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結合趙妙清生病時,身邊一個侍女暴斃,基本可以斷定,那侍女出宮公幹,被宮外的人傳染了,又把病毒帶回宮裏,傳染給了趙妙清。
侍女體弱,再加上得不到有效治療,依靠身體硬抗,持續高燒導致內髒衰竭,故而暴斃身亡。
而且……
趙妙清一直蓋著厚被子“捂汗”,這也和治療感冒發燒的方法類似。
傳統認知中,隻要出一場大汗,就可以降低體溫,殊不知,這種方法是非常危險的。
厚被子本來就悶,再加上出汗後,毛細孔都被汗水堵死,體熱反倒散發不出來,進而增加風險。
至於很多人捂汗後康複,興許……真正起效的,並非捂汗,而是服用的藥物。
確定了趙妙清的大體情況後,趙桓的心也就落地了。
“人是沒有那麽脆弱的,絕大多數病症都可以自愈,前提是不要亂搞,導致雪上加霜。”
“妙清,你信我嗎?”
麵對趙桓的詢問,趙妙清輕輕點了下頭:“我隻相信大哥。”
眼看著天色已經轉黑,氣溫也開始降低,趙桓便抱著趙妙清回到屋子裏。
不出所料,天黑後,趙妙清的身體果然開始發燙。
這種持續反複的發燒,趙妙清能夠支撐下來,足夠說明她的身體其實“很強壯”。
得知趙桓要給趙妙清治病,副總管生怕出事,便連忙將此事匯報給了趙佶和顯肅皇後。
原本冷冷清清的寒香閣,頃刻間擠滿了人。
不過都是趙佶和皇後派來的人,多是侍女,就連太監都不允許進入。
因為趙桓已經快把趙妙清扒光了,隻剩下必需的貼身衣物。
凡是貴人,都不可能靠近寒香閣,更何況趙佶和皇後?而且這些派來的侍女,也必定要被隔離一段時間,生怕將時疫帶出寒香閣。
看著趙桓的大膽行徑,為首的女官,不由眉頭緊鎖。
“王爺可是自己在幹什麽?”
“此事若傳出宮,不僅會為皇室抹黑,更是會為定王府招致無妄之災。”
麵對女官的質問,趙桓卻輕描淡寫的回了一句:“你是擔心本王把崇德帝姬治壞,還是純粹擔心皇室聲譽受影響?”
這話直接把女官給噎住了,兩者皆有,但又不能回答,畢竟無論怎麽答,都有可激怒趙桓。23sk.
來之前,顯肅皇後就提醒女官,趙桓與趙妙清關係極好,見到趙妙清這般模樣,必定大為窩火,莫要在這個時候招惹趙桓。
知子莫若母!
本來已經準備發飆的趙桓,見女官很識相的沉默,隻好按住火氣,專心為趙妙清治病。
“大哥,我冷……”
聽到趙妙清的聲音,幾個女官和侍女,紛紛議論起來。
“禦醫說過,帝姬的病不能招風,要注意保暖發汗,唯有如此,才能緩解帝姬的病情。”
“王爺反其道而行之,就不怕帝姬凍出個好歹?”
“分明是亂彈琴!”
“雖說帝姬已經染上時疫,可畢竟是陛下的女兒,若是出了個閃失,誰能承擔這個責任?”
趙桓卻懶得理會周圍嘰嘰喳喳的聲音。
趙桓把溫熱的毛巾浸濕,開始仔細擦拭趙妙清的手心腳心,以及額頭耳後等毛細血管豐富的部位。
同時細心的安慰解釋:“妙清,你忍一忍。”
“你現在覺得冷,並非真的冷,而是你的身體已經分不清冷熱了。”
“等體溫降下去,身體恢複了對溫度的正常感知,自然就不會再覺得冷。”
“越是這個時候,就越是要降溫。”
趙桓所采用的物理降溫,擱在後世,隻不過是基本常識而已。
由於趙桓用的是溫熱水,而且每次都把毛巾擰幹,在趙妙清身上擦拭過後,隻留下薄薄一層水分,轉眼就蒸發掉了。
而水分蒸發時,則會帶走大量熱量,如此反複擦拭即可。
也就是持續了一盞茶時間,趙妙清的嬌軀就不再顫抖了,就連蒼白的嘴唇都逐漸恢複了紅潤。
剛才還盡是質疑的女官,紛紛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情。
趙桓隻是用水擦了擦身體而已,結果已經快要油盡燈枯的趙妙清,便出現了“回春”的跡象?!
