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孝廉,在眼下這個時期來說,是察舉製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入仕途徑。
由於每個郡的名額有限,多則三人,少則一人,是以一直以來都被士人集團牢牢的握在手中,成為了他們相互吹捧、結黨營私的最為重要的一個手段。
如今太後卻把這個名額給了一個豪強,而且還是一名開始經商的豪強,眾人不難想象,那些士人會如何跳起來反抗。
想到其中的後果,劉儵也不由得一臉擔憂的看向竇妙。
“太後,這麽做是否不妥?萬一有人.....”
“萬一.....?就算是有萬一,那也隻會落在他們頭上!”
麵對劉儵與眾人的擔憂,竇妙不禁冷笑一聲,顯然對於那些士人絲毫沒有放在眼裏。
聽得竇妙此言,眾人不由神色一頓。
這太後休息了這麽久,這是又手癢了,準備再次大開殺戒了嗎?
劉虞也趕忙說道:“太後三思....臣隻是擔心,若是他們聯合抵製,並提出請辭該如何是好?畢竟他們清高的很,必然不願意與一個豪強為伍!”
想到如今朝堂上好不容易平穩的局麵,劉虞隻好換了一種委婉的說法,出言勸誡道。
“是啊太後,眼下朝廷的各項改革與工作異常繁重,若是缺失大量人員隻恐會出現混亂,陛下的苦心經營也會毀於一旦!”劉儵也趕忙開口勸說。
“還請太後三思....!”
其餘幾名朝廷任職的宗親也紛紛上前勸誡,雖然他們也看不上那幫士人,但是眼下確實不宜在大開殺戒了。
對於眾人的勸誡,竇妙笑了笑,而後看向眾人,沉聲說道:
“那不正好嗎?他們都走了,就由你們頂上去好了......”
“嗯......?”
聽得竇妙此言,眾人不由得眼前一亮。
是啊,那些人走了自己不就有機會了嗎?
這些宗親以及外戚家族之人,不乏有能力之人,隻是因為受到士人排擠,才鮮有入朝當官之人。
再加上如今天子頒布的一係列優待官員的政策,也是讓他們眼紅不已。
“怎麽?莫非你們自認為比不上那幫士人,接不了他們得位置.....”
看著眾人愣在原地,竇妙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沒.....我等雖不才,但是比起那幫隻會動嘴皮子的家夥,還是綽綽有餘!”
“是極,那幫士人整日故作清高,早就該好好教訓教訓他們了!”
回過神來的眾人,也紛紛出言,表示了對竇妙的支持。
竇妙看向眾人,緩緩點了點頭:“這樣才對嘛,也不枉朕的一片苦心!”
“我等多謝太後的厚愛!!”
經竇妙這麽一說,眾人也紛紛向著竇妙躬身行禮。
竇妙笑了笑:“不必如此,你們都是自己人,吾自然要多多照顧,至於能到哪一步,還是要靠你們自己的!”
“請太後放心,我等身家全賴皇家所賜,定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
一名激靈的外戚中人,趕忙朗聲應到。
“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
眾人也趕忙齊聲應道,引得周圍的人頻頻側目。
竇妙看向觀內:“走吧,進去看看!”
說罷,竇妙與董氏領著眾人,移步向著觀內走去,張角側身在前引路。
入得觀內,竇妙轉身看向眾人:“都不必跟在後麵了,各自去轉一轉、聽一聽罷!”
“諾!!”
後方眾人恭聲應是,隨即在太平教道士的引領下,分別向著各殿走去,同時也認真的聽著太平教宣傳的教義。
竇妙與董氏則是帶領著宗室與外戚中頗有分量之人,向著天德殿走去。
來到殿前,竇妙也是一眼便認出了牌匾上三個大字的字跡是出自劉宏之手,隨即微微一笑,領著眾人來到殿內。
走入大殿的一行人,看到牆壁上那幅巨大的壁畫,也是如同蹇碩一般,愣了一下。
聽得張角的一番解釋,眾人這才反應過來,看來這太平教,果然是沒那麽簡單,難怪太後會親自帶他們過來這裏。
明顯是在暗示他們,從今以後他們就都是天子的人了。
隨後眾人上前一步,麵向太一的畫像微微頷首,開始為天子祈福。
祈福完畢之後,眾人便被竇妙聚集到了一起,並讓張角開始為眾人宣揚太平教的教義和學說。
不得不說,張角確實是一個天生的傳道者。
就拿行善來說,道理人們都懂,但卻很少有人願意去做。
但是通過張角的解釋與佐證,將什麽是善、如何行善、善心善行終有回報等等更加直白的進行了指導,讓人不自覺的就將這番話記入了腦海之中,想要付諸行動。
尤其是張角所言:天下是天子的,天子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能力與機會是相應的。
如果有能力行一縣之善,那麽就會有機會行一郡之善,有能力行一郡之善,那麽就有機會行一朝之善。
最終輔佐天子,行天下太平之大善。
這一番言論可謂是徹底說進了眾人的心坎兒裏。
在場的宗親和外戚中人,他們自認不缺能力,而今太後和天子又願意給他們機會。
那麽能不能把握住,就隻能靠自己了。
眾人若有所悟的走出大殿,忽聞一陣朗讀之聲,從後院傳來,眾人不禁心下好奇扭頭望去。
聞聽此聲,竇妙與董氏不由相視一笑。
竇妙看向張角:“後方這是在做什麽?”
