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書城,座落在文嶽的山根處。


    是進入儒家文廟最後一座大城。


    因為毗鄰儒家文廟根基,規模幾乎和大青王朝京師姑瑤城相差無幾。


    然而此地的文氣之重當屬浩正大洲之最。


    儒家大本營從觀禮城退到此處,也就是儒家最後的底線。


    過了翻書城便是儒家根基,文廟。


    而一旦翻書城毀,儒家賴以生存的文氣發源地,文嶽也必將遭受遠伐軍的摧毀。


    文嶽再毀,那麽禮聖老爺身化山河築起的文氣長城就徹底失去了根腳,圍著整個浩正大洲的文氣長城沒有了文氣支撐,最後就會淪為普通城牆,再也不能對妖族和冥間鬼王造成一點困擾。


    所以翻書城就是儒家如今所依仗的最後底線。


    城破,儒家亡!


    就是如此簡單粗暴。


    放棄觀禮城和緯城,對於儒家來說絕對是一筆重大的損失。


    當年為了拖住遠伐軍的步伐,儒家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打造出指揮中樞觀禮城和軍隊調度緯城。


    卻在雙方最頂尖戰力落敗之後,不得已之下拱手讓出兩城,順帶著偌大的大栗王朝全部放棄,任由遠伐軍的兵馬肆虐。


    可以想象得出在儒家高層準備撤離的時候,大栗王朝皇室中人心底是有多悲哀。


    傳承數千年的世俗大王朝,一夕之間轟然崩塌破碎。


    而傳承更久的人間七大世家之一的唐門在觀禮城經營更久,簡直把那一處山頭打造成了絕對的仙家福地。


    可隨著儒家退走,唐門也不得不搬遷山門往更裏麵的腹部而去。


    這一搬,又得消耗去多少唐門的底蘊,同樣無法估量。


    白川率領著所有人在前往翻書城的路途上,又一次收到了大本營那邊傳來的消息。


    在儒家所有人撤出觀禮城之後,唯有一人留在了那裏。


    這人白川認識。


    武道九境大宗師,扶蘇。


    這位當年大栗王朝的皇家子弟,在得知家鄉故土都被遠伐軍徹底打崩之後,孤身一人前來。


    麵對千軍萬馬,就隻是一人毅然決然地走上了衝殺之路。


    生於斯,死於斯!


    就讓這副身軀永遠和故土永在。


    而砍下扶蘇頭顱的正是妖族裏躋身十四境半步合道境的大劍仙,蓐司秋。


    完全沒有青澤在背後施展何等逆天功法。


    妖族大劍仙和人間武道大宗師,公平公正的開打。


    結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蓐司秋僅僅隻是出了三劍。


    直接就把九境至尊境號稱人間不死身的大宗師扶蘇給斬殺。


    一劍消拳罡,一劍破真氣,再一劍生死相見。


    再一次向世人證明,所謂地境界壓勝並不是沒有一點道理。


    就算在人間界,有天道壓勝。


    可十四境就是十四境,又豈是隻有區區九境的武道泥腿子來麵前撒野。


    蓐司秋表現出來的殺力,恐怕足以打敗人間任何一個九境武道大宗師。


    以儒家的推算,恐怕隻有破碎虛空登天的三位十境武神才有可能和十四境的蓐司秋一較高下。


    扶蘇的死,固然是悲壯的。


    但白川也能理解。


    就如當年他們放棄明仁國祚遠離百法之洲一樣,明仁王朝蒲山王寧願戰事也不願離去。


    像他們這種人,在武道大路上高歌猛進之所以登臨武道巔峰一覽眾山小,其實更多的是心中那一口氣。


    家國在,便是人在。


    家國亡,心便死。


    這也是為什麽李長堯在被白仁勸去定軍山後,為何終日借酒澆愁,差點淪為廢人。


    因為他們就是同一個類型的人。


    幸運的是李長堯有入十的資質,有葉無雙和施依依為他搭建登天路,而孤家寡人的扶蘇就沒有這般好運氣,一人麵對千軍萬馬,慷慨赴死。


    或許對他來說,這樣的結局更是他自己想要的。


    如果眼睜睜的看著家國在自己麵前被人踐踏而後生靈塗炭,可能都不需要他人動手,自己的武道之心也會轟然崩碎。


    一旦登臨人間巔峰之處,看慣了世間最好的風景,淪為一個廢人,又是如何一種煎熬。


    白川不願意去想,可能死,對於扶蘇來說就是最好的歸宿。


    在臨近翻書城的時候。


    白義特意和白川再見了一麵。


    出於某些考慮,聖門之人不會進入儒家文氣長城範圍之內,為得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就算事已至此,在儒家依然還有人對聖門這撥人抱著極度的排斥心理。


    讀書人就是如此,人可以死,唯獨節氣不可丟。


    更多人是認為人間這場大混戰的導火線就是聖門在暗中挑起的。


    雖然現在麵對最大的敵人是遠伐軍,可聖門依然是不可接受的一方,如果讓聖門人手進入文氣長城的範圍之內,保不準狼子野心的白義和趙靖不會直接來個直搗黃龍。


    那時候可都一切都晚了。


    兩父子選在了一座高山上會麵。


    看著眼前高聳入雲文氣懷繞的文嶽,多年以前,初次見麵的兩父子也曾交談過一會兒。


    那時候兩人的關係遠沒有如今這般融洽,大有大道朝天各走一邊的意思在裏麵。


    “有沒有想過到了翻書城之後,這場戰要如何打嘛?”白義問道。


    白川搖了搖頭,“以我現在的實力碰上妖族共主青澤必敗無疑,十境和十四境,怎麽打?可能就連蓐司秋都打不過。”


    白義道:“你說得一點都沒錯,現在遇上青澤,別說打不過,還必死無疑,蓐司秋你也別想,能走到十四境的,沒有一個人是軟柿子,沒有外力幹擾下,能和蓐司秋一拚劍道的唯有侳崖一人,李青蓮不行,曹冠儒不行,你更加不行,除非你願意讓兩柄上古仙劍的劍靈出來和你一同廝殺,還得要犧牲其中一個,才有可能打得過。”


    白川苦笑道:“那儒家豈不是必敗無疑。”


    白義點頭道:“沒有別的意外出現的話,按現在形勢來看,儒家確實必敗無疑,除非至聖先師下凡出麵,才有可能力挽狂瀾,就算是父親從新天地回來,就算亞聖老爺現身,都改變不了現實。”。


    白川無語,因為事實卻如白義所說。


    “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有你爹在,遠伐軍必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個大劍仙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菩薩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菩薩乘並收藏我有一個大劍仙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