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出麵接待白川三人的,恰是那位謝氏子弟中譽為千年不出的劍胚,謝玄應。
五十不到的金丹劍修,應該正準備過心魔劫,一旦成功,躋身元嬰,也算在謝氏這一大族的祖師堂裏有一把交椅。
謝氏傳承日久,不過家族裏甚少有劍修,所以出了一個謝玄應,也算是年輕一輩當中最受矚目的存在。
這謝玄應自然也是明仁王朝的風雲人物,五十不到的金丹巔峰劍修,放在整個人間界都算得上天才之輩,又是長得一表人才,劍眉星目,在江南道聲望極高。
不過謝玄應十分隨和,絲毫沒有一點大族子弟的做派,就連一直眼高於頂的侳崖也是高看了幾眼,唏噓道:“江南道風水就是不俗,謝石頭也算後繼有人了。”
謝玄應不卑不吭地笑道:“還需要前輩多多指點,不要吝嗇。”
跟謝玄應相處下來,白川也對這位金丹劍修印象極好,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用這麽一句話來形容最為貼切,謝氏書香門第,又在文風最濃的江南道,這位溫潤若玉的謙謙君子絲毫沒有身為劍修的那股子鋒芒畢露,偏又不拿捏做作,方寸掌握得極好。
對於謝安石是自己師兄,跟這謝家後輩又該如何扯清這輩分之事有些讓白川為難,還是謝玄應給解了圍,“咱就不按世俗裏的輩分來,玄應虛長幾歲,讓小川喊聲兄長不過分吧。”
白川自然樂得自在,要是扯上謝安石,這謝玄應還不得喊自己老祖宗咧,多別扭啊,大家哥弟相稱關係也拉得近,這不,跟侳崖相處還不是做鴨的,小白臉亂喊一通。
謝家弟子出行的確派頭極大,大型的風行法寶開路,一路呼嘯而過,飛馳在楊蘇城街頭,本來楊蘇城就是地道的江南風情,街道不見得有多寬敞,歪歪斜斜又夾雜著水路拱橋,人流又多,顯得十分擁擠,隻是有謝家標識的風行法寶出行,行人俱都安份避開,沒有一點怨語,可見謝氏在楊蘇城的威望,可以用深得人心來形容。
不過老爺子對這麽一個世家大族絲毫不提半句也不知道到底是存了什麽心思,白川倒是覺得老爺子倒希望自己跟這些所謂的儒家中人盡量少扯上關係吧。
風行法寶片刻之間就停在仙家鋪子林立的街頭之上,相比紋鹿城的長安大街,楊蘇城這邊更加熱鬧非凡,畢竟江南道富裕,普通的富家門第都有這個底氣來逛蕩逛蕩,沾沾仙氣也好嘛,億萬家財的不就是想著多活幾年才好。
侳崖和施依依早就擬定好了行程,一直盼著來明仁最大的織女樓好好血拚一把,這下又有人給兜底哪裏還會客氣,一股腦地往織女樓衝去。
白川都不是很理解施依依這丫頭的想法,你一個常年隻身穿武夫袍的女俠整天往織女樓鑽算怎麽個回事,也不見得有機會打扮得花枝招展,再說了那些羅裙霓裳的對於你一個動不動就要跟人過幾招的純粹武夫來說不覺得束手束腳嘛。
至於像發了春一樣的侳崖湊這個熱鬧,白川是完全不想搭理,這大劍仙悶騷得緊,沒事就喜歡調戲幾句小娘子,想必在天外天是憋壞了吧,這來了一趟人間界,真是怎麽浪怎麽來。
