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文氣長城之上的白川,手裏捏著的那柄傳訊飛劍確實是知禮書院那邊傳來的,傳達的消息幾乎和聖門收集到的情況基本一致。
而更重要的是,其中還有一則消息是聖門無論如何也拿不到手。
大栗王朝保不住了!
可能在趙靖的眼裏,雖然這一場儒家大敗,可在死了那麽多普通將士的情況之下,十境兵修坤泍完全成了在他戰界裏一個永遠打不死的戰神。
在諸多大劍仙,大聖人一一落敗之後,止住儒家敗勢的就是坤泍。
憑著無雙戰界硬生生抗下了妖族共主青澤和十二祖巫的攻勢。
在趙靖的推算中,隻要儒家不斷補充兵力,靠著人命去添窟窿,有坤泍坐鎮守著緯城再有知禮書院這邊派出人手分擔一下壓力,絕對可以守住最後的一道防線。
而在給白川的飛劍傳訊裏,知禮書院並沒有藏著掖著,告知了此戰過後儒家麵臨的困局。
十境兵修坤泍,受了很嚴重的傷勢。
如今在大栗王朝那邊,幾乎沒有可戰之人。
知禮書院傳來的訊息很明確地表示,已經讓儒家這邊殺力最大的天幹柔兆丙組火速支援,而身為文隱官的白川,也要立馬放下手中的事情,抽調人手支援知禮書院。
臥蛟吳景辰給出了推算演化的結果。
等著遠伐軍準備下一波攻勢的時候,儒家這邊抗不下來了,隻能戰略大轉移。
如果硬守,那麽必須是推坤泍和李青蓮,侳崖,曹冠儒以及幾位十聖人去送死,方有可能守得下來。
可一旦戰事進行到需要把儒家這邊最頂尖戰力推出去送死的地步,守不守得住正麵戰場這一段文氣長城已經沒有任何必要。
守得了一波,還能繼續守幾波?
要知道,這一次遠伐軍和儒家之間的頂尖戰力廝殺,冥間鬼王都沒有出過手,完全就是妖族共主青澤就讓儒家這邊人手折了一大半。
再有十二祖巫一個比一個能打,如果繼續和冥間鬼王聯手,儒家下一次的攻防戰很有可能繼續交代出去一批好手,到時候儒家剩下來能打能殺之輩可就真的捉襟見肘了。
都已經讓白川這邊火速支援甚至讓奔赴最遠地段的天幹柔兆丙組返回守家,可想而知儒家如今麵臨的情況到底有多險峻。
大栗要亡了!
這是讓人完全無法接受的事實,先前的幾場戰打得多漂亮,整個浩正大洲的百姓都覺得,隻要儒家盡起底蘊趕走入侵的遠伐軍不是難事。
更有樂觀之人覺得要不了幾年,就能直接把遠伐軍徹底趕出浩正大洲,然後儒家也組建一支討伐軍直接打進百法之洲。
把殘留在人間的冥間鬼王和妖族統統連根拔起。
就算是最保守的一方,也認為儒家絕不會在頂尖戰力上吃虧,隻要撐得過開局的困境,憑著儒家積攢多年下來的底蘊,完全可以跟遠伐軍去耗。
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一百年,再不濟打個一千年也可以。
畢竟是在自家的地盤上跟人掰手腕子,遠伐軍這些本就不屬人間根腳的妖魔鬼怪,決然撐不到屬於他們之間大道的降臨。
可誰會想到儒家會經由一役就差點滿盤皆輸呢?
這樣的戰局,白川想不到,白義想不到,國士無雙的趙靖想不到,就連儒家坐鎮在知禮書院的所有高層全都想不到。
儒家戰敗的消息很快就會傳散開去,到時候絕對會驚訝世人的眼珠子。
佛道兩家本以為儒家應付得綽綽有餘,就想著來幫忙打遠伐軍這條落水狗,順便給自家爭點氣運和功德,可見到儒家被妖族打得如此淒慘,心裏會不會有別的想法?
聯手百家聖門針對儒家從三教當中除名,這一樁糗事可就發生在不久之前唉。
是的,人間大道十五境就三個位置,你至聖先師占著茅坑不拉屎,誰也奈何不了你,可一旦儒家在人間的根基被人連根拔起了,這筆賬該怎麽算?
儒家就剩你一個至聖先師與大道合又如何?
底下人死得幹幹淨淨,這人間傳承斷得徹徹底底,這三教的位置是不是該換一換?
最最關鍵的就是新天地那邊到底該如何排排坐?
