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兩銀子對趙桓而言真不多,畢竟現在趙桓可以算得上是,整個大宋最有權勢和財力的王爺了。
當然,僅限於王爺這個圈子。
眾所周知……貪官汙吏才是真正的“隱性富豪”。
不過一百兩銀子,對於老百姓而言,卻是一個天文數字。
北宋雖富裕繁榮,但有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但隻要是君主專製,老百姓就不可能富裕。
再加上此時,受到戰爭和貨幣貶值的雙重影響,通貨膨脹已經非常嚴重。
一個普通精壯勞動力,年收入在十到十五貫錢之間。
看似很多,但還要刨除吃喝拉撒,以及通貨膨脹的因素,老百姓一年能結餘一二兩銀子就不錯了。
換言之,長青酒樓掌櫃,一開口就要訛走普通老百姓一輩子的儲蓄。
遭到對方明目張膽的訛詐,趙桓依舊不急,他倒要看看,究竟是誰給了掌櫃的底氣。
“想讓我賠錢?當然可以。”
“不過錢給你了,這套所謂的青瓷杯,是不是就歸我了?”
“先把剩下的二十三個青瓷杯拿過來。”
掌櫃沒想到眼前這個土包子,竟然還敢還嘴,直接朝著地上狠狠吐了口濃痰,氣勢又強一份。
若是換做其他人,光是麵對掌櫃這氣勢,就已經被嚇得麵如死灰。
“拿你媽!”
“趕緊把銀子交出來,不然老子讓人打斷你的狗腿!”
孫賀捏著拳頭,若不是趙桓沒有下令,他早就撲上去,直接將掌櫃亂拳打死了。
趙桓對掌櫃的靠山越發感興趣了,故意擺出一副講理的模樣。
“去把你們東家找來。”
“一個杯子就要一百兩銀子?你們這分明是黑店。”
被罵黑店,掌櫃的反倒大笑起來:“哈哈哈,找我們東家?這可是你說的!”
“等我們東家來了,可就不是這個價了。”
掌櫃的使了個眼色,不多時,一個身穿綠色長衫的年輕男子,便出現在雅間門外。
掌櫃昂著頭,洋洋得意道:“這位就是我們的東家,張謙!”
掌櫃報出自家東家名號時,仔細觀察趙桓的反應,見趙桓眼神無波,更加肯定趙桓不是本地人。
否則光是聽到張謙這個名字,就足夠把他嚇得屁滾尿流。
趙桓就這麽坐在餐桌旁,倒也算客氣,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跟張謙說了一遍。
最後,趙桓還補了一句:“一個杯子就要賠一百兩銀子,未免也太多了。”
幾乎是趙桓話音剛落,張謙就冷笑起來:“誰告訴你是一百兩銀子?”
“這可是上好的越窯青瓷,五百兩銀子,少一個子都不行。”
此言一出,掌櫃和夥計頓時大笑起來,用一種看傻子的眼神,戲謔無比的打量著趙桓。
尤其是掌櫃,可謂是囂張到了極點。
“蠢貨,若是你見好就收,隻花一百兩銀子就可以全身而退。”
“結果你這廝犯賤,非要找我們東家,哈哈哈,現在得花五倍的價錢,才能走出酒樓大門。”
就在這時,張謙卻突然一抬手,打斷了掌櫃。
自從他進門,就已經注意到了李師師和小燕兒。
張謙雖然也是“吃過見過”的人,自認閱女無數,但是眼前這兩個美女,卻令他暗暗驚豔。
尤其是那個身穿白衣,外搭粉色披肩,墨發盤髻,自始至終坐在靠窗位置,笑而不語的女子,簡直是美到了骨子裏。
張謙心裏很清楚,眼前這個土包子,身邊能有這等美女同行,想必是有些來頭。
不過到了太原府,就算是權勢再大,也隻有在他麵前低頭做人的份兒。
“若是沒帶夠錢,倒是可以用人抵債。”
“這位白衣小姐,至少可抵三百兩。”
“那個紅衣丫頭,可抵一百兩。”
“如此,你隻需再給本東家一百兩銀子,今日就可以全須全影的走出大門。”
聽到這話,向來榮辱不驚的李師師,不由當場笑出了聲。
盡管李師師掩著嘴,笑不露齒,美的不可方物,但張謙還是察覺到了笑聲中暗含的鄙夷。
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釁,張謙的臉色瞬間垮了下去。
“笑吧!笑個夠!”
