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重聽見腳步聲來,睜眼看了柳輕衣一眼,麵上似有嘉許神色,略點了點頭,便重又閉上眼打坐。


    柳輕衣朝著聶重躬身一拜,便即走到步鳩身旁站了,靜靜地等待起來。


    他看向重明堂前打坐的聶重,隻見其長相極為威嚴,卻無端端覺出一股慈祥和親近之感,點滴過往曆曆在目,心中已是百感交集。


    自己在嵐郡選靈大典之上犯規被逐,蒙聶重破例收錄為灰衣弟子帶入山門,以灰衣弟子身份奪得宗門大比前十,從而得賜傳靈丹,接外帖任務,後至鈞天郡赴紫延果之約,參加南境仙品大會。幾番際遇之下,終於突破到通元境,卻又如此巧合地拜入聶重門下。


    可以說,要是沒有聶重破例將他收錄為天獸門弟子,也就沒有今日柳輕衣拜入緲遠峰一事。


    作為現代人的柳輕衣,雖說接受著最新式的教育,卻也忘不了恩義二字,更知‘天地君親師’的分量。


    “嘿,這人以後就是自己的師父了。”柳輕衣看著須發皆白的聶重,心中一陣熱切和激動。


    約莫等了三個多時辰,嚴寬和黎德強終是攙扶著走了上來,甫一踏足山頂平地,二人已是氣喘如牛、汗流浹背,全身皮膚隱隱發紅,更有好幾處淤青。


    嚴寬雖說全身軟綿綿的,倒也還能站得住,黎德強卻是整個人已經虛脫,靠著嚴寬的攙扶才走了上來,全身大半的重量幾乎壓到了嚴寬的身上。


    來到重明堂前,嚴寬麵色複雜地看了先到的柳輕衣和步鳩一眼,也不吭聲,隻朝著聶重躬身行過一禮,便和黎德強站在一邊喘著氣歇息。


    聶重看向嚴寬和黎德強二人,眼中先是略露失望之色,待見到二人互助攙扶之態,終是含笑頜首道:“你二人雖說愚鈍了些,卻也全了同門相助之義,倒算不辱本尊門楣。”


    說著轉了頭朝步鳩和柳輕衣道:“你二人悟性雖好,卻是都是單獨行來,有些不太像話。”


    步鳩和柳輕衣聞言眼神一陣閃爍,皆是低了頭沒吭聲。


    又聽聶重道:“你四人都到我跟前來,待本座賜下道號,你們也好行拜師禮。”


    柳輕衣等四人聽聶重一番語,依言聚攏一起,在聶重跟前站成一排。


    聶重逐一打量四人,麵色一肅道:“本座師承上代天獸門明拓長老,明拓師祖乃是明字輩,傳到我這代是重字輩,本脈按‘明重雲清筱遠洛惪’字派相承,你們這一代便是‘雲’字輩了。字輩可為道姓,待我賜下號字,你等則以此道號列我渺遠峰一脈門楣。道號乃是我一脈內部稱呼,平素對外你等可以稱原名,對內卻得輩份分明,你等繼承我之衣缽,需得銘記師門代續的道統輩份,時刻銘記法緣出身。爾等可聽清楚了?”


    四人逐次皆答:“清楚。”


    聶重低頭沉吟半晌道:“‘曉出堂前荷,天明雨錚錚’,本尊便以‘天’‘明’‘雨’‘錚’賜你四人之號字。方才觀你等之骨齡,乃是以嚴寬為長,步鳩為次,黎德強第三,柳輕衣最幼。如此,本尊便賜嚴寬道號‘雲天’,步鳩道號為‘雲明’,黎德強道號為‘雲雨’,柳輕衣道號為‘雲錚’。爾等即刻行三跪九叩大禮,這拜師之儀便算完成了。”


    四人依言叩下頭去,柳輕衣跟著三人一跪一叩之際,卻發現這三跪九叩大禮倒與原世界的一般無二。


    待幾人禮畢,聶重表情略顯複雜地道:“我自東靈仙國受傷歸來,不但仙獸死,自身境界也是滑落數層,本不欲再收門徒。奈何獸門不昌,我緲遠峰一脈更是人丁冷落,這些年我閉關之際,數次回想師恩深重,不願讓緲遠峰一脈就此斷於我手,便當勉力延續。”


    說到此處,聶重凝聲道:“雲天、雲明、雲雨、雲錚,爾等承我緲遠峰一脈雲字道統,當襲緲遠數代之仰光,且隨我進重明堂參拜祖師。”


    一席話說完,聶重已是立地起身,將幾人引入重明堂,朝著堂內一麵黑頂壁龕席次而跪,隨著聶重的叩頭,幾人也是齊齊叩下。


    柳輕衣俯仰間朝壁龕中瞧去,隻見數道黑木材質的靈牌擺放其上,明拓長老的牌位隻是占了右手靠邊位置,正中的兩塊靈牌一為“天巹長老”,一為“真昀長老”,看起來煞是醒目,不由暗道:“這兩位的輩分恐怕有些高了,不知哪位是緲遠峰第一代祖師?”


    待幾人叩禮既成,聶重待四人起身肅立,交代道:“為師閉關百年未理世事,峰上規矩倒也簡單,一不可同門相殘,二不可濫殺無辜,就此兩條,爾等當銘記於心!”


    嚴寬領頭道:“弟子記下了。”其餘三人自是一連應聲。


    聶重點點頭,看向嚴寬道:“自即日起,為師每隔半月在這‘重明堂’傳功講道一次,雲天作為本峰首席,每到時日負責傳引三位師弟到此,平素兼助為師督責幾名師弟修煉事宜,需得先勤勉持身,為眾弟子之表率,你可明白?”