白川對從老爺子那裏扒來的法袍吟風就十分中意,幻化成潔白儒服,襯得他瀟灑不凡玉樹臨風又添幾分書卷氣,白川就很樂意這樣的打扮,不見他所到之處,不都是吸引得那些多情女子頻頻回首注目嘛,織女樓的出品是款式更好,可畢竟隨潮流嘛,白川還就要把這白色儒服給穿出個門道來,引領潮流才是王道,才是硬道理。
所以對於逛織女樓,白川是沒有絲毫興致,謝玄應也是看出這份意思,轉身到織女樓裏跟掌櫃的打了聲招呼,讓其把帳給記到謝家頭上,就出來,指了指就在不遠處的聚寶齋笑道:“不如去那邊逛逛,可有入眼的物件。”
白川也不推諉,謝家的家底有多厚,可想而知,那麽他既然受了謝安石的好意,再扭扭捏捏反而不美,這一站必然是收獲頗豐,就算他怎麽推脫,謝安石不塞幾件好東西過來怎麽又會罷休,還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挑幾件合眼緣的玩意,也不至於讓謝安石太破費,而且看謝安石對老爺子的仰慕之情,事後就算拿出一件半仙兵品秩的法寶,一點不足為奇。
再說聚寶齋不還是歐陽世家的產業嘛,也算是想念想念那道牽動心神的靚影也好。
兩人施施然跨步進入聚寶齋,楊蘇城這邊的規模比之紋鹿城的還要大,而掌櫃的更是一眼就認出謝玄應的身份,更是眉腳帶笑的前來招呼,謝家在江南道那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這位謝家年輕一輩最受關注的弟子到來,怎麽說今天也要開張,做幾筆大生意。
謝玄應也沒有特意介紹白川的身份,掌櫃的自然也不會多問,既然由謝玄應親自陪同,必然是謝家的貴客,他們這些修為不高的掌櫃,別的不行,看人的本事絕對是頂尖的。
套著一件法寶品秩的法袍,腰間掛著連掌櫃都瞧不出根底的養劍壺和玉佩,由此就可以判斷,這位俊秀比之謝玄應還要出彩的年輕書生必然是身家不菲,這類人等周身自然不差品秩不俗的傍身物件,不過既然有想到聚寶齋逛逛的,大多看得是個眼緣。
而且品秩還不能低了,不然也不好意思拿出手不是,江南道比富風氣由來已久,世家宗門弟子出行,最講究一個派頭,物件討喜是一回事,檔次起碼也要能上得了台麵,二話不說就往珍藏室裏引,就是覺得這位俊秀書生怎麽瞅著有些眼熟啊,不過一時想不起源頭。
掌櫃的並沒有帶兩人去挑選那些頗具殺伐的重器,他是明知這些富家弟子身家厚,拿來傍身的殺伐器具必然不缺,這位俊俏公子又不是本地人,那麽那些擺在案頭的物件想必也是很難看得上眼,所以徑直往一些隨身小物件這邊引,這算是深得白川心意。
神兵利器他當然不缺,還有侳崖在側又怎麽看得入眼一般的貨色,自己一路遊曆最缺的當然是一些隨身物件,這不先前把張複禮的隨身玉佩給用了,這枚螭龍玉佩現在掛在腰間就跟個擺飾一樣,品秩是不俗,不過浩正氣被揮霍一空,除了裝飾啥用也沒有。
白川倒是有意想入幾手能培育儒家浩正氣的物件,起碼也能給螭龍玉佩回點浩正氣,不然還真得跑一趟浩正大洲也麻煩。
掌櫃的也是拿出壓箱底珍藏,一些小巧隨身之物擺滿了一桌,因為見白川是身著儒服,想必跟儒家脫不了幹係,拿出的物件大多是一些玉佩,筆洗,硯滴,玉冊之類,其中再夾雜一些瓶瓶罐罐的討喜物件,再仔細觀察接著對症下藥。
