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宮,
自從劉宏登基以後,竇妙除了那次朝會之外,政務上的事情竇妙幾乎從未過問,竇妙並不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同時她也是一個聰明的女子。
竇妙知道,皇帝早晚都會長大,權利遲早都會交到天子手中,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了竇家考慮,自己都不該過多插手朝堂政務。
宮中裁剪開支用度一事竇妙早就知曉,可是天子唯獨沒有裁剪她長樂宮的用度,況且劉宏每日都堅持來長樂宮向竇妙問安,這讓膝下無子的竇妙在這冰冷的深宮之中感到了一絲溫暖。
清晨,起身不久的竇妙在宮中女官的陪同下來到長樂宮的後園散步。
竇妙抬頭看了一眼清晨的陽光,然後看向身旁的女官,“陛下快到了,你去將早膳備好。”
“諾!還是像前幾日那樣嗎?”女官問道。
“嗯,陛下喜歡你做的小菜,今日多弄一些。”
自從前幾日劉宏前來問安,竇妙聽說劉宏沒有吃晨食的習慣之後,便要求劉宏每日都要來長樂宮吃完晨食之後才能回去處理政務,感受到竇妙的關心,劉宏隻好應允,以此長樂宮的女官每日都會為劉宏準備一份晨食。
半個時辰之後,竇妙掐準時辰,返回了長樂宮,不多時便有女官來報。
“太後,陛下前來問安。”
“快叫他進來。”
竇妙的語氣中帶有一絲急切,感受到太後語氣的不同,那名女官麵帶笑容腳踏碎步的向外走去,最近她們也發現,太後心情明顯比之前好了許多。
在女官的指引下,劉宏來到長樂宮中,規規矩矩的向竇妙叩拜行禮。
“臣,恭問太後躬安。”
“朕躬安,皇帝請起。”
雖然現在劉宏和竇妙的關係親近了不少,但明麵上的禮儀還是必須要有的。
禮畢之後,竇妙微笑著看向一旁的宮女,“筱紅,快把晨食端上來。”
竇妙則拉著劉宏坐在了桌案前,給人一種母子情深的畫麵。
很快長樂宮女官便將晨食端了上來,一一擺放在劉宏麵前,樣式很簡單,就是一碗粥和幾個小菜,天子節儉她們也是知道的。
“快些吃吧,還熱乎著呢。”
“謝母後,那兒就不客氣了。”
說話間,劉宏便拿起碗筷大快頤朵起來,竇妙慈愛的看著年幼劉宏吃的胃口大開,心中也滿是歡喜。
很快劉宏就將晨食一掃而淨,一向奉行節儉的劉宏沒有絲毫浪費。
吃完晨食之後,竇妙便拉著劉宏的小手嘮起了家常,絲毫沒有過問任何政事,而劉宏似乎也明白竇妙的心思,再加上他獨自一人入宮,對於這種溫暖的感覺他也很是享受。
此時他們二人似乎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後,而是一對尋常的母子。
竇妙也多次提出想要裁減長樂宮的用度,但都被劉宏拒絕,劉宏更是直言,太後乃是國母,侍奉先帝多年,理當享受那些應有的尊容,這讓竇妙感動不已。
看著時辰不早,劉宏便向竇妙告辭去處理政務,竇妙也不好過多挽留,隻是一再叮囑他要愛惜自己身體,不要過度操勞。
待到劉宏走後,女官筱紅笑嗬嗬的看向竇妙,“太後,陛下最近食量見長,今天可是吃的一點不剩呢。”
竇妙也笑著點了點,“你一會兒去德陽殿問問張讓,看看陛下最近的胃口如何,明日好多準備一些。”
......
“陛下,大將軍、太傅陳蕃、太尉李膺、還有司徒胡廣求見。”
“準。”
劉宏放下了手中的奏章。
“臣等,拜見陛下。”
“免禮,坐。”
見禮完畢之後,陳蕃率先開口:“陛下,眼下春耕已經完成,但是根據太史令推斷,今年可能會發生旱情,還請陛下早做準備。”
“唔!之前由於朝堂動亂,水利工程方麵的確有所荒廢,此時就由太傅主持,大司農曹嵩協助,尋找一個精通水利的人才負責水利項目。”
“諾,臣舉薦南陽張貞可以擔當此任,”陳蕃似乎早有準備,說出了一個人名。
“這張貞是何人?”
