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容華在含德宮裏養病,幾乎不怎麽拋頭露臉,連過問嘉善公主也不問了。
含德宮不派人來養心殿探聽消息,這在延昌帝眼裏就是王容華惱怒他的表現。心裏頭也對王容華有了看法,等嘉善公主一醒,王容華自有自己的“好日子”。
嘉善公主的病更多是心病,在太醫的精心治療與延昌帝魯皇後的陪伴下,嘉善公主平安醒來,神色也好了許多。
她醒來時第一句話是:“我娘呢”
“……”大殿靜寂,無聲無息。
延昌帝輕咳一聲,“你娘病了,不方便看你。”
王容華對嘉善公主的態度,實在使人心寒,親生女兒的安危都不如一個侄子嗎亦或者,安定侯府於她而言意義大過她十月懷胎的女兒吧。
“是這樣嗎”
嘉善公主覺得有點不對勁,放在以往,王容華病歸病,也會留下宮娥陪著嘉善公主,這一次都不見了。
魯皇後撫著嘉善公主的後背,淡笑道:“等雅麗康複了,再去含德宮探望你娘吧。”
“我聽母後的。”
嘉善公主保持了不聞不問的態度。
留在養心殿,喝著藥,魯皇後也溫柔體貼,雖然不似王容華般甜言蜜語不斷,卻耐心細致。
嘉善公主心有感動,“母後,您這些天為了我,一定很累吧。”
她都知道了,綁架她想殺她的就是安定侯府的世子王師和,她的表哥,也是她母親最看中的駙馬人選。
對這結果,嘉善公主意外歸意外,也沒多難過,以前就不怎麽熟悉,感情生疏,這會兒他想對她動手,手段殘忍,更多的是心有餘悸。
假如她懵懵懂懂,一無所知地當了世子夫人,那麽她是不是會被王師和神不知鬼不覺地弄死
後背起了一層冷汗,原本紅潤的臉頰也消瘦了些,好在神誌清醒。
魯皇後道:“這不算什麽,你被令超救回來時已經睡著了,身上毫發無損,你隻是太累太怕了,才睡了過去。”
沒有袁令超相救,嘉善公主恐怕是已遭不測。
嘉善公主立即道:“這群人太過分了,改日我要重謝袁將軍。”
經此一劫,嘉善公主更成熟穩重了,也不再冒冒失失。
“令超不缺什麽,你要謝她,還不如去明德學堂多幫幫那些學生呢。”魯皇後難得戲謔道。
明德學堂一開辦,多少人爭相報名,特別是那些在家中不受重視的女孩子,她們一有機會便想去學堂念書,袁令超給了她們展翅高飛的機會,自是大受歡迎,喧嘩熱鬧。
隻不過,明德學堂縱然不收學費,可部分孩子的父母還是被勒令不能到學堂讀書,原因無非是家裏不能缺了人幹農活,要麽就是照顧好弟弟就行了,亦或者隻是被父母當做是賣奴當童養媳的工具,不必讀書。
這些孩子命運淒涼,袁令超不止一次與這些父母談心了,話裏話外都是給這些孩子一次讀書的機會,她們的天地會更廣闊。
說太複雜了他們理解不了,也聽不懂,袁令超隻有講些淺顯易懂的以及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上,他們才可能願意送家中孩子去念書。
為此,袁令超也是差點被父母直接閉門謝客,推搡不見了。
如今明德學堂能留下的孩子讀書都很勤奮,沒有偷懶耍滑,也不三心二意,滿心眼鋪在讀書上。
男孩子讀書能經世救國,偏偏這些女孩子一出生就被定義為相夫教子,賢妻良母,袁令超不願也不想,給予女孩子教育更多的可能性,如射箭下棋丹青等等,這些都是能教的,奈何也沒幾個人重視過。
方雪柔來到學堂當先生時,她發現這些孩子很多是大字不識的,也有的讀過一些字,但懂得不多,小小年紀被留在家裏幹活供著兄弟念書。
方雪柔心有戚戚,教孩子念書時也用了十足十的心意,朗誦詩歌時如何快速記憶,以及講一些比較有趣的故事,這些孩子都愛聽,方雪柔也樂意教,師生之間的互動真摯感人。
柯學冰柯學瑩柯學嘉三姐妹也是如此,她們教丹青、琴藝、笛蕭時,那些孩子碰都沒碰過樂器,筆墨紙硯也就看過富戶地主家的人用過,根本沒有實際運用過。
為此,三姐妹初步教她們是什麽、怎麽用。
不說效果多好,好歹有的孩子被啟蒙出對音樂的愛好與對音律的敏感了。
絕大多數孩子的基礎比較薄弱,教她們時要有耐心,也要講究方法。