“帝姬,您覺得如何?”
麵對女官的詢問,趙妙清輕輕的呼了口氣:“已經不冷了,身體也沒有之前那麽沉了。”
趙妙清的回答,立刻令寒香閣產生激烈的議論。
“這是什麽情況?帝姬竟然真的開始恢複了?”
“禦醫們都酥手無策的病症,為何王爺隻是簡單擦了擦身體,便手到病除?”
“難道王爺還懂醫術?”
“王爺的文采早已名震天下,正所謂杏李不分家,王爺雖然不是杏林中人,但懂點醫術,似乎也不難接受。”
“這是懂點醫術的問題嗎?這分明是……懸壺妙手!”
就在這眾女官嘰嘰喳喳之際,趙桓已經停下了動作,隨手把毛巾扔進水盆裏。
“去讓禦醫開一副消毒去火的藥,在另外準備一副傷寒藥。”
“傷寒藥每日三次喂服,消毒去火藥,每日喂服一次,不再發燒後即可停服去火藥。”
見一眾女官楞在原地,趙桓不由眉頭一挑:“需要本王說第二遍不成?!”
女官這才回過神,趕緊轉身去抓藥。
剩下的女官,雖然對趙桓的醫術驚訝不已,但是看著趙妙清整個身體完全暴露在外,生怕她凍著,便連忙提醒。
“帝姬的燒已經退了,是不是先給她把被子蓋上?”
趙桓點了點頭:“是要蓋上,不過把這冬被扔了,去換上鬆軟透氣的薄被。”
“帝姬的病,並無大礙,隻要按時服藥,補充營養,便可自愈。”
說到這,趙桓看著肮髒不堪的房間,再次皺起眉:“把房間打掃幹淨,出恭時去茅房解決,莫要再在房間裏捂著!”
“如此惡劣的環境,帝姬就算是沒病,也得捂出病來。”
此時女官已經對趙桓深信不疑,自然是不敢遲疑。
經過這番折騰,夜已深,趙佶得知趙桓還沒有出宮,便將總管叫了過來。
“寒香閣那邊如何了?”
侍女體弱,再加上得不到有效治療,依靠身體硬抗,持續高燒導致內髒衰竭,故而暴斃身亡。
而且……
趙妙清一直蓋著厚被子“捂汗”,這也和治療感冒發燒的方法類似。
傳統認知中,隻要出一場大汗,就可以降低體溫,殊不知,這種方法是非常危險的。
厚被子本來就悶,再加上出汗後,毛細孔都被汗水堵死,體熱反倒散發不出來,進而增加風險。
至於很多人捂汗後康複,興許……真正起效的,並非捂汗,而是服用的藥物。
確定了趙妙清的大體情況後,趙桓的心也就落地了。
“人是沒有那麽脆弱的,絕大多數病症都可以自愈,前提是不要亂搞,導致雪上加霜。”
“妙清,你信我嗎?”
麵對趙桓的詢問,趙妙清輕輕點了下頭:“我隻相信大哥。”
眼看著天色已經轉黑,氣溫也開始降低,趙桓便抱著趙妙清回到屋子裏。
不出所料,天黑後,趙妙清的身體果然開始發燙。
這種持續反複的發燒,趙妙清能夠支撐下來,足夠說明她的身體其實“很強壯”。
得知趙桓要給趙妙清治病,副總管生怕出事,便連忙將此事匯報給了趙佶和顯肅皇後。
原本冷冷清清的寒香閣,頃刻間擠滿了人。
不過都是趙佶和皇後派來的人,多是侍女,就連太監都不允許進入。
因為趙桓已經快把趙妙清扒光了,隻剩下必需的貼身衣物。
凡是貴人,都不可能靠近寒香閣,更何況趙佶和皇後?而且這些派來的侍女,也必定要被隔離一段時間,生怕將時疫帶出寒香閣。
看著趙桓的大膽行徑,為首的女官,不由眉頭緊鎖。
“王爺可是自己在幹什麽?”
“此事若傳出宮,不僅會為皇室抹黑,更是會為定王府招致無妄之災。”
麵對女官的質問,趙桓卻輕描淡寫的回了一句:“你是擔心本王把崇德帝姬治壞,還是純粹擔心皇室聲譽受影響?”
