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張一昂找到高棟:“老大,邵局單元樓的走訪工作有了一定進展。邵局樓下的住戶由於星期天一早出差去了,昨天才回來。昨天晚上縣局幹警找過他了解情況,他說星期六全天他都在家,那天下午他聽到單元樓裏傳來一聲‘砰’的響聲,聲音挺響的,有點悶,隻知道傳自樓上,具體幾層他不知道,他認為是別人家在裝修。當天晚上他也聽到上方傳來盤子打翻的聲音。這些情況是民警是問到他周六有沒有聽到樓上邵局房子裏異常聲響時,他回憶出來的。”
高棟眯上了眼,道:“我記得隔壁住戶也說當天晚上邵小兵家裏傳來盤子打翻聲響。其他住戶呢?”
“房子造好沒幾年,那小區房價高,大多是買去當投資的,住進去的沒幾戶,其他人家樓層隔得遠了,都說沒注意到。”
高棟手指點點桌子,道:“這是條重要線索,等等——,你剛才說下午也傳來聲響?”
“對,挺大一聲的。”
“什麽聲音?”
“對方說像放鞭炮,或者東西爆炸了。”
高棟頓時寒光一閃:“該不會用了搶吧!”
“可是邵局家裏我們都仔細查過了,沒發現異常,更沒找到開槍的跡象啊?”
高棟抿抿嘴,思忖片刻,道:“家裏是沒發現槍擊痕跡,可是,如果子彈直接進了人身體裏,家裏當然找不出槍擊了!”
“邵局身上沒有槍傷。”
高棟道:“他老婆不還沒找到嘛。”
張一昂結巴道:“您……您是說邵局老婆被槍殺?”
“有這個可能。”
張一昂道:“如果真是槍擊案,那咱們得調查槍支來源了。我們市治安一向還好,以前也沒出過什麽槍擊案,這要查也不太容易。”
高棟點點頭,就算真是槍擊案,要查出寧縣範圍內,誰有槍簡直比登天還難。非法持有槍支,直接要刑拘的,就算藏槍的人,除了至親的親人,誰都不會知道。他腦中想起了葉援朝有槍,可二十四小時監視葉援朝的幹警說他近來從未有異常舉動,並且案發當天回家後沒有出去過,葉援朝的嫌疑已經完全排除了,連跟蹤的人也撤了回來。
那麽案發當天下午的爆炸聲是什麽聲音呢?和案件有關嗎?
高棟拿不定主意。
到了下午,江偉找到高棟,告訴他一條讓他大跌眼鏡的消息:“老大,警械保管處的工作人員回收邵局警械時,發現少了把槍,還有五發子彈。”
“什麽!”
“邵局原本是配了把槍的,一直放在單位保險箱裏。兩個星期前邵局跟警械保管處又申請了一把槍,是德國的PPK,但現在這把槍找不到了。”
高棟原地來回踱步,急聲道:“PPK是自衛手槍,兩個星期前,對,兩個星期前剛出了胡海平案子,邵小兵是知道胡海平被謀殺的內幕的,他一定是多領把槍,好增加自己的保險係數。原來的槍在單位,那……那這把PPK要麽帶身上,要麽藏家裏。家裏沒找到……他家那個保險箱看過了嗎?”
“他兒子明天回來,這得等他來了打開保險箱才知道。”
高棟握著雙拳,道:“趕緊,明天他兒子一回來,馬上查保險箱,如果這把PPK找不到,恐怕要出大事!”
打發江偉走後,高棟急躁難安,如果真是槍擊,並且邵小兵的PPK不見了,那麽當天下午的爆炸聲,可能就是那把PPK的。
邵小兵周六下午應該在單位,自己見過有印象。對,有可能是那把PPK放在家裏了,凶手進去後,拿到PPK殺了他老婆,再控製住晚上回家的邵小兵。
可是槍就算放家裏,也是極其隱蔽的地方,又不會放在茶幾上,客人進來就看得到。假設凶手以各種理由進入他家,除非先製服了他老婆,才有時間慢慢找出那把槍,可既然已經把人製服,何必要開槍呢?
還是難道凶手本來就有槍?
或者爆炸聲壓根和案件無關?
總之,這其中一定另外發生了什麽事了。
但現在邵小兵家裏的一切看起來都完好無損,問題到底出在哪?自己的想法到底哪裏不對?
