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煤炭的具體價格,曹嵩也開始細細思量起來。


    曹嵩沉吟片刻,開口說道:“如今百姓生活困苦,煤炭價格不宜過高,售價的話暫時定為六十錢一石較為合適!也就是一斤糧食換取二十斤煤炭。”


    “至於收購價格嘛~不妨定為六錢一旦。按照糧食兌換價格來說,一斤糧食換取兩百斤煤炭,不知周陽兄以為如何?”


    “嗯,巨高兄此言有理!就按照這個價格擬定吧!”


    聽到曹嵩擬定的價格,袁逢細細盤算了一下,覺得沒什麽問題,便同意了曹嵩的意見。


    畢竟這個時代不像後世那樣,需要用采暖爐來帶動暖氣,煤炭的消耗巨大,往往一戶人家都需要耗費三到五噸左右。


    按照袁逢的估計,從百姓的角度來看,按照一個小煤爐的消耗來算,尋常百姓隻需花費三十多斤糧食購買煤炭,就能夠度過冬日最寒冷的幾個月。


    相比於往年冬日禦寒的耗費來說,購買煤炭無疑最為省錢,也最是好用,最主要的還是大部分百姓都能買的起。


    消費高一些也就是煤爐了,但煤爐是一個能夠長期使用的東西,平均下來花費也不是很大。


    從烏桓人和草原人的角度來看,按照正常互市五倍的價格來算,他們需要用三隻成年羊才能換取一石糧食。


    可是想要想要養活三隻成年羊,那就需要一年到頭的精心照料才行,還要麵對各種天災和部落頭領的剝削,一個幾十隻羊的羊群,一年下來除去各種開支,能夠留在普通牧民手裏的羊也不會超過三隻。???.23sk.


    可是他們如今隻需每日要挖上一千斤煤炭就能換取五斤糧食,一個月獲得的糧食就能換取往常一年的收入,他們何樂而不為呢?


    隨後袁逢繼續問道:“至於采購資格,不知該當如何?”


    聽得袁逢此話,曹嵩也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這的確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按照曹嵩剛剛的定價來看,從遼西那邊采購煤炭再運回大漢境內販賣的話,除去各種成本開支,最少也能獲得百分之六百的收益。


    再加上未來整個大漢對於煤炭的需求量定然極為龐大,這是一條源源不絕的財路,其中能夠獲得的財富,足以使人瘋狂。


    這是一塊無比誘人的蛋糕,所有人都緊緊盯著這塊蛋糕,想要分上一塊,但畢竟蛋糕隻有那麽大,分給所有人,顯然不太現實。


    如今想要獲得這個資格的世家豪強,已經不下百家,可是名額就那麽多,給了十個人,就會徹底得罪剩餘的九十人。


    麵對那些人的不滿和怒火,即便是袁家和曹家兩家聯手,隻怕也難以承受。


    一時間關於采購資格如何分配的問題,讓兩人陷入沉默當中。


    “陛下這是丟給了咱們一個難題啊!”


    袁逢沉吟許久之後,始終沒有想出一個辦法該如何解決,隨後又想到了之前的那幾張圖紙,不由得苦笑一聲。


    “難題?”


    此刻曹嵩也是絞盡腦汁的思索著可行的辦法,冷不防聽到袁逢提到了“難題”兩字,不由得眼前一亮,很快便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隨後曹嵩麵帶笑容的看向袁逢,笑聲道:“哈哈~這的確是個難題,不過咱們完全可以把這個難題給拋出去啊!”


    “嗯?巨高兄此話何意?”


    見到曹嵩如此模樣,顯然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袁逢連忙出聲詢問。


    曹嵩眼珠一轉,笑嘻嘻的看向袁逢,“咱們兩家自不用說,一家一個名額,至於剩下的那些,不妨拿出來賣給他們,讓他們去競價,誰給的錢多,咱們就賣給誰!”


    “好辦法!!”


