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局突起波瀾令番僧大為光火。他韃靼部族精銳盡出,沒想到單隻這一戰就折損了許多!外圍東南方向的弓弩手隔一段就要發來的暗號遲遲未至,顯然出了岔子。他計劃如此周密的計謀眼看就要大獲全勝,卻被沈容的突然出現攪得一塌糊塗,他豈能不氣。


    歸雲鶴知道番僧內力雄渾,自己隻有以快,盡可能的近身才能拖住他。他在番僧向他回來寬大僧袍之前,就已躍起身子,金羽燕連連飛出分打他身周各處要害,不顧一切的向番僧胸口直撞過去。


    歸雲鶴這一下雖是奮力一搏,倒也還不是拚命!他的刀法崇尚快字當頭,在遇到武功內力強於自己的人時,尤為顯得重要!他的刀鋒會在這是刺破對方擠壓過來的內力,身子也一並在此時穿過空隙貼身纏住對方。但這個番僧可不是一般的內家高手。


    歸雲鶴身子剛接近番僧還不過三丈,五髒六腑就被番僧連綿不斷且雄渾的內力擠壓的翻江倒海一般。他知道再往前,自己即便不死,也會被番僧的內力震傷心肺。而十餘把打向番僧的金羽燕都被他震開四散飛去。


    歸雲鶴暗歎一聲:罷了,今天死在這裏了!害的師弟他們一同遇險實不情願卻也沒奈何!


    他橫下心,知道必死!仍然拚死向番僧撲去,現在他要拚命,怎麽也得給番僧來一下,師弟也許還能有機會!


    正在寫電光火石的瞬間,斜刺裏一股柔和但同樣雄渾的的力道連綿不絕的拍在番僧的真氣之上,兩股巨大無比的力道雖不是迎麵相撞,卻也發出來劈啪之聲!


    番僧身子倒退三四步這才站定,歸雲鶴被震倒飛出兩丈之外,一個趔趄,單手撐地才沒有倒下,喉頭一甜,緊跟噴出一口獻血,臉色頓時煞白。


    此時,一位同樣寬袍闊袖的老和尚站在了歸雲鶴所待之地。朗聲說道:“倪摩誌,別來無恙,你的昆侖無上功精進不少啊!”


    倪摩誌臉上肌肉抖動了兩下,陰沉說:“懸濟,你金剛不壞體,依然夠厲害!咱們以後再聊吧!”他一抖闊袖,如飛的走了。剩下來的這些人當然也都收手追隨而去。


    懸濟在看見倪摩誌身影不見之後,劇烈的咳嗦起來,每一咳都帶出一口鮮血。顯然受了很重的內傷!


    沒一會兒,四麵八方圍聚過來不下百十位少林武當的和尚道士。


    言東齋趕緊取出療傷聖藥九轉回魂丹給懸濟與歸雲鶴分別服下。他與阿苑守在歸雲鶴二人身旁看見他們的臉逐漸有了一些血色這才放下心來。


    過了好半晌,先是懸濟方丈慢慢站起,對著倪摩誌消失的方向連連搖頭。阿苑走過去取出一塊人參茯苓膏,雙手遞給他。懸濟並不謙讓接過放在嘴裏。


    又過一會,歸雲鶴才慢慢睜開眼,臉上毫無血色。阿苑趕緊又喂了他一塊茯苓膏。


    歸雲鶴有氣無力的說:“這番僧好厲害的內力!”


    懸濟方丈:“他的武功精進如此之高,我不能抵敵了!”


    歸雲鶴臉上逐漸有了血色,“大師認得他?”


    “是,當年也是差一些就被他偷襲得手!玉門關險些就攻破了!後來他知道朝局已定,動搖了他進兵的決心,才僥幸得脫大難!”


    歸雲鶴這才知道,此番僧想借兵變之機,進兵玉門關!本來就要破關之時,聽說朝局已定,新帝親率大軍馳援!他動搖了,主動退兵而去!這才免去中原的一場浩劫。


    懸濟方丈:“其實,那還有什麽大軍,不過是裝樣子的!小孩都能看的出來!”他這麽輕描淡寫的兩三句話,將當時險象環生的情景已經完全影現出來。


    歸雲鶴:“他看起來要比您小不少啊!”歸雲鶴不解,這個番僧的年紀怎麽也趕不上那場大亂。


    懸濟方丈:“這也正是我擔心之處!他的確比我小幾歲,但絕不應該看起來這般年輕!上古玄石果然不同凡響!”


    歸雲鶴一下子全都明白了。番僧擁有一塊上古玄石,助長了他功力突飛猛進。現在番僧又抓住如今的朝局動蕩,又萌生進兵中原的念頭,並按部就班的加以實施。


    懸濟方丈:“倪摩誌思慮周祥縝密,行事幹淨利落毒辣!可是他他有一個天生缺陷:多疑!如果他再出一掌試試的話,咱們就埋屍荒野了!他受的這點內傷簡直微乎其微。”


    歸雲鶴:“他行不義之事,心就不正,必定多疑,不敢全力硬拚,是骨子裏的心虛促使他懼怕失敗!”


    懸濟方丈:“歸大俠所言甚是!他心虛。”


    歸雲鶴:“歸某疑惑風波令出自昆侖山,怎麽青蓮教卻沒有一塊?”


    懸濟方丈:“話要從百年前說起來,本朝的開國皇帝兵強馬壯,在建國初期,就舉兵出玉門關,禦駕親征掃平了域外各個部族!徹底將他們打服打怕!當時的韃靼部族首領就拿出來這五十六塊風波令,以示誠意!發誓勇士修好永不進兵開戰。皇帝是個仁慈之君,饒恕了他們的屢次進犯之過,並無搶占他們半分疆土,以玉門關為界互不侵犯!玉門關也從那時成了要塞!這一戰也的確換來多年的邊關平定,那時候邊境的百姓還是挺富足的!可自從韃靼部族的王子機緣巧合得到一塊上古玄石之後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天賦異稟,自然也就雄心勃勃,再加上上古玄石之助,他更是信心膨脹到極致!以風波令是前皇帝劫掠,斷了他們皇族命脈為由陳兵玉門關外,隨時準備攻城!當時的皇帝沉迷書畫玩物,以為天下太平,並不知覺邊關的動靜!當時他信寵宦官專權。當時領兵玉門關是他皇弟。皇弟屢屢進言他就是不聽,卻轉頭將此事告與了宦官。宦官懷恨從中調撥說皇弟早有謀逆之心。皇帝卻偏偏信了,要招皇弟回金陵,想要削奪皇弟手裏兵權!皇弟當時並不想奪帝,但形勢所迫,玉門關隻要稍有差池,倪摩誌必然領兵長驅直入!皇弟思前瞻後終於下定決心造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雲際會之風波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青張三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青張三爺並收藏風雲際會之風波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