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德妃心下一喜,江貴妃的孫子沒有了,後宅爭風吃醋引來皇嗣夭折命案,倘若操作得當就能扯下慎王身上的一塊肉。
說實話,紀德妃一直很討厭江貴妃,討厭她身上的那股子高高在上氣息,有什麽好了不起的不都是為人妃妾謹小慎微
紀德妃打從入宮伊始,就放棄了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
她不是皇後,百年後大概率當一個太妃榮養一生,隻是,這種生活不是她想要的。
要當就當最大的,這一點她與江貴妃一樣都有野心,當太後太皇太後不好嗎
隻要她的兒子當了天子,將來太後就是她。
本朝沒有規定生母矮嫡母一截不能當太後,紀德妃江貴妃才敢躍躍欲試,摩拳擦掌。
紀德妃要奪權,江貴妃一係是她的頭號敵人,二皇子三皇子她必須毫不留情地打下去。
如今慎王大婚不足三月,那麽快後宅就有了謀害皇嗣的命案,二皇子可真的是糊塗腦子笨嘴巴。
“王爺,本宮也說句不好聽的吧,其實,這件事不宜大肆宣揚,家醜不可外揚。”
紀德妃擺出為二皇子著想的苦口婆心狀,歎了一口氣,“妻妾爭風吃醋的那點小事上不得台麵,也容易被禦史攻訐二皇子約束無力,縱然你與貴妃娘娘訴苦,恐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不就是嗎延昌帝的態度必然是要求二皇子好好敲打成景薇,安撫一下黃孺人,至於更多的就沒有了。
——掉了孩子固然心痛,問題是這種事情也能大張旗鼓去說嗎
紀德妃表麵上勸二皇子幹脆算了,其實是煽風點火告訴他不能善罷甘休。
“二皇子的孩子還未出生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二皇子,你慎記節哀啊。”
紀德妃一臉的哀歎,本就怒火中燒的二皇子這下子更氣更恨了。都是成景薇害得他失去了孩子,他幹嘛給這個毒婦遮遮掩掩的偏不!
“不行,本王絕不能善罷甘休,我要休了成景薇這個毒婦,為我的孩兒報仇。”
語罷,二皇子徑直離座,連招呼也不打一個。
紀德妃笑眯眯地看著二皇子離去,越氣越好,越恨越好,這把火才能燒得火旺。
“娘娘,這樣做能成嗎”
宮娥對此有所疑慮,二皇子可不是一般的皇子,再怎麽說,也是江貴妃的兒子,他能蠢到鬧到雞飛狗跳的地步嗎
紀德妃隻是微笑:“不妨我們靜觀後續。”
她覺得,二皇子必定會幫她心想事成的。
果不其然,二皇子繞道拐去了養心殿,將成景薇謀害黃孺人的前前後後說了一遍,並懇求延昌帝允準他休妻。
“什麽你要休妻”
延昌帝目瞪口呆,想當年,他對魯皇後再沒有感情,也是一路扶持走過來,他從未想過讓妃妾取代魯皇後的位置。
結發夫妻,沒有感情也有恩情,他感激魯皇後的不離不棄,於是登基後封了魯皇後的親人為公侯,尊榮無限。
即便不喜康王,他也盡心盡力幫康王找了王妃,兩夫妻眼下甜甜蜜蜜,恩愛情深。
明明是按照對康王的照拂程序走,怎麽到了二皇子這裏,一切就顛倒過來了
延昌帝搞不懂這二皇子與成景薇為何落得怨偶結局,隻好提醒他:“老二,你與王妃成親不足三個月,怎能休棄”
剛成親就鬧到和離的地步,說出去了,禦史得上奏參一本了。
延昌帝感到頭疼,禦史喋喋不休,不依不饒,連他都要畏懼三分,這群人真的不怕死,也有骨氣,恨不得皇帝責罰他們,以便給他們的名聲換來更好的宣揚。
延昌帝甚少因言責備臣民,卻也不是一個擅長容忍他人指指點點的帝王。
禦史說話直接,大道理擺出來一套一套的,延昌帝每次見到禦史滔滔不絕低引經據典都深感壓力。
要是二皇子真的休妻,禦史真的不聞不問嗎不可能的。
二皇子冷聲回答:“兒臣自與王妃成親以來,感情漸漸失和,王妃成氏嬌縱悍妒,不但幾次三番為難側妃孺人,有時候也對我拳打腳踢這種潑婦毒婦眼下害死了我的孩子,我絕不能容忍她繼續當我的王妃。懇請父皇,讓兒臣與成氏和離。”
對成景薇,秦秉已經忍到了極限,害死了黃孺人的孩子是導火索,平常他對成景薇就各種不滿意,又蠢又狠,仗勢欺人的悍婦,隻管刁難他的小妾,有時候對他也不是非常順服。