※※※
晚上,陳法醫帶來了足跡的最後鑒定結果:“老大,根據腳印模型和土質、濕度綜合分析,腳印的所有人體重在一百四到一百六十斤之間。再加上腳碼大小和腳印間的距離判斷,該人身高在171到175之間。這兩項數值都和邵局長基本吻合。”
高棟坐在椅子裏,眼神注視著前方,身體保持不動,過了半晌,摸摸下巴上已經刺手的胡渣,道:“邵小兵體重不是有一百六十多斤嗎,你們腳印的測量結果上限是一百六十斤?”
陳法醫道:“相差幾斤在誤差範圍內,這是正常的。”
高棟默默無語,照這麽看來,山坡上的腳印也和邵小兵吻合,似乎更有理由相信他是自殺的了。
他思忖良久,又給出了另一種假設:“有沒有可能是一個人穿了邵小兵鞋子,先把邵小兵捆住放在石頭灘上,然後從山坡上扔一條繩子下去,再回到山坡下用繩子係住邵小兵,最後回到山坡上,把邵小兵拉起來,拉到頂時,解開繩子,讓他掉下去?”
陳法醫想了想,搖頭道:“這不可能,把一個一百六十多斤重的人拉高二十多米,一個人時辦不到的,至少需要兩個人,山坡上隻發現了一個人的腳印。另外如果那樣做,一個人加上邵局的體重,合起來都三百斤左右了,必然會有腳印特別深的,我們沒找到這樣的腳印。”
高棟吐了口氣,躺進椅子裏說不出話。
陳法醫寬慰道:“老大,照我看法,邵局確確實實是自殺。”
高棟看他一眼,冷哼道:“他老婆不見了怎麽解釋?”
“應該是他殺害王寶國被他老婆知道了,準備告發,他殺了他老婆,然後覺得事情肯定藏不住,畏罪自殺了。”
高棟怒喝道:“這種事情就是你們無憑無據臆想出來的!”
陳法醫尷尬地低下頭:“他們……大家都是這麽看的。”
高棟立馬拿起電話,喊來了張一昂,厲聲道:“你馬上去查,邵小兵11月25號晚上在幹嘛,隻要排除他殺王寶國的嫌疑,咱們才能一個方向找凶手!”
張一昂一進門就看到高棟發火,不知所措地低聲問:“老大,都一個多月了,現在怎麽查?”
“你有沒有腦子啊?他考勤記錄幹嘛用的?公安局門口監控看不到他幾點下班?他家小區監控看不到他幾點回家?”高棟頓了頓,收拾了下情緒,緩聲道,“對不起,我有點過了,你就按我說的先去查一下吧,辛苦了。馬上元旦了,這個假期估計大家都要加班。”
張一昂理解地點頭退出,他們也都知道,這個案子壓力最大的就是高棟。高棟極少發脾氣,以往辦案遇到再大的壓力,他也總表現出一幅信心十足,遊刃有餘的樣子,這一回案子實在鬧得太大,破案又顯得遙遙無期,高棟畢竟是個人,總有爆發的時候。
張一昂走後,高棟看著一臉緊張的陳法醫,拍拍他的肩,苦笑道:“大概年紀大了最近也沒睡好,脾氣有點不好,不要往心裏去。對了,老陳,你有沒有注意到懸崖邊上釘了一個二十多公分長的鐵鉤?”
“鐵鉤?”陳法醫想了一下,小心地說,“哦……我知道了,那個……那個鐵鉤有什麽問題嗎?”
高棟拿出今天拍的鐵鉤照片,遞過去:“你看,鐵鉤是新的,上麵幾乎沒鏽蝕,這又不是不鏽鋼,在海邊風吹雨淋的,哪能不生鏽呢?”
陳法醫點點頭:“說明這鐵鉤是最近釘上去的。”
“現在我們不知道這鐵鉤和案件是否有關,假設這鐵鉤和案子有關,那麽你覺得這能做什麽用?”
陳法醫想了半天,還是沒有結果,隻能搖頭道:“想不出來。”
高棟道:“還記得胡海平案子六樓牆角的那塊鐵皮吧?”
“記得。”
“那塊鐵皮,再加上這個鐵鉤,兩起案子的案發現場,我們都發現了這類看似與案情無關的東西,有點巧吧?”