    嚴寬眼神堅毅,一臉嚴肅地道:“弟子明白。”


    聶重轉向幾人道:“峰上所傳,並未陳列於仙術閣中,切不可再傳之於他人,便是同他峰子弟交流,也當緘默其口,不得透傳要義。”


    嚴寬伸長脖子答了聲:“明白。”其餘三人便也一哄答了聲明白。


    不久,聶重坐在重明堂內一個上首蒲團,令四人依次挨坐下首,開始傳功講起道來。


    “修士修行需知仙道五要,這也是修士行走仙界的最大依憑,所謂五要,按重要程度依次為:術、器、材、地、侶。”


    “第一要‘術’,自然是各種仙道法訣及獨特仙術,這是修士修行的根本,古稱築基之術,是至為重要的第一關節。沒有這些功法、仙術作為基礎,修士便如無根之萍,後麵的器、材、地、侶也都沒有了用處。”


    “第二要‘器’,乃是借助一些法器靈物提升自身的攻防威力,最常見的器就是刀、劍類仙門常用的靈寶法器。器的品階你們入門之時當是聽傳功長老講過,大多是品階越高威力越大,所能承載的仙術也更為強橫。天獸門給每名弟子專屬打造的獸靈環,乃是我們禦獸門派獨有之器,配合門內的仙術、功法,乃是最為適合獸門弟子使用的法器,借助融環術,不必再尋找其他更高品階的替代法器,算是我們獸門弟子的一大優勢。”


    “第三要‘材’,便是各種天材地寶,以及以其煉製的各種珍貴丹藥,越是稀有的丹藥,其材料便越是稀缺,所以那些真正稱得上是天材地寶能夠煉製稀世丹藥的,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往往一旦現世就會有大量仙門爭搶,需得運氣極佳的有緣者才能得之。”


    “第四要‘地’,則是指適合修煉的洞天福地,咱們天獸門的內門六峰便算一處,山下大陣底鎮壓著一座巨大靈脈,經過數代天獸門弟子的努力,又自各處攫取各種小型礦脈加持,這處靈脈日漸壯大,使得天獸山成為南境不可多得的三大修煉寶地之一。”


    “第五要‘侶’,則是指修士的仙途道侶,若能碰上合適的異性修士,情投意合之下,共習一門正統的雙修功法,無論是功法互補,還是相近疊增,都有極大的助益,更能提升彼此的修煉速度。此處所謂之雙修,並非邪派修士的陰陽二鼎采補之術,乃是陰陽相齊合馭道覺的補天之法。”


    “宗門師承便是五要中“術”之所指,我天獸門獨創虛天禦靈訣,乃是禦獸門派的不傳之秘,基於此訣的道統綿延,各峰皆有其獨到之處。本門虛天功通元境法訣是:天人相應,萬元化析,丹壺煉蓄,築衍歸一,有垠寸渡,靈蘊鑿底,轡元聚頂,陽輪開啟……”


    “本門禦靈訣的核心要義為:通靈、轉元、附體、加持、合擊、化生,統稱為“禦靈六術”。”


    “第一術‘通靈’,乃是人與仙獸共享視角、互通意念,進而促進仙獸修煉,覺醒血脈之力,打磨天賦技能。我們天獸門的通靈之術是以魂鏈烙印溝通仙獸,東靈仙國的禦獸修士卻是以‘星轉術’禦靈,其術比我們天獸門的魂鏈效果更佳,跟仙獸連接也更為緊密,往往能夠做到心意相通,戰鬥起來也更加靈活多變。我天獸門魂鏈之術的獨到之處卻在於更為牢靠、穩妥,不像‘星轉術’需要借助星月之力方可修煉,一旦沒有星月之力,仙獸修為往往停滯不前。”


    “第二術‘轉元’,卻是以天地元氣為媒介,互通人獸體內靈氣元力。你等晉入通元境之後,體內的斑駁靈氣因為通元會逐漸化為包涵部分天地元氣的靈元,利用靈元輸送更為快捷這一特性,可以與烙印仙獸達成靈元互通共享。”


    “第三術‘附體’,將烙印仙獸以獸態附體到人身上,從而使人擁有仙獸部分天賦技能和屬性。此術雖然簡單,卻是風險最大的。因為修士一旦被獸性侵蝕,往往神魂不穩,或癲狂,或癡呆,甚至有走火入魔的危險。因此,我獸門之中習練此術者,曆年來少之又少。”


    “第四術‘加持’,乃是將修士個人屬性加持到仙獸身上,又或以特有仙術施加於仙獸增益其狀態,此術的難點在魂鏈通道必須足夠充闊,靈環等階也要越高越好,不然往往耗費不少力氣,效果不佳不說,持續時間也短得可笑。”


    “第五術‘合擊’,又稱雙衍天擊術,乃是修士同召喚仙獸共修一道合擊仙術。此術可謂是禦獸門派立身之本,往往威力奇大,有一招定勝負之效果。施展此術卻有一個缺點,便是一旦用出此術,往往對修士和仙獸體內靈元消耗極大,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恢複狀態。”


    “第六術‘化生’,卻是仙獸後期的終極形態,這些高級仙獸往往可以隨意變化,並擁有部分變化生物的相關能力。此術大致分為罡變和煞變,對你們如今階段言之尚早,隻因此術對仙獸的修為境界要求太高,你們可略作了解,不必深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盛通天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逐廟前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逐廟前來並收藏大盛通天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