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想要飛速發展,都離不開資本的支撐,而那些地主、豪強則是製約資本發展的最大阻礙。


    如今通過皇家商行,類似袁家、曹家、楊家這樣的家族,已經開始從事作坊和經商,朝著資本方向轉化。


    資本家的誕生,或許有很多弊端,剝削依然會存在,但是對於百姓來說,資本家的剝削隻是勞動力,不會讓百姓活不下去,隻有勞動力活的更好,才能給他們創造價值。


    但是有些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是不會管那些的,人、錢、命他們都要,進而導致財富大量堆積,國家和百姓越來越苦,最終導致百姓活不下去、國家崩塌。


    剝削是斷絕不了的,有人就會有剝削,這一點劉宏也非常清楚,或者說他這個皇帝就是最大的剝削者。


    但是剝削卻也是可控的,利用資本,讓百姓活的更好一些,不說勞有所得,起碼也能保證隻要肯動彈,就餓不死才行。


    不至於像以前那樣,百姓們辛辛苦苦忙碌一年,還不夠自己吃喝的,被活生生被壓迫致死、扯旗造反,這.....就足夠了。


    資本的累積是血腥的,無外乎由誰來承擔罷了!要麽是國內百姓,要麽是那些舊一代的地主、豪強,要麽就是四方的蠻夷。


    百姓是肯定不行的,那麽就隻能是那些地主、豪強和四方蠻夷來為大漢輸血了。


    而今劉宏將大漢的官僚階層也邀請上了資本的戰車,皇室與官僚結合成了一個新的利益共同體。


    所以劉宏也就有了勇氣和能力,給地主、豪強和四方蠻夷來放血,用以完成大漢帝國的原始資本累積。


    崇政殿內,百官依舊滔滔不絕的討論著各種用以對付、遏製地主、豪強的各種方法與對策。


    直接動武是肯定是不行的,不法豪強可以動用武力解決,但是那些守法的怎麽辦?


    直接一刀切,萬一逼的他們聯合起來造反的話,那個後果所有人都無法承擔,畢竟大漢的豪強經過累世發展,其勢力還是非常龐大的。


    所以隻能是鋤強扶弱,扶持並轉化一批中小型地主,加入進來與那些豪強進行對抗,然後再由資本進場收割。


    經過一番商討之後,身為太傅的陳蕃向著帝座上的劉宏躬身一禮。


    “陛下,經過臣等商議,想要抑製豪強地主的力量,還是要從源頭入手才是!”


    劉宏笑著點了點頭,而後問道:


    “那麽該如何入手呢?太傅還請細說.....!”


    豪強發展的源頭,劉宏不是不知道,他也知道該怎麽去做。


    但是這件事也不是他一個人就能做到的。


    自己身為天子,是製造並調和矛盾的,而不是把自己陷入矛盾之中。


    所以他才讓百官自己去說,主動去做。


    陳蕃和百官也明白天子的用意,但是如今他們這些已經資本化的家族,成為了資本的利益既得者。


    對付豪強、地主,事關自身利益,就算天子不說,他們自己也會主動站出來。


    利益都是爭取、鬥爭來的,等著別人賜予,是不現實的。


    聽到天子問話的陳蕃轉過身,環視殿內百官一眼,殿內百官也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見狀,陳蕃轉身麵向劉宏,恭聲說道:


    “啟稟陛下,那些人的發展,不外乎畜養人口、兼並土地!此兩者不絕,那些毒瘤就絕難鏟除!”


    “嗯!繼續說下去.....!”


    陳蕃點了點頭,而後繼續說道:


    “那些人畜養人口、兼並土地,除了上下勾結,欺壓百姓之外,最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天災人禍:百姓無法抵禦天災,為了不被餓死,不得已賤賣自己的土地,委身他們,成為他們壓迫的對象。


    第二,稅製的不合理:以往稅製,都是統一收取錢財、絹帛,而農民手中隻有糧食,若想滿足稅額,隻能將手裏的糧食賣掉。m.23sk.


    而那些人卻趁此壓低糧價,讓百姓原本能賣十錢的糧食,隻能賣到五錢,甚至更低,導致無法滿足稅額,朝廷和百姓皆受損失,唯獨他們從中謀利。


    第三,徭役:以往朝廷征發徭役,都需要百姓自己準備糧食衣物,時間短了還好,若是時間長了,錯過農時,導致百姓土地荒蕪,百姓沒了活計,朝廷又損失了稅收,弊大於利。


    第四,那就是吏治,能為百姓辦事的,百姓能依靠的,隻有各級官員。


    如果官員都不愛護自己治下的百姓,跟那些人同流合汙,壓榨百姓,那麽百姓絕難存活,因為官員的不法行為,導致百姓仇恨官府和朝廷。”


    隨著陳蕃話落,朝堂百官眼神堅定的看向劉宏。


    劉宏麵上則是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終於可以開始了。


    這四條,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困擾無數人的難題。


    無論是那些精明的皇帝,還是那些有識之士,都知道這些弊端的危害,也有人試圖改變,但是最後都是無疾而終。


    不是改不了,而是不能改。


    改來改去,最終還是會恢複到原來的樣子。


    包括皇帝、官員、還有那些豪強、地主在內,都是依靠那些的來存活的。


    皇帝也好,官員也好,總不能去革自己的命吧?


    但是如今不同了,隨著工業資本的發展,將自己和百官從中剝離了出來,使得三方受益,變成了豪強一方受益。


    自己聯合百官再對付那些人,也就不再那麽苦難。


    就拿第一條來說,天災的爆發,就意味著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進而成為朝廷的負擔。


    但是對於工業資本來說,那就意味著大量勞動力的誕生,因為資本完全有能力將那些負擔轉化成為生產力。


    比如一個地方遭了災害,由資本入場,前去興建作坊,讓那些受災的百姓做工,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百姓活下去,他們所生產的商品也可以給資本帶來利潤。


    而朝廷所需要做的,就是儲備足夠的糧食,賣給資本,用以保證那些勞動力即可。


    這也就是所謂的“以工代賑”,不過這樣一來,遠比以工代賑的效果更好,利益更大,好處更多。


    帝座上的劉宏看向殿內百官,沉聲道:


    “諸卿以為,太傅所言那四條如何?”


    李膺站出身來,朗聲道:


    “陛下,太傅所言之四條,皆為老成謀國之言,若此四條不解決,國家難安、百姓難安!”


    “臣等附議!!”


    隨著李膺話落,殿內百官也齊齊站出身來。


    “那好,既然諸卿都覺得此四條需要解決,那就議一議,解決的辦法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帝國之大帝劉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武仙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武仙墓並收藏大漢帝國之大帝劉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