陳法醫點頭:“是有點巧。”
“之前胡海平案子,如果不是由於發現了五樓是偽造的案發現場,就不會去調查六樓,繼而也不會發現那塊石板是有人在星期天特意搬上去的,那麽自然就當成一起意外處理了。這案子有異曲同工的地方,表麵上看是自殺,一定有什麽線索能否定自殺的,隻是我們還沒找出來,或者找出來了,但還沒注意到。”
陳法醫低頭沉吟:“照這麽看,恐怕胡海平和邵小兵兩個案子可以並案。”
“對,感覺上是可以並案,”高棟摸摸額頭,“隻不過我沒證據嘛。但兩個案子都可以偽造成非謀殺,手法有一定相似度,應該是同個凶手幹的。”
“那王寶國呢?”
“王寶國案子手法完全不同,一個凶手的作案手法不應該有這麽大的差別,極有可能另有其他凶手,殺害王寶國後,另一人再搭車設計殺害胡和邵。至於兩個凶手間有沒有聯係,還是單純搭車殺人,沒辦法判斷。”
陳法醫臉上皺紋都擠到了一起:“老大,若真是這樣,咱們這案子可實在不好破呀,現在一個凶手都抓不到,更不用說抓兩個凶手了。”
高棟搖搖頭:“王寶國案子的凶手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後兩個案子的凶手。”
“為什麽?”
“我們現在當務之急,不光是破案,也要提防下一起案件發生。你覺得哪個凶手更難對付?各單位通知已經下發了,相信這些頭頭腦腦最近上下班出門一定會多加注意,並且全縣二十四小時巡邏布防。王寶國案的凶手想再來一次背後割喉殺人,很困難了。唯獨後麵兩個案子的凶手,讓人防不勝防。你回家你能想到頭上突然掉塊石板把你砸死?邵小兵到底如何死的,我也壓根沒有主意。這個凶手才是最難對付的!”
陳法醫點頭表示認同,又問:“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查?”
“重點兩方麵,一是查清犯罪經過;二是查出犯罪動機。急事須緩行,尤其邵小兵案的詳細經過現在還根本沒法還原,咱們要一步步調查過去,首先把他家查個水落石出。其次,公檢法一把手死了,犯罪動機很明顯,凶手必然是遭受了司法不公,咱們要把這幾年所有的冤假錯案全部翻出來,過一遍。這回顧不上哪些是他們縣的敏感點,不能動,涉及任何級別崗位的案子,都要查!”
“恐怕……恐怕他們縣不會配合。”
高棟點頭:“我知道,現在江偉是代局長,他有這個權限。我也是隻查案,不翻案,如果誰還有意見,江偉擺不平的,直接來找我。這動機隻是一方麵,舊案翻出來後,也是大海撈針,一個個排查過去,關鍵還是在你這邊!隻有犯罪經過清楚了,凶手的身份輪廓才能清晰,這時候再結合動機一起查,才能立竿見影!”
高棟眯上了眼,道:“我記得隔壁住戶也說當天晚上邵小兵家裏傳來盤子打翻聲響。其他住戶呢?”
“房子造好沒幾年,那小區房價高,大多是買去當投資的,住進去的沒幾戶,其他人家樓層隔得遠了,都說沒注意到。”
高棟手指點點桌子,道:“這是條重要線索,等等——,你剛才說下午也傳來聲響?”
“對,挺大一聲的。”
“什麽聲音?”
“對方說像放鞭炮,或者東西爆炸了。”
高棟頓時寒光一閃:“該不會用了搶吧!”
“可是邵局家裏我們都仔細查過了,沒發現異常,更沒找到開槍的跡象啊?”
高棟抿抿嘴,思忖片刻,道:“家裏是沒發現槍擊痕跡,可是,如果子彈直接進了人身體裏,家裏當然找不出槍擊了!”
“邵局身上沒有槍傷。”
高棟道:“他老婆不還沒找到嘛。”
張一昂結巴道:“您……您是說邵局老婆被槍殺?”
“有這個可能。”
張一昂道:“如果真是槍擊案,那咱們得調查槍支來源了。我們市治安一向還好,以前也沒出過什麽槍擊案,這要查也不太容易。”
高棟點點頭,就算真是槍擊案,要查出寧縣範圍內,誰有槍簡直比登天還難。非法持有槍支,直接要刑拘的,就算藏槍的人,除了至親的親人,誰都不會知道。他腦中想起了葉援朝有槍,可二十四小時監視葉援朝的幹警說他近來從未有異常舉動,並且案發當天回家後沒有出去過,葉援朝的嫌疑已經完全排除了,連跟蹤的人也撤了回來。
那麽案發當天下午的爆炸聲是什麽聲音呢?和案件有關嗎?
高棟拿不定主意。
到了下午,江偉找到高棟,告訴他一條讓他大跌眼鏡的消息:“老大,警械保管處的工作人員回收邵局警械時,發現少了把槍,還有五發子彈。”
“什麽!”
