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昱和段熲的操作下,再一次加劇了羌人與氏人雙方的仇恨。
雙方很多士兵的家屬都身在腹地的部落,如今卻被對方的殺死和抓走,兩方相遇得士兵終於或多或少的爆發了幾次衝突。
羌人與氏人雙方你來我往互相搶掠,各自獲得了大量的物資的同時,也損失了大量的人口。
但無論是麻異還是達魯爾,卻都沒有發現這一點,或者說,他們發現了卻是沒有在意,人口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增加財富的作用而已。
與此同時,賈詡也帶人趕到了遼東,隨後賈詡打開了天子傳來的第二道密信。
隻見密信上麵寫到:
“南北烏桓、高句麗、三韓!一定要讓他們亂起來!”
“讓他們亂起來??”
看完密信的賈詡開始閉上眼睛沉思起來,不過片刻,賈詡的腦海中就擬定了一個計劃。
隨即賈詡第一時間便派人趕往遼東北部高句麗境內,見到了高句麗的大王李肖。
當得知大漢準備用糧、鹽、絹帛等物資換取大量奴隸的消息之後,李肖和高句麗一眾貴族官員,頓時大喜過望。
對於他們來說,以往想要得到那些物資除了和大漢的走私商人交易之外,就隻能等互市才行。
如今隻是隨便抓些奴隸就能換取到他們夢寐以求的那些物資,無論是李肖還是高句麗的貴族官員全都不遺餘力的開始召集軍隊和護衛。
很快,高句麗境內,包括一萬的軍隊在內,一共集結起了一萬騎兵和兩萬步卒,總計三萬人馬向著三韓的境內撲了過去。
一向野心勃勃的李肖,一直都將東部的韓濊、沃沮以及三韓之地視為高句麗擴張的第一步,以往因為大漢的震懾,才不敢隨意攻打。
如今大漢隻是說他們需要大量的奴隸,可是並沒有說明是要哪裏的,西部的南烏桓和東北部的扶餘人都投降了大漢,自己肯定不能打,北烏桓又太遠了,唯一的目標也隻東部的韓濊(hui)、沃沮和三韓之地了。
既能擴張領地,也能獲取大量的物資,真正的是一舉兩得。
就在高句麗的人馬出發之前,賈詡也派人通知了身在北烏桓的李儒,讓他說服北烏桓的頭領舍莩趁機偷襲高句麗。
之後賈詡也派人到了樂浪郡,向韓濊、沃沮以及三韓之地的辰韓、馬韓和牟韓散布謠言,向他們發出了預警。
但他們一向自認和高句麗一直都井水不犯河水,是以沒人覺得高句麗會對他們用兵,對於賈詡散布的謠言和預警,也都沒放在心上
首當其衝的就是擋在高句麗東部的韓濊人和沃沮人。
麵對突然殺過來的高句麗三萬人馬,韓濊和沃沮的許多靠近高句麗領地的部落,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就被高句麗的人馬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當通過逃出來的青壯得知高句麗真的出兵,而且前方部落已經陷落之後,位於東部的韓濊和沃沮人這才反應來。
兩部召集人馬組織防禦的同時,也派出信使向玄菟郡趕去,向大漢求援,希望大漢能夠可憐可憐他們,幫助他們擊退高句麗人。
麵對韓濊和沃沮兩部的求援,玄菟郡的太守公孫域,非常痛快的表示,已經向天子上書,隻待天子令下,幽州軍便可派出軍隊支援他們。
兩名信使也千恩萬謝的離開了玄菟郡,就在返程的半路上,他們才反應過來,洛陽離這裏那麽遠,光傳信就要半個多月,再加上派遣大軍過來,更不知會耽誤多少時日。
等大漢的援軍過來,自己的部落怕是早就被高句麗給滅了.....!
雖然韓濊和沃沮倉促之間召集了一些人馬防禦,但依舊不是高句麗人的對手。
僅僅不過十餘日,高句麗便一路向東,接連攻破了韓濊和沃沮的二十多個大小部落,繳獲了大量的戰利品之外,同時也俘虜了將近七萬的奴隸。
眼見俘虜的奴隸如此之多,高句麗的大軍不得已,隻好選擇了退軍然後押送著那些奴隸向著遼東趕去。
而此時的韓濊和沃沮經過高句麗的攻伐,剩餘的部落加起來也才不過僅剩十來個,人口也不到四萬,若是高句麗再來一次,他們怕是直接就亡族了。
剩餘的韓濊和沃沮人,也聯合了起來,準備商議一下如何才能保全自己。
最終經過雙方一合計,索性舉族搬遷,投降內附到大漢境內,不管怎麽說,也總比被滅了的好。
於是乎,剩餘的韓濊人和沃沮人,趁著高句麗回撤之際,隻是倉促的收拾了一下,急匆匆的向著東部的樂浪郡趕了過去。
當高句麗大軍,押送著從遼東換來的糧、鹽和絹帛等物資返回高句麗之後,整個高句麗頓時沸騰起來。
“哈哈~,好啊,這些奴隸果然是好東西啊!”
