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源與袁晚吟之間最後還是沒有挑明關係,袁晚吟心存顧慮,而陳知源也願意等著她。
或許,時間是最好的武器,會用歲月漸漸模糊過往。
袁令超也隻是聽了一耳朵袁晚吟陳知源的一點過往後,便不再過問。
三皇子秦襄被調去青州後,有關袁令超與三皇子的緋聞漸漸平息,當事人不在,另一個又惹不起,說八卦的自是越來越少。
袁令超對此感到稍稍放鬆了,出門時沒有了馬屁精,幸福極了。
袁奉信袁奉行兩兄弟破天荒過來,想來問問姐姐是否要他們出手。
三皇子他們算盤算得精,偏生忘了袁家人一貫團結。
“姐姐,三皇子他不懷好意,離他遠點。”
袁奉信用手指一算,神神叨叨,“三皇子麵相凶狠,眼下兩道紋,恐是死於非命。”
“去去去,”袁令超拍了拍他的手,“這話在我這裏開玩笑就行,不能說出去。”
一旦被人知道袁家人偷偷給三皇子算命,那恐怕是天降橫禍。
袁令超道:“凡事警醒一點,三皇子不是什麽得罪不起的,隻要客套一點,也不在話下。”
秦襄滾遠了,她比誰都高興,對自己的家裏人,她還是考慮問題的。
三皇子無論如何也靠近不了她半步,別做夢。
“是的,姐姐說得對,”袁奉行說,“三皇子難纏,是他的血統身份,我們不卑不亢,挑不出大毛病,三皇子也不敢做什麽。”
英國公府的兵權他需要,給他一百個膽子都不敢得罪完英國公府。
“姐,我們二兄弟有分寸,誰給我們送禮物,我們都不收。”
袁奉信袁奉行有時候出趟門,都會被人塞禮物賄賂,要他們說好話。
對象自是袁令超,即便她凶名在外,也是有人喜歡她的。袁奉信袁奉行兩兄弟覺得,凡夫俗子配不上他們姐姐,對禮物全都退回了。
“你們做事,我放心。”
袁令超沒有懷疑兩兄弟的意思,“就是得搞清楚,英國公府再如何厲害,也是臣子,凡事不可太出風頭。”
過於拔尖,於家族不利。
“姐姐,這一點爺爺都說好幾次了。”
袁奉信道,“我從軍,弟弟從文,不就是想繞開一點忌諱嗎”
袁家上下全都是武將也不是好事,袁奉行是足智多謀的軍師,反而避開了軍中要職。
袁奉行小小年紀便有小諸葛之名,熟讀兵法,精通謀略,實在是棟梁之材。
“切,就你們的水準,沒有大哥和爹爹的提攜,混不出來。”
別看袁奉行聲名在外,什麽軍師猛將的,其實他們還挺小的,袁令超不過十三,他們兩兄弟滿打滿算也就十二,十二歲的毛頭小子能有什麽大本事不都是曆練嗎
他們在軍中摸爬滾打,比袁令超更有經驗,出了幾個法子就讓人頂禮膜拜,確實是後生可畏。
袁令超接著說:“好好吃飯,好好鍛煉,當年爹娘帶著你們去軍中,留我在京城,那不都是事急從權”
論兩兄弟的資曆那是一筆很長的賬了。
由於西邊戰事起,加上兩兄弟也是軍中出生的,不能像袁令超那般留於京城,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柯夫人帶著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在軍營裏,一邊幫忙照顧袁喚,另一邊也得看著後勤,可謂是身兼數職。
袁令超的年幼記憶經常伴隨著分離,袁奉賢三兄弟離她遠,袁喚柯夫人離她遠,也就九歲後稍稍穩定了點,那時候兩個弟弟能跑能跳,經常帶著童子軍給敵軍搗亂,也可能是那個時候起就有了小諸葛之名。