“邵局原本是配了把槍的,一直放在單位保險箱裏。兩個星期前邵局跟警械保管處又申請了一把槍,是德國的PPK,但現在這把槍找不到了。”
高棟原地來回踱步,急聲道:“PPK是自衛手槍,兩個星期前,對,兩個星期前剛出了胡海平案子,邵小兵是知道胡海平被謀殺的內幕的,他一定是多領把槍,好增加自己的保險係數。原來的槍在單位,那……那這把PPK要麽帶身上,要麽藏家裏。家裏沒找到……他家那個保險箱看過了嗎?”
“他兒子明天回來,這得等他來了打開保險箱才知道。”
高棟握著雙拳,道:“趕緊,明天他兒子一回來,馬上查保險箱,如果這把PPK找不到,恐怕要出大事!”
打發江偉走後,高棟急躁難安,如果真是槍擊,並且邵小兵的PPK不見了,那麽當天下午的爆炸聲,可能就是那把PPK的。
邵小兵周六下午應該在單位,自己見過有印象。對,有可能是那把PPK放在家裏了,凶手進去後,拿到PPK殺了他老婆,再控製住晚上回家的邵小兵。
可是槍就算放家裏,也是極其隱蔽的地方,又不會放在茶幾上,客人進來就看得到。假設凶手以各種理由進入他家,除非先製服了他老婆,才有時間慢慢找出那把槍,可既然已經把人製服,何必要開槍呢?
還是難道凶手本來就有槍?
或者爆炸聲壓根和案件無關?
總之,這其中一定另外發生了什麽事了。
但現在邵小兵家裏的一切看起來都完好無損,問題到底出在哪?自己的想法到底哪裏不對?
※※※
晚上,陳法醫帶來了足跡的最後鑒定結果:“老大,根據腳印模型和土質、濕度綜合分析,腳印的所有人體重在一百四到一百六十斤之間。再加上腳碼大小和腳印間的距離判斷,該人身高在171到175之間。這兩項數值都和邵局長基本吻合。”
高棟坐在椅子裏,眼神注視著前方,身體保持不動,過了半晌,摸摸下巴上已經刺手的胡渣,道:“邵小兵體重不是有一百六十多斤嗎,你們腳印的測量結果上限是一百六十斤?”
陳法醫道:“相差幾斤在誤差範圍內,這是正常的。”
高棟默默無語,照這麽看來,山坡上的腳印也和邵小兵吻合,似乎更有理由相信他是自殺的了。
他思忖良久,又給出了另一種假設:“有沒有可能是一個人穿了邵小兵鞋子,先把邵小兵捆住放在石頭灘上,然後從山坡上扔一條繩子下去,再回到山坡下用繩子係住邵小兵,最後回到山坡上,把邵小兵拉起來,拉到頂時,解開繩子,讓他掉下去?”
陳法醫想了想,搖頭道:“這不可能,把一個一百六十多斤重的人拉高二十多米,一個人時辦不到的,至少需要兩個人,山坡上隻發現了一個人的腳印。另外如果那樣做,一個人加上邵局的體重,合起來都三百斤左右了,必然會有腳印特別深的,我們沒找到這樣的腳印。”
高棟吐了口氣,躺進椅子裏說不出話。
陳法醫寬慰道:“老大,照我看法,邵局確確實實是自殺。”
高棟看他一眼,冷哼道:“他老婆不見了怎麽解釋?”
“應該是他殺害王寶國被他老婆知道了,準備告發,他殺了他老婆,然後覺得事情肯定藏不住,畏罪自殺了。”
高棟怒喝道:“這種事情就是你們無憑無據臆想出來的!”
陳法醫尷尬地低下頭:“他們……大家都是這麽看的。”
高棟立馬拿起電話,喊來了張一昂,厲聲道:“你馬上去查,邵小兵11月25號晚上在幹嘛,隻要排除他殺王寶國的嫌疑,咱們才能一個方向找凶手!”
張一昂一進門就看到高棟發火,不知所措地低聲問:“老大,都一個多月了,現在怎麽查?”
