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殿。
劉宏與戲誌才確立了日後推廣教育的大方針之後,隨即就具體細節進行了仔細的商討。
“陛下,臣以為,如果太平教的學館此次能夠站穩腳跟的話,事後也要盡快對其製衡才是,不能放任其做大!
在臣看來,道教隻能起安撫作用,絕對不能讓其僭越,成為統治工具!”
說罷,戲誌才神情堅定的看向劉宏,
對於道教,戲誌才始終心有警惕,所以他並不介意玩兒一把卸磨殺驢的手段。
“唔~,誌才這個提議不錯,教育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裏才好!教什麽人,該怎麽教,教什麽東西,都得明確一下才好!”???.23sk.
對於戲誌才的提議,劉宏也表示了認同。
對於宗教是否會影響王權,劉宏並不在意,西方的教會之所以能夠壓過王權,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教會掌握了知識與文字這一強有力的武器。
西方教會掌握了知識輿論,所以王權為了統治,王權才不得已被壓了下去。
但是華夏卻與西方有著本質的不同,因為在西方基督教剛剛形成的時候,華夏出了一個始皇帝,他統一了文字與度量衡,坑殺了那些巫鬼術士,將知識、文化、思想傳播牢牢的掌握在了王權手中。
是以千百年來,華夏才始終沒有出現一個像樣的宗教。
可以說,始皇帝為華夏鑄造兩了道長城,一道是大家熟知的,另一道則是精神思想上的。
這也是為什麽後來無論佛、道兩教如何興盛,也很快就能壓下去的原因。
例如:著名的三武滅佛,那時的佛教何等恐怖?幾乎控製了將近一半的人口與土地,還不是分分鍾就被滅?
這要擱在西方,隻怕這個國家立馬就完蛋了,但在華夏卻濺不出絲毫水花。
其原因就是華夏民眾有著那道精神長城的守護。
所以,始皇帝被稱為千古一帝,那絕對是沒有爭議的。
而且隨著如今墨紙、印刷的出現,加速了文化的傳播速度,沒有王權的支持,宗教也根本起不來的。
自始至終,劉宏都是將太平教當做了自己手中的一個輔助工具而已,例如這一次的推廣教育。
隨後劉宏與戲誌才兩人就道門學館進行了商討,初步規定了日後道門學館的授課內容與人員限製。
時至中午,蹇碩也領著張角來到了德陽殿外。
看到快步走過來的蹇碩,劉宏與戲誌才也停止了交談。
“陛下,太平教的張角,正在殿外候見!”
“傳!”
“諾!!”
很快,張角跟在蹇碩身後,來到了德陽殿內。
“下首張角,拜見陛下!!”
“起來吧!”
“謝陛下!”
行禮過後,張角便低著頭滿臉敬畏的站在那裏,等待著劉宏的聆訓。
對於張角這個樣子,劉宏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問道:
“如今太平教,發展的如何了?”
“回稟陛下,太平教如今有門內弟子五百人,其中核心弟子一百,布道弟子一百,護道弟子三百!
外門弟子以及在家信徒總計約有五萬左右.....”
張角也恭恭敬敬的將如今太平教的規模與整體架構詳細的說與了劉宏。
“唔~,那些護道弟子是做什麽用的?”
聽得張角介紹的情況,劉宏故作好奇的問道。
“回陛下的話,那些護道弟子,都是最忠誠的信奉者,是為維護吾主榮光,打擊審判異端學說所設立!”
“嗬~,這麽說,前些日子,白馬寺僧人被打事件,是那些護道弟子幹的了?”
聽得張角的介紹,劉宏不由得輕笑一聲。
張角雖然說的好聽,但通俗一點兒,就是道家學說的打手。
在麵對一些巧言詭辯或者執迷不悟之人的時候,萬一說不過對方,那就要動手才行了,與那以德服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是的陛下!!”
麵對天子的詢問,張角也沒有遲疑,直接了當的選擇了承認。
“好吧!!不過....日後盡量不要在城內動手,更不要跑到人家寺廟裏去搗亂了,知道了嗎?”
對於張角那麽痛快的承認,劉宏也是無奈的搖了搖頭,而後叮囑道。
張角趕忙說道:“下首明白,請陛下放心,今後我們不會在城內打他們了.....!”
對於劉宏的話,在張角的理解當中,既然城內不能動手,那隻能在城外動手了。
“行吧,隨便你們了!”
對於張角這個樣子,劉宏也懶得去管,而後問道:
“朕聽說,最近那個高昌國的公主,一直在你們那邊?”
張角點了點頭,“是的陛下!”
“唔~,那她的情況如何?”
