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洛陽考核之時,李儒以第八名的成績,自請來到家鄉,擔任縣令。


    他自幼成長在這裏,所以他希望,能憑借自己所學,為家鄉父老做出自己的貢獻,改善他們的生活。


    李儒牢牢記得天子接見他時親口對他說的話:“卿有子房之才,功成不忘家鄉,朕心甚慰,望卿此去能造福一方,朕在洛陽等著卿!”


    劉宏此話讓李儒感動莫名,當即發誓若不能如陛下所說造福一方,此生無臉再見陛下。


    回到合陽的李儒看到當地百姓生活困苦,官府府庫空虛,於是第一時間開始了內部整頓,然後召集合陽當地豪強地主,希望他們能夠借糧給官府,但均遭到拒絕。m.23sk.


    於是李儒痛下殺手,以兼並土地,欺壓百姓等罪名對他們進行抓捕審訊,然後對其家產進行查抄,逼得當地豪強地主不得已隻好捐獻出了大量的糧食土地,可以說是將合陽本地的豪強地主得罪了個遍。


    隨後帶著人整日遊走於城鎮鄉村之間,調查和整理戶籍人口,大力收攏流民,並鼓勵百姓開墾荒地,派遣官員親自到田間指導百姓耕種。


    如今的合陽,經過李儒的治理,情況已是大有改觀,大部分百姓都耕有其田,百姓們安居樂業。


    因為李儒頂著天子門生的頭銜,不要說那些豪強地主,就連他的上級左馮翊王允,對李儒也是諸多支持。


    合陽縣衙,李儒正在處理政務,一名衙役忽然跑了進來。


    “李縣令,咱們去往冀州,接收流民的人回來了!正在縣城東門城外!”


    李儒停下手頭的工作,問道:“哦?他們帶了多少人回來?”


    衙役想了想,說道:“大概有五千多人!”


    “走,咱們去看看!”


    說罷,李儒起身離開縣衙,向著城外走去。


    “見過李縣令!”


    見到行走於縣城當中的李儒,過往的百姓,紛紛上前行禮,看向李儒的眼神,充滿了感激和敬重。


    “諸位不必客氣!”


    李儒也是和氣的與百姓們打著招呼,看到這些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李儒內心也很是開心。


    想到他剛到合陽時,看到的百姓幾乎人人麵帶菜色,雙目無神,個個都猶如行屍走肉一般,還不到一年時間,就大部分換了模樣,人人臉上都充滿了對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想到憑借天子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之下,讓百姓過上了這種幸福的生活,李儒的內心,很是滿足的同時,也被一股責任感填滿。


    大漢的郡縣百姓,何其之多,自己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不多時,李儒來到合陽外,見到了這些從冀州接收來的流民。


    經過長途跋涉,每個人都蓬頭垢麵,衣服也是破破爛爛,但是李儒卻從他們明亮眼中看了對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隨後李儒將負責接收的官員喚了過來,“這些人情況如何?”


    “啟稟縣令,這些人都是因為早年受了災,成為流民之人,一直四處遊走乞討,聽聞了陛下的詔令,都是自願前來!”


    “恩!”


    李儒點了點頭,隨後問道:“路上可有什麽情況?”


    “沒有,屬下一路走來,沿途各個郡縣都設有賑濟的粥棚,並無一人餓死!”


    “恩!那就好!”


    隨後李儒看向身旁的一名衙役,“你去通知縣丞,讓他立刻準備一些食物和衣服,發給這些人!”


    “諾!”


    那名衙役轉身向著城內跑去。


    隨後李儒來到這些流民麵前,大聲喊道:“鄙人李儒,乃是這合陽的縣令,我代表合陽的百姓,歡迎你們來到這裏!以後這裏就是你們的家了!”


    “我等見過李縣令!”


    聽到李儒那親和的話語,流民當中,幾名為首的老者,站出身來向著李儒恭敬的行禮,他們一路走來,見到這合陽治下的百姓的生活,的確要比其他地方安定祥和許多。


    李儒笑聲說道:“諸位不必多禮!我們奉陛下的詔令,已經為你們搭建了房屋,等將你們編戶之後,會發給你們糧食和農具,用於度日和開墾荒地!”


    “謝陛下,謝李縣令!”


