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袁紹?”


    袁逢離開不久,王越就帶著兩個羽林郎還有幾名侍女來到了這處小院。


    “在下正是,不知幾位郎官是?”


    袁紹有些不明所以的看著突然出現在門前的王越幾人。


    “奉天子令,袁紹接詔!”


    王越掏出一卷詔書,高高舉在手中。


    “庶人,袁紹奉詔!”


    “朕聞袁家長子本初,為人謙遜有禮,才識過人,乃是難得一良材,朕甚喜之,特召為羽林郎,入禦林營!”


    “臣,謝陛下天恩!”


    袁紹伸出雙手,接過詔書,內心雖然激動,可是並未有任何失態之舉。


    王越很是欣賞的看著眼前的少年,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很不錯,你最近的作為,陛下都看在眼裏,好好把握機會,不要辜負天子和你母親對你的期望!”


    “您是說?陛下知道我?”袁紹有些詫異。


    王越笑了笑,說:“從你背著你母親離開袁家之後,誰不知道,陛下也是一直關注著你。”


    “原來是這樣!”


    袁家是少有的幾大世家之一,鬧出這麽大的動靜,天子知道了也不稀奇,不過知道天子一直關注著自己之後,袁紹心中還是感動不已。


    “你母親在嗎?陛下還有一道詔書,是給你母親的。”


    說話間,王越從身後的羽林郎手中取過另一封詔書。


    “在屋內,請隨我來。”


    隨後袁紹領著王越來到屋門外,自己則進屋去請王氏出來。


    袁紹的母親因為體弱多病,在袁紹的攙扶下,依舊顯得步履艱難。


    “奉天子令,王氏接詔!”


    “妾,王氏奉詔!”


    說罷袁紹的母親俯身就要跪下。


    王越急忙上前虛扶一下,“陛下說了,準夫人不跪!”


    王氏卻是搖了搖頭,“妾銘記陛下大恩,但禮不可廢,若為妾開了先例,隻恐有損陛下威儀!”


    說罷,堅持要求袁紹扶著自己跪倒在地。


    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子,王越也不再堅持,開始宣讀詔書:


    “袁母王氏,溫婉賢良,教子有方,為天下之表率,特封王氏:良德夫人,賜侍女三人,錢二十萬,予以嘉獎!”


    “妾,謝陛下天恩!”


    袁紹的母親此刻已是感動的落下了淚水。


    看著這對母子拮據的生活終於有了好轉,王越也不由得替他們感到高興,揮了揮手,三名侍女,將袁紹的母親扶進了屋內。


    “本初,你可知道陛下為何組建禦林營?”


    聽到王越的問話,疑惑的開口說:“我聽說是為了培養訓練軍官用的,還有就是陛下需要一些自己人的支持?”


    “你說的隻是其中之一,天子誌向遠大,他需要一批能跟得上他腳步的青年才俊,而你的能力恰恰得到了陛下的認可!”


    “跟得上陛下的腳步?”


    袁紹思索著這句話的含義,在他看來,天子需要的可能不僅僅隻是忠誠。???.23sk.


    “請轉告陛下,吾一定緊緊跟在陛下身後,絕不會落後於人。”袁紹的眼神愈發堅定。


    王越上前拍了拍袁紹的肩膀,笑著說:“這些話,還是等你將來親自跟陛下說吧,過些天禦林營就開始正式招收學員了,這段時間好好陪陪你的母親吧!”


    翌日


    崇德殿,文武百官早早就齊聚於此,殿內聲音略微有些嘈雜,眾人所討論之事,也都大部分跟“清議”之事有關。


    “陛下駕到!”


    隨著張讓一聲高呼,殿內頓時恢複了安靜。


    “大聲念一遍,讓諸卿都聽一聽!”


    君臣見禮之後,劉宏將張奐的那封信遞給了張讓。


    張讓接過信箋,開始大聲宣讀:


    “臣奉陛下之命北上防禦,途經北地,一路之見聞,蠻夷之惡行,讓臣悲怒交加,特以此書請陛下知曉北境之苦難。


    臣路過之村莊少有幸存者,無數百姓慘死,其中不乏老人、孩子婦女者,更有身懷六甲者被其剖腹,未成型之嬰兒棄於一旁,房屋村莊化為一片焦土,宛如人間煉獄。”


    隨後就是張奐所記錄的被毀村莊和遇難的百姓人數,將近四萬百姓慘遭毒手。


    帝座上的劉宏再次聽到這些慘狀和數字,依舊異常憤怒。


    朝堂之上的百官除了震驚於匈奴的殘暴之外,更多的則是因為匈奴的挑釁,一個個也是震怒不已。


    “匈奴賊子,區區蠻夷,居然敢犯我大漢,做下如此惡行,臣請陛下發兵誅之!”


    一名年約六十的老臣,滿麵通紅的站出身來,雖然是一個文官,卻滿臉的殺氣。


    “請陛下發兵誅之,揚我漢威!”


    大部分文武官員也齊齊出聲。


    隨後陳蕃、胡廣和竇武、李膺等人也紛紛出聲,一時間整個朝堂群情洶湧,幾乎所有人都放下了彼此的不和以及偏見,同仇敵愾,要求出兵討伐匈奴。


    看著群臣的情緒被調動起來,此刻劉宏也站起身來,朗聲說道:“匈奴賊子,犯我邊疆,殺我子民,累累血債,罄竹難書,若不討伐,朕愧為天子!”


    劉宏環視百官,沉聲問道:“不知諸卿還記得破胡侯之言否?”


    “犯我強漢,雖遠必誅!”


    百官高呼起了陳湯的這句名言,眾人的情緒可謂是到達了一個頂峰。


    “陛下三思,此刻實在不宜出兵!”


    就在所有人情緒高漲之時,一道不和諧的聲音傳入眾人耳中,所有人都怒視著身為大司農的曹嵩。


    那名老臣立時開口怒斥道:“好你個曹巨高,為何如此怯戰?”


    沒有理會眾人怒視的目光,曹嵩向著劉宏躬身一禮。


    “陛下,眼下朝堂剛剛穩定,西涼那邊剛剛結束西羌的叛亂,國庫已然空虛,若是貿然出兵北征,隻恐大漢和百姓難以承受,請陛下三思啊!”


    “這....”


    曹嵩身為掌管天下錢糧的大司農,自然對大漢的財政了如指掌,一時間百官也麵麵相覷,國家打不起仗了。


    “縱然如此,難道就任由他們肆虐我大漢邊境屠殺我大漢百姓嗎?”


    麵對那名老臣的質問,曹嵩不再說話,而劉宏則是看向陳蕃。


    陳蕃會意,站出身來:“陛下,臣以為,大司農的話確有道理,財政不足若是強行出兵,隻會增加百姓負擔,此舉實為不智。”


    劉宏點了點頭,“那太傅該以為如何?總不能就這麽看著他們離去而不聞不問吧?”


    “臣以為,大軍無法出征,派出一支少數騎兵進行襲擾還是可行的,這樣可以牽製他們,我大漢也可以趁機休養生息,待到國力恢複再揮軍北上,一舉蕩平北方草原”陳蕃搬出了前些日子他們幾人商議的策略。


    一旁的胡廣看著猶如影帝附體的君臣二人,心中不由歎息一聲,隻怪自己演技不夠精湛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帝國之大帝劉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武仙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武仙墓並收藏大漢帝國之大帝劉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