“她如今被在下收為了核心弟子,對於太平教的學說很是認同,對於道法也頗有研究.......!”
隨後張角將關於蘭芝的情況,細細的說與了劉宏。
“嗯,不錯!”
劉宏點了點頭,然後問道:
“你覺得這個蘭芝如何?能擔傳教的重任否?”
“回稟陛下,若單是傳道的話,沒有問題,不過....她的身份好像不太合適!”
對於蘭芝的能力,張角表示沒有問題,但是對於讓一個西域女子來傳道,顯然有些不太看好。
其實張角自一開始就明白了自己的位置,任何一個學說,在大漢隻能淪為統治的工具。
而且別看如今太平教的信徒那麽多,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天子的名頭,才會有那麽多人跟隨,而且那些教義都是出自天子隻口,人們才會聽從。
但是蘭芝這個番邦女子卻有些不同,她的思維似乎與漢民有著本質的不同,可能是生活環境使然,以至於她對神學特別癡迷。
如果這種癡迷狂熱的人去傳道,隻怕用不了幾年,就會把人的思想帶偏,這對於太平教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
劉宏見狀笑了笑,然後說道:
“是這樣的,朕打算讓她去西域傳道!憑借她的身份,應該會比你們去要方便一些!”
“陛下聖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沒有任何問題了,而且還會事半功倍!那些西域的人想來會更容易接受!”
得知天子準備將太平教的學說,傳到西域去,張角麵上也不禁露出一抹喜色。
“嗯,傳道西域的事情,以及那些教義,你回去再好好研究一下,包括太平教日後的發展以及向其他州郡傳道的事情,一並擬一個章程出來,然後交給朕看!”
“諾!!”
隨後劉宏又詢問了一些關於太平教內的其他情況。
例如傳道布施、教義的正確導向等等。
當確認張角的回答與自己了解的差不多後,劉宏也滿意的點了點頭。
“朕這次找你來呢,主要是因為建立道門學館的事情!”
“道門學館.....?”
張角不由得愣了一下,有些疑惑的看向劉宏。
“朕聽說太平教的一個傳道弟子,準備教那些信徒的孩子們讀書識字,朕覺得這個辦法不錯,可以大力支持!
這樣一來也能更快、更廣泛的推廣太平教的學說,達到教化萬民的目的!”
隨即劉宏將關於那名道士的情況說與了張角。
劉宏與戲誌才確立了日後推廣教育的大方針之後,隨即就具體細節進行了仔細的商討。
“陛下,臣以為,如果太平教的學館此次能夠站穩腳跟的話,事後也要盡快對其製衡才是,不能放任其做大!
在臣看來,道教隻能起安撫作用,絕對不能讓其僭越,成為統治工具!”
說罷,戲誌才神情堅定的看向劉宏,
對於道教,戲誌才始終心有警惕,所以他並不介意玩兒一把卸磨殺驢的手段。
“唔~,誌才這個提議不錯,教育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裏才好!教什麽人,該怎麽教,教什麽東西,都得明確一下才好!”???.23sk.
對於戲誌才的提議,劉宏也表示了認同。
對於宗教是否會影響王權,劉宏並不在意,西方的教會之所以能夠壓過王權,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教會掌握了知識與文字這一強有力的武器。
西方教會掌握了知識輿論,所以王權為了統治,王權才不得已被壓了下去。
但是華夏卻與西方有著本質的不同,因為在西方基督教剛剛形成的時候,華夏出了一個始皇帝,他統一了文字與度量衡,坑殺了那些巫鬼術士,將知識、文化、思想傳播牢牢的掌握在了王權手中。
是以千百年來,華夏才始終沒有出現一個像樣的宗教。
可以說,始皇帝為華夏鑄造兩了道長城,一道是大家熟知的,另一道則是精神思想上的。
這也是為什麽後來無論佛、道兩教如何興盛,也很快就能壓下去的原因。
例如:著名的三武滅佛,那時的佛教何等恐怖?幾乎控製了將近一半的人口與土地,還不是分分鍾就被滅?
這要擱在西方,隻怕這個國家立馬就完蛋了,但在華夏卻濺不出絲毫水花。
其原因就是華夏民眾有著那道精神長城的守護。
所以,始皇帝被稱為千古一帝,那絕對是沒有爭議的。
而且隨著如今墨紙、印刷的出現,加速了文化的傳播速度,沒有王權的支持,宗教也根本起不來的。
自始至終,劉宏都是將太平教當做了自己手中的一個輔助工具而已,例如這一次的推廣教育。
隨後劉宏與戲誌才兩人就道門學館進行了商討,初步規定了日後道門學館的授課內容與人員限製。
時至中午,蹇碩也領著張角來到了德陽殿外。
看到快步走過來的蹇碩,劉宏與戲誌才也停止了交談。
“陛下,太平教的張角,正在殿外候見!”
