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學問千百脈,每一脈都可以說是人才濟濟,鼎盛時期的儒家,為整個天地定下人間界的規矩,這是禮聖老爺的豐功偉績,在至聖先師與天道合道之後,人間的禮和理,都是這位老人家說了算,而所有人也遵循這位儒家聖賢定下的規矩,維持人間秩序這些年。
可人材多了,成就高了,花花心思也就多了,多少年來儒家各脈學問之間互相內耗爭得不亦樂乎,是當真是把偌大的家底給揮霍一空,而百法之洲作為儒家落子最重的一塊大洲,理學一脈推行最徹底的明仁王朝,打到了這個程度,別說儒家聖賢出麵阻攔,就連理聖一脈都沒有一人站出身來,而唯有白仁這個心聖老爺反而站在了最前線,心學一脈的弟子一起出動,為守玉隴關不破,甘願灑熱血拋頭顱。
不過白仁並沒有怪責理聖老爺的不管事,先前走了一趟道家白玉京,跟道祖首徒道長嫡談道理,掰扯了一陣,什麽都沒有談攏,白玉京這些牛鼻子老道壓根兒就不搭理以理服人的理聖老爺,據說最後,在道祖三位徒弟裏脾氣最好最溫和的道長嫡受不了理聖老爺的嘮叨,最後竟然出手較量了一番,而理老頭應該是吃了暗虧,一路哭喪著臉回了文廟,至於如何再找回場子,估計有點難,理聖老爺壓根兒就沒啥廝殺手段,等到道二郎坐鎮白玉京,再上門那就真是去討打了,讀書人是不要臉皮,可真要把臉伸過去給人扇巴掌,也不是誰都樂意的。
而理聖一脈的學生弟子,在明仁九龍爭嫡這樣大是大非的事上,胳膊肘往外拐,就連坐鎮百法之洲天幕之上的儒家聖賢張複禮都給拖下了水,這位至聖先師張姓一脈的後裔,牽扯到如此事關儒家氣運的事情上,的確需要理聖老爺好好地休整一番。
所以在李玉明確繼承大統之時,理聖老爺就把儒家理聖一脈的一幹正人君子,賢人以及有所牽連的聖賢都給召到了文廟,來了個集體麵壁思過,搞得金真突然爆起進攻玉隴關,理聖一脈楞是沒有幾人能夠支援,唯有白仁,義無反顧地抗下了這一波。
已經登場的百家修士已有數家,道家三大流派裏麵,除卻道幺子一脈的靈寶流派還沒有現身,道長嫡的三清流派,三清宗主已在西廊走道跟出身道家的四大誅心智師之一的繡虎俞晚舟攔下了明仁蒲山王李長堯,讓這位人間第一戰到現在還繼續在那邊糾纏不能第一時間趕赴玉隴關支援,而道二郎的混元流派,已有龍虎宗,天師宗兩宗宗主出劍,也虧得有儒家文道一脈的三聖人李青蓮給接劍,要不然任由兩位道家天尊大劍仙在戰場上任意施為,怕是戰局早就成了一邊倒的形勢。
而道家神道,首座木皇以太已經現身,諸多天庭神靈都還沒有回歸神位,倒是不能祭出太大的力量,而其中殺力最大的青皇太昊,反而跟白川有那轉世因果,倒是抗下十境鬼修錦兆鷹甄和九境不良帥冥間陰差洪中。
而佛教之人雖然沒有派出得道高僧前來廝殺,但是玄夜能從冥間走出來,必然是地藏給放了水,而佛教從不出釋蓮大洲的仙家武備,武僧和劍僧一同出動,布下困陣埋伏,或許佛教能做得也就隻能如此了,再有一些手段,可就真的要跳出水麵跟儒家打擂台了,以如今處理佛教事宜的西方極樂國國主佛陀月墨的性子,怕不會把事情做到如此一個地步,隻有把自己的姿態拔高了,再接下來的事情當中才有更多的話語權,別看如今武僧和劍僧在為此出力,其實道家和佛家的怨恨更加深,是不可能做到齊心合力的。