對於這個陌生的名字劉宏沒有絲毫印象。
陳蕃介紹道:“張貞,字元吉,乃是張衡張平子之孫,精通天文算學,乃是難得人才。”
“嗯,既然是太傅舉薦,朕自然信任,太傅可辟為府中從事,令他負責大河以北的水利項目。”
水利工程一向都是國家大事,劉宏也非常重視,於是便交給了陳蕃親自主持,由陳蕃這位老大人負責,想來底下那幫人也不敢過於放肆。
“陛下,之前由於那陽球大肆抓捕官吏,導致多地官府已經無法正常運轉,臣以為應當立刻進行補充,以免造成地方混亂,這是臣舉薦的名單,請陛下過目。”
陳蕃剛剛說完,竇武便趕緊拿出一張信箋,一邊說一邊交給了一旁伺候的張讓。
劉宏並沒有接過那封信箋,而是真摯的看向竇武,輕笑道:“既然是大將軍舉薦,定然沒有問題,就按大將軍的意思辦吧。”
“陛下英明,”
看到天子如此信任,竇武也放下心來。
可是竇武不知道他的這個舉動卻惹得陳蕃、李膺還有胡廣三人有些不悅,在他們看來竇武這是培植自己的勢力想要獨攬大權了。
不過眼看天子沒有說什麽,他們也不好公然開口反對竇武。
“陛下下令各地官吏舉薦的士人學子,如今已經大部分來到京師,不知何時對他們進行考核?還有那些自行前來的學子不知如何安排?”
一旁的司徒胡廣也站起身來,詢問劉宏,顯然他對這件事情是極為看重。
“那就定在半月以後吧。”
想到那些無人舉薦的學子,大部分都是出身貧寒之人,劉宏開口說道:“至於那些自行前來的學子,就由少府安排,一應吃喝用度都由少府負責,他們能夠不遠萬裏來到洛陽已是不易,不能在讓他們徒增耗費。”
“陛下聖明,老臣代那些學子謝陛下關愛。”
說著胡廣就要向劉宏行禮,他出身貧寒,自然清楚寒門學子想要出頭是何等艱難,如今劉宏不僅給了他們機會,還對他們如此照顧,給了寒門學子希望,這位曆事六朝的老大人也不禁激動不已。
劉宏趕忙扶住胡廣,言辭懇切的說道:“老大人不必如此,那些學子本就出身貧寒,他們能夠來到京師,已足以說明他們對大漢的忠誠,朕又怎會讓他們失望呢?”
“陛下...”
胡廣再也忍不住輕聲抽泣起來,他為官多年,自然清楚官員晉升之路全被外戚、宦官還是世家門閥所掌握,普通學子想要出人頭地,除了投靠這幾方勢力幾乎可以說沒有別的選擇,如今劉宏這一次的考核可以說是為這些寒門學子打開了一扇窗,他又怎能不為之欣喜?
天籟小說網
自從劉宏登基以後,竇妙除了那次朝會之外,政務上的事情竇妙幾乎從未過問,竇妙並不是一個有野心的女人,同時她也是一個聰明的女子。
竇妙知道,皇帝早晚都會長大,權利遲早都會交到天子手中,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了竇家考慮,自己都不該過多插手朝堂政務。
宮中裁剪開支用度一事竇妙早就知曉,可是天子唯獨沒有裁剪她長樂宮的用度,況且劉宏每日都堅持來長樂宮向竇妙問安,這讓膝下無子的竇妙在這冰冷的深宮之中感到了一絲溫暖。
清晨,起身不久的竇妙在宮中女官的陪同下來到長樂宮的後園散步。
竇妙抬頭看了一眼清晨的陽光,然後看向身旁的女官,“陛下快到了,你去將早膳備好。”
“諾!還是像前幾日那樣嗎?”女官問道。
“嗯,陛下喜歡你做的小菜,今日多弄一些。”
自從前幾日劉宏前來問安,竇妙聽說劉宏沒有吃晨食的習慣之後,便要求劉宏每日都要來長樂宮吃完晨食之後才能回去處理政務,感受到竇妙的關心,劉宏隻好應允,以此長樂宮的女官每日都會為劉宏準備一份晨食。
半個時辰之後,竇妙掐準時辰,返回了長樂宮,不多時便有女官來報。
“太後,陛下前來問安。”
“快叫他進來。”
竇妙的語氣中帶有一絲急切,感受到太後語氣的不同,那名女官麵帶笑容腳踏碎步的向外走去,最近她們也發現,太後心情明顯比之前好了許多。
在女官的指引下,劉宏來到長樂宮中,規規矩矩的向竇妙叩拜行禮。
“臣,恭問太後躬安。”
“朕躬安,皇帝請起。”
雖然現在劉宏和竇妙的關係親近了不少,但明麵上的禮儀還是必須要有的。
禮畢之後,竇妙微笑著看向一旁的宮女,“筱紅,快把晨食端上來。”
竇妙則拉著劉宏坐在了桌案前,給人一種母子情深的畫麵。
很快長樂宮女官便將晨食端了上來,一一擺放在劉宏麵前,樣式很簡單,就是一碗粥和幾個小菜,天子節儉她們也是知道的。
“快些吃吧,還熱乎著呢。”
“謝母後,那兒就不客氣了。”
說話間,劉宏便拿起碗筷大快頤朵起來,竇妙慈愛的看著年幼劉宏吃的胃口大開,心中也滿是歡喜。
很快劉宏就將晨食一掃而淨,一向奉行節儉的劉宏沒有絲毫浪費。
吃完晨食之後,竇妙便拉著劉宏的小手嘮起了家常,絲毫沒有過問任何政事,而劉宏似乎也明白竇妙的心思,再加上他獨自一人入宮,對於這種溫暖的感覺他也很是享受。
此時他們二人似乎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後,而是一對尋常的母子。
竇妙也多次提出想要裁減長樂宮的用度,但都被劉宏拒絕,劉宏更是直言,太後乃是國母,侍奉先帝多年,理當享受那些應有的尊容,這讓竇妙感動不已。
看著時辰不早,劉宏便向竇妙告辭去處理政務,竇妙也不好過多挽留,隻是一再叮囑他要愛惜自己身體,不要過度操勞。
待到劉宏走後,女官筱紅笑嗬嗬的看向竇妙,“太後,陛下最近食量見長,今天可是吃的一點不剩呢。”
竇妙也笑著點了點,“你一會兒去德陽殿問問張讓,看看陛下最近的胃口如何,明日好多準備一些。”
......
