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程昱如此一問,那名主事不由愣了一下。
“上官的意思是,那劉焉早就知道有人盯著他,所以才會事事謹慎小心?”
程昱點了點頭:“不錯,他之所以將府中的下人全部驅逐出去,要麽是為了與那些人撇清關係,要麽就是準備搞其他的動作!”
主事點了點頭:“上官言之有理,隻是不知那劉焉準備怎麽做呢?”
程昱冷笑一聲:“劉焉此人,看起來細心謹慎,實則愚蠢至極,他也不想想,上了賊船,再想下去,哪兒那麽容易?”
“上官說的是!”
隨後程昱繼續說道:“而今劉焉身邊剩下的都是他的親信,派人摸清他們的情況,盯緊他們!”
“諾!!”
另一邊,劉焉突然驅逐府中下人一事,也早就傳到了北宮伯玉等人的耳中,不由讓他們心生警惕。
北宮伯玉府內,金城的十幾名羌人豪強齊聚一堂。
坐於首位上的北宮伯玉環視眾人一眼,沉聲道:“那劉焉突然搞這麽一出,不知諸位怎麽看?”
“那劉焉初來金城之時,多次向我等尋求幫助,而今突然將府中的下人全驅逐,恐其用心不良啊!”
“是啊,想來這劉焉,應是準備脫離我等!”
“難道他是準備出賣我等,以謀求一個富貴.....?”
廳內一眾羌人豪強也是議論紛紛,言語之中對於劉焉,顯然很是不滿。
北宮伯玉皺了皺眉,而後看向下首位的邊章問道:“不知文允以為如何?”
邊章道:“諸位所言不無道理,劉焉此人雖有野心,然事事先謀保身,難成大事!”
北宮伯玉點了點頭:“文允此言有理,而今那劉焉眼看段熲坐鎮金城,許是看我等不能成事,故而如此!”
“那該如何是好?”
“是啊,沒了劉焉的遮擋,我等日後行事,怕是會有諸多麻煩!”
底下的一眾豪強也紛紛出言,言語之中都帶著一絲不甘。
金城地處涼州邊境,在這裏生活的大多都是內附過來的羌人,雖然這裏明麵上屬於朝廷管轄,但因為以往以朝廷官員大都是以山東士族為主,對於羌人,他們並不放在心上。
甚至在漢安帝時期,還有不少官員提出棄守涼州,可見涼州一地,在那些山東士族眼中,涼州已然成為一塊得之無益、棄之無害的地方。
這也就導致了曆任涼州地方官員,在處理漢羌矛盾一事上有失公允,更有許多邊郡官員,與涼州地方豪強相互勾結,一同欺壓那些普通羌民。
以至於多年來,涼州叛亂不斷,而那些地方豪強則是順手一推,便將羌民叛亂的責任全部推到那些官員以及朝廷身上,而他們則依舊做著涼州的土皇帝。3sk.
如此往複循環,這才一點點的將大漢拖入了西羌的這個泥潭之中,多年來耗費了大量錢糧,可以說,大漢國力的衰退,與羌人叛亂有著直接關係。
而羌人叛亂,又與這些涼州豪強密不可分。
在劉宏眼中,涼州之地是自己西進霸業的起點,再者祖宗之地怎能輕棄?
是以劉宏當初在河間之時,才會與戲誌才商討西羌問題。
想要解決羌人叛亂問題,首先就要解決這些地方豪強,這本就是劉宏一早定下的策略。
所以,在建寧元年,段熲平定羌人各部叛亂之後,劉宏並未如曆代先帝那樣,將平叛的軍隊召回洛陽,而是讓其率領馬步軍三萬多人,作為常備部隊鎮守涼州。
而且最主要的是,朝廷近兩年來,派往涼州的官員,也不在向以往那樣知法犯法,甚至有許多人在賄賂過後,那些官員也會立刻派人將他們以行賄的罪名抓起來。
再加上傅燮就任金城太守以來,出台了多項優待羌民的政策,並親自帶領那些羌民恢複生產、學習漢話,那些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的羌民也大都開始人心思定。
如今傅燮在羌民當中的聲望也是與日俱增,加上段熲這個屠夫的坐鎮,是以,涼州的地方豪強也全都變得安分守己起來,不敢再向以往那樣胡作非為。
但這一切都不過是表麵現象罷了,這些羌人豪強,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以往那隨心所欲的生活。
所以,在劉焉就任涼州刺史之後,以北宮伯玉為首的涼州豪強,便看到了一絲機會,企圖利用劉焉刺史的身份,將傅燮等人給裁換掉。
然而如今劉焉竟然有著與他們清關係的意圖,這讓他們如何能忍?
