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打穀機底部流出的麥粒,墨殤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容,隨即上前抓起一把麥粒開始查看打穀機的成果。


    “脫粒成功,然未經晾曬,麥皮有些許殘留.....麥粒稍軟,表皮多有磨破.....”


    墨殤一邊說著,一邊向著一邊的麥稈和麥皮走去。


    拿起一把麥稈,墨殤看了看,皺起了眉頭:“麥穗分離不密,多有疏漏.....”


    “這個打穀機整體來說,還算可以,極大的省下了人們整場、脫粒的時間....!”


    仔細確認了打穀機的所有問題之後,墨殤最終還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後一眾研造司的人員將收割機與打穀機帶回了研造司,繼續進行完善工作。


    而墨殤則是將記錄下來的各種數據與問題進行了整理與歸納,然後來到了德陽殿。


    劉宏看著墨殤送來的這些數據也不由皺起了眉頭。


    這個時代其實已經有了軸承的概念,但大多都是類似於後世的瓦軸和銷釘,然後塗抹油脂潤滑,來減少輪轂的摩擦。


    不過這樣的軸承依舊有許多問題,隻能作為馬車使用,並不能適用於工業機械。


    隨即劉宏凝聲道:“墨卿,這個軸受,可否用精鐵作為替代材料.....?”


    墨殤搖了搖頭:“陛下,金木不相容,精鐵材料太硬,即便是打磨光滑,依舊容易對軸轂造成損傷,其損失會更大....!”


    劉宏卻是胸有成竹:“朕有一法,卻可解決這個問題!!”


    “哦?還請陛下明示!”


    墨殤神色一動,一臉恭敬的看向劉宏。


    “墨卿來看....!”


    劉宏神秘一笑,拿起桌案上的兩頁紙張,卷成了一粗一細兩個圓筒,然後將一細的紙筒套入粗的紙筒當中。


    “奧~,陛下的意思,莫不是.....按照此法打造兩個鐵環,然後分別固定於軸轂中間,用來阻隔磨損.....?”


    墨殤頓時恍然,一眼就看出了劉宏的用意。


    劉宏笑著點了點頭:“墨卿果然大才,確實如此.....!”


    “陛下此法確實可以避免軸轂之間的磨損,不過.....鐵環之間相互摩擦,必然會異常費力....!”


    想起金鐵之間的阻力,墨殤麵露苦澀的看向劉宏。


    “墨卿且稍後....”


    說罷,劉宏又撚出了幾根更細的紙棍,然後填入了兩個紙筒中間的空隙當中。


    很快,一個簡易的滾柱軸承就應運而生。


    “墨卿且看這樣如何.....?”


    劉宏一邊說著,一邊轉動著裏麵的紙筒,中間的滾柱也隨之轉動。


    “這這這.....”


    看著劉宏手裏的滾柱軸承,墨殤一臉震驚的睜大著眼睛、嘴巴微張,磕磕巴巴的說不出來話。


    “陛下神術,臣萬分佩服.....”


    震驚之餘,墨殤也是一臉敬服的向著劉宏躬身施禮。


    他在研造司呆了這麽久,自然明白器械方麵最大的製約就是軸受的問題,因為所有器械,它隻要轉動、發力就會遇到軸受問題,也就是這個問題,極大的製約了器械的發展。???.23sk.


    水車、水鍛機等簡單器物還好說,但那些精密複雜的東西就不行了,以至於研造司眾人提出的許多設想都不能實現。


    而今天子弄出了這麽一個滾柱軸承,那麽所有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墨殤可以預見,有了這個滾柱軸承,研造司的器械一道必將再上一個新的台階,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陛下,此物事關重大,臣這就回去著手研製!”


    想到這裏,墨殤也抑製不住的激動了起來,隨即迫不及待的向著劉宏告辭,準備回去好好研究。


    劉宏笑了笑:“墨卿莫急,這個滾柱軸承看起來簡單,但其製作難度卻也不小,尤其是其中的滾柱,對鋼鐵要求非常之高,而今還需在鋼材上多下功夫才行....”


    墨殤麵色凝重的點了點頭:“陛下說的是,臣這就去工學院與公輸博士研究新的練鋼之法.....!”


    “好,朕這裏有一套從古籍上麵看到的“灌鋼法”,卿可以拿去好好研究一下!”


    說話間,劉宏將珍藏了許久的一頁紙張拿了出來,交給了墨殤。


    “灌鋼法.....?”


    墨殤一臉疑惑的開始翻看起來。


    “生鐵在上、熟鐵在下,生鐵先融滴於熟鐵之上,取中間融層.....”


    墨殤一邊低聲念叨著,眼睛也是越發的光亮起來。


    “陛下,臣覺得此法可行.....!”


    看到最後,墨殤麵色已是微微有些紅潤起來。


    劉宏笑了笑:“既如此,那墨卿就快些去試一試吧.....!”


    “臣告退!!”


    行禮過後,墨殤便一路小跑著離開了德陽殿,看其步伐,不難看出他內心的激動。


    “這幫家夥.....!”


    看著化身科學狂人的墨殤,劉宏也不禁搖頭失笑。


    其實無論是軸承還是灌鋼法,劉宏很早就有所準備,奈何農業與輕工業尚未發展起來,冒然大力推廣重工業的話,結果隻會適得其反,將科技樹點歪。


    如今經過曹嵩等人的精心研究與培育,糧食增產得以實現,那麽其他的一切也自然水到渠成。


    回到研造司的墨殤,馬不停蹄的帶著研造司的骨幹趕到了工學院,開始了對滾柱軸承與灌鋼法的研究。


    與此同時,隨著秋收的開始,司隸地區各級官府也開始忙碌了起來,府衙內官員們也紛紛走上田間地頭,開始統計今年的種植麵積以及預收的數量,為接下來的稅收開始做準備工作。


    司隸衙門、廷尉府以及中尉聯合組建的禦史台,也派出了巡查禦史開始前往各個州郡,負責稅收的監督工作。


    並州大營。


    中軍大帳,眾將雲集。


    主位上的張奐看向眾人,沉聲說道:“眼下浮麥已經成熟,秋收也已開始,並州今年的稅收工作仍由咱們並州軍負責,諸位回去之後,需要馬上安排......”


    “諾!!”


    隨即張奐麵色嚴肅的看向眾將:“陛下詔令,今年稅收隻取實物,一畝地隻收一半糧食即可,不許再多收其他的任何東西,違令者,一律軍法處置!”


    “末將謹遵陛下詔令!!”


    一眾將士也一臉嚴肅,恭聲應命。


    張奐見狀滿意的點了點頭:“好了,都去準備去吧!”


    “末將告退!!”


    很快,整個並州大營頓時熱鬧了起來,一眾將校紛紛帶著各自的屬下的士兵離開了並州大營,以百人為一隊,向著並州的各縣分散而去。


    而每支隊伍的前方,除了一名軍官之外,還多了一名身穿長袍的學子。


    這些學子,正是軍政司所派,剛剛抵達並州軍的政治教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帝國之大帝劉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武仙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武仙墓並收藏大漢帝國之大帝劉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