你至聖先師與大道合,總不能一個人跑去新天地占著個位置吧。
那麽空出來的位置總該有人去頂吧。
也就說放在冥間鬼王和妖族中人的機會來了。
而嗅到血腥味的佛道兩家,白川用腚兒想都知道,絕對會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
自己到底該怎麽辦?
該做如何選擇?
到底是先著手徹底鏟除百家修士,還是拋下這邊拉起所有的人手先去支援知禮書院那邊?
可一旦自己撤走,肅慎國轉瞬即滅。
已經把戰線推移到浩正大洲腹地之處的百家修士在白川走後更加肆無忌憚,當真很有可能在儒家還沒有回過來神,一路平推就推到了文廟。
難道儒家真的要放棄大半個浩正大洲,所有人龜縮在文廟被人圍起來群毆嘛?
天幹強圉丁組的所有人其實都在等著白川的一聲令下,就直接下城把這幫子百家修士給徹底了結了。
和聖門那邊的兵馬早就已經形成了一個包圍圈,雙方一同出手,要殺這如同一盤散沙的百家修士,不難,並且一個都逃不掉。
隻是白川如今的神色非常不同尋常。
謝玄應沉聲道:“宗主,下令吧,你還在等什麽?”
肅慎國的國君也是焦急萬分,眼見著肅慎國都要被百家修士給一手抹去,卻天降奇兵等來了儒家文隱官,以為這下總算能保住肅慎國的國祚延續了。
可這位新上任的文隱官到底怎麽回事?
臨陣膽怯了?
“文隱官?”
“宗主?”
身邊所有人都在用質疑的語氣詢問白川。
他並不是一個拿不定主意的人啊,今天到底出了什麽天大的事?
白川還在糾結。
直到白義一聲大喝傳來。
“動手!”
白川恍然一悟,從沉思中驚醒了過來。
動手!對,立馬動手!
浩正大洲決不能再繼續亂下去了。
“下城,廝殺,一個不留!”
白川捏緊了手裏的傳訊飛劍。
儒家大敗的消息這時候絕對不能傳播出去。
清理百家,為儒家的大撤退穩固大後方。
關鍵的時刻,還是老謀深算的白義看得更遠。
“謝謝,爹!”
白川在心裏偷偷地說了一句。
而後提劍,下城。
“今天,百家修士,一個也別想走!”
“殺!!!”
而更重要的是,其中還有一則消息是聖門無論如何也拿不到手。
大栗王朝保不住了!
可能在趙靖的眼裏,雖然這一場儒家大敗,可在死了那麽多普通將士的情況之下,十境兵修坤泍完全成了在他戰界裏一個永遠打不死的戰神。
在諸多大劍仙,大聖人一一落敗之後,止住儒家敗勢的就是坤泍。
憑著無雙戰界硬生生抗下了妖族共主青澤和十二祖巫的攻勢。
在趙靖的推算中,隻要儒家不斷補充兵力,靠著人命去添窟窿,有坤泍坐鎮守著緯城再有知禮書院這邊派出人手分擔一下壓力,絕對可以守住最後的一道防線。
而在給白川的飛劍傳訊裏,知禮書院並沒有藏著掖著,告知了此戰過後儒家麵臨的困局。
十境兵修坤泍,受了很嚴重的傷勢。
如今在大栗王朝那邊,幾乎沒有可戰之人。
知禮書院傳來的訊息很明確地表示,已經讓儒家這邊殺力最大的天幹柔兆丙組火速支援,而身為文隱官的白川,也要立馬放下手中的事情,抽調人手支援知禮書院。
臥蛟吳景辰給出了推算演化的結果。
等著遠伐軍準備下一波攻勢的時候,儒家這邊抗不下來了,隻能戰略大轉移。
如果硬守,那麽必須是推坤泍和李青蓮,侳崖,曹冠儒以及幾位十聖人去送死,方有可能守得下來。
可一旦戰事進行到需要把儒家這邊最頂尖戰力推出去送死的地步,守不守得住正麵戰場這一段文氣長城已經沒有任何必要。
守得了一波,還能繼續守幾波?
要知道,這一次遠伐軍和儒家之間的頂尖戰力廝殺,冥間鬼王都沒有出過手,完全就是妖族共主青澤就讓儒家這邊人手折了一大半。
再有十二祖巫一個比一個能打,如果繼續和冥間鬼王聯手,儒家下一次的攻防戰很有可能繼續交代出去一批好手,到時候儒家剩下來能打能殺之輩可就真的捉襟見肘了。
都已經讓白川這邊火速支援甚至讓奔赴最遠地段的天幹柔兆丙組返回守家,可想而知儒家如今麵臨的情況到底有多險峻。
大栗要亡了!