“哼~,他劉焉既然來了,還想走?簡直是癡人說夢!!”
首位上的北宮伯玉冷哼一聲,眸光之中閃過一絲冷芒。
眾人聞言,全都齊刷刷的看向北宮伯玉。
迎著眾人的目光,北宮伯玉說道:“諸位可知,如何才能讓劉焉站起身來反抗朝廷?”
邊章說道:“這.....自然是明知必死的死罪了!”
“那什麽是死罪呢.....?”北宮伯玉反問道。
邊章說道:“劉焉乃是宗室,除謀反之外,一般的罪名很難致死....!”
北宮伯玉冷笑一聲:“那勾結羌人、鮮卑,私藏強弩、甲胄,倒賣精鐵、官糧,算不算謀反?”
“這些當然算.....!”
北宮伯玉笑聲道:“隻要我等抓住他這些把柄,何愁他不能為我所用?”
邊章點了點頭:“有道理,隻是.....該怎麽做呢?”
“哼~,要知道,那刺史府,乃是我等當年所籌建而成,想要弄些東西進去,又有何難?”
“是極,就這麽辦!!”
對於北宮伯玉的這個主意,眾人紛紛點頭附和。
隨後,一眾羌人豪強各自散去,開始著手布置。
金城探事司,負責監督北宮伯玉的一名暗子悄悄來到了此處,見到了程昱。
“上官,北宮伯玉召集了金城一半以上的羌人豪強議事,而那些人大多都拜訪過劉焉!”
程昱問道:“可曾探聽到他們說了什麽?”
暗子搖了搖頭:“不曾,小人無法靠近他們議事的地方!”
程昱神色一凝:“好,汝且回去,盯住北宮伯玉府上的後門......”
“諾!!”
待暗子離開之後,程昱看向身旁的金城主事。
“刺史府的各處密道可曾摸清.....?”
主事笑道:“上官放心,弟兄們最是精通此道,已經一個不差,全都摸清楚了!”
程昱點了點頭:“魚兒已然咬鉤,立刻派人盯住刺史府,但有異動,立刻回報!!”
“諾!!”
“上官的意思是,那劉焉早就知道有人盯著他,所以才會事事謹慎小心?”
程昱點了點頭:“不錯,他之所以將府中的下人全部驅逐出去,要麽是為了與那些人撇清關係,要麽就是準備搞其他的動作!”
主事點了點頭:“上官言之有理,隻是不知那劉焉準備怎麽做呢?”
程昱冷笑一聲:“劉焉此人,看起來細心謹慎,實則愚蠢至極,他也不想想,上了賊船,再想下去,哪兒那麽容易?”
“上官說的是!”
隨後程昱繼續說道:“而今劉焉身邊剩下的都是他的親信,派人摸清他們的情況,盯緊他們!”
“諾!!”
另一邊,劉焉突然驅逐府中下人一事,也早就傳到了北宮伯玉等人的耳中,不由讓他們心生警惕。
北宮伯玉府內,金城的十幾名羌人豪強齊聚一堂。
坐於首位上的北宮伯玉環視眾人一眼,沉聲道:“那劉焉突然搞這麽一出,不知諸位怎麽看?”
“那劉焉初來金城之時,多次向我等尋求幫助,而今突然將府中的下人全驅逐,恐其用心不良啊!”
“是啊,想來這劉焉,應是準備脫離我等!”
“難道他是準備出賣我等,以謀求一個富貴.....?”
廳內一眾羌人豪強也是議論紛紛,言語之中對於劉焉,顯然很是不滿。
北宮伯玉皺了皺眉,而後看向下首位的邊章問道:“不知文允以為如何?”
邊章道:“諸位所言不無道理,劉焉此人雖有野心,然事事先謀保身,難成大事!”
北宮伯玉點了點頭:“文允此言有理,而今那劉焉眼看段熲坐鎮金城,許是看我等不能成事,故而如此!”
“那該如何是好?”
“是啊,沒了劉焉的遮擋,我等日後行事,怕是會有諸多麻煩!”