既然年歲小,袁奉信的能征善戰之名,也不過是帶著自己的草頭軍,恰到好處地給敵人一個冷不防攻擊。
兩個弟弟太小,沒有什麽具體官職,不像袁奉賢是成年人了。
袁奉信袁奉行語塞。
袁令超和英國公走得近也是因為爹娘常出征,她跟著爺爺生活更多。
柯夫人最疼袁令超也是愧疚彌補心理。
袁令超微微一笑,“你們啊,比我還在意有的沒的。我啊,現在也已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你們可不能比我差。”
兩個弟弟再小,領著散官虛職,卻也是朝廷的一份子。不像她,劍走偏鋒,還得通過延昌帝的批準。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古代社會男尊女卑,沒有出將入相的機會。
“嗯,姐姐。我們會的。”
調皮搗蛋歸調皮搗蛋,四個孩子的關係一直融洽,沒有存在隔閡爭吵。
打從三皇子啟程去了青州後,江貴妃好一陣安靜了下來。
玉賢妃約她品茶還被拒絕了,足見是受了刺激。
“娘娘,德妃娘娘來了。”
紀德妃領著八皇子秦儲前來拜見江貴妃,江貴妃不好拒之門外,拒絕紀德妃也就罷了,八皇子是孩子,她還能如何
她做不得惡毒繼母,畢竟她要當太後。
紀德妃未進門便笑聲先傳,“貴妃姐姐,德妃在此有禮了。”
貴妃品級比德妃尊貴,按例是紀德妃行禮。
江貴妃平靜地依照流程,將紀德妃扶起看座後,便說道:“德妃妹妹帶著八皇子也不容易啊。”
紀德妃入宮晚,資曆也淺,身為紀太後娘家的侄孫女,紀德妃可謂是風光無限,尊榮無限好。
紀德妃生得花容月貌,又有紀太後扶持,在後宮裏一直穩穩當當,不比魯皇後差多少。
紀德妃道:“不敢不敢,這點辛苦比起陛下不算什麽。”
咯噔!
江貴妃心裏冷笑,這是告訴她得珍惜嗎嬪妃辛苦,難不成日理萬機的帝王不苦嗎
“德妃妹妹說得真好聽,本宮聽著倒是這個理。”
紀德妃的話成功讓江貴妃想起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本宮記得,德妃妹妹剛入宮時,不過一小小女孩,轉眼都過了十年了,德妃妹妹出落得豔冠群芳,婷婷嫋嫋啊。”
好一陣陰陽怪氣,差點沒把紅顏禍水四個字刻在腦門了。
“貴妃娘娘鳳儀無雙,臣妾甘拜下風。”
紀德妃淡淡一笑。她確實年輕,初入宮時隻是十三歲的姑娘,轉眼過了十年,她也就二十三,比起年老色衰的江貴妃,她的優勢很大。
不過江貴妃一係聲勢浩大,她不宜明麵上發生衝突。
“本宮鳳儀,德妃想學也學不來的。”
江貴妃笑了,“好歹我有兩個兒子,而你隻有一個八皇子,八皇子還小,隻能跟乳母玩。”
八皇子秦儲一入殿就被乳母帶下去玩了,根本不在場。
紀德妃想笑,那又如何你的兩個兒子還不如我的儲兒得心。
“說起來,妾身懷八皇子時,身心不適,上吐下瀉,陛下體貼我,都不讓我去皇後娘娘的寢宮請安,太後娘娘也給我賞下了滋補藥物給我補補身子,也是夠巧,吃過這些補藥後,臣妾胃口越來越好了,到了十月懷胎時,瓜熟蒂落,生下了儲兒,妾身覺得是太後娘娘庇佑了我和八皇子。”
紀德妃狀似不經意地說道。
她入宮是延昌帝老大不小,妻妾成群,兒女也多,而她卻入宮沒多久便能一朝得子,延昌帝的喜愛溢於言表。