儒家在人間界足有三十六家書院,每一位院主最不濟都是像瞿東官這樣頂著正人君子頭銜,就算不擅長廝殺,可這麽多九境十境大修士拉出來,嚇也嚇死人,而文廟除了擺在最正陪祀在至聖先師身邊的十聖人,同樣陪祀地還有三十六位聖賢,就這樣的底蘊如果扭成一股繩,那是多麽恐怖的力量。
道家真正擺在明麵上的也隻有正道十宗而已,佛教如今堪稱三教第一,充其量也是四大佛國,論數量,儒家遠遠超過去,論高境修士數量更是冠絕人間,隻不過很可笑的是,各自為政,就沒人願意給別家學脈幫襯一下。
所以白仁在謀劃這場玉隴關之戰的時候,壓根兒就沒把儒家修士考慮在內,能來的,那就出分力,不來的想要看戲,也不會多有怨懟,本來他白仁已經算是脫離儒家了,連功德金身都毀了,儒家的氣運多寡,實則跟他白仁真沒有絲毫瓜葛。
然而這兩位儒家文士的趕來,還是讓白仁微有心喜,儒家從來都不缺心懷天下之士,隻是這些人想要做一些事情總有太多太多的因素幹擾,根本甩不開手腳大刀闊斧地來,就連巔峰時期的白仁照樣還要顧全一些大規矩,也唯有趙靖這樣,叛出儒家,才能為所欲為。
隻是趕赴來的兩人,還是不夠看啊!
已經邁到第二步的白仁,終究還是沒有踏出那壞了人間規矩的第三步,心頭突然湧起一句話,一個人倒下,還有千千萬萬個人站起來,儒家,是否真的因為某一些人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心意,而讓整個戰局產生了天大的扭轉呢,似乎很值得期待啊!
隻是已經把境界提升到十二境巔峰的錦兆玄夜,麵對人間修士,又豈會放在眼裏,什麽嘮啥子地人間四大誅心智師,算個什麽玩意!
“那誰,報上名字,本皇不殺無名之輩。”
風流文采不輸國士無雙趙靖的臥龍,灑然一笑,“在下吳景辰,有幸得見人皇錦兆玄夜。”
玄夜隻是哼哼一笑,“所謂地人間四大誅心智師,好大的名頭,趙靖,跟你比如何?”
趙靖不屑笑道:“不在一個檔次!”
這話說出口,同為人間四大誅心智師之首的阿雲笙麵色有些難看,可又如何,事實的確如此,在這場牽扯到三教百家修士的玉隴關之戰,能打到如今這個程度,少了趙靖,金真根本不可能成事,也拉不到如此之多的大修士下場,充其量就跟文雀納蘭珠華一樣,鬧一陣,然後變成一則笑資。
玄夜聽到趙靖之話,哈哈一笑,“既然不在同一個檔次,莫非是來送死不成,殺儒家修士,手感估計不錯!小娃娃,我勸你別趟這渾水,儒家還有很多能打的,就你一個有點小聰明耍嘴皮子功夫的文士,滿足不了本皇的胃口。”
盡管被趙靖和玄夜如此奚落,吳景辰一點都沒有覺得臉上無光,怡然自若,“論廝殺,的確不是在下特長,不過金真這一次的動作如此之大,在下倒也是推算準了幾成,不過算得到,和能不能打得過,兩碼子事,在下也是趕赴此地之後才發現,原來事情已經超乎想象!”