張角恭聲道:“這是我道觀弟子,在教授一群孩子們讀報識字!”
竇妙神色一動:“哦?前方引路,我們過去看看!”
“諾!!”
張角恭聲應命,隨後引著眾人,向著道觀後院走去。
道觀後院麵積與前院相仿,東西兩側與北麵乃是觀中弟子休息的房舍,院中原本為練武以及炮製藥材所用。
來到後院的眾人一眼望去,隻見院內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自擺放了一排排的長條桌案,桌案後方擠滿了孩子。
看其數量,總計將近有一千人之多,而這還是因為路途頗遠,許多人無法趕來的原因。
隻見靠近南方桌案前的蘭芝,正手拿報紙大聲的閱讀著,她每念一句話,桌案後方的孩子們也跟著念一句。
孩子們的眼睛也是緊緊盯著手中的報紙,將自己念過的字牢牢的記在了心裏。
“不知此女是何人呐?”
看著猶如一朵花兒一般的蘭芝,竇妙不由出聲問道。
“回太後的話,此女乃是西域的高昌國人!原本高昌國前太子之女.....”
隨即張角將關於蘭芝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與了竇妙。
“哦!”
竇妙“哦”了一聲,饒有興趣的打量了蘭芝一眼。
由於每個郡的名額有限,多則三人,少則一人,是以一直以來都被士人集團牢牢的握在手中,成為了他們相互吹捧、結黨營私的最為重要的一個手段。
如今太後卻把這個名額給了一個豪強,而且還是一名開始經商的豪強,眾人不難想象,那些士人會如何跳起來反抗。
想到其中的後果,劉儵也不由得一臉擔憂的看向竇妙。
“太後,這麽做是否不妥?萬一有人.....”
“萬一.....?就算是有萬一,那也隻會落在他們頭上!”
麵對劉儵與眾人的擔憂,竇妙不禁冷笑一聲,顯然對於那些士人絲毫沒有放在眼裏。
聽得竇妙此言,眾人不由神色一頓。
這太後休息了這麽久,這是又手癢了,準備再次大開殺戒了嗎?
劉虞也趕忙說道:“太後三思....臣隻是擔心,若是他們聯合抵製,並提出請辭該如何是好?畢竟他們清高的很,必然不願意與一個豪強為伍!”
想到如今朝堂上好不容易平穩的局麵,劉虞隻好換了一種委婉的說法,出言勸誡道。
“是啊太後,眼下朝廷的各項改革與工作異常繁重,若是缺失大量人員隻恐會出現混亂,陛下的苦心經營也會毀於一旦!”劉儵也趕忙開口勸說。
“還請太後三思....!”
其餘幾名朝廷任職的宗親也紛紛上前勸誡,雖然他們也看不上那幫士人,但是眼下確實不宜在大開殺戒了。
對於眾人的勸誡,竇妙笑了笑,而後看向眾人,沉聲說道:
“那不正好嗎?他們都走了,就由你們頂上去好了......”
“嗯......?”
聽得竇妙此言,眾人不由得眼前一亮。
是啊,那些人走了自己不就有機會了嗎?
這些宗親以及外戚家族之人,不乏有能力之人,隻是因為受到士人排擠,才鮮有入朝當官之人。
再加上如今天子頒布的一係列優待官員的政策,也是讓他們眼紅不已。
“怎麽?莫非你們自認為比不上那幫士人,接不了他們得位置.....”