“陛下,大將軍、太傅陳蕃、太尉李膺、還有司徒胡廣求見。”
“準。”
劉宏放下了手中的奏章。
“臣等,拜見陛下。”
“免禮,坐。”
見禮完畢之後,陳蕃率先開口:“陛下,眼下春耕已經完成,但是根據太史令推斷,今年可能會發生旱情,還請陛下早做準備。”
“唔!之前由於朝堂動亂,水利工程方麵的確有所荒廢,此時就由太傅主持,大司農曹嵩協助,尋找一個精通水利的人才負責水利項目。”
“諾,臣舉薦南陽張貞可以擔當此任,”陳蕃似乎早有準備,說出了一個人名。
“這張貞是何人?”
對於這個陌生的名字劉宏沒有絲毫印象。
陳蕃介紹道:“張貞,字元吉,乃是張衡張平子之孫,精通天文算學,乃是難得人才。”
“嗯,既然是太傅舉薦,朕自然信任,太傅可辟為府中從事,令他負責大河以北的水利項目。”
水利工程一向都是國家大事,劉宏也非常重視,於是便交給了陳蕃親自主持,由陳蕃這位老大人負責,想來底下那幫人也不敢過於放肆。
“陛下,之前由於那陽球大肆抓捕官吏,導致多地官府已經無法正常運轉,臣以為應當立刻進行補充,以免造成地方混亂,這是臣舉薦的名單,請陛下過目。”
陳蕃剛剛說完,竇武便趕緊拿出一張信箋,一邊說一邊交給了一旁伺候的張讓。
劉宏並沒有接過那封信箋,而是真摯的看向竇武,輕笑道:“既然是大將軍舉薦,定然沒有問題,就按大將軍的意思辦吧。”
“陛下英明,”
看到天子如此信任,竇武也放下心來。
可是竇武不知道他的這個舉動卻惹得陳蕃、李膺還有胡廣三人有些不悅,在他們看來竇武這是培植自己的勢力想要獨攬大權了。
不過眼看天子沒有說什麽,他們也不好公然開口反對竇武。
“陛下下令各地官吏舉薦的士人學子,如今已經大部分來到京師,不知何時對他們進行考核?還有那些自行前來的學子不知如何安排?”
一旁的司徒胡廣也站起身來,詢問劉宏,顯然他對這件事情是極為看重。
“那就定在半月以後吧。”
想到那些無人舉薦的學子,大部分都是出身貧寒之人,劉宏開口說道:“至於那些自行前來的學子,就由少府安排,一應吃喝用度都由少府負責,他們能夠不遠萬裏來到洛陽已是不易,不能在讓他們徒增耗費。”
“陛下聖明,老臣代那些學子謝陛下關愛。”
說著胡廣就要向劉宏行禮,他出身貧寒,自然清楚寒門學子想要出頭是何等艱難,如今劉宏不僅給了他們機會,還對他們如此照顧,給了寒門學子希望,這位曆事六朝的老大人也不禁激動不已。
劉宏趕忙扶住胡廣,言辭懇切的說道:“老大人不必如此,那些學子本就出身貧寒,他們能夠來到京師,已足以說明他們對大漢的忠誠,朕又怎會讓他們失望呢?”
“陛下...”
胡廣再也忍不住輕聲抽泣起來,他為官多年,自然清楚官員晉升之路全被外戚、宦官還是世家門閥所掌握,普通學子想要出人頭地,除了投靠這幾方勢力幾乎可以說沒有別的選擇,如今劉宏這一次的考核可以說是為這些寒門學子打開了一扇窗,他又怎能不為之欣喜?
天籟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