不過白川之所以把張複禮的玉佩依然懸掛在腰間倒不是因為這枚玉佩如何喜愛,大部分原因是上麵的篆文對他的胃口,一麵刻休歇,一麵刻名利關身,生死關命,倒跟老爺子的學問差不離。
所以白川撿著那些玉佩之類的東西,先不看作用如何,倒要先看看上麵的刻文,是否討喜合心意。
掌櫃的做了這些年生意哪裏會看不出白川心頭喜好,又是眼光毒辣嗅到幾分劍修的味道,當下道:“瞧公子應該也是一位劍修,老朽這邊有一副對聯,還挺別致。”
說完從一密封的盒子裏拿出一副對聯,“山外風雨三尺劍,浩然天地一瑤琴”
白川一看就有些愛不釋手,不僅對聯寓意正中心意,且字更是難得一求的好字。
掌櫃的一見有戲,當下就開始侃侃而談,“這幅對聯的出處可大有來頭,出自儒家文道書聖之手,據說是書聖老爺當年為至交好友三聖人李青蓮親筆所題的書齋對聯,當然三聖人老爺在人間界不現身之後,這幅對聯就流落了出來,嘿,老朽也是費了大力氣才收得此物,書聖老爺的筆跡如今在世麵上流通得不多,也就聚寶齋能找出幾幅出來。”
白川一聽更是中意,越看越是喜歡,一邊的謝玄應卻是用投聲入心湖的神通道:“的確是書聖老爺的手筆,聚寶齋不會販賣贗品,這點倒不用擔心,不過說來也巧,這位久不在人間界現身的書聖老爺這時恰在楊蘇城,小川如果有意,憑謝家還是能求來幾幅親手筆跡的。”
白川眉頭一挑,書聖王少逸的筆跡存世相當之少,趕巧不巧的竟然還能在江南道遇上,憑謝安石在江南道經營如此之久,能跟書聖王少逸搭上關係想必也不難,不過白川看中的是這幅對聯的意境,而且還跟三聖人詩劍雙絕李青蓮掛了鉤,而且掌櫃的所說也不差,這幅對聯的確沾有幾分劍意,應該是李青蓮懸掛在書齋裏有不短的時日造成,不過就這麽一副牽扯到兩位儒家文道聖人的對聯,想必要價也不會低,白川還在思籌著要不要出手拿下。
謝玄應哪會不知道白川的心思,“合眼緣最主要,你就莫要擔憂其他的,這麽說吧,如果小川挑得物件不入流,做兄長的回去還不知如何跟老祖交代。”
白川一聽,是這麽個理,自己的臉皮功夫還是不及侳崖一分啊,看來修為尚淺還需打磨打磨,當下也不客氣,直接要了這幅對聯,連價錢都懶得問,既然謝安石有心討好,再在意這些俗錢這不是打謝安石的臉嘛,人家都說了不差錢,扭扭捏捏就不成樣子。
隨手又挑了幾件看著入眼的小物件,一柄團扇,一白玉筆管,還有一軸畫卷。
遺憾的是並沒有淘到一些能育養浩正氣的物件,不過幾樣東西都還挺合心意,也就此罷手。
這幾樣東西都是法寶品秩,上中下都有,應該價格都不俗,不過起碼能在謝安石那邊應付得過去,白川還能料想到離去之時必然還有重禮,這時候還需要克製一點。
人家給臉是一回事,自己貪得無厭那就是另一碼事,兩世為人的白川對此拿捏的分寸比較準,當然也是因為忌怕老爺子秋後算賬,自己打著他的名號在這裏撈油水,做得過分了日後免不了一番捶打。
謝玄應倒是有意想讓白川多挑一些,畢竟這麽幾件小物件就算來頭再大,主要因為不是一些殺伐廝鬥所用的物品,價格也不會開出天價來,除了那副書聖王少逸的親筆字跡因為有幾分淡淡劍意附在其上,可能有些貴,其他的無非是一些清供玩物,對於謝家來說眼皮子都不會動一下,不過看白川心意已到也不勉強。