這話直接把女官給噎住了,兩者皆有,但又不能回答,畢竟無論怎麽答,都有可激怒趙桓。23sk.
來之前,顯肅皇後就提醒女官,趙桓與趙妙清關係極好,見到趙妙清這般模樣,必定大為窩火,莫要在這個時候招惹趙桓。
知子莫若母!
本來已經準備發飆的趙桓,見女官很識相的沉默,隻好按住火氣,專心為趙妙清治病。
“大哥,我冷……”
聽到趙妙清的聲音,幾個女官和侍女,紛紛議論起來。
“禦醫說過,帝姬的病不能招風,要注意保暖發汗,唯有如此,才能緩解帝姬的病情。”
“王爺反其道而行之,就不怕帝姬凍出個好歹?”
“分明是亂彈琴!”
“雖說帝姬已經染上時疫,可畢竟是陛下的女兒,若是出了個閃失,誰能承擔這個責任?”
趙桓卻懶得理會周圍嘰嘰喳喳的聲音。
趙桓把溫熱的毛巾浸濕,開始仔細擦拭趙妙清的手心腳心,以及額頭耳後等毛細血管豐富的部位。
同時細心的安慰解釋:“妙清,你忍一忍。”
“你現在覺得冷,並非真的冷,而是你的身體已經分不清冷熱了。”
“等體溫降下去,身體恢複了對溫度的正常感知,自然就不會再覺得冷。”
“越是這個時候,就越是要降溫。”
趙桓所采用的物理降溫,擱在後世,隻不過是基本常識而已。
由於趙桓用的是溫熱水,而且每次都把毛巾擰幹,在趙妙清身上擦拭過後,隻留下薄薄一層水分,轉眼就蒸發掉了。
而水分蒸發時,則會帶走大量熱量,如此反複擦拭即可。
也就是持續了一盞茶時間,趙妙清的嬌軀就不再顫抖了,就連蒼白的嘴唇都逐漸恢複了紅潤。
剛才還盡是質疑的女官,紛紛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情。
趙桓隻是用水擦了擦身體而已,結果已經快要油盡燈枯的趙妙清,便出現了“回春”的跡象?!
“帝姬,您覺得如何?”
麵對女官的詢問,趙妙清輕輕的呼了口氣:“已經不冷了,身體也沒有之前那麽沉了。”
趙妙清的回答,立刻令寒香閣產生激烈的議論。
“這是什麽情況?帝姬竟然真的開始恢複了?”
“禦醫們都酥手無策的病症,為何王爺隻是簡單擦了擦身體,便手到病除?”
“難道王爺還懂醫術?”
“王爺的文采早已名震天下,正所謂杏李不分家,王爺雖然不是杏林中人,但懂點醫術,似乎也不難接受。”
“這是懂點醫術的問題嗎?這分明是……懸壺妙手!”
就在這眾女官嘰嘰喳喳之際,趙桓已經停下了動作,隨手把毛巾扔進水盆裏。
“去讓禦醫開一副消毒去火的藥,在另外準備一副傷寒藥。”
“傷寒藥每日三次喂服,消毒去火藥,每日喂服一次,不再發燒後即可停服去火藥。”
見一眾女官楞在原地,趙桓不由眉頭一挑:“需要本王說第二遍不成?!”
女官這才回過神,趕緊轉身去抓藥。
剩下的女官,雖然對趙桓的醫術驚訝不已,但是看著趙妙清整個身體完全暴露在外,生怕她凍著,便連忙提醒。
“帝姬的燒已經退了,是不是先給她把被子蓋上?”
趙桓點了點頭:“是要蓋上,不過把這冬被扔了,去換上鬆軟透氣的薄被。”
“帝姬的病,並無大礙,隻要按時服藥,補充營養,便可自愈。”
說到這,趙桓看著肮髒不堪的房間,再次皺起眉:“把房間打掃幹淨,出恭時去茅房解決,莫要再在房間裏捂著!”
“如此惡劣的環境,帝姬就算是沒病,也得捂出病來。”
此時女官已經對趙桓深信不疑,自然是不敢遲疑。
經過這番折騰,夜已深,趙佶得知趙桓還沒有出宮,便將總管叫了過來。
“寒香閣那邊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