這種王妃,太可怕了,他不想再與成景薇過下去了,這種王妃太狠毒了。
成景薇的行徑延昌帝有所耳聞,他還以為是誇大其詞,見二皇子鄭重其事的樣子似乎不作假,於是又說:“一日夫妻百日恩,你和王妃有誤會,好商好量不就成了你要記得,你們現在成親才多久休妻一事暫時別提了,王妃這件事做得不對,到時候朕下旨寬慰黃孺人,然後再讓魯皇後申飭慎王妃,這樣也算是一種警告了。”
為了孩子要休妻,這種事情延昌帝不是很讚成,後宮流產的孩子多了去了,難不成每一個他都要與魯皇後算賬嗎
魯皇後好說歹說也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她是什麽人,延昌帝還能不了解嗎魯皇後不對妃妾做任何歹毒事,而後宮也沒機會對其他人動手,畢竟延昌帝對後宮的掌控自是自信十足。
慎王因孩子夭折問罪王妃,雖說是事出有因,隻不過,往大了說也是小題大做了點,慎王妃做得不對確實要懲罰,但上升到休妻的地步,滑稽了點。
麵對延昌帝的大事化小態度,慎王心冷,果然與紀德妃說得一樣,父皇隻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肯真正為黃孺人做主。
也是,一個小妾罷了,延昌帝無論如何也不會有太深的感觸。
“父皇,兒臣懇求封黃孺人為側妃。”
慎王要給愛妾追討封賞,再怎麽說,這件事也是她吃虧了,孩子沒有了,該有的得補給她。
延昌帝皺眉:“她身份太低了,當孺人已經是抬舉了,怎能當你的側妃”
現在看來,慎王分明被黃孺人迷住了,整個人都有點不對勁。
慎王說道:“黃孺人是良民,父母皆為當地有名望之氏族,奈何黃孺人父母早亡,家道中落,被迫賣身葬父,跟著本王,還請父皇成全。”
對黃孺人,慎王起初是憐惜,後來因成景薇的發難,他開始產生了幾分感情,更別說後來的一切,他深深地欣賞黃孺人。
黃孺人從容聰慧,善解人意,哪一點不比成景薇好
麵對二皇子懇請的眼神,延昌帝還能說什麽呢老二喜歡一個小妾,不愛自己的王妃,哎。
“你要給黃孺人側妃的名頭,有沒有想過成府的態度”
延昌帝都要被二皇子氣死了,自己的王妃名門閨秀,他咋好意思光明正大寵妾滅妻的
成府不是隨便打發的小角色,上次罰了一通是一回事,這一回截然不同,那是二皇子與成景薇單方麵的決裂。
秦秉無所謂道:“成府要有意見,大不了從今往後我也不與王妃一塊過了。”
休妻不被允許,二皇子打算回府後徹底無視成景薇,隻陪著黃孺人。
“你!”延昌帝無話可說了,這個孩子關鍵時刻犯蠢,蠢到家了。
從宮裏出來後的二皇子神色瞧不出什麽,反觀延昌帝,麵色沉重。
何之商奉命擬寫詔書時,就聽見延昌帝心情無比複雜地說:“維甫,我的二皇子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英雄難過美人關,隻是二皇子這美人關多少是糊塗了。
何之商答道:“陛下,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陛下的兒子們,個個皆有不同凡響之處。”
延昌帝的皇子們,一個賽一個難搞,前世他伺候了秦儲一輩子,也不見得撈到什麽好處。
其他皇子也不用多說,睚眥必報,心胸狹窄,都不是為人儲君的氣度。
前世即便不選秦儲,就二皇子三皇子的表現,他也看不上。
延昌帝此話是有感而發,二皇子鐵了心寵幸黃孺人也就罷了,對成景薇無視到底,成府哪能心甘情願為他所用
“維甫,你不必說好聽話寬慰朕。”
延昌帝雙手複後,神情凝重,“二皇子是什麽脾性,朕比你了解得多,這孩子心偏了,用不得了。”
本意是互相抗衡,誰也壓不過誰,但二皇子表現讓他太失望了,康王夫妻共同進退,偏偏二皇子夫妻互相怨懟。
比起那些年幼的皇子,也忒不像話了。
“李相爺已解除了禁足,朕得重新啟用他。維甫,你要好好幫朕。”
延昌帝想到李相爺,不無歎氣。
一件件麻煩事,心煩意亂。
何之商作揖,“微臣必謹遵聖諭。”
延昌帝需要他,那是他的機會。
“維甫,朕覺得這中書侍郎位置太小了,不合適你,這樣吧,朕給你提拔到戶部去,你看如何”