成王妃去過三次,每次去都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她當掛名掌院時,心態也產生了變化。平常也愛帶些臨摹字帖與一些通俗讀物放在學堂裏供人傳閱。
嘉善公主對明德學堂略有耳聞,不禁一笑,“母後是想我給這些孩子送點東西嗎”
那些孩子家境貧寒,一貧如洗,所用的筆墨紙硯還是學堂供給的,想要賺點束脩,也隻能幫著學堂先生抄抄寫寫背背了,偶爾看管一下學堂,打掃衛生。
“你可以送你想送的。”
魯皇後微笑道。
“那麽我想想吧。”
被明德學堂吸引了注意力,也就忘了她想問的王容華動向。
其實,王容華也真的不是對嘉善公主不聞不問了,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她不疼誰疼
嘉善公主發生了這麽大的禍事,王容華心疼懊惱不已,可另一邊理智告訴她,千萬不能以此牽連了安定侯府。
她不能沒有王家,老五也要王家的支持,她在後宮站住腳,也靠安定侯府。
可是,安定侯府被陛下連根拔下,灰飛煙滅,不複存在了。
每每想到這些,王容華最痛苦的便是她答應得好好的,力保安定侯府有香火,她有生之年一定一定扶持安定侯府在京城變成第一大戶。
偏生,什麽都沒有了。
理智上,王容華為接下來黯淡無光的人生痛苦悔恨,感情上,她對嘉善公主態度複雜。
女兒差點飛來橫禍,那是她的不幸,隻是為什麽是她她帶來了安定侯府的大劫難,以後苦頭有的吃。
王容華左右為難,想也想不出所以然,也隻好暫時不關注嘉善公主了。
如今嘉善公主恢複健康,即將回到含德宮,王容華也起了慈愛之心,關懷地問前問後。
“娘娘,公主此番遇險,也該多注意一下,公主說不定心裏很怕,要娘娘多加寬慰呢。”
王容華說是關心嘉善公主了,但心裏的別扭明眼人一看便知,嬤嬤不願見到這對母女生分,反目成仇,便出言提醒。
王容華一驚,“本宮似乎都忘了。”
她在那裏感傷安定侯府的破敗,唯獨不關心親生女兒的內心深處受到的傷害。
“娘娘,公主回來時,切勿急火攻心,和公主吵起來。”
王容華這些年一直想著要五皇子秦渡當太子,好以後多多扶持安定侯府,嬤嬤不說多麽讚成,卻也不反對。
在發生了王師和膽大妄為欺辱公主的事情後,嬤嬤便知道,王容華多半隻在意安定侯府,未必多心疼公主。
誰讓公主是要嫁人的五皇子那是能繼承皇位的,當然最關心的也是五皇子了。
嘉善公主、宜成公主,都是王容華所生,但她們獲得的關注遠不如王容華對五皇子的一半。
嬤嬤心疼乖巧可愛的嘉善公主無辜遇險,生母又不過問,心冷啊。
“嬤嬤,雅麗她……”與文景明大婚,也是符合王容華的意思,文家比起安定侯府根基更穩,文家從祖輩開始便是曆朝大秦皇帝的心腹文臣,深得天下文人的擁護。
李相爺初當丞相時,對文家尚且要客氣幾分,足見文家的影響力。
嘉善公主與文景明成為夫妻,毋庸置疑五皇子多了一條臂膀。得了文家,也算是彌補安定侯府落敗的不足。
“娘娘,凡事以公主喜惡為先吧。”嬤嬤輕歎,五皇子還小,他哪知道自己所獲得的所有恩寵照顧全都是建立在兩個姐姐全被無視的基礎上呢
嘉善公主宜成公主固然未被虐待,可比起同母弟弟,一目了然誰更得王容華的心。
宜成公主不止一次與王容華吵得不可開交,她不平王容華的偏心無視,也討厭五皇子。
性烈如火,寧折不彎,與王容華的溫柔內斂性格截然不同。
“這一點本宮了解,但別忘了,以後要是老五成了,她們作為同母姐姐,好處能少了嗎”
王容華不懂,她疼惜五皇子,一心一意給他鋪路,也是要保證兩個女兒今後榮華不缺,風風光光,為什麽大家都那麽反對她疼惜老五
——心都偏了,兩個公主還能不埋怨嗎
沒有一碗水端平,再尊貴也是心有不甘。
王容華與嘉善公主的故事在後麵,袁令超與自己的小姑姑袁晚吟也有自己的故事。
“小愛,如璋這孩子越來越調皮了,誰抱她都要踢一腳。”
袁晚吟哭笑不得,袁如璋大概是到了新的環境,又被寵溺縱容,生就一膽大心腸,也不見生,逢人就笑,陌生人抱她得被她踢一腳,順帶被“尿”一身。
