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正大洲的形勢可謂是風雲變幻,在前一刻還是百家修士退走,百法之洲的遠伐軍走過過海橋億萬兵馬踏臨疆土,儒家中人慌亂不堪,在浩正大洲,上至仙家修士下至凡夫俗子無一不是在惶惶度日之中備受煎熬。


    可下一刻,整個人間都在觀賞儒家的表演,儒家十聖人排在第二位的禮聖老爺,為天下厘定規矩的一家聖人,竟然如此大毅力直接身化山河築起了一道文氣長城。


    那些在浩正大洲撒開了腳丫子狂奔的遠伐軍在得見眼前突然從天而降的文氣長城俱都是傻了眼。


    這一堵文氣長城比之任何仙家陣法打造的關卡都要牢固都要契合儒家修士,當真就遠比如一道世人無法逾越的天塹,任你億萬兵馬兵臨城下,我自巍然不動。


    這一天,浩正大洲之人是狂歡的,他們終於得見了何為儒家的底蘊,也唯有這樣的底蘊才擔得起曾經的三教之首。


    文氣長城就是一條攻防線,除卻先前被法家硬紮下釘子的一塊無法籠罩,盡皆都在長城之內,可這一道文氣長城當真就能擋得下遠伐軍的攻勢?其實並不見得。


    在文氣長城之後,登上長城之人高興得望著被隔絕在疆域之外的遠伐軍,殊不知籠罩一整個大洲的文氣長城並不是所有的地方俱是銅牆鐵壁的,在一些文氣薄弱之地,豎起的文氣長城牆很快就被遠伐軍的高階修士給打破。


    如今在整個浩正大洲,形勢變得異常詭異,遠伐軍順著文氣長城的軌跡開始四處尋找文氣薄弱之地,進而找到可以切入的縫隙,演變成了無數遠伐軍順著文氣長城不斷地拉長戰線,在整個浩正大洲的沿海線朝著四麵八方擴散開,他們所能占據的優勢就是兵強馬壯。


    太極王朝的數百萬鐵騎看似浩浩蕩蕩,可在遠伐軍中其實並不起眼,擴散最快得便是來自冥間的陰兵鬼將和妖族低等妖禽,耗損多少並不在意,直接驅使著死士直接往文氣長城上撞,一旦被尋得文氣薄弱之地,直接就能一擁而入把戰線再延長上千裏甚至萬裏之遙。


    這樣的速度是非常恐怕的,遠伐軍直接分成無數波兵馬各自尋找可以入侵的縫隙,而在原先的法家之地,直接紮下了大本營,三方勢力的帥營集結一處,讓各位大修士率領著手下兵馬盡量得把戰線拉長。


    單獨拿出來一個準備妥當的冥間萬鬼王,和傾一族之力的妖族,都有直接跟整個儒家叫板廝殺的實力,更何況如今三方集結一處,就是要把戰線拉長,看看你們儒家集合一洲之人到底能不能磨得過他們。


    帥營搭好,由三番人馬繼續在外布防,這裏便是打這一場大洲之戰的中樞之地。


    冥間是由孔瘍作為代表決策,太極王朝則是錦兆鷹甄,妖族則是十二大巫之首的帝首,在帥營碰麵,商量接下來的戰役如何進行。


    登陸浩正大洲僅僅隻是第一步,虧得佛道兩家各自出手料理百家老祖,更是拖了儒家的後腿不敢派人前來破壞連接兩洲過海橋的駐點,當然也算是法家和儒家死磕了這麽多年留下的唯一底蘊,卻在真正的大勢麵前,不得不退走給遠伐軍當了陪嫁衣裳。


    想要打垮儒家,這戰事必然是拖得很久,十年,五十年,上百年,或者說一千年,注定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儒家再這麽不堪也在人間三教位置上風光了這麽多年,而且三教的排序在佛教未能盛興之前可是儒家一直坐著鼇首的位置,根本不可能被遠伐軍一衝即潰的道理,要真如此不堪,談何三教,徒惹笑話而已。


    三方領袖聚首,製定戰略,對於浩正大洲突然豎起的文氣長城,即在意料之中又在預期之外,畢竟這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混戰,儒家十聖人,各條文脈就算先前吵得再厲害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總會槍口一致對外,這是必然之事。


    從登陸浩正大洲伊始,就在預估著會炸出儒家哪些潛水的烏龜王八,比如多年未在人間露麵的禮聖和亞聖,人家都要動了你的根本了,露麵抗下是理所應當之事。


    隻是誰也沒料到,儒家排名第二的禮聖會如此決絕,一現身就搞了一出文氣長城出來,可以預見這些年不在人間界露麵,原來是偷偷得躲在哪裏在煉化整個大洲呢。


    與道合沒了念想,直接煉化一個大洲再成大天地裏的人身小天地,這樣的想法不可謂不清奇,不過所幸這場戰役爆發的恰到時候,如果再給禮聖老爺多一些日子,等到完全煉化了浩正大洲,戰也不用打了,還爭個屁個天地大道,直接陷身在人家的小天地裏,誰來都是一個死字。


    所以當錦兆鷹甄開口問,“接下來如何打?”


    帥營裏並沒有人可以說出個所以然來,以雕龍阿雲笙和冥師範沮的智計,也不可能在第一時間裏給出完善的策略。


    孔瘍沉吟了一下,道:“玄夜,還有青澤何時能趕赴戰場?”


    妖族十二祖巫之首的帝首,沒有任何表情,“文氣長城是禮聖獻祭自身化為山河而築,這種規製是超出人間規則的,說句難聽點的就是咱們這些人是在人家不完整的人身小天地作戰,想要真正意義上的翻過文氣長城,除了徐徐圖之慢慢磨還有什麽辦法?禮聖,那可是離合道境半步之遙的境界,試問這個天下,還有誰比他離合道還近?”


    這話確實說在點子上,以目前眾人的境界來看,孔瘍是十二境仙人境,因為冥間大道有缺連十三境的求道境都上不去。


    妖族的十二個祖巫更是如此,拿修為最高的帝首,堪堪走入了十三境求道境,可距離十四境的半步合道境,一點念頭都沒有,除非這個人間的大道能契合妖族的大道,不然十三就已經是祖巫們的盡頭。


    錦兆一氏同樣如此,借由鬼道盛行,錦兆鷹甄算是十一境聖賢境,可終歸沒能飛升天外天垂釣人間氣運,離著十二仙人境還遠得很。


    至於錦兆玄夜,在十二境沉澱了多年算是摸到了求道的門檻,可要說一步邁過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突然出來一個半步合道境走在最前頭的禮聖老爺身化山河,這種契合人間大道的小天地籠罩一洲,擺在遠伐軍麵前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破了小天地,大家繼續爭這人間大道。


    所以阿雲笙和範沮都在沉思良久後,異口同聲道:“散開打,拖!”


    文氣長城是儒家動用了無數年積攢下來的文氣而鑄,這種玩意終會有一天會被耗盡的。。


    那麽他們如今的任務就是一個,靠著絕對占據優勢的兵馬,瘋狂地去磨。


    磨到文氣耗盡,那就是他們翻過文氣長城的一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個大劍仙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菩薩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菩薩乘並收藏我有一個大劍仙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