這是讓人完全無法接受的事實,先前的幾場戰打得多漂亮,整個浩正大洲的百姓都覺得,隻要儒家盡起底蘊趕走入侵的遠伐軍不是難事。
更有樂觀之人覺得要不了幾年,就能直接把遠伐軍徹底趕出浩正大洲,然後儒家也組建一支討伐軍直接打進百法之洲。
把殘留在人間的冥間鬼王和妖族統統連根拔起。
就算是最保守的一方,也認為儒家絕不會在頂尖戰力上吃虧,隻要撐得過開局的困境,憑著儒家積攢多年下來的底蘊,完全可以跟遠伐軍去耗。
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一百年,再不濟打個一千年也可以。
畢竟是在自家的地盤上跟人掰手腕子,遠伐軍這些本就不屬人間根腳的妖魔鬼怪,決然撐不到屬於他們之間大道的降臨。
可誰會想到儒家會經由一役就差點滿盤皆輸呢?
這樣的戰局,白川想不到,白義想不到,國士無雙的趙靖想不到,就連儒家坐鎮在知禮書院的所有高層全都想不到。
儒家戰敗的消息很快就會傳散開去,到時候絕對會驚訝世人的眼珠子。
佛道兩家本以為儒家應付得綽綽有餘,就想著來幫忙打遠伐軍這條落水狗,順便給自家爭點氣運和功德,可見到儒家被妖族打得如此淒慘,心裏會不會有別的想法?
聯手百家聖門針對儒家從三教當中除名,這一樁糗事可就發生在不久之前唉。
是的,人間大道十五境就三個位置,你至聖先師占著茅坑不拉屎,誰也奈何不了你,可一旦儒家在人間的根基被人連根拔起了,這筆賬該怎麽算?
儒家就剩你一個至聖先師與大道合又如何?
底下人死得幹幹淨淨,這人間傳承斷得徹徹底底,這三教的位置是不是該換一換?
最最關鍵的就是新天地那邊到底該如何排排坐?
你至聖先師與大道合,總不能一個人跑去新天地占著個位置吧。
那麽空出來的位置總該有人去頂吧。
也就說放在冥間鬼王和妖族中人的機會來了。
而嗅到血腥味的佛道兩家,白川用腚兒想都知道,絕對會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
自己到底該怎麽辦?
該做如何選擇?
到底是先著手徹底鏟除百家修士,還是拋下這邊拉起所有的人手先去支援知禮書院那邊?
可一旦自己撤走,肅慎國轉瞬即滅。
已經把戰線推移到浩正大洲腹地之處的百家修士在白川走後更加肆無忌憚,當真很有可能在儒家還沒有回過來神,一路平推就推到了文廟。
難道儒家真的要放棄大半個浩正大洲,所有人龜縮在文廟被人圍起來群毆嘛?
天幹強圉丁組的所有人其實都在等著白川的一聲令下,就直接下城把這幫子百家修士給徹底了結了。
和聖門那邊的兵馬早就已經形成了一個包圍圈,雙方一同出手,要殺這如同一盤散沙的百家修士,不難,並且一個都逃不掉。
隻是白川如今的神色非常不同尋常。
謝玄應沉聲道:“宗主,下令吧,你還在等什麽?”
肅慎國的國君也是焦急萬分,眼見著肅慎國都要被百家修士給一手抹去,卻天降奇兵等來了儒家文隱官,以為這下總算能保住肅慎國的國祚延續了。
可這位新上任的文隱官到底怎麽回事?
臨陣膽怯了?
“文隱官?”
“宗主?”
身邊所有人都在用質疑的語氣詢問白川。
他並不是一個拿不定主意的人啊,今天到底出了什麽天大的事?
白川還在糾結。
直到白義一聲大喝傳來。
“動手!”
白川恍然一悟,從沉思中驚醒了過來。
動手!對,立馬動手!
浩正大洲決不能再繼續亂下去了。
“下城,廝殺,一個不留!”
白川捏緊了手裏的傳訊飛劍。
儒家大敗的消息這時候絕對不能傳播出去。
清理百家,為儒家的大撤退穩固大後方。
關鍵的時刻,還是老謀深算的白義看得更遠。
“謝謝,爹!”
白川在心裏偷偷地說了一句。
而後提劍,下城。
“今天,百家修士,一個也別想走!”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