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在虎溪三教大辯結束之後,原本人間一片祥和的天幕就已經開始出現絲絲裂縫。


    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冥間鬼王和妖族不斷地想要把屬於自己的大道嵌入人間大道而導致。


    對此三教都采取了徹底放棄抵抗的念頭,這對於整個人間來說是難以想象的局麵。


    儒家是迫於無奈,在過海橋還在搭建當中之時,坐鎮天幕的儒家三十六聖賢就已經紛紛落下天幕,在人間的根基都要沒了,還守著一個天外天又有何意義。


    但絲絲裂縫在天幕之上出現,成了無法彌補的碎裂,也就預示著把持人間無數年的三教都已經徹底守護這個人間,在人間即將進入末法時代之時,不一而同的選擇前往新天地。


    這也是為什麽在辛苦籌建天庭的道二祖最後負氣而走的緣故。


    在三教中人得知無論如何都將與合道無緣的時候,他們這些神仙老爺就已經徹底對這個人間失去了念想。


    再到遠伐軍正式登陸浩正大洲宣戰,佛道兩家選擇袖手旁觀,而又在其中密謀再撈最後一筆好處,一時之間就有了滿天仙佛神靈下人間的一幕,就跟在人間投下了一顆顆餃子,盡往紅塵俗世這鍋沸騰的湯水裏去趟。


    遙想當年神仙坐鎮天幕,垂釣人間氣運的一幕再難得見,而今還在上麵坐著冷眼旁觀人間的不多,唯有剩下的可能就是佛道兩家一些要窺準機會再狠狠撈一筆之人。


    在君子國賜弓城這一處戰場,戰事已經打得無比激烈,雙方傷亡數量已經難以估計,在天幹強圉丁組之人全力出手的情況下付出那麽慘痛的代價依然不能完成事先所預定下來的局麵,無非就是代表了這一次斬首行動是以徹底的失敗告終。


    卻總在以為收官已定的情況下轉機連連。


    鍾子息是抱著以死謝師恩的想法去找小隱王五苦同歸於盡的,其實先前六人的全力出手依然不能徹底打殺五苦的怨念就已經說明憑著正常的手段是壓根不可能徹底在世間把五苦給抹去,他也知道就算自己爆了劍胎頂多是讓五苦的傷勢更重一些而已,在最後還是平白無故搭上了一條性命而已。


    但也正如他自己所說,授業恩師傳道一甲子,那份恩情是無以回報的,就算隻剩一具無靈魂的陽人之軀被五苦驅使,也是讓鍾子息難以接受的一幕,他唯有做出傾力一搏方能在自己的心劫上邁過去,如果不這麽做,他將永遠在心底埋下一顆無法掩藏的種子,最後是會生根發芽,最終的結果,就是自己把自己給徹底廢了,而在之後的每一天都要守著心魔的撕咬,或許那時候,活著比死,還要痛苦千萬倍。


    當一束佛光從天幕裂縫當中直接罩住小隱王五苦的時候,離得最近的鍾子息能切身體會到五苦那發自靈魂深處的悲吼,似乎這一束聖潔的佛光當真淨化五苦怨念的能力。


    所以白川的一聲猛喝才算讓他幾乎快要炸裂的劍氣暫時停滯了一下,就這麽一個瞬間,能清楚地感覺到五苦在佛光裏十分痛苦的掙紮。


    就算是被劍界陣把所有神魂聚在一起受了施依依全力一拳都沒有如今來得撕心裂肺,莫非世間殺力最大的劍仙和武道宗師都拿他沒辦法,唯有這純粹的佛法才能淨化依托人間五苦的冥間鬼王。


    從天幕現出佛陀金身的還是一個熟人。


    白川抬頭望去發現是自己當年親手點撥蘇醒的再世佛子,在佛教裏號稱多聞第一的求難之時,不免唏噓。


    這位佛子再世,早已和自己之間的因果牽連早在南疆龍首城就已經徹底了結,而現在之所以出現在這裏,當然不會是為了他和白川之間那根本談不上交情的友誼,顯而易見,必然是佛教早已窺準了機會,是要來收勝利的果實了。


    偏偏在小隱王五苦最虛弱的時候,求難現身,先前卻是一點蹤影不顯,其中深藏的摘果子意圖是再也明顯不過。


    儒家這一次備戰遠伐軍早就有人提出了提防佛道兩家暗中使絆子的方案,尤其是打冥間鬼王和妖族,屬於人間的大道之爭其中每一場戰事都蘊含著偌大的氣運歸屬,佛道兩家不會當真袖手旁觀坐看儒家在這邊一舉把冥間和妖族給徹底打垮,完成自己人間的收官階段掠取最大的氣運然後前往新天地繼續壓著他們兩家一頭,窺準機會暗地裏摘一些勝利的果子,就此分攤掉屬於儒家的氣運,這是早已有所預料的一事。


    可就算心有不甘又如何?


    儒家為打這一次大戰,付出了那麽多的人命,最後在擊殺小隱王五苦的最終一擊上功虧一簣,甚至可以說是一敗塗地,無論是大劍仙還是武道大宗師俱都拿五苦沒辦法,隻能看著無限地借助人間怨念重生,自己幹瞪眼,那麽既然你們儒家沒法子,就讓佛教來,而徹底抹除五苦這個冥間鬼王的大功德,咱就收下了,你們可有何想法?


    就算心裏再有不甘,也隻能看著求難施法,把勝利的果實摘走,就算是做了替他人做嫁衣的蠢事,白川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求難有辦法徹底抹去五苦,他除了感謝還能說些什麽?


    就算這事處處透著齷齪卑劣的算計,事後還不是得感謝求難,救下了鍾子息,救下了垂死掙紮的地支人員,還有賜弓城後千萬計的百姓。


    世事無奈便是如此,徒惹奈何。


    “小隱王五苦,乃是依托人間五種苦難而長存於世,求難替我佛教地藏菩薩當年的一時慈念而造成如今的傷亡,向世人謝罪!


    其實五苦的誕生,說是世人備受五苦的荼毒而無法抹去,不如說是地藏菩薩當年為減少冥間的怨念不得不把人間五苦給用佛法糅在一起,希望最後能永遠鎮壓在冥間,讓世人少受五苦之毒。


    這一當年留下的隱患,求難今日替地藏菩薩徹底抹去,鎮壓於佛教九品金蓮之下,且讓大日如來的精湛佛法感化,希望從此之後,人間再無五苦,人人可登極樂!”


    一朵品秩極高的九品金蓮在天幕之上浮現,道道聖潔金光閃爍,宛如佛國降世。


    而天幕之上隱現一尊大佛陀金身。


    一聲阿彌陀佛,徹底把虛弱至極的五苦怨念完全給鎮壓住。


    而後是五百阿比丘羅漢浮現,共結法印,齊聲宣唱。


    佛法可淨化妖邪鬼魅,佛光普照之下,那些五苦麾下的鬼將紛紛退避。


    “白宗主,求難為儒家所做唯有留下一條返回文氣長城之路,莫多言謝!”


    白川嘴唇抽搐,隻是那一句罵娘的話始終沒有出口。。


    還是施依依冷哼了一聲,“這些光頭和尚得了便宜賣乖,真想給他一拳。”


    好一個我佛慈悲,好一筆奪氣運的算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個大劍仙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菩薩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菩薩乘並收藏我有一個大劍仙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