若非紀德妃隻能生一胎,給她機會,遇見更年輕的帝王,就能兒女雙全了。
江貴妃聽著想罵人,她當初懷孕時,紀太後管也不管的,別說送東西了,就連問也不問,還不如秦榮的母親沈嬪,因為那是長子的母親。
江貴妃不討紀太後的歡心,紀太後打心眼裏反感江貴妃的做派,小妾姿態,上不得台麵。
江貴妃也懶得討好紀太後,等她掌權了,對付一個老太婆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嗎
紀太後不愛江貴妃,偏愛紀德妃,當事人的炫耀讓她憤怒厭煩。
“德妃妹妹有福氣,本宮能與德妃妹妹一塊侍奉陛下,實在三生有幸。”
江貴妃皮笑肉不笑道。
紀德妃被刻意培養,送給皇帝當嬪妃,奔的是前程,江貴妃是老人,一路追隨,論感情,也不比紀德妃少。
紀德妃緩緩道:“誰說不是呢能侍奉陛下,都是皇後娘娘與諸位姐妹的福氣。”
扯上魯皇後,果真是牙尖嘴利。
江貴妃平靜的外表終於破裂,她冷冷問紀德妃:“德妃是來炫耀的嗎本宮也不需要你的憐憫。”
江貴妃還沒有窮困潦倒到需要扶貧的地步。
“不,姐姐,我是來求和的。”
紀德妃麵上笑容不變,“二皇子三皇子乃陛下骨肉,又居長,臣妾倒是以為,八皇子會心甘情願奉二皇子三皇子為他的兄長。”
話說的隱晦,但江貴妃一聽就明白了,這不就是求靠山了
紀太後這個老不死的遲早會死,紀德妃娘家無人,可不就是隻能投靠別人了
江貴妃道:“妹妹,俗話說得好,手足情深,八皇子還小,二皇子三皇子自是疼惜弟弟的,不會虧了他。”
秦儲得寵,加上紀太後的支持,若與紀德妃結盟,未嚐不可。
就是得考慮,紀德妃八皇子跳反的可能性。
八皇子的名字,始終不是一個普通名。
或許,時間是最好的武器,會用歲月漸漸模糊過往。
袁令超也隻是聽了一耳朵袁晚吟陳知源的一點過往後,便不再過問。
三皇子秦襄被調去青州後,有關袁令超與三皇子的緋聞漸漸平息,當事人不在,另一個又惹不起,說八卦的自是越來越少。
袁令超對此感到稍稍放鬆了,出門時沒有了馬屁精,幸福極了。
袁奉信袁奉行兩兄弟破天荒過來,想來問問姐姐是否要他們出手。
三皇子他們算盤算得精,偏生忘了袁家人一貫團結。
“姐姐,三皇子他不懷好意,離他遠點。”
袁奉信用手指一算,神神叨叨,“三皇子麵相凶狠,眼下兩道紋,恐是死於非命。”
“去去去,”袁令超拍了拍他的手,“這話在我這裏開玩笑就行,不能說出去。”
一旦被人知道袁家人偷偷給三皇子算命,那恐怕是天降橫禍。
袁令超道:“凡事警醒一點,三皇子不是什麽得罪不起的,隻要客套一點,也不在話下。”
秦襄滾遠了,她比誰都高興,對自己的家裏人,她還是考慮問題的。
三皇子無論如何也靠近不了她半步,別做夢。
“是的,姐姐說得對,”袁奉行說,“三皇子難纏,是他的血統身份,我們不卑不亢,挑不出大毛病,三皇子也不敢做什麽。”
英國公府的兵權他需要,給他一百個膽子都不敢得罪完英國公府。
“姐,我們二兄弟有分寸,誰給我們送禮物,我們都不收。”
袁奉信袁奉行有時候出趟門,都會被人塞禮物賄賂,要他們說好話。
對象自是袁令超,即便她凶名在外,也是有人喜歡她的。袁奉信袁奉行兩兄弟覺得,凡夫俗子配不上他們姐姐,對禮物全都退回了。
“你們做事,我放心。”
袁令超沒有懷疑兩兄弟的意思,“就是得搞清楚,英國公府再如何厲害,也是臣子,凡事不可太出風頭。”