含德宮不派人來養心殿探聽消息,這在延昌帝眼裏就是王容華惱怒他的表現。心裏頭也對王容華有了看法,等嘉善公主一醒,王容華自有自己的“好日子”。
嘉善公主的病更多是心病,在太醫的精心治療與延昌帝魯皇後的陪伴下,嘉善公主平安醒來,神色也好了許多。
她醒來時第一句話是:“我娘呢”
“……”大殿靜寂,無聲無息。
延昌帝輕咳一聲,“你娘病了,不方便看你。”
王容華對嘉善公主的態度,實在使人心寒,親生女兒的安危都不如一個侄子嗎亦或者,安定侯府於她而言意義大過她十月懷胎的女兒吧。
“是這樣嗎”
嘉善公主覺得有點不對勁,放在以往,王容華病歸病,也會留下宮娥陪著嘉善公主,這一次都不見了。
魯皇後撫著嘉善公主的後背,淡笑道:“等雅麗康複了,再去含德宮探望你娘吧。”
“我聽母後的。”
嘉善公主保持了不聞不問的態度。
留在養心殿,喝著藥,魯皇後也溫柔體貼,雖然不似王容華般甜言蜜語不斷,卻耐心細致。
嘉善公主心有感動,“母後,您這些天為了我,一定很累吧。”
她都知道了,綁架她想殺她的就是安定侯府的世子王師和,她的表哥,也是她母親最看中的駙馬人選。
對這結果,嘉善公主意外歸意外,也沒多難過,以前就不怎麽熟悉,感情生疏,這會兒他想對她動手,手段殘忍,更多的是心有餘悸。
假如她懵懵懂懂,一無所知地當了世子夫人,那麽她是不是會被王師和神不知鬼不覺地弄死
後背起了一層冷汗,原本紅潤的臉頰也消瘦了些,好在神誌清醒。
魯皇後道:“這不算什麽,你被令超救回來時已經睡著了,身上毫發無損,你隻是太累太怕了,才睡了過去。”
沒有袁令超相救,嘉善公主恐怕是已遭不測。
嘉善公主立即道:“這群人太過分了,改日我要重謝袁將軍。”
經此一劫,嘉善公主更成熟穩重了,也不再冒冒失失。
“令超不缺什麽,你要謝她,還不如去明德學堂多幫幫那些學生呢。”魯皇後難得戲謔道。
明德學堂一開辦,多少人爭相報名,特別是那些在家中不受重視的女孩子,她們一有機會便想去學堂念書,袁令超給了她們展翅高飛的機會,自是大受歡迎,喧嘩熱鬧。
隻不過,明德學堂縱然不收學費,可部分孩子的父母還是被勒令不能到學堂讀書,原因無非是家裏不能缺了人幹農活,要麽就是照顧好弟弟就行了,亦或者隻是被父母當做是賣奴當童養媳的工具,不必讀書。
這些孩子命運淒涼,袁令超不止一次與這些父母談心了,話裏話外都是給這些孩子一次讀書的機會,她們的天地會更廣闊。
說太複雜了他們理解不了,也聽不懂,袁令超隻有講些淺顯易懂的以及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上,他們才可能願意送家中孩子去念書。
為此,袁令超也是差點被父母直接閉門謝客,推搡不見了。
如今明德學堂能留下的孩子讀書都很勤奮,沒有偷懶耍滑,也不三心二意,滿心眼鋪在讀書上。
男孩子讀書能經世救國,偏偏這些女孩子一出生就被定義為相夫教子,賢妻良母,袁令超不願也不想,給予女孩子教育更多的可能性,如射箭下棋丹青等等,這些都是能教的,奈何也沒幾個人重視過。
方雪柔來到學堂當先生時,她發現這些孩子很多是大字不識的,也有的讀過一些字,但懂得不多,小小年紀被留在家裏幹活供著兄弟念書。
方雪柔心有戚戚,教孩子念書時也用了十足十的心意,朗誦詩歌時如何快速記憶,以及講一些比較有趣的故事,這些孩子都愛聽,方雪柔也樂意教,師生之間的互動真摯感人。
柯學冰柯學瑩柯學嘉三姐妹也是如此,她們教丹青、琴藝、笛蕭時,那些孩子碰都沒碰過樂器,筆墨紙硯也就看過富戶地主家的人用過,根本沒有實際運用過。
為此,三姐妹初步教她們是什麽、怎麽用。
不說效果多好,好歹有的孩子被啟蒙出對音樂的愛好與對音律的敏感了。
絕大多數孩子的基礎比較薄弱,教她們時要有耐心,也要講究方法。
成王妃去過三次,每次去都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她當掛名掌院時,心態也產生了變化。平常也愛帶些臨摹字帖與一些通俗讀物放在學堂裏供人傳閱。