“東家,就這幾樣東西。”
聚寶齋掌櫃的笑道:“還是老規矩,謝家一律打九折,謝少爺可滿意。”
謝玄應對此一點也不在乎,“掛賬上就好。”
白川卻是心思一動,笑問道:“掌櫃的,憑謝家的麵子就不能再多給點折扣嗎,九折不痛不癢的。”
掌櫃的也是笑道:“都是老規矩,也就是看在謝家的麵上才有這個折扣,不然聚寶齋裏的出手可從來沒有這樣的優惠哩。”
謝玄應溫溫一笑,的確如此,聚寶齋作為歐陽世家最斂財的產業,從來就沒給別人這麽大的折扣,砍幾個白靈石下來都難。
白川卻是從鳳印裏取出一枚木質令牌,遞與掌櫃的,笑道:“我跟你們東家熟,看看能不能再低點。”
掌櫃的接過白川的令牌,卻是一下看直了眼,因為白川遞出的這塊玉佩意義不凡,乃是當初在鴉巢鎮第一次和歐陽妃瑤遇見之時,因為那莞江河底泥的交易,歐陽妃瑤特意讓紋鹿城聚寶齋大掌櫃給白川,說是憑這令牌,白川在聚寶齋看中的物件一律是以底價出售。
就是聚寶齋花多少錢購來的,那就是多少錢轉手出去,絕不賺一分錢。
然而事情還不至此,歐陽妃瑤走了百法之洲一趟,據說相中了一位姑爺,這樣的消息早就在百法之洲各地的聚寶齋裏傳遍,基本上百法之洲的聚寶齋掌櫃俱都知曉這事。
在看到這枚令牌,再聯想到白川看似眼熟的麵容,這位楊蘇城聚寶齋的掌櫃頓時拍了一下腦袋,終於想起這白川是誰。
一時情急之下,卻是口不遮掩的驚呼道,“姑…………姑爺啊!”
“啊!!!”
白川和謝玄應兩人聞言也是大吃一驚,姑爺是什麽鬼?
“敢問公子可是,鎮西王小世子,白川殿下。”
“正是晚輩。”
“哎喲,老朽哪裏敢做姑爺的買賣,這…………這幾樣東西,不收錢,送!全部送!姑爺還瞧上哪件的,老朽這就給你拿來,這還不是自己家嘛!”
白川一時無言,謝玄應也是目瞪口呆。。
歐陽世家姑爺!!!
勁爆啊!
五十不到的金丹劍修,應該正準備過心魔劫,一旦成功,躋身元嬰,也算在謝氏這一大族的祖師堂裏有一把交椅。
謝氏傳承日久,不過家族裏甚少有劍修,所以出了一個謝玄應,也算是年輕一輩當中最受矚目的存在。
這謝玄應自然也是明仁王朝的風雲人物,五十不到的金丹巔峰劍修,放在整個人間界都算得上天才之輩,又是長得一表人才,劍眉星目,在江南道聲望極高。
不過謝玄應十分隨和,絲毫沒有一點大族子弟的做派,就連一直眼高於頂的侳崖也是高看了幾眼,唏噓道:“江南道風水就是不俗,謝石頭也算後繼有人了。”
謝玄應不卑不吭地笑道:“還需要前輩多多指點,不要吝嗇。”
跟謝玄應相處下來,白川也對這位金丹劍修印象極好,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用這麽一句話來形容最為貼切,謝氏書香門第,又在文風最濃的江南道,這位溫潤若玉的謙謙君子絲毫沒有身為劍修的那股子鋒芒畢露,偏又不拿捏做作,方寸掌握得極好。
對於謝安石是自己師兄,跟這謝家後輩又該如何扯清這輩分之事有些讓白川為難,還是謝玄應給解了圍,“咱就不按世俗裏的輩分來,玄應虛長幾歲,讓小川喊聲兄長不過分吧。”