“等會到了本東家的床上,有你哭的時候。”
麵對威脅,李師師不由搖頭輕歎:“張東家,你可知挑釁猛虎是什麽下場?”
張謙輕哼一聲:“我就是猛虎!”
話音落,連小燕兒都笑了起來,而且還是捂著肚子,笑的前俯後仰,咯咯咯的聲音,不斷回蕩在酒樓。
二女明明什麽都沒有做,光是笑,就令張謙如遭羞辱。???.23sk.
掌櫃的見狀,連忙上前護主,惡狠狠的瞪著二女。
“我們東家看上你們,是你們的福氣,竟然還敢出聲挑釁,真是不知死活。”
“在太原府,還沒人敢這麽對到我們東家!”
“還不趕緊過來,陪我們東家回府,去床上好生給我們東家賠罪。”
這掌櫃的出言汙穢不堪,不過好在李師師和小燕兒都是見過大場麵的人,自然不受影響。
也就是朱璉不在,倘若讓朱璉聽到這番話,自然是要將這主仆二人塞進麻袋裏,活活摔死不可。
趙桓的聲音終於響起,卻透著感慨。
“回府?即便是普通官吏的住處,也隻能稱之為邸。”
“看來張東家,乃是官宦子弟,而且家中官身還不小?”
趙桓早就料到會是這樣,畢竟剛才一樓大堂,隻有官差在此吃飯。
麵對趙桓的詢問,張謙昂首挺胸,根本不屑回答趙桓。
反倒是掌櫃的,得意道:“算你還有點見識。”
“我們東家,乃是知太原府之子,現在才知道害怕?晚了!”
王稟隻是太原府的守將,並非首官。
以大宋重文輕武的習慣,真正的太原首官,自然是知府。
如果趙桓沒記錯的話,知太原府乃是……張孝純。
太原府被金兵攻破後,張孝純叛降於金,出任“偽齊”丞相,但又和南宋藕斷絲連,至於其究竟是忠於大宋,還是徹底投誠金國,並無定論。
難怪張謙如此囂張,作為太原府的土太子,他確實有囂張的資本。
當然,僅限於王爺這個圈子。
眾所周知……貪官汙吏才是真正的“隱性富豪”。
不過一百兩銀子,對於老百姓而言,卻是一個天文數字。
北宋雖富裕繁榮,但有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但隻要是君主專製,老百姓就不可能富裕。
再加上此時,受到戰爭和貨幣貶值的雙重影響,通貨膨脹已經非常嚴重。
一個普通精壯勞動力,年收入在十到十五貫錢之間。
看似很多,但還要刨除吃喝拉撒,以及通貨膨脹的因素,老百姓一年能結餘一二兩銀子就不錯了。
換言之,長青酒樓掌櫃,一開口就要訛走普通老百姓一輩子的儲蓄。
遭到對方明目張膽的訛詐,趙桓依舊不急,他倒要看看,究竟是誰給了掌櫃的底氣。
“想讓我賠錢?當然可以。”
“不過錢給你了,這套所謂的青瓷杯,是不是就歸我了?”
“先把剩下的二十三個青瓷杯拿過來。”
掌櫃沒想到眼前這個土包子,竟然還敢還嘴,直接朝著地上狠狠吐了口濃痰,氣勢又強一份。
若是換做其他人,光是麵對掌櫃這氣勢,就已經被嚇得麵如死灰。
“拿你媽!”
“趕緊把銀子交出來,不然老子讓人打斷你的狗腿!”
孫賀捏著拳頭,若不是趙桓沒有下令,他早就撲上去,直接將掌櫃亂拳打死了。
趙桓對掌櫃的靠山越發感興趣了,故意擺出一副講理的模樣。
“去把你們東家找來。”
“一個杯子就要一百兩銀子?你們這分明是黑店。”
被罵黑店,掌櫃的反倒大笑起來:“哈哈哈,找我們東家?這可是你說的!”
“等我們東家來了,可就不是這個價了。”
掌櫃的使了個眼色,不多時,一個身穿綠色長衫的年輕男子,便出現在雅間門外。
掌櫃昂著頭,洋洋得意道:“這位就是我們的東家,張謙!”