看著眾人愣在原地,竇妙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沒.....我等雖不才,但是比起那幫隻會動嘴皮子的家夥,還是綽綽有餘!”
“是極,那幫士人整日故作清高,早就該好好教訓教訓他們了!”
回過神來的眾人,也紛紛出言,表示了對竇妙的支持。
竇妙看向眾人,緩緩點了點頭:“這樣才對嘛,也不枉朕的一片苦心!”
“我等多謝太後的厚愛!!”
經竇妙這麽一說,眾人也紛紛向著竇妙躬身行禮。
竇妙笑了笑:“不必如此,你們都是自己人,吾自然要多多照顧,至於能到哪一步,還是要靠你們自己的!”
“請太後放心,我等身家全賴皇家所賜,定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
一名激靈的外戚中人,趕忙朗聲應到。
“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
眾人也趕忙齊聲應道,引得周圍的人頻頻側目。
竇妙看向觀內:“走吧,進去看看!”
說罷,竇妙與董氏領著眾人,移步向著觀內走去,張角側身在前引路。
入得觀內,竇妙轉身看向眾人:“都不必跟在後麵了,各自去轉一轉、聽一聽罷!”
“諾!!”
後方眾人恭聲應是,隨即在太平教道士的引領下,分別向著各殿走去,同時也認真的聽著太平教宣傳的教義。
竇妙與董氏則是帶領著宗室與外戚中頗有分量之人,向著天德殿走去。
來到殿前,竇妙也是一眼便認出了牌匾上三個大字的字跡是出自劉宏之手,隨即微微一笑,領著眾人來到殿內。
走入大殿的一行人,看到牆壁上那幅巨大的壁畫,也是如同蹇碩一般,愣了一下。
聽得張角的一番解釋,眾人這才反應過來,看來這太平教,果然是沒那麽簡單,難怪太後會親自帶他們過來這裏。
明顯是在暗示他們,從今以後他們就都是天子的人了。
隨後眾人上前一步,麵向太一的畫像微微頷首,開始為天子祈福。
祈福完畢之後,眾人便被竇妙聚集到了一起,並讓張角開始為眾人宣揚太平教的教義和學說。
不得不說,張角確實是一個天生的傳道者。
就拿行善來說,道理人們都懂,但卻很少有人願意去做。
但是通過張角的解釋與佐證,將什麽是善、如何行善、善心善行終有回報等等更加直白的進行了指導,讓人不自覺的就將這番話記入了腦海之中,想要付諸行動。
尤其是張角所言:天下是天子的,天子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能力與機會是相應的。
如果有能力行一縣之善,那麽就會有機會行一郡之善,有能力行一郡之善,那麽就有機會行一朝之善。
最終輔佐天子,行天下太平之大善。
這一番言論可謂是徹底說進了眾人的心坎兒裏。
在場的宗親和外戚中人,他們自認不缺能力,而今太後和天子又願意給他們機會。
那麽能不能把握住,就隻能靠自己了。
眾人若有所悟的走出大殿,忽聞一陣朗讀之聲,從後院傳來,眾人不禁心下好奇扭頭望去。
聞聽此聲,竇妙與董氏不由相視一笑。
竇妙看向張角:“後方這是在做什麽?”
張角恭聲道:“這是我道觀弟子,在教授一群孩子們讀報識字!”
竇妙神色一動:“哦?前方引路,我們過去看看!”
“諾!!”
張角恭聲應命,隨後引著眾人,向著道觀後院走去。
道觀後院麵積與前院相仿,東西兩側與北麵乃是觀中弟子休息的房舍,院中原本為練武以及炮製藥材所用。
來到後院的眾人一眼望去,隻見院內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自擺放了一排排的長條桌案,桌案後方擠滿了孩子。
看其數量,總計將近有一千人之多,而這還是因為路途頗遠,許多人無法趕來的原因。
隻見靠近南方桌案前的蘭芝,正手拿報紙大聲的閱讀著,她每念一句話,桌案後方的孩子們也跟著念一句。
孩子們的眼睛也是緊緊盯著手中的報紙,將自己念過的字牢牢的記在了心裏。
“不知此女是何人呐?”
看著猶如一朵花兒一般的蘭芝,竇妙不由出聲問道。
“回太後的話,此女乃是西域的高昌國人!原本高昌國前太子之女.....”
隨即張角將關於蘭芝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與了竇妙。
“哦!”
竇妙“哦”了一聲,饒有興趣的打量了蘭芝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