    袁逢也是恍然大悟,曹嵩這個主意實在是太過完美了,不僅成功的轉移了矛盾,讓他們自己去爭,還能趁機收割一波,算是占盡了好處。


    袁逢高興的同時,心中也是微微一動,抬頭看了曹嵩一眼,他總感覺曹嵩的這種手法,怎麽和當今天子那麽像?


    不管什麽事,總能完美的將自己摘出去,同時還是最大的受益者。


    以往的袁逢便隱隱察覺到了這一點,可始終想不到應對的方法,如今自己和曹嵩站在同一角度,袁逢似乎發現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努力讓別人鷸蚌相爭,自己則漁翁得利,完事兒之後還得讓他們說自己一個好,名利雙收,這種做法還真是爽到了極點。


    打不過,就加入,這就是袁逢此刻的心情。


    隨後兩人又就其他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商議,待到將奏章擬定完成兩人共同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之後,曹嵩才在袁逢的親自相送之下,離開了袁府。


    .......


    第二日,曹嵩、袁逢的聯名奏章,便送到了劉宏的桌案之上。


    “古人能夠做到如此高位之人,果然沒一個簡單的,隻要能夠打破他們眼光和思維的局限性,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問題,未來定會有無限的可能!”


    待到劉宏將奏章上麵的內容仔細閱讀完畢之後,心中對此也不禁讚歎不已。


    除了關於煤炭的合理定價之外,最讓劉宏意外的就是,兩人提出了以競價拍賣的方式,對采購煤炭資格進行售賣。


    這種方式,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先進的商業手段了,同時也方便官方對這些人進行管理。


    不過劉宏最為看重的還是曹嵩和袁逢提出的關於利用官位來吸引學子加入三所學院的事情。


    這件事情,可以說是對於眼下官員選拔體製的一種改革,需得謹慎商議一番才好。


    隨後劉宏放下手中的奏章,看向身旁侍立的一個小黃門,“太傅今日病情如何?”


    小黃門恭聲道:“啟稟陛下,奴婢剛剛尋人打探了一下,太傅的病情已經開始好轉,不出三五日,便可痊愈!”


    “那還是算了吧!”


    劉宏失落的點了點頭,隨後說道:“召太尉李膺、司徒胡廣、司空袁逢、大司農曹嵩,宮內對奏!”


    “諾!”


    小黃門宋典聞言,快步離開了德陽殿,向著百官辦公的官署方向跑去。


    不多時,被劉宏傳召的幾人便匆匆來到了德陽殿內,四人向著劉宏躬身一禮。


    “臣等,拜見陛下!”


    “諸卿免禮!坐!”


    “謝陛下!”


    “太尉、司徒,你們先看看這個!”


    待到君臣見禮之後,劉宏將曹嵩、袁逢二人的聯名奏章遞給了李膺和胡廣二人。


    胡廣點點頭,從劉宏接過奏章,剛剛將奏章打開,一旁的李膺也偏著身子,將腦袋伸了過來。


    場麵一度非常和諧!!


    片刻之後,看完奏章的胡廣和李膺都不由得臉色一變,隨後胡廣便將奏章遞還給了劉宏。


    “不知太尉和司徒有何看法?”


    聽得劉宏問話,兩人相視一眼,胡廣向著劉宏拱手一禮,而後沉聲說道:


    “啟稟陛下,關於煤炭價格和名額分配一事,臣沒有意見,倒是關於賜予三所學院學員們官職一事,臣以為還需慎重考慮才是!”


    劉宏點了點頭,隨後看向李膺,“太尉呢?有何意見?”


    李膺恭聲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司徒言之有理!賜予官職一事,的確需要謹慎行事!”


    李膺和胡廣明麵上雖然沒有提出反對,但是看他們的態度,似乎是不太同意曹嵩和袁逢兩人的意見。


    這讓一旁的曹嵩和袁逢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帝國之大帝劉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武仙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武仙墓並收藏大漢帝國之大帝劉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