過於拔尖,於家族不利。
“姐姐,這一點爺爺都說好幾次了。”
袁奉信道,“我從軍,弟弟從文,不就是想繞開一點忌諱嗎”
袁家上下全都是武將也不是好事,袁奉行是足智多謀的軍師,反而避開了軍中要職。
袁奉行小小年紀便有小諸葛之名,熟讀兵法,精通謀略,實在是棟梁之材。
“切,就你們的水準,沒有大哥和爹爹的提攜,混不出來。”
別看袁奉行聲名在外,什麽軍師猛將的,其實他們還挺小的,袁令超不過十三,他們兩兄弟滿打滿算也就十二,十二歲的毛頭小子能有什麽大本事不都是曆練嗎
他們在軍中摸爬滾打,比袁令超更有經驗,出了幾個法子就讓人頂禮膜拜,確實是後生可畏。
袁令超接著說:“好好吃飯,好好鍛煉,當年爹娘帶著你們去軍中,留我在京城,那不都是事急從權”
論兩兄弟的資曆那是一筆很長的賬了。
由於西邊戰事起,加上兩兄弟也是軍中出生的,不能像袁令超那般留於京城,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柯夫人帶著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在軍營裏,一邊幫忙照顧袁喚,另一邊也得看著後勤,可謂是身兼數職。
袁令超的年幼記憶經常伴隨著分離,袁奉賢三兄弟離她遠,袁喚柯夫人離她遠,也就九歲後稍稍穩定了點,那時候兩個弟弟能跑能跳,經常帶著童子軍給敵軍搗亂,也可能是那個時候起就有了小諸葛之名。
既然年歲小,袁奉信的能征善戰之名,也不過是帶著自己的草頭軍,恰到好處地給敵人一個冷不防攻擊。
兩個弟弟太小,沒有什麽具體官職,不像袁奉賢是成年人了。
袁奉信袁奉行語塞。
袁令超和英國公走得近也是因為爹娘常出征,她跟著爺爺生活更多。
柯夫人最疼袁令超也是愧疚彌補心理。
袁令超微微一笑,“你們啊,比我還在意有的沒的。我啊,現在也已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你們可不能比我差。”
兩個弟弟再小,領著散官虛職,卻也是朝廷的一份子。不像她,劍走偏鋒,還得通過延昌帝的批準。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古代社會男尊女卑,沒有出將入相的機會。
“嗯,姐姐。我們會的。”
調皮搗蛋歸調皮搗蛋,四個孩子的關係一直融洽,沒有存在隔閡爭吵。
打從三皇子啟程去了青州後,江貴妃好一陣安靜了下來。
玉賢妃約她品茶還被拒絕了,足見是受了刺激。
“娘娘,德妃娘娘來了。”
紀德妃領著八皇子秦儲前來拜見江貴妃,江貴妃不好拒之門外,拒絕紀德妃也就罷了,八皇子是孩子,她還能如何
她做不得惡毒繼母,畢竟她要當太後。
紀德妃未進門便笑聲先傳,“貴妃姐姐,德妃在此有禮了。”
貴妃品級比德妃尊貴,按例是紀德妃行禮。
江貴妃平靜地依照流程,將紀德妃扶起看座後,便說道:“德妃妹妹帶著八皇子也不容易啊。”
紀德妃入宮晚,資曆也淺,身為紀太後娘家的侄孫女,紀德妃可謂是風光無限,尊榮無限好。
紀德妃生得花容月貌,又有紀太後扶持,在後宮裏一直穩穩當當,不比魯皇後差多少。
紀德妃道:“不敢不敢,這點辛苦比起陛下不算什麽。”
咯噔!