嘉善公主對明德學堂略有耳聞,不禁一笑,“母後是想我給這些孩子送點東西嗎”
那些孩子家境貧寒,一貧如洗,所用的筆墨紙硯還是學堂供給的,想要賺點束脩,也隻能幫著學堂先生抄抄寫寫背背了,偶爾看管一下學堂,打掃衛生。
“你可以送你想送的。”
魯皇後微笑道。
“那麽我想想吧。”
被明德學堂吸引了注意力,也就忘了她想問的王容華動向。
其實,王容華也真的不是對嘉善公主不聞不問了,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她不疼誰疼
嘉善公主發生了這麽大的禍事,王容華心疼懊惱不已,可另一邊理智告訴她,千萬不能以此牽連了安定侯府。
她不能沒有王家,老五也要王家的支持,她在後宮站住腳,也靠安定侯府。
可是,安定侯府被陛下連根拔下,灰飛煙滅,不複存在了。
每每想到這些,王容華最痛苦的便是她答應得好好的,力保安定侯府有香火,她有生之年一定一定扶持安定侯府在京城變成第一大戶。
偏生,什麽都沒有了。
理智上,王容華為接下來黯淡無光的人生痛苦悔恨,感情上,她對嘉善公主態度複雜。
女兒差點飛來橫禍,那是她的不幸,隻是為什麽是她她帶來了安定侯府的大劫難,以後苦頭有的吃。
王容華左右為難,想也想不出所以然,也隻好暫時不關注嘉善公主了。
如今嘉善公主恢複健康,即將回到含德宮,王容華也起了慈愛之心,關懷地問前問後。
“娘娘,公主此番遇險,也該多注意一下,公主說不定心裏很怕,要娘娘多加寬慰呢。”
王容華說是關心嘉善公主了,但心裏的別扭明眼人一看便知,嬤嬤不願見到這對母女生分,反目成仇,便出言提醒。
王容華一驚,“本宮似乎都忘了。”
她在那裏感傷安定侯府的破敗,唯獨不關心親生女兒的內心深處受到的傷害。
“娘娘,公主回來時,切勿急火攻心,和公主吵起來。”
王容華這些年一直想著要五皇子秦渡當太子,好以後多多扶持安定侯府,嬤嬤不說多麽讚成,卻也不反對。
在發生了王師和膽大妄為欺辱公主的事情後,嬤嬤便知道,王容華多半隻在意安定侯府,未必多心疼公主。
誰讓公主是要嫁人的五皇子那是能繼承皇位的,當然最關心的也是五皇子了。
嘉善公主、宜成公主,都是王容華所生,但她們獲得的關注遠不如王容華對五皇子的一半。
嬤嬤心疼乖巧可愛的嘉善公主無辜遇險,生母又不過問,心冷啊。
“嬤嬤,雅麗她……”與文景明大婚,也是符合王容華的意思,文家比起安定侯府根基更穩,文家從祖輩開始便是曆朝大秦皇帝的心腹文臣,深得天下文人的擁護。
李相爺初當丞相時,對文家尚且要客氣幾分,足見文家的影響力。
嘉善公主與文景明成為夫妻,毋庸置疑五皇子多了一條臂膀。得了文家,也算是彌補安定侯府落敗的不足。
“娘娘,凡事以公主喜惡為先吧。”嬤嬤輕歎,五皇子還小,他哪知道自己所獲得的所有恩寵照顧全都是建立在兩個姐姐全被無視的基礎上呢
嘉善公主宜成公主固然未被虐待,可比起同母弟弟,一目了然誰更得王容華的心。
宜成公主不止一次與王容華吵得不可開交,她不平王容華的偏心無視,也討厭五皇子。
性烈如火,寧折不彎,與王容華的溫柔內斂性格截然不同。
“這一點本宮了解,但別忘了,以後要是老五成了,她們作為同母姐姐,好處能少了嗎”
王容華不懂,她疼惜五皇子,一心一意給他鋪路,也是要保證兩個女兒今後榮華不缺,風風光光,為什麽大家都那麽反對她疼惜老五
——心都偏了,兩個公主還能不埋怨嗎
沒有一碗水端平,再尊貴也是心有不甘。
王容華與嘉善公主的故事在後麵,袁令超與自己的小姑姑袁晚吟也有自己的故事。
“小愛,如璋這孩子越來越調皮了,誰抱她都要踢一腳。”
袁晚吟哭笑不得,袁如璋大概是到了新的環境,又被寵溺縱容,生就一膽大心腸,也不見生,逢人就笑,陌生人抱她得被她踢一腳,順帶被“尿”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