掌櫃報出自家東家名號時,仔細觀察趙桓的反應,見趙桓眼神無波,更加肯定趙桓不是本地人。
否則光是聽到張謙這個名字,就足夠把他嚇得屁滾尿流。
趙桓就這麽坐在餐桌旁,倒也算客氣,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跟張謙說了一遍。
最後,趙桓還補了一句:“一個杯子就要賠一百兩銀子,未免也太多了。”
幾乎是趙桓話音剛落,張謙就冷笑起來:“誰告訴你是一百兩銀子?”
“這可是上好的越窯青瓷,五百兩銀子,少一個子都不行。”
此言一出,掌櫃和夥計頓時大笑起來,用一種看傻子的眼神,戲謔無比的打量著趙桓。
尤其是掌櫃,可謂是囂張到了極點。
“蠢貨,若是你見好就收,隻花一百兩銀子就可以全身而退。”
“結果你這廝犯賤,非要找我們東家,哈哈哈,現在得花五倍的價錢,才能走出酒樓大門。”
就在這時,張謙卻突然一抬手,打斷了掌櫃。
自從他進門,就已經注意到了李師師和小燕兒。
張謙雖然也是“吃過見過”的人,自認閱女無數,但是眼前這兩個美女,卻令他暗暗驚豔。
尤其是那個身穿白衣,外搭粉色披肩,墨發盤髻,自始至終坐在靠窗位置,笑而不語的女子,簡直是美到了骨子裏。
張謙心裏很清楚,眼前這個土包子,身邊能有這等美女同行,想必是有些來頭。
不過到了太原府,就算是權勢再大,也隻有在他麵前低頭做人的份兒。
“若是沒帶夠錢,倒是可以用人抵債。”
“這位白衣小姐,至少可抵三百兩。”
“那個紅衣丫頭,可抵一百兩。”
“如此,你隻需再給本東家一百兩銀子,今日就可以全須全影的走出大門。”
聽到這話,向來榮辱不驚的李師師,不由當場笑出了聲。
盡管李師師掩著嘴,笑不露齒,美的不可方物,但張謙還是察覺到了笑聲中暗含的鄙夷。
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釁,張謙的臉色瞬間垮了下去。
“笑吧!笑個夠!”
“等會到了本東家的床上,有你哭的時候。”
麵對威脅,李師師不由搖頭輕歎:“張東家,你可知挑釁猛虎是什麽下場?”
張謙輕哼一聲:“我就是猛虎!”
話音落,連小燕兒都笑了起來,而且還是捂著肚子,笑的前俯後仰,咯咯咯的聲音,不斷回蕩在酒樓。
二女明明什麽都沒有做,光是笑,就令張謙如遭羞辱。???.23sk.
掌櫃的見狀,連忙上前護主,惡狠狠的瞪著二女。
“我們東家看上你們,是你們的福氣,竟然還敢出聲挑釁,真是不知死活。”
“在太原府,還沒人敢這麽對到我們東家!”
“還不趕緊過來,陪我們東家回府,去床上好生給我們東家賠罪。”
這掌櫃的出言汙穢不堪,不過好在李師師和小燕兒都是見過大場麵的人,自然不受影響。
也就是朱璉不在,倘若讓朱璉聽到這番話,自然是要將這主仆二人塞進麻袋裏,活活摔死不可。
趙桓的聲音終於響起,卻透著感慨。
“回府?即便是普通官吏的住處,也隻能稱之為邸。”
“看來張東家,乃是官宦子弟,而且家中官身還不小?”
趙桓早就料到會是這樣,畢竟剛才一樓大堂,隻有官差在此吃飯。
麵對趙桓的詢問,張謙昂首挺胸,根本不屑回答趙桓。
反倒是掌櫃的,得意道:“算你還有點見識。”
“我們東家,乃是知太原府之子,現在才知道害怕?晚了!”
王稟隻是太原府的守將,並非首官。
以大宋重文輕武的習慣,真正的太原首官,自然是知府。
如果趙桓沒記錯的話,知太原府乃是……張孝純。
太原府被金兵攻破後,張孝純叛降於金,出任“偽齊”丞相,但又和南宋藕斷絲連,至於其究竟是忠於大宋,還是徹底投誠金國,並無定論。
難怪張謙如此囂張,作為太原府的土太子,他確實有囂張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