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薑瑩就爬起來,她還是放棄了她向劉豐田家裏買黃豆的方案,不論是做豆漿、豆苗還是豆腐,如果想要推銷到集市或者酒店食肆裏麵,那至少也要一批一批的成品才行,而原材料不足的情況下,成品根本拿不出來。


    等薑瑩想通,也就把黃豆的事情放下了,轉而想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說不定跟著張浩陽去江邊能獲得什麽意想不到的收獲也說不定。然後,薑瑩心情大好的,把昨天的茶葉蛋敲了兩個,分別切成兩瓣,又淘了一些米,煮起粥來。


    等到孫二娘母子都起來了,她端來煮好的白粥,還有切好的茶葉蛋,再加一根拍黃瓜,就招呼吃飯。孫二娘都不好意思了,她轉頭對張浩陽喊道:“二牛,尹姑娘給咱做飯了,你快點!”


    三人吃飽,孫二娘和張浩陽對薑瑩的手藝讚不絕口,就這兩頓飯,都是他們之前沒吃過的味道,明明都是後院摘的蔬菜,人家做的就是好吃。


    薑瑩來這劉家村也有一段時間了,想必洛陽外祖家也應該收到他們一家身故的消息了,她現在直接去外祖家不僅可能被抓,還可能被有心之人栽贓外族家一個包庇罪犯的罪名,倒是可以嚐試偷偷書信聯絡一下,至少讓外祖和舅舅他們知道她還活著,然後看看怎麽在劉家村弄個房子住出去,老住人家家裏她也覺得不好意思。


    飯後,趁著大家都在,薑瑩向他們提了一句,想要給老家寄信的事情,張浩陽欣然的把寄信的任務攬了過去,他經常外出捕魚,在鎮子上,碼頭上也有很多認識的人,寄個信肯定會比薑瑩自己去寄方便。


    薑瑩又說,如果可以的話,她希望能繼續在孫二娘家裏暫住一段時間,直到和老家的事情落實之後,再搬出去。孫二娘看了看薑瑩,微笑著說道:“尹姑娘,我們母子肯定是不會在意你借住多久的。”


    說完又有點擔心的說:“我們也知道,你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小姐,但是你很善良,我隻是擔心你會在意你的名聲。”


    誰知道薑瑩聽完,哈哈大笑起來,反而一點大家閨秀的模樣都沒有。隻聽她笑著說:“名聲這個東西,雖然對女性非常苛刻,但是在我看來,卻委實算不上重要。


    再說名聲這東西,除了外人嘴裏說的,更多的是咱們自己做的,上無愧於天地,下無愧於本心即可。”孫二娘和張浩陽聽到薑瑩這句話都震住了,這顯然和他們印象中的大家閨秀不一樣,但是他們卻覺得薑瑩說的非常有道理,尤其是最後一句。


    薑瑩的信寄出去了,她在信中隱晦提了一下她現在的近況,又問了一下外祖家最近的情況,最後封口的時候還是以尹薑的名字,也沒有將母親給他的金鑲玉佩附在書信裏,因為不知道現在外麵是否會將手伸到外祖家去,能謹慎一點始終是好的。


    之後幾天一邊等著回信,一邊和張浩陽去了鎮子裏,還有碼頭上逛,薑瑩也收集了不少信息。首先,這個朝代和唐宋有點像,感覺是平行架空的世界,然後這裏的人吃食普遍單一,酒樓的菜色也是參差不齊,收費還不低。


    以張浩陽最長去的幾個地方為例:江邊渡口,就是劉家村自己的渡口,一般也都是劉家村的男性出去,大家都是自己從家裏帶的饅頭,麵餅等幹糧,所以劉家村渡口這裏沒有食物的攤子,也沒有太大的必要去做;下一個是縣城的碼頭,這裏都是卸貨碼頭,也有一些把在江河裏捕獲的水產拿去賣給別的地方的人,主要也是男性勞動力,相對於食物的質量,更看重食物的份量,份量不足就沒法幹完一天的活計,有自己帶幹糧的人,但更多是直接在午間找鄰近的飯食鋪子吃一頓,順便休息的。


    這邊的飯食鋪子食物售價都是5文錢-15文錢左右,類型也是以麵食、包點為主,米飯有但是不多,而且都不是精米,畢竟這個地方也不是米的人吖;再有就是鎮上的酒樓了,文人墨客,商賈官員,地方鄉紳也都有,酒樓的菜色倒是大同小異,收費卻是挺貴。除了酒樓,街上也有一些自家開的飯食和小吃鋪子,別說,味道還是不錯的,特色也有,但份量不是特別多。總而言之,各有長短。


    薑瑩雖然沒真實經過商,但好歹穿越小說看的不知道多少,她覺得至少可以在碼頭和酒樓兩條線去做,碼頭用穿越美食反差之神“豬下水”等,反正各種內髒去做重口、且有特色的食物,最重要的是,這東西能做的好吃,而且不用很貴,碼頭的人都能買得起。然後是酒樓,用美食阿婆主腦子裏麵的“黃金食譜”換點錢,那是隨隨便便,易如反掌。


    做完市場調研,接下來就要去找食材和商務代表了....薑瑩又將眼神轉移到了張浩陽身上,她點點頭,腦海裏還浮現了張全蛋的身影,想必這兩人還是能用一用的。


    有了想法,回家的時候薑瑩就特意拉著張浩陽買了一些豬下水,又買了些香料、調料之類的,準備晚上回家大展身手,順便也當是為自己以後的美食大業練練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食秘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之之維之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之之維之之並收藏美食秘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