底下的一眾豪強也紛紛出言,言語之中都帶著一絲不甘。
金城地處涼州邊境,在這裏生活的大多都是內附過來的羌人,雖然這裏明麵上屬於朝廷管轄,但因為以往以朝廷官員大都是以山東士族為主,對於羌人,他們並不放在心上。
甚至在漢安帝時期,還有不少官員提出棄守涼州,可見涼州一地,在那些山東士族眼中,涼州已然成為一塊得之無益、棄之無害的地方。
這也就導致了曆任涼州地方官員,在處理漢羌矛盾一事上有失公允,更有許多邊郡官員,與涼州地方豪強相互勾結,一同欺壓那些普通羌民。
以至於多年來,涼州叛亂不斷,而那些地方豪強則是順手一推,便將羌民叛亂的責任全部推到那些官員以及朝廷身上,而他們則依舊做著涼州的土皇帝。3sk.
如此往複循環,這才一點點的將大漢拖入了西羌的這個泥潭之中,多年來耗費了大量錢糧,可以說,大漢國力的衰退,與羌人叛亂有著直接關係。
而羌人叛亂,又與這些涼州豪強密不可分。
在劉宏眼中,涼州之地是自己西進霸業的起點,再者祖宗之地怎能輕棄?
是以劉宏當初在河間之時,才會與戲誌才商討西羌問題。
想要解決羌人叛亂問題,首先就要解決這些地方豪強,這本就是劉宏一早定下的策略。
所以,在建寧元年,段熲平定羌人各部叛亂之後,劉宏並未如曆代先帝那樣,將平叛的軍隊召回洛陽,而是讓其率領馬步軍三萬多人,作為常備部隊鎮守涼州。
而且最主要的是,朝廷近兩年來,派往涼州的官員,也不在向以往那樣知法犯法,甚至有許多人在賄賂過後,那些官員也會立刻派人將他們以行賄的罪名抓起來。
再加上傅燮就任金城太守以來,出台了多項優待羌民的政策,並親自帶領那些羌民恢複生產、學習漢話,那些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的羌民也大都開始人心思定。
如今傅燮在羌民當中的聲望也是與日俱增,加上段熲這個屠夫的坐鎮,是以,涼州的地方豪強也全都變得安分守己起來,不敢再向以往那樣胡作非為。
但這一切都不過是表麵現象罷了,這些羌人豪強,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以往那隨心所欲的生活。
所以,在劉焉就任涼州刺史之後,以北宮伯玉為首的涼州豪強,便看到了一絲機會,企圖利用劉焉刺史的身份,將傅燮等人給裁換掉。
然而如今劉焉竟然有著與他們清關係的意圖,這讓他們如何能忍?
“哼~,他劉焉既然來了,還想走?簡直是癡人說夢!!”
首位上的北宮伯玉冷哼一聲,眸光之中閃過一絲冷芒。
眾人聞言,全都齊刷刷的看向北宮伯玉。
迎著眾人的目光,北宮伯玉說道:“諸位可知,如何才能讓劉焉站起身來反抗朝廷?”
邊章說道:“這.....自然是明知必死的死罪了!”
“那什麽是死罪呢.....?”北宮伯玉反問道。
邊章說道:“劉焉乃是宗室,除謀反之外,一般的罪名很難致死....!”
北宮伯玉冷笑一聲:“那勾結羌人、鮮卑,私藏強弩、甲胄,倒賣精鐵、官糧,算不算謀反?”
“這些當然算.....!”
北宮伯玉笑聲道:“隻要我等抓住他這些把柄,何愁他不能為我所用?”
邊章點了點頭:“有道理,隻是.....該怎麽做呢?”
“哼~,要知道,那刺史府,乃是我等當年所籌建而成,想要弄些東西進去,又有何難?”
“是極,就這麽辦!!”
對於北宮伯玉的這個主意,眾人紛紛點頭附和。
隨後,一眾羌人豪強各自散去,開始著手布置。
金城探事司,負責監督北宮伯玉的一名暗子悄悄來到了此處,見到了程昱。
“上官,北宮伯玉召集了金城一半以上的羌人豪強議事,而那些人大多都拜訪過劉焉!”
程昱問道:“可曾探聽到他們說了什麽?”
暗子搖了搖頭:“不曾,小人無法靠近他們議事的地方!”
程昱神色一凝:“好,汝且回去,盯住北宮伯玉府上的後門......”
“諾!!”
待暗子離開之後,程昱看向身旁的金城主事。
“刺史府的各處密道可曾摸清.....?”
主事笑道:“上官放心,弟兄們最是精通此道,已經一個不差,全都摸清楚了!”
程昱點了點頭:“魚兒已然咬鉤,立刻派人盯住刺史府,但有異動,立刻回報!!”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