延昌帝看何之商越來越順眼,能用的地方多了去了。
說實話,紀德妃一直很討厭江貴妃,討厭她身上的那股子高高在上氣息,有什麽好了不起的不都是為人妃妾謹小慎微
紀德妃打從入宮伊始,就放棄了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
她不是皇後,百年後大概率當一個太妃榮養一生,隻是,這種生活不是她想要的。
要當就當最大的,這一點她與江貴妃一樣都有野心,當太後太皇太後不好嗎
隻要她的兒子當了天子,將來太後就是她。
本朝沒有規定生母矮嫡母一截不能當太後,紀德妃江貴妃才敢躍躍欲試,摩拳擦掌。
紀德妃要奪權,江貴妃一係是她的頭號敵人,二皇子三皇子她必須毫不留情地打下去。
如今慎王大婚不足三月,那麽快後宅就有了謀害皇嗣的命案,二皇子可真的是糊塗腦子笨嘴巴。
“王爺,本宮也說句不好聽的吧,其實,這件事不宜大肆宣揚,家醜不可外揚。”
紀德妃擺出為二皇子著想的苦口婆心狀,歎了一口氣,“妻妾爭風吃醋的那點小事上不得台麵,也容易被禦史攻訐二皇子約束無力,縱然你與貴妃娘娘訴苦,恐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不就是嗎延昌帝的態度必然是要求二皇子好好敲打成景薇,安撫一下黃孺人,至於更多的就沒有了。
——掉了孩子固然心痛,問題是這種事情也能大張旗鼓去說嗎
紀德妃表麵上勸二皇子幹脆算了,其實是煽風點火告訴他不能善罷甘休。
“二皇子的孩子還未出生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二皇子,你慎記節哀啊。”
紀德妃一臉的哀歎,本就怒火中燒的二皇子這下子更氣更恨了。都是成景薇害得他失去了孩子,他幹嘛給這個毒婦遮遮掩掩的偏不!
“不行,本王絕不能善罷甘休,我要休了成景薇這個毒婦,為我的孩兒報仇。”
語罷,二皇子徑直離座,連招呼也不打一個。
紀德妃笑眯眯地看著二皇子離去,越氣越好,越恨越好,這把火才能燒得火旺。
“娘娘,這樣做能成嗎”
宮娥對此有所疑慮,二皇子可不是一般的皇子,再怎麽說,也是江貴妃的兒子,他能蠢到鬧到雞飛狗跳的地步嗎
紀德妃隻是微笑:“不妨我們靜觀後續。”
她覺得,二皇子必定會幫她心想事成的。
果不其然,二皇子繞道拐去了養心殿,將成景薇謀害黃孺人的前前後後說了一遍,並懇求延昌帝允準他休妻。
“什麽你要休妻”
延昌帝目瞪口呆,想當年,他對魯皇後再沒有感情,也是一路扶持走過來,他從未想過讓妃妾取代魯皇後的位置。
結發夫妻,沒有感情也有恩情,他感激魯皇後的不離不棄,於是登基後封了魯皇後的親人為公侯,尊榮無限。
即便不喜康王,他也盡心盡力幫康王找了王妃,兩夫妻眼下甜甜蜜蜜,恩愛情深。
明明是按照對康王的照拂程序走,怎麽到了二皇子這裏,一切就顛倒過來了
延昌帝搞不懂這二皇子與成景薇為何落得怨偶結局,隻好提醒他:“老二,你與王妃成親不足三個月,怎能休棄”
剛成親就鬧到和離的地步,說出去了,禦史得上奏參一本了。
延昌帝感到頭疼,禦史喋喋不休,不依不饒,連他都要畏懼三分,這群人真的不怕死,也有骨氣,恨不得皇帝責罰他們,以便給他們的名聲換來更好的宣揚。
延昌帝甚少因言責備臣民,卻也不是一個擅長容忍他人指指點點的帝王。
禦史說話直接,大道理擺出來一套一套的,延昌帝每次見到禦史滔滔不絕低引經據典都深感壓力。
要是二皇子真的休妻,禦史真的不聞不問嗎不可能的。
二皇子冷聲回答:“兒臣自與王妃成親以來,感情漸漸失和,王妃成氏嬌縱悍妒,不但幾次三番為難側妃孺人,有時候也對我拳打腳踢這種潑婦毒婦眼下害死了我的孩子,我絕不能容忍她繼續當我的王妃。懇請父皇,讓兒臣與成氏和離。”
對成景薇,秦秉已經忍到了極限,害死了黃孺人的孩子是導火索,平常他對成景薇就各種不滿意,又蠢又狠,仗勢欺人的悍婦,隻管刁難他的小妾,有時候對他也不是非常順服。
這種王妃,太可怕了,他不想再與成景薇過下去了,這種王妃太狠毒了。