趙靖聽聞啞然失笑,對於人間名聲正旺的四大誅心智師,從來就沒有上過心,在他趙靖國士無雙的名頭之下,這些人的所謂誅心,所謂地智師,就跟三歲稚童過家家一樣,所謀劃地東西,根本就入不了他趙靖的法眼,隻不過吳景辰這人倒也有幾分討喜,似乎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啊。
“臥蛟吳景辰!是儒家唯一拿得出手的謀略家吧,在浩正大洲著實拉起了幾個頗大的王朝,的確有幾分功底,論事績,似乎比一輩子碌碌無為地阿雲笙要高很多,一個阿雲笙,一個納蘭珠華,呆在百法之洲如此一個人間最小的大洲裏,為這三大王朝之事來來去去這麽多年,誰也奈何不了誰,兩人合謀算計一個明仁都如此吃力,怕是雕龍繡虎,臥蛟文雀這樣的排名,應該換換了,不如讓你臥蛟排首位如何。”
“那麽,臥蛟吳景辰,既然能推算出我趙靖的如此手段布置,那麽如今,可有法子去破?”
吳景辰皺眉沉吟道:“把大魔頭玄夜從冥間使喚出來的確是大手筆,在下佩服至極,而且也的確無解,吳景辰甘拜下風,如此局麵自認沒有辦法破解。”
趙靖挑了下眉頭,笑道:“那出麵又是為何?送死?”
吳景辰一笑,“局麵無解,可無關乎儒家修士氣度,你趙靖可也是儒家出身,莫非不知道那一句話?”
趙靖哦了一聲,“何話?”
這時候在吳景辰身邊的那位文士挺身而出,一步邁前,臉上麵容產生了變化,原來過來之時臉上有掩人耳目地術法。
“儒家有句話,叫做雖千萬人吾往矣!不知道國士無雙的趙靖,叛出儒家之後,是否還記得這句。”
在看清這位文士的臉目之後,趙靖恍然大悟,“以為是誰有這麽大的口氣,原來是文教副教主大駕光臨!怎麽,禮聖一脈終於看不過眼了?”
同樣看清這位儒家文教副教主麵容的白川也是心裏大駭。
這位文教副教主,他見過啊!!!!
當年鹿崖書院大考核時,唐傘跟他說過這事,一位文教副教主十分看好他白川的未來,當年道左相逢,是有過一麵之緣啊,
想不到堂堂文教副教主果然出麵了!莫非也是為他白川而來?
可人材多了,成就高了,花花心思也就多了,多少年來儒家各脈學問之間互相內耗爭得不亦樂乎,是當真是把偌大的家底給揮霍一空,而百法之洲作為儒家落子最重的一塊大洲,理學一脈推行最徹底的明仁王朝,打到了這個程度,別說儒家聖賢出麵阻攔,就連理聖一脈都沒有一人站出身來,而唯有白仁這個心聖老爺反而站在了最前線,心學一脈的弟子一起出動,為守玉隴關不破,甘願灑熱血拋頭顱。
不過白仁並沒有怪責理聖老爺的不管事,先前走了一趟道家白玉京,跟道祖首徒道長嫡談道理,掰扯了一陣,什麽都沒有談攏,白玉京這些牛鼻子老道壓根兒就不搭理以理服人的理聖老爺,據說最後,在道祖三位徒弟裏脾氣最好最溫和的道長嫡受不了理聖老爺的嘮叨,最後竟然出手較量了一番,而理老頭應該是吃了暗虧,一路哭喪著臉回了文廟,至於如何再找回場子,估計有點難,理聖老爺壓根兒就沒啥廝殺手段,等到道二郎坐鎮白玉京,再上門那就真是去討打了,讀書人是不要臉皮,可真要把臉伸過去給人扇巴掌,也不是誰都樂意的。
而理聖一脈的學生弟子,在明仁九龍爭嫡這樣大是大非的事上,胳膊肘往外拐,就連坐鎮百法之洲天幕之上的儒家聖賢張複禮都給拖下了水,這位至聖先師張姓一脈的後裔,牽扯到如此事關儒家氣運的事情上,的確需要理聖老爺好好地休整一番。