江貴妃心裏冷笑,這是告訴她得珍惜嗎嬪妃辛苦,難不成日理萬機的帝王不苦嗎
“德妃妹妹說得真好聽,本宮聽著倒是這個理。”
紀德妃的話成功讓江貴妃想起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本宮記得,德妃妹妹剛入宮時,不過一小小女孩,轉眼都過了十年了,德妃妹妹出落得豔冠群芳,婷婷嫋嫋啊。”
好一陣陰陽怪氣,差點沒把紅顏禍水四個字刻在腦門了。
“貴妃娘娘鳳儀無雙,臣妾甘拜下風。”
紀德妃淡淡一笑。她確實年輕,初入宮時隻是十三歲的姑娘,轉眼過了十年,她也就二十三,比起年老色衰的江貴妃,她的優勢很大。
不過江貴妃一係聲勢浩大,她不宜明麵上發生衝突。
“本宮鳳儀,德妃想學也學不來的。”
江貴妃笑了,“好歹我有兩個兒子,而你隻有一個八皇子,八皇子還小,隻能跟乳母玩。”
八皇子秦儲一入殿就被乳母帶下去玩了,根本不在場。
紀德妃想笑,那又如何你的兩個兒子還不如我的儲兒得心。
“說起來,妾身懷八皇子時,身心不適,上吐下瀉,陛下體貼我,都不讓我去皇後娘娘的寢宮請安,太後娘娘也給我賞下了滋補藥物給我補補身子,也是夠巧,吃過這些補藥後,臣妾胃口越來越好了,到了十月懷胎時,瓜熟蒂落,生下了儲兒,妾身覺得是太後娘娘庇佑了我和八皇子。”
紀德妃狀似不經意地說道。
她入宮是延昌帝老大不小,妻妾成群,兒女也多,而她卻入宮沒多久便能一朝得子,延昌帝的喜愛溢於言表。
若非紀德妃隻能生一胎,給她機會,遇見更年輕的帝王,就能兒女雙全了。
江貴妃聽著想罵人,她當初懷孕時,紀太後管也不管的,別說送東西了,就連問也不問,還不如秦榮的母親沈嬪,因為那是長子的母親。
江貴妃不討紀太後的歡心,紀太後打心眼裏反感江貴妃的做派,小妾姿態,上不得台麵。
江貴妃也懶得討好紀太後,等她掌權了,對付一個老太婆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嗎
紀太後不愛江貴妃,偏愛紀德妃,當事人的炫耀讓她憤怒厭煩。
“德妃妹妹有福氣,本宮能與德妃妹妹一塊侍奉陛下,實在三生有幸。”
江貴妃皮笑肉不笑道。
紀德妃被刻意培養,送給皇帝當嬪妃,奔的是前程,江貴妃是老人,一路追隨,論感情,也不比紀德妃少。
紀德妃緩緩道:“誰說不是呢能侍奉陛下,都是皇後娘娘與諸位姐妹的福氣。”
扯上魯皇後,果真是牙尖嘴利。
江貴妃平靜的外表終於破裂,她冷冷問紀德妃:“德妃是來炫耀的嗎本宮也不需要你的憐憫。”
江貴妃還沒有窮困潦倒到需要扶貧的地步。
“不,姐姐,我是來求和的。”
紀德妃麵上笑容不變,“二皇子三皇子乃陛下骨肉,又居長,臣妾倒是以為,八皇子會心甘情願奉二皇子三皇子為他的兄長。”
話說的隱晦,但江貴妃一聽就明白了,這不就是求靠山了
紀太後這個老不死的遲早會死,紀德妃娘家無人,可不就是隻能投靠別人了
江貴妃道:“妹妹,俗話說得好,手足情深,八皇子還小,二皇子三皇子自是疼惜弟弟的,不會虧了他。”
秦儲得寵,加上紀太後的支持,若與紀德妃結盟,未嚐不可。
就是得考慮,紀德妃八皇子跳反的可能性。
八皇子的名字,始終不是一個普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