看著堆放在王宮府庫內的大量物資,李肖不由得大笑出聲,他當了一輩子高句麗大王,還是頭一次過上這麽富裕的日子。
想到還有三韓的幾十萬人等著他們去抓,李肖和高句麗的貴族官員們也是雙目通紅的再次開始召集軍隊和青壯。
最終七拚八湊的,幾乎是召集了高句麗全國三分之一的青壯,這才湊齊了七萬人馬,浩浩蕩蕩的向著辰韓殺了過去。
北烏桓。
舍莩部落的中央大帳當中,自封為烏桓大人的舍莩,神色鬱悶的坐在桌案前。
李儒和王鳴則是分別端坐於下首的兩側,默不作聲。
自去年舍利被皇甫嵩擊敗,北烏桓損失了七千騎兵之後,北烏桓可謂是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天籟小說網
雖然如今舍莩在李儒和王鳴等人的幫助下,拉起了一支一萬多人的隊伍,也算是北烏桓各部之中最強大的一個。
可是他的威望比起他的父親舍利,卻是遠遠不如,始終不能讓整個北烏桓的各部聽命於自己,這讓舍莩一直以來都很是憤恨不已。
“兩位先生,如今過去數月之久,各部頭領依舊不肯臣服於我,如此下去如何是好?”
說罷,舍莩分別看了李儒和王鳴一眼,希望他們能幫自己出出主意。
王鳴笑了笑,開口說道:
“那些頭領之所以不願意臣服大人,無非就是看到去年部落中的勇士損失過重罷了!
隻要舍莩大人率領麾下的一萬勇士征討,滅兩個最不聽話的,他們到時候自會前來臣服!”
舍莩有些猶豫的說道:“嗯~王先生說的有道理,可是他們畢竟都是我父親的舊部,輕易征討,是否不妥?”
隨即李儒也趕忙起身說道:
“舍莩大人說的不錯,在下以為,想讓他們臣服,隻需對外取得一場勝仗即可!”
雙方很多士兵的家屬都身在腹地的部落,如今卻被對方的殺死和抓走,兩方相遇得士兵終於或多或少的爆發了幾次衝突。
羌人與氏人雙方你來我往互相搶掠,各自獲得了大量的物資的同時,也損失了大量的人口。
但無論是麻異還是達魯爾,卻都沒有發現這一點,或者說,他們發現了卻是沒有在意,人口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增加財富的作用而已。
與此同時,賈詡也帶人趕到了遼東,隨後賈詡打開了天子傳來的第二道密信。
隻見密信上麵寫到:
“南北烏桓、高句麗、三韓!一定要讓他們亂起來!”
“讓他們亂起來??”
看完密信的賈詡開始閉上眼睛沉思起來,不過片刻,賈詡的腦海中就擬定了一個計劃。
隨即賈詡第一時間便派人趕往遼東北部高句麗境內,見到了高句麗的大王李肖。
當得知大漢準備用糧、鹽、絹帛等物資換取大量奴隸的消息之後,李肖和高句麗一眾貴族官員,頓時大喜過望。
對於他們來說,以往想要得到那些物資除了和大漢的走私商人交易之外,就隻能等互市才行。
如今隻是隨便抓些奴隸就能換取到他們夢寐以求的那些物資,無論是李肖還是高句麗的貴族官員全都不遺餘力的開始召集軍隊和護衛。
很快,高句麗境內,包括一萬的軍隊在內,一共集結起了一萬騎兵和兩萬步卒,總計三萬人馬向著三韓的境內撲了過去。
一向野心勃勃的李肖,一直都將東部的韓濊、沃沮以及三韓之地視為高句麗擴張的第一步,以往因為大漢的震懾,才不敢隨意攻打。
如今大漢隻是說他們需要大量的奴隸,可是並沒有說明是要哪裏的,西部的南烏桓和東北部的扶餘人都投降了大漢,自己肯定不能打,北烏桓又太遠了,唯一的目標也隻東部的韓濊(hui)、沃沮和三韓之地了。
既能擴張領地,也能獲取大量的物資,真正的是一舉兩得。
就在高句麗的人馬出發之前,賈詡也派人通知了身在北烏桓的李儒,讓他說服北烏桓的頭領舍莩趁機偷襲高句麗。
之後賈詡也派人到了樂浪郡,向韓濊、沃沮以及三韓之地的辰韓、馬韓和牟韓散布謠言,向他們發出了預警。
但他們一向自認和高句麗一直都井水不犯河水,是以沒人覺得高句麗會對他們用兵,對於賈詡散布的謠言和預警,也都沒放在心上
首當其衝的就是擋在高句麗東部的韓濊人和沃沮人。
麵對突然殺過來的高句麗三萬人馬,韓濊和沃沮的許多靠近高句麗領地的部落,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就被高句麗的人馬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當通過逃出來的青壯得知高句麗真的出兵,而且前方部落已經陷落之後,位於東部的韓濊和沃沮人這才反應來。
兩部召集人馬組織防禦的同時,也派出信使向玄菟郡趕去,向大漢求援,希望大漢能夠可憐可憐他們,幫助他們擊退高句麗人。
麵對韓濊和沃沮兩部的求援,玄菟郡的太守公孫域,非常痛快的表示,已經向天子上書,隻待天子令下,幽州軍便可派出軍隊支援他們。
兩名信使也千恩萬謝的離開了玄菟郡,就在返程的半路上,他們才反應過來,洛陽離這裏那麽遠,光傳信就要半個多月,再加上派遣大軍過來,更不知會耽誤多少時日。
等大漢的援軍過來,自己的部落怕是早就被高句麗給滅了.....!