所以在李玉明確繼承大統之時,理聖老爺就把儒家理聖一脈的一幹正人君子,賢人以及有所牽連的聖賢都給召到了文廟,來了個集體麵壁思過,搞得金真突然爆起進攻玉隴關,理聖一脈楞是沒有幾人能夠支援,唯有白仁,義無反顧地抗下了這一波。
已經登場的百家修士已有數家,道家三大流派裏麵,除卻道幺子一脈的靈寶流派還沒有現身,道長嫡的三清流派,三清宗主已在西廊走道跟出身道家的四大誅心智師之一的繡虎俞晚舟攔下了明仁蒲山王李長堯,讓這位人間第一戰到現在還繼續在那邊糾纏不能第一時間趕赴玉隴關支援,而道二郎的混元流派,已有龍虎宗,天師宗兩宗宗主出劍,也虧得有儒家文道一脈的三聖人李青蓮給接劍,要不然任由兩位道家天尊大劍仙在戰場上任意施為,怕是戰局早就成了一邊倒的形勢。
而道家神道,首座木皇以太已經現身,諸多天庭神靈都還沒有回歸神位,倒是不能祭出太大的力量,而其中殺力最大的青皇太昊,反而跟白川有那轉世因果,倒是抗下十境鬼修錦兆鷹甄和九境不良帥冥間陰差洪中。
而佛教之人雖然沒有派出得道高僧前來廝殺,但是玄夜能從冥間走出來,必然是地藏給放了水,而佛教從不出釋蓮大洲的仙家武備,武僧和劍僧一同出動,布下困陣埋伏,或許佛教能做得也就隻能如此了,再有一些手段,可就真的要跳出水麵跟儒家打擂台了,以如今處理佛教事宜的西方極樂國國主佛陀月墨的性子,怕不會把事情做到如此一個地步,隻有把自己的姿態拔高了,再接下來的事情當中才有更多的話語權,別看如今武僧和劍僧在為此出力,其實道家和佛家的怨恨更加深,是不可能做到齊心合力的。
儒家在人間界足有三十六家書院,每一位院主最不濟都是像瞿東官這樣頂著正人君子頭銜,就算不擅長廝殺,可這麽多九境十境大修士拉出來,嚇也嚇死人,而文廟除了擺在最正陪祀在至聖先師身邊的十聖人,同樣陪祀地還有三十六位聖賢,就這樣的底蘊如果扭成一股繩,那是多麽恐怖的力量。
道家真正擺在明麵上的也隻有正道十宗而已,佛教如今堪稱三教第一,充其量也是四大佛國,論數量,儒家遠遠超過去,論高境修士數量更是冠絕人間,隻不過很可笑的是,各自為政,就沒人願意給別家學脈幫襯一下。
所以白仁在謀劃這場玉隴關之戰的時候,壓根兒就沒把儒家修士考慮在內,能來的,那就出分力,不來的想要看戲,也不會多有怨懟,本來他白仁已經算是脫離儒家了,連功德金身都毀了,儒家的氣運多寡,實則跟他白仁真沒有絲毫瓜葛。
然而這兩位儒家文士的趕來,還是讓白仁微有心喜,儒家從來都不缺心懷天下之士,隻是這些人想要做一些事情總有太多太多的因素幹擾,根本甩不開手腳大刀闊斧地來,就連巔峰時期的白仁照樣還要顧全一些大規矩,也唯有趙靖這樣,叛出儒家,才能為所欲為。
隻是趕赴來的兩人,還是不夠看啊!
已經邁到第二步的白仁,終究還是沒有踏出那壞了人間規矩的第三步,心頭突然湧起一句話,一個人倒下,還有千千萬萬個人站起來,儒家,是否真的因為某一些人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心意,而讓整個戰局產生了天大的扭轉呢,似乎很值得期待啊!
隻是已經把境界提升到十二境巔峰的錦兆玄夜,麵對人間修士,又豈會放在眼裏,什麽嘮啥子地人間四大誅心智師,算個什麽玩意!
