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跳出來破壞一片祥和氣氛的人選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儒家三十六聖賢之一,沈高堂。


    白川並不認識,飛升天外天坐鎮天幕多年,直到浩正大洲戰事爆發後才下了人間,而之所以認出他來,還是通過地支組的卷宗而得知。


    在天幹旃蒙乙組裏,算是儒家這邊神通術法有些名頭的聖賢,可要說是屬於綜聖一脈出身也盡不使然,卷宗上標注得沈高堂乃是亞聖一脈的弟子,這又是鬧那一出戲?這開鑼的,怎麽也輪不到亞聖一脈才是。


    所以在沈高堂出言之後,躲在角落裏和侳崖竊竊私語的孟為初立馬就黑了臉,這沈高堂算是他的師弟,今兒個搞這麽一出戲碼竟然事先都沒有和他打一個招呼,不由心底有些吃味兒,因為鍾子息這事終歸是會有人死咬著不放,沈高堂這會兒出麵挑起這個話頭,純粹就是給綜聖一脈當槍給使了。


    孟為初倒不是怨恨沈高堂的自作主張,而是品到了一些別樣的滋味,敢情是他這個亞聖大弟子這些年毫無作為盡想著偷懶,鬧得一脈師兄弟都有些念想,該不會暗地裏和綜聖一脈眉來眼去勾勾搭搭了吧。


    侳崖趁勢就刺了一句,“我要攤上你這麽個首席大弟子,也該想著去和別家文脈套套近乎咯,這天外天呆不下去了落到人間,該爭還得要爭,活得比你明白得多。”


    孟為初翻了一個大白眼,話糙理不糙,是這麽個理兒,就是看著齊家老祖那幹巴巴的臉皮皮笑肉不笑得捂嘴偷著樂心裏就十分得不是個滋味。


    儒家各文脈爭來爭去,畢竟是一家子人關起門來吵架,按讀書人的說法就是如此無傷大雅之事沒必要上綱上線,而他們這些坐鎮天幕瞧慣人間的聖賢之流,下了人間想手裏頭多捏著些玩意兒也談不上吃相太難看,就是心甘情願給別家文脈當這個槍頭使,這就有點落亞聖一脈的麵子了。


    他孟為初是沒啥出息,整日裏就顧著嘴邊的一口美酒,文教的事幾乎就沒怎麽放在心上過,可胳膊肘往外拐,還拐得如此不上道就令人氣憤了。


    “糊塗啊,咋就活了這麽多年就看不明白這人間的大勢走向呢,”孟為初怒其不爭地嘀咕了一句。


    侳崖嘿嘿一笑,“高高在上久了,不懂人做人的道理,有啥稀奇得事嘛!”


    當然又換來孟為初的一個大白眼。


    施禮顯然也是早有準備,侃侃而談道:“高堂所言的罰一事,可有所指?在戰事爆發的初期,儒家著實走了很多的錯路,要不事情一件件來,逐個分析然後掰扯開來大家一起評個理?”


    其實沈高堂這個人的脾性便是怨恨分明賞罰有度之人,他這麽急著跳出來不過是就事論事而已,施禮先前說多了近段時間裏儒家的勝事,目的自然是為了振奮儒家的士氣,但在這位聖賢眼裏並不如此覺得,反而認為儒家嚐了一些甜頭沾沾自喜是不可取的,既然今兒個儒家有頭有臉的人物都齊聚一堂,不該說些蠅頭小利來圖個開開心心,反而應該把那些暴露在世人眼裏的弊端給拿出來重點提點提點,防止戰事後期繼續犯下這些昏庸的錯事。


    沈高堂並沒有針對鍾子息一事更談不上對白川對白氏心聖一脈有任何意見,都是一個先生教出來的學生,有些行事作風還是和孟為初頗為相像,比如對於人間俗世,大多不放心上,偏偏性子是個是非分明之人,非黑即白,這一點倒是和亞聖如一個模子出來。


    而孟為初氣得也就是這一點,你沈高堂要想從綜聖那邊討點好處私底下蠅營狗苟便是,用得著在這樣一個節骨眼裏甘願給人當槍頭,當真是做神仙做久了,這做人呐,差點了意思。


    沈高堂開了一個頭,盡管沒能把矛頭直指白川和昱真宗,可蓄勢已久的綜聖一脈豈會放過,齊家老祖立馬接上了話茬子。


    “雖然前期戰事經曆了諸多昏庸之招,但很多都是因為我們自家準備不足而導致,非戰之過,但其中一件事卻是因為極個別人的自行其是給地支組帶來諸多麻煩,並且這一舉動是開了先例,作為本次戰事裏第一樁爆出來的愚蠢行為,老夫認為很有必要拿出來特別提點一下,要不然以後人人效仿,那麽知禮書院下達的文書和緯城頒布的軍符還有何意義?”


    “至於是誰?大家應該心知肚明,在地支組人員已經策劃完畢一切戰略布局,又是頻臨下城廝殺之際,身為天幹柔兆丙組人員的鍾子息,臨陣無故離開戰場,事先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可知對地支組人員造成多大的麻煩,原定的下場廝殺安排足足被推遲了四個時辰,而在這四個時辰裏,那一段文氣長城受了多少冥間鬼王部隊的攻擊,各位可知?”


    “據統計當時在長城下徘徊等待分兵的冥間鬼王足足有十六位,在四個時辰裏對文氣長城發動了總共九十七波攻勢,各位,試想一下,要沒有禮聖老爺身化山河築起這道文氣長城,我們儒家要死多少人!”


    “當然這種假設性問題我們姑且不做仔細討論,單就在目前形勢下,因為鍾子息的無故離去需要地支組人員重新製定下城廝殺戰略,直接導致四個時辰的戰略先機,粗略的估算造成的損失,地支組人員一員重傷,那一段我們儒家未有守軍駐守的文氣長城在戰事收官之後受損極為嚴重,需要立馬著手修複,至於需要多久才能修複如初,我這裏有知禮書院就地考察後給出的卷宗。”


    “需要上百位大陣師耗費三日,這還是遠伐軍不多加侵擾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其中需要付出多大的人力物力諸位可以盤算一下,而之所以知禮書院這邊沒有動作,天幹柔兆丙組至今還在那邊固守是為何?就是不敢輕易冒險,按照初步估計,修複此段文氣長城,可能需要犧牲一部分的性命才有可能重新把戰線推移出去,那一部分人該推誰出去送死?”


    一番話說得氣氛原本炙熱的大堂一片啞然無聲。


    而白川也是第一次知道,其中還有這些辛密沒有放出來。。


    先前覺得自己據理力爭還有機會,如今這樣大的帽子扣下來。


    感覺要涼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個大劍仙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菩薩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菩薩乘並收藏我有一個大劍仙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