成景薇的行徑延昌帝有所耳聞,他還以為是誇大其詞,見二皇子鄭重其事的樣子似乎不作假,於是又說:“一日夫妻百日恩,你和王妃有誤會,好商好量不就成了你要記得,你們現在成親才多久休妻一事暫時別提了,王妃這件事做得不對,到時候朕下旨寬慰黃孺人,然後再讓魯皇後申飭慎王妃,這樣也算是一種警告了。”
為了孩子要休妻,這種事情延昌帝不是很讚成,後宮流產的孩子多了去了,難不成每一個他都要與魯皇後算賬嗎
魯皇後好說歹說也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她是什麽人,延昌帝還能不了解嗎魯皇後不對妃妾做任何歹毒事,而後宮也沒機會對其他人動手,畢竟延昌帝對後宮的掌控自是自信十足。
慎王因孩子夭折問罪王妃,雖說是事出有因,隻不過,往大了說也是小題大做了點,慎王妃做得不對確實要懲罰,但上升到休妻的地步,滑稽了點。
麵對延昌帝的大事化小態度,慎王心冷,果然與紀德妃說得一樣,父皇隻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肯真正為黃孺人做主。
也是,一個小妾罷了,延昌帝無論如何也不會有太深的感觸。
“父皇,兒臣懇求封黃孺人為側妃。”
慎王要給愛妾追討封賞,再怎麽說,這件事也是她吃虧了,孩子沒有了,該有的得補給她。
延昌帝皺眉:“她身份太低了,當孺人已經是抬舉了,怎能當你的側妃”
現在看來,慎王分明被黃孺人迷住了,整個人都有點不對勁。
慎王說道:“黃孺人是良民,父母皆為當地有名望之氏族,奈何黃孺人父母早亡,家道中落,被迫賣身葬父,跟著本王,還請父皇成全。”
對黃孺人,慎王起初是憐惜,後來因成景薇的發難,他開始產生了幾分感情,更別說後來的一切,他深深地欣賞黃孺人。
黃孺人從容聰慧,善解人意,哪一點不比成景薇好
麵對二皇子懇請的眼神,延昌帝還能說什麽呢老二喜歡一個小妾,不愛自己的王妃,哎。
“你要給黃孺人側妃的名頭,有沒有想過成府的態度”
延昌帝都要被二皇子氣死了,自己的王妃名門閨秀,他咋好意思光明正大寵妾滅妻的
成府不是隨便打發的小角色,上次罰了一通是一回事,這一回截然不同,那是二皇子與成景薇單方麵的決裂。
秦秉無所謂道:“成府要有意見,大不了從今往後我也不與王妃一塊過了。”
休妻不被允許,二皇子打算回府後徹底無視成景薇,隻陪著黃孺人。
“你!”延昌帝無話可說了,這個孩子關鍵時刻犯蠢,蠢到家了。
從宮裏出來後的二皇子神色瞧不出什麽,反觀延昌帝,麵色沉重。
何之商奉命擬寫詔書時,就聽見延昌帝心情無比複雜地說:“維甫,我的二皇子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英雄難過美人關,隻是二皇子這美人關多少是糊塗了。
何之商答道:“陛下,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陛下的兒子們,個個皆有不同凡響之處。”
延昌帝的皇子們,一個賽一個難搞,前世他伺候了秦儲一輩子,也不見得撈到什麽好處。
其他皇子也不用多說,睚眥必報,心胸狹窄,都不是為人儲君的氣度。
前世即便不選秦儲,就二皇子三皇子的表現,他也看不上。
延昌帝此話是有感而發,二皇子鐵了心寵幸黃孺人也就罷了,對成景薇無視到底,成府哪能心甘情願為他所用
“維甫,你不必說好聽話寬慰朕。”
延昌帝雙手複後,神情凝重,“二皇子是什麽脾性,朕比你了解得多,這孩子心偏了,用不得了。”
本意是互相抗衡,誰也壓不過誰,但二皇子表現讓他太失望了,康王夫妻共同進退,偏偏二皇子夫妻互相怨懟。
比起那些年幼的皇子,也忒不像話了。
“李相爺已解除了禁足,朕得重新啟用他。維甫,你要好好幫朕。”
延昌帝想到李相爺,不無歎氣。
一件件麻煩事,心煩意亂。
何之商作揖,“微臣必謹遵聖諭。”
延昌帝需要他,那是他的機會。
“維甫,朕覺得這中書侍郎位置太小了,不合適你,這樣吧,朕給你提拔到戶部去,你看如何”
延昌帝看何之商越來越順眼,能用的地方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