“那誰,報上名字,本皇不殺無名之輩。”
風流文采不輸國士無雙趙靖的臥龍,灑然一笑,“在下吳景辰,有幸得見人皇錦兆玄夜。”
玄夜隻是哼哼一笑,“所謂地人間四大誅心智師,好大的名頭,趙靖,跟你比如何?”
趙靖不屑笑道:“不在一個檔次!”
這話說出口,同為人間四大誅心智師之首的阿雲笙麵色有些難看,可又如何,事實的確如此,在這場牽扯到三教百家修士的玉隴關之戰,能打到如今這個程度,少了趙靖,金真根本不可能成事,也拉不到如此之多的大修士下場,充其量就跟文雀納蘭珠華一樣,鬧一陣,然後變成一則笑資。
玄夜聽到趙靖之話,哈哈一笑,“既然不在同一個檔次,莫非是來送死不成,殺儒家修士,手感估計不錯!小娃娃,我勸你別趟這渾水,儒家還有很多能打的,就你一個有點小聰明耍嘴皮子功夫的文士,滿足不了本皇的胃口。”
盡管被趙靖和玄夜如此奚落,吳景辰一點都沒有覺得臉上無光,怡然自若,“論廝殺,的確不是在下特長,不過金真這一次的動作如此之大,在下倒也是推算準了幾成,不過算得到,和能不能打得過,兩碼子事,在下也是趕赴此地之後才發現,原來事情已經超乎想象!”
趙靖聽聞啞然失笑,對於人間名聲正旺的四大誅心智師,從來就沒有上過心,在他趙靖國士無雙的名頭之下,這些人的所謂誅心,所謂地智師,就跟三歲稚童過家家一樣,所謀劃地東西,根本就入不了他趙靖的法眼,隻不過吳景辰這人倒也有幾分討喜,似乎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啊。
“臥蛟吳景辰!是儒家唯一拿得出手的謀略家吧,在浩正大洲著實拉起了幾個頗大的王朝,的確有幾分功底,論事績,似乎比一輩子碌碌無為地阿雲笙要高很多,一個阿雲笙,一個納蘭珠華,呆在百法之洲如此一個人間最小的大洲裏,為這三大王朝之事來來去去這麽多年,誰也奈何不了誰,兩人合謀算計一個明仁都如此吃力,怕是雕龍繡虎,臥蛟文雀這樣的排名,應該換換了,不如讓你臥蛟排首位如何。”
“那麽,臥蛟吳景辰,既然能推算出我趙靖的如此手段布置,那麽如今,可有法子去破?”
吳景辰皺眉沉吟道:“把大魔頭玄夜從冥間使喚出來的確是大手筆,在下佩服至極,而且也的確無解,吳景辰甘拜下風,如此局麵自認沒有辦法破解。”
趙靖挑了下眉頭,笑道:“那出麵又是為何?送死?”
吳景辰一笑,“局麵無解,可無關乎儒家修士氣度,你趙靖可也是儒家出身,莫非不知道那一句話?”
趙靖哦了一聲,“何話?”
這時候在吳景辰身邊的那位文士挺身而出,一步邁前,臉上麵容產生了變化,原來過來之時臉上有掩人耳目地術法。
“儒家有句話,叫做雖千萬人吾往矣!不知道國士無雙的趙靖,叛出儒家之後,是否還記得這句。”
在看清這位文士的臉目之後,趙靖恍然大悟,“以為是誰有這麽大的口氣,原來是文教副教主大駕光臨!怎麽,禮聖一脈終於看不過眼了?”
同樣看清這位儒家文教副教主麵容的白川也是心裏大駭。
這位文教副教主,他見過啊!!!!
當年鹿崖書院大考核時,唐傘跟他說過這事,一位文教副教主十分看好他白川的未來,當年道左相逢,是有過一麵之緣啊,
想不到堂堂文教副教主果然出麵了!莫非也是為他白川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