    隨後李儒安排了人手,帶著這些人來到了城東北部新搭建的安置區,然後找來縣中文書,開始對這些流民進行編戶齊民。


    就在李儒忙碌的時候,不遠處幾個羽林軍的士卒,騎著快馬出現在了城東門口處。


    守衛城門的士卒急忙上前迎接,“小人見過幾位郎官!”


    為首的羽林軍,點了點頭,沉聲問道:“你們合陽的縣令李儒何在?我等奉陛下之命,有詔令給他!”


    “李縣令正在那邊進行流民的安置工作,幾位郎官請稍等,小人這就去將縣令尋來!”


    幾名羽林軍順著城門守衛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身著縣令官袍的李儒,不斷的遊走於流民和一眾合陽官吏之間,詢問並記錄著什麽。


    為首的羽林軍官點了點頭,“好!”


    很快李儒便隨著那名城門守衛來到了禦林軍官麵前。


    “在下合陽縣令李儒,見過幾位郎官!”


    “李縣令不必多禮,陛下有詔書給你!”


    說話間,羽林軍官取出一卷詔書,高聲說道:“合陽縣令,李儒接詔!”


    李儒向著詔書躬身一禮,:“臣,李儒,奉詔!”


    隨後羽林軍官展開詔書,高聲念道:“合陽縣令李儒,欺壓良善,肆意抄沒他人田產,且私自販賣糧鹽,著革去李儒縣令之職,擇日押回京師,接受調查!”


    “臣,領詔!”


    李儒顫抖著雙手接過詔書,周圍的百姓也不敢相信的看著李儒和幾名羽林軍的士卒。


    剛剛還滿腔熱血的李儒,此時心頭拔涼拔涼的,他不明白,為什麽天子會給他下這樣一封詔書,他明明將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以書信的方式,呈報給了天子。


    自己怎麽就成了欺壓良善,肆意妄為之人了?


    李儒並沒有喊冤,也沒有解釋什麽,他不相信英明的天子會這樣對待自己,洛陽那邊一定是發生了什麽。


    李儒神色陰冷的思考著一切的可能性,很快就想到了,定然是這合陽縣的豪強四處走動,聯合洛陽的高官彈劾了自己,而天子也肯定是受到了某些人的蒙蔽。


    看到接過詔書的李儒,羽林軍官沉聲說道:“既然李縣令,已經接詔,還是準備一下,隨我等回洛陽去吧!”


    李儒看了那些流民一眼,隨後說道:“這位郎官可否給下官兩日的時間來安置那些流民?”


    羽林軍官點了點頭,“可以!這是陛下定下的國策!我們多等兩日,也無妨!”


    幾名羽林軍的士卒也實在是想不明白,他們一路走來,這裏的百姓分明就是安居樂業,比其他地方好上不少,天子不可能不知道。


    為什麽一向英明的天子會下這樣一道詔書?


    經過一日的安排,看到所有的流民都有了自己的房屋也領取到了種子和農具之後,李儒這才放下心來,返回了縣衙。


    回到縣衙的李儒,將合陽縣所有的官吏和衙役,全部都召集到了衙門當中,將天子詔他回京的事情說與了眾人。


    “什麽?陛下一向英明,怎麽會這樣?”


    聽完之後,縣丞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李儒。


    這名縣丞也是經過在洛陽通過考核的一名寒門學子,因為排名不太靠前,所以才跟隨李儒一起來到這合陽縣。


    李儒神色陰冷,麵帶殺氣的說道:“定是咱們之前的動作傷到了某些人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陷害,以至於天子也被他們所蒙蔽!”


    “那怎麽辦?”


    李儒冷笑一聲,“我可以走,但是我還有一天的時間,臨走前這些禍害必須除掉。


    以免我走後,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合陽又被他們搞的民不聊生!”


    “縣令,您說怎麽辦吧!我等都聽你的!”


    一眾衙役也紛紛表態,他們都是李儒從窮苦百姓中提拔起來的,曾經深受那些豪強地主的欺壓,自然不願意再見到他們為非作歹。


    李儒冷聲說道:“按照之前調查出來的罪證,一一上門拜訪,該抓的抓,該殺的殺!一個都不要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帝國之大帝劉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武仙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武仙墓並收藏大漢帝國之大帝劉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