接帶人向著遠處跑去,顯然是早已投靠了漢軍!”
“完了.....”
鄭諢聞言,雙目無神的看著前方的火光,整個人頓時癱軟在地。3sk.
第二日天明,成功撤離的公孫瓚,趕到了與朱儁的約定地點,而那個李迅也帶著一眾手下來到了此處。
朱儁將李迅與公孫瓚叫到了一起,開始商議下一步的動作。
“伯珪,如今叛軍糧草被毀,那鄭諢定會派人前往平原與濟南調派糧草,你立刻帶領麾下人馬進行攔截!”
“好!!”
公孫瓚點了點頭,隨後轉身離開,帶著人向著通往兩地的要道趕去。
隨後朱儁看向李迅說道:“李家主,你帶著你的手下兵分兩路,立刻趕往平原和濟南,去詐開城門,趁機奪了兩城,待事成之後,某定會上奏天子,為你請功!”
李迅聞言,不由大喜:“請朱將軍放心,小人一定不負將軍所托!”
朱儁笑道:“事不宜遲,李家主快去準備吧!”
“是!”
李迅恭聲應是,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
就在李迅離開之後,朱儁又將周通叫了進來。
“汝帶人盯緊李迅,但有異動,立即斬殺!”
“是!!”
周通領命,隨後帶人跟了上去。
待到所有事情安排妥當之後,朱儁派人通知李膺的同時,又派人給盧植以及皇甫規等人送去了傳信。
十二月十七日。
盧植率領的五萬大軍與劉悝的十三萬叛軍,對峙信都,已過去五日。
期間劉悝數次率領大軍出城,想要利用人數優勢擊潰盧植,但麵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幽州軍,叛軍明顯不敵,已連敗三陣,損失慘重。能戰之士,已不過十萬,而盧植手下折損不過三千。
劉悝無奈,隻得據城而守,龜縮不出。
由於擔心攻城損失過大,是以盧植也是按兵不動,選擇了繼續圍困信都。
這一日清晨,朱儁派遣的一騎探馬匆匆來到了盧植軍的駐地。
“啟稟盧將軍,青州有急報傳來!”
“哦?”
盧植接過急報,細細觀看起來。
“好,好一個朱公偉,好一個公孫伯珪!”
看完朱儁的急報之後,盧植也不由對朱儁和公孫瓚稱讚不已。
兩人靠著六千人馬,便將鄭諢的十幾萬大軍逼入了絕境,端是厲害無比。
將急報收起,盧植抬頭看向帳外。
“來人!!”
一名親衛快步走了進來:“將軍有何吩咐?”
盧植:“去,將那幾個人叫來!”
“諾!”
親衛領命而去。
不多時,幾名漢子跟在親衛身後,來到了盧植的帳內。
將親衛揮退,盧植看向幾名漢子,沉聲道:“汝等立刻安排人,給劉悝傳信!”
“是,將軍!”
幾名漢子恭聲應命,隨後快步向外走去。
隨即,盧植將軍中一眾將官召入帳內,開始商議破敵之計。
盧植看向帳內眾將,沉聲道:“諸將,而今我軍與叛軍對峙多日,士氣正盛,本將決意今日一鼓作氣,攻破敵軍!”
副將張桓出聲問道:“將軍意欲攻城?”
盧植搖了搖頭:“攻城損失太大,恐無法向陛下交代,本將意欲引蛇出洞!”
“引蛇出洞?”
眾將一愣,有些不明所以的看向盧植。
盧植也不解釋,而是看向負責統領河間軍的一名羽林親衛。
“汝可率領河間軍,以布衣包裹身上甲胄,打上叛軍旗號,於信都以南三十裏安營下寨,並多布旌旗,以做人多之勢!”
“諾!!”
雖然不解此意為何,但那名羽林親衛也沒多問,直接領命而去。
隨即盧植看向斥候隊長:“立即撤回我軍斥候,放叛軍探馬過來!”
“諾!!”
“其餘諸將,各率本部兵馬,拔營起寨,後撤十裏!”
“另外,除劉悝與盧磬以外,將其餘士人、豪強的家小全都驅逐出營!!”
“諾!!”
隨著盧植一道又一道的軍令下達,整個大軍也開始快速動作起來。
就在盧植軍撤回探馬不久,一騎信使來到了信都城南。
守衛城南的叛軍士兵,當即喝問道:“城下來者何人?”
信使高聲道:“吾乃鄭諢大頭領麾下信使,有信傳與渤海王,速速放吾進城!”
“放吊籃!拉他上來!”
聞聽是鄭諢的信使,叛軍不敢怠慢,隨後用吊籃將其拉上了城頭。
叛軍的一名小頭領看向信使:“汝既言為鄭諢手下,可有何證明?”
“有大頭領書信在此!”
說話間,信使將一封信箋交給了對方。
看到信箋上麵的落款與印章之後,叛軍的小頭領也不疑有他,隨即帶著信使下了城頭。
劉悝、盧磬等人也是一臉愁容的坐於府衙內。
劉悝看向眾人問道:“兗州和青州那邊還沒有消息傳來嗎?”
冒牌盧磬搖了搖頭:“大王,盧植手下斥候實在厲害,不要說兗州和青州,就連魏郡與钜鹿那邊也斷了聯係!”
“報!!啟稟大王,青州鄭諢頭領,有信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