“傳!”
“諾!!”
很快,張角跟在蹇碩身後,來到了德陽殿內。
“下首張角,拜見陛下!!”
“起來吧!”
“謝陛下!”
行禮過後,張角便低著頭滿臉敬畏的站在那裏,等待著劉宏的聆訓。
對於張角這個樣子,劉宏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問道:
“如今太平教,發展的如何了?”
“回稟陛下,太平教如今有門內弟子五百人,其中核心弟子一百,布道弟子一百,護道弟子三百!
外門弟子以及在家信徒總計約有五萬左右.....”
張角也恭恭敬敬的將如今太平教的規模與整體架構詳細的說與了劉宏。
“唔~,那些護道弟子是做什麽用的?”
聽得張角介紹的情況,劉宏故作好奇的問道。
“回陛下的話,那些護道弟子,都是最忠誠的信奉者,是為維護吾主榮光,打擊審判異端學說所設立!”
“嗬~,這麽說,前些日子,白馬寺僧人被打事件,是那些護道弟子幹的了?”
聽得張角的介紹,劉宏不由得輕笑一聲。
張角雖然說的好聽,但通俗一點兒,就是道家學說的打手。
在麵對一些巧言詭辯或者執迷不悟之人的時候,萬一說不過對方,那就要動手才行了,與那以德服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是的陛下!!”
麵對天子的詢問,張角也沒有遲疑,直接了當的選擇了承認。
“好吧!!不過....日後盡量不要在城內動手,更不要跑到人家寺廟裏去搗亂了,知道了嗎?”
對於張角那麽痛快的承認,劉宏也是無奈的搖了搖頭,而後叮囑道。
張角趕忙說道:“下首明白,請陛下放心,今後我們不會在城內打他們了.....!”
對於劉宏的話,在張角的理解當中,既然城內不能動手,那隻能在城外動手了。
“行吧,隨便你們了!”
對於張角這個樣子,劉宏也懶得去管,而後問道:
“朕聽說,最近那個高昌國的公主,一直在你們那邊?”
張角點了點頭,“是的陛下!”
“唔~,那她的情況如何?”
“她如今被在下收為了核心弟子,對於太平教的學說很是認同,對於道法也頗有研究.......!”
隨後張角將關於蘭芝的情況,細細的說與了劉宏。
“嗯,不錯!”
劉宏點了點頭,然後問道:
“你覺得這個蘭芝如何?能擔傳教的重任否?”
“回稟陛下,若單是傳道的話,沒有問題,不過....她的身份好像不太合適!”
對於蘭芝的能力,張角表示沒有問題,但是對於讓一個西域女子來傳道,顯然有些不太看好。
其實張角自一開始就明白了自己的位置,任何一個學說,在大漢隻能淪為統治的工具。
而且別看如今太平教的信徒那麽多,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天子的名頭,才會有那麽多人跟隨,而且那些教義都是出自天子隻口,人們才會聽從。
但是蘭芝這個番邦女子卻有些不同,她的思維似乎與漢民有著本質的不同,可能是生活環境使然,以至於她對神學特別癡迷。
如果這種癡迷狂熱的人去傳道,隻怕用不了幾年,就會把人的思想帶偏,這對於太平教來說,可不是什麽好事。
劉宏見狀笑了笑,然後說道:
“是這樣的,朕打算讓她去西域傳道!憑借她的身份,應該會比你們去要方便一些!”
“陛下聖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沒有任何問題了,而且還會事半功倍!那些西域的人想來會更容易接受!”
得知天子準備將太平教的學說,傳到西域去,張角麵上也不禁露出一抹喜色。
“嗯,傳道西域的事情,以及那些教義,你回去再好好研究一下,包括太平教日後的發展以及向其他州郡傳道的事情,一並擬一個章程出來,然後交給朕看!”
“諾!!”
隨後劉宏又詢問了一些關於太平教內的其他情況。
例如傳道布施、教義的正確導向等等。
當確認張角的回答與自己了解的差不多後,劉宏也滿意的點了點頭。
“朕這次找你來呢,主要是因為建立道門學館的事情!”
“道門學館.....?”
張角不由得愣了一下,有些疑惑的看向劉宏。
“朕聽說太平教的一個傳道弟子,準備教那些信徒的孩子們讀書識字,朕覺得這個辦法不錯,可以大力支持!
這樣一來也能更快、更廣泛的推廣太平教的學說,達到教化萬民的目的!”
隨即劉宏將關於那名道士的情況說與了張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