雖然韓濊和沃沮倉促之間召集了一些人馬防禦,但依舊不是高句麗人的對手。
僅僅不過十餘日,高句麗便一路向東,接連攻破了韓濊和沃沮的二十多個大小部落,繳獲了大量的戰利品之外,同時也俘虜了將近七萬的奴隸。
眼見俘虜的奴隸如此之多,高句麗的大軍不得已,隻好選擇了退軍然後押送著那些奴隸向著遼東趕去。
而此時的韓濊和沃沮經過高句麗的攻伐,剩餘的部落加起來也才不過僅剩十來個,人口也不到四萬,若是高句麗再來一次,他們怕是直接就亡族了。
剩餘的韓濊和沃沮人,也聯合了起來,準備商議一下如何才能保全自己。
最終經過雙方一合計,索性舉族搬遷,投降內附到大漢境內,不管怎麽說,也總比被滅了的好。
於是乎,剩餘的韓濊人和沃沮人,趁著高句麗回撤之際,隻是倉促的收拾了一下,急匆匆的向著東部的樂浪郡趕了過去。
當高句麗大軍,押送著從遼東換來的糧、鹽和絹帛等物資返回高句麗之後,整個高句麗頓時沸騰起來。
“哈哈~,好啊,這些奴隸果然是好東西啊!”
看著堆放在王宮府庫內的大量物資,李肖不由得大笑出聲,他當了一輩子高句麗大王,還是頭一次過上這麽富裕的日子。
想到還有三韓的幾十萬人等著他們去抓,李肖和高句麗的貴族官員們也是雙目通紅的再次開始召集軍隊和青壯。
最終七拚八湊的,幾乎是召集了高句麗全國三分之一的青壯,這才湊齊了七萬人馬,浩浩蕩蕩的向著辰韓殺了過去。
北烏桓。
舍莩部落的中央大帳當中,自封為烏桓大人的舍莩,神色鬱悶的坐在桌案前。
李儒和王鳴則是分別端坐於下首的兩側,默不作聲。
自去年舍利被皇甫嵩擊敗,北烏桓損失了七千騎兵之後,北烏桓可謂是損失慘重,元氣大傷。天籟小說網
雖然如今舍莩在李儒和王鳴等人的幫助下,拉起了一支一萬多人的隊伍,也算是北烏桓各部之中最強大的一個。
可是他的威望比起他的父親舍利,卻是遠遠不如,始終不能讓整個北烏桓的各部聽命於自己,這讓舍莩一直以來都很是憤恨不已。
“兩位先生,如今過去數月之久,各部頭領依舊不肯臣服於我,如此下去如何是好?”
說罷,舍莩分別看了李儒和王鳴一眼,希望他們能幫自己出出主意。
王鳴笑了笑,開口說道:
“那些頭領之所以不願意臣服大人,無非就是看到去年部落中的勇士損失過重罷了!
隻要舍莩大人率領麾下的一萬勇士征討,滅兩個最不聽話的,他們到時候自會前來臣服!”
舍莩有些猶豫的說道:“嗯~王先生說的有道理,可是他們畢竟都是我父親的舊部,輕易征討,是否不妥?”
隨即李儒也趕忙起身說道:
“舍莩大人說的不錯,在下以為,想讓他們臣服,隻需對外取得一場勝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