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朝臣們的多日忙碌,劉宏的登基大典終於準備妥當。


    而劉宏也特意下旨,允許在野的當世大儒以及頗有賢明的學子和太學生參加這次典禮。


    行宮內,劉宏在宮女和太監的伺候下,換上了黑色袞服,整個人顯得莊重大氣。


    宮門外,文武百官和負責宮禁的虎賁衛以及執金吾早已等候多時,在一應隨行人員的簇擁下,劉宏踏步走出行宮。


    “天子起駕!”


    隨著中官一聲高喝,劉宏登上天子乘坐的華蓋帝車,隨後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向著德陽殿而去。


    德陽殿前,巨大的紅毯由上而下直鋪德陽門下,兩側站滿了守衛和受邀而來的大儒士子和太學生,所有人都默不作聲,安靜的看向德陽門方向。


    “天子駕到。”


    隨著中官一聲高喝,劉宏的車架出現在德陽門外,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神情興奮的期待著那道身影的出現。


    劉宏在張讓的攙扶下,下了車架,一步一步向著德陽殿緩步而行,竇太後則等候在德陽殿前準備為天子帶冠。


    劉宏目不斜視,緊緊盯著德陽殿前一張明皇書案,書案之上擺放了高祖皇帝的斬白蛇劍、天子冠以及代表國祚萬年的傳國玉璽。


    竇妙按照禮製,親手將斬白蛇劍和傳國玉璽交到劉宏手中,並且親自為劉宏換上了天子冠。


    劉宏轉過身看向階下的文武百官、守衛的士兵以及在場的儒生學子,隨後高高舉起象征著大漢天子權利的斬白蛇劍。


    “天子萬歲”


    “天子萬歲”


    站在德陽殿前的劉宏感受著眾人的歡呼,饒是他早有準備,此刻劉宏的內心依舊激動萬分,直到此刻起他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這個國家製高的權利。


    劉宏望向遠方,一股野心油然而生,那是一種遠超秦皇漢武的野心,他要把這個國家打造成一個史無前例的強大帝國。


    “天子起行,祭太廟,敬告列祖列宗。”


    隨後劉宏在禮官的指引下前往太廟祭祀曆代先帝。


    忙碌了一日,繁瑣的登基儀式終於完成。


    由於大行皇帝劉誌是年前駕崩,所以劉宏登基之後,朝廷便昭告天下,改元“建寧”


    車架內,劉宏輕輕撫摸著手中的傳國玉璽,按照禮製,少年皇帝隻有在元服之後才能真正掌握傳國玉璽,之前都是由當朝太後代為掌管,可是此時的劉宏卻不想等到那個時候。


    他不是漢武帝,他沒有文景二帝給他打好的底子,眼下的大漢可以說是搖搖欲晃,他想扶大廈於將傾,必須盡早將權利握在手中。


    隨後劉宏掀開車簾,看向隨侍在張讓,“召太傅陳蕃,前司隸校尉李膺,對奏。”


    “諾”


    隨侍在車外的張讓聽到劉宏的命令,急忙向著百官車隊的方向跑去。


    百官車隊,李膺與陳蕃兩位至交好友同乘一車,兩位一心忠於漢室的老人,如今看到大漢終於等來了一個賢明睿智的天子,無論是數次罷官的陳蕃還是經曆黨錮之禍的李膺此時此刻都一掃往日心中的鬱結。???.23sk.


    車內兩人相談甚歡,都對大漢的未來充滿憧憬。


    忽然車子停了下來,就在兩人疑惑之際,一道稍顯尖銳的聲音傳來。


    “車內可是太傅?”


    “正是。”


    隨後陳蕃兩人走出車外,看到一旁的張讓,而張讓看到陳蕃身後的李膺神情有些不大自在。


    原來在桓帝時期,李膺曾任司隸校尉,而當時張讓的弟弟仗著宮內有人,無法無天殺害了一名孕婦,而李膺得知此事親自將張讓的弟弟抓捕,因為擔心張讓會從中作梗,李膺經過一番審訊之後,直接將其就地正法,於是張讓因此就恨上了李膺。


    但是此刻張讓卻沒有絲毫發難的意思,而是客客氣氣的看向陳蕃和李膺二人。


    “陛下口詔,太傅陳蕃,前司隸校尉李膺,宮內對奏。”


    “臣,奉詔。”


    “庶人,奉詔。”


    德陽殿內,劉宏看向兩位名譽海內的年逾七旬的老人心中感歎不已,大漢忠貞之士還是很多的。


    “張讓,去給兩位大人搬兩把胡凳過來。”


    “諾!”


    “謝陛下隆恩。”陳蕃、李膺兩人異口同聲的向著劉宏拜謝。


    “今日詔兩位大人前來,實是有事相詢,還望二位大人不吝賜教。”


    劉宏態度恭謹,擺出了一副虛心求教的模樣,著實讓陳蕃、李膺二人受寵若驚。


    “陛下盡管吩咐,老臣定當知無不言。”


    陳蕃率先開口,一旁的李膺也連忙應和。


    “朕雖然自幼在封國長大,從未接觸過朝政,可是也見過許多百姓流離失所,世家豪強田連阡陌,而勤於耕種的百姓卻毫無立錐之地,各級官吏更是橫征暴斂,百姓民怨沸騰,我大漢因何至此?”


    “這...”


    陳蕃和李膺二人相視一眼,有些猶豫不知該不該回答。


    劉宏的問題可謂是直指大漢的核心弊端問題,這不僅僅是大漢,任何一個王朝末年都會麵臨這個問題,不是沒人看不出,而是根本無力改變這種現狀,那就是土地兼並。


    可是眼下的大漢土地兼並已然到達頂峰,不變那就隻能等死,變或許會有那麽一線生機,劉宏明白,陳蕃、李膺二人也明白。


    “陛下所說的問題,的確是眼下麵臨得最重要的問題,隻是土地兼並由來已久,朝廷想要強製收回土地,恐怕會造成世家豪強的反彈,到時候隻怕會引起更大的動蕩,此事隻可徐徐圖之,不可急於求成。”


    陳蕃思慮一番之後,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太傅說的不錯,但是陛下還是需要下旨,嚴禁惡意兼並土地,同時派出巡查禦史前往各地巡查,遏製住當下的土地兼並之風。”


    李膺也適時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嗯!二位大人說的不錯,此事的確急不得。”劉宏算是同意了二人的意見。


    “如今朝廷官員貪墨成風,各地方官吏也是不斷的搜刮百姓,此風若不製止,其害之大不下於土地兼並。”


    李膺此話一出,驚的陳蕃也是眉頭一跳,抑製土地兼並,懲治貪官汙吏,這兩件事可是極度棘手,無論哪一件都需要小心翼翼,一個失誤就有可能造成動蕩,如今兩件事情壓在這位少年天子肩上,不可謂不重。


    陳蕃不由的擔憂的看了劉宏一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帝國之大帝劉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武仙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武仙墓並收藏大漢帝國之大帝劉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