“你有沒有腦子啊?他考勤記錄幹嘛用的?公安局門口監控看不到他幾點下班?他家小區監控看不到他幾點回家?”高棟頓了頓,收拾了下情緒,緩聲道,“對不起,我有點過了,你就按我說的先去查一下吧,辛苦了。馬上元旦了,這個假期估計大家都要加班。”
張一昂理解地點頭退出,他們也都知道,這個案子壓力最大的就是高棟。高棟極少發脾氣,以往辦案遇到再大的壓力,他也總表現出一幅信心十足,遊刃有餘的樣子,這一回案子實在鬧得太大,破案又顯得遙遙無期,高棟畢竟是個人,總有爆發的時候。
張一昂走後,高棟看著一臉緊張的陳法醫,拍拍他的肩,苦笑道:“大概年紀大了最近也沒睡好,脾氣有點不好,不要往心裏去。對了,老陳,你有沒有注意到懸崖邊上釘了一個二十多公分長的鐵鉤?”
“鐵鉤?”陳法醫想了一下,小心地說,“哦……我知道了,那個……那個鐵鉤有什麽問題嗎?”
高棟拿出今天拍的鐵鉤照片,遞過去:“你看,鐵鉤是新的,上麵幾乎沒鏽蝕,這又不是不鏽鋼,在海邊風吹雨淋的,哪能不生鏽呢?”
陳法醫點點頭:“說明這鐵鉤是最近釘上去的。”
“現在我們不知道這鐵鉤和案件是否有關,假設這鐵鉤和案子有關,那麽你覺得這能做什麽用?”
陳法醫想了半天,還是沒有結果,隻能搖頭道:“想不出來。”
高棟道:“還記得胡海平案子六樓牆角的那塊鐵皮吧?”
“記得。”
“那塊鐵皮,再加上這個鐵鉤,兩起案子的案發現場,我們都發現了這類看似與案情無關的東西,有點巧吧?”
陳法醫點頭:“是有點巧。”
“之前胡海平案子,如果不是由於發現了五樓是偽造的案發現場,就不會去調查六樓,繼而也不會發現那塊石板是有人在星期天特意搬上去的,那麽自然就當成一起意外處理了。這案子有異曲同工的地方,表麵上看是自殺,一定有什麽線索能否定自殺的,隻是我們還沒找出來,或者找出來了,但還沒注意到。”
陳法醫低頭沉吟:“照這麽看,恐怕胡海平和邵小兵兩個案子可以並案。”
“對,感覺上是可以並案,”高棟摸摸額頭,“隻不過我沒證據嘛。但兩個案子都可以偽造成非謀殺,手法有一定相似度,應該是同個凶手幹的。”
“那王寶國呢?”
“王寶國案子手法完全不同,一個凶手的作案手法不應該有這麽大的差別,極有可能另有其他凶手,殺害王寶國後,另一人再搭車設計殺害胡和邵。至於兩個凶手間有沒有聯係,還是單純搭車殺人,沒辦法判斷。”
陳法醫臉上皺紋都擠到了一起:“老大,若真是這樣,咱們這案子可實在不好破呀,現在一個凶手都抓不到,更不用說抓兩個凶手了。”
高棟搖搖頭:“王寶國案子的凶手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後兩個案子的凶手。”
“為什麽?”
“我們現在當務之急,不光是破案,也要提防下一起案件發生。你覺得哪個凶手更難對付?各單位通知已經下發了,相信這些頭頭腦腦最近上下班出門一定會多加注意,並且全縣二十四小時巡邏布防。王寶國案的凶手想再來一次背後割喉殺人,很困難了。唯獨後麵兩個案子的凶手,讓人防不勝防。你回家你能想到頭上突然掉塊石板把你砸死?邵小兵到底如何死的,我也壓根沒有主意。這個凶手才是最難對付的!”
陳法醫點頭表示認同,又問:“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查?”
“重點兩方麵,一是查清犯罪經過;二是查出犯罪動機。急事須緩行,尤其邵小兵案的詳細經過現在還根本沒法還原,咱們要一步步調查過去,首先把他家查個水落石出。其次,公檢法一把手死了,犯罪動機很明顯,凶手必然是遭受了司法不公,咱們要把這幾年所有的冤假錯案全部翻出來,過一遍。這回顧不上哪些是他們縣的敏感點,不能動,涉及任何級別崗位的案子,都要查!”
“恐怕……恐怕他們縣不會配合。”
高棟點頭:“我知道,現在江偉是代局長,他有這個權限。我也是隻查案,不翻案,如果誰還有意見,江偉擺不平的,直接來找我。這動機隻是一方麵,舊案翻出來後,也是大海撈針,一個個排查過去,關鍵還是在你這邊!隻有犯罪經過清楚了,凶手的身份輪廓才能清晰,這時候再結合動機一起查,才能立竿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