白川自然樂得自在,要是扯上謝安石,這謝玄應還不得喊自己老祖宗咧,多別扭啊,大家哥弟相稱關係也拉得近,這不,跟侳崖相處還不是做鴨的,小白臉亂喊一通。
謝家弟子出行的確派頭極大,大型的風行法寶開路,一路呼嘯而過,飛馳在楊蘇城街頭,本來楊蘇城就是地道的江南風情,街道不見得有多寬敞,歪歪斜斜又夾雜著水路拱橋,人流又多,顯得十分擁擠,隻是有謝家標識的風行法寶出行,行人俱都安份避開,沒有一點怨語,可見謝氏在楊蘇城的威望,可以用深得人心來形容。
不過老爺子對這麽一個世家大族絲毫不提半句也不知道到底是存了什麽心思,白川倒是覺得老爺子倒希望自己跟這些所謂的儒家中人盡量少扯上關係吧。
風行法寶片刻之間就停在仙家鋪子林立的街頭之上,相比紋鹿城的長安大街,楊蘇城這邊更加熱鬧非凡,畢竟江南道富裕,普通的富家門第都有這個底氣來逛蕩逛蕩,沾沾仙氣也好嘛,億萬家財的不就是想著多活幾年才好。
侳崖和施依依早就擬定好了行程,一直盼著來明仁最大的織女樓好好血拚一把,這下又有人給兜底哪裏還會客氣,一股腦地往織女樓衝去。
白川都不是很理解施依依這丫頭的想法,你一個常年隻身穿武夫袍的女俠整天往織女樓鑽算怎麽個回事,也不見得有機會打扮得花枝招展,再說了那些羅裙霓裳的對於你一個動不動就要跟人過幾招的純粹武夫來說不覺得束手束腳嘛。
至於像發了春一樣的侳崖湊這個熱鬧,白川是完全不想搭理,這大劍仙悶騷得緊,沒事就喜歡調戲幾句小娘子,想必在天外天是憋壞了吧,這來了一趟人間界,真是怎麽浪怎麽來。
白川對從老爺子那裏扒來的法袍吟風就十分中意,幻化成潔白儒服,襯得他瀟灑不凡玉樹臨風又添幾分書卷氣,白川就很樂意這樣的打扮,不見他所到之處,不都是吸引得那些多情女子頻頻回首注目嘛,織女樓的出品是款式更好,可畢竟隨潮流嘛,白川還就要把這白色儒服給穿出個門道來,引領潮流才是王道,才是硬道理。
所以對於逛織女樓,白川是沒有絲毫興致,謝玄應也是看出這份意思,轉身到織女樓裏跟掌櫃的打了聲招呼,讓其把帳給記到謝家頭上,就出來,指了指就在不遠處的聚寶齋笑道:“不如去那邊逛逛,可有入眼的物件。”
白川也不推諉,謝家的家底有多厚,可想而知,那麽他既然受了謝安石的好意,再扭扭捏捏反而不美,這一站必然是收獲頗豐,就算他怎麽推脫,謝安石不塞幾件好東西過來怎麽又會罷休,還不如自己大大方方的挑幾件合眼緣的玩意,也不至於讓謝安石太破費,而且看謝安石對老爺子的仰慕之情,事後就算拿出一件半仙兵品秩的法寶,一點不足為奇。
再說聚寶齋不還是歐陽世家的產業嘛,也算是想念想念那道牽動心神的靚影也好。
兩人施施然跨步進入聚寶齋,楊蘇城這邊的規模比之紋鹿城的還要大,而掌櫃的更是一眼就認出謝玄應的身份,更是眉腳帶笑的前來招呼,謝家在江南道那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這位謝家年輕一輩最受關注的弟子到來,怎麽說今天也要開張,做幾筆大生意。
謝玄應也沒有特意介紹白川的身份,掌櫃的自然也不會多問,既然由謝玄應親自陪同,必然是謝家的貴客,他們這些修為不高的掌櫃,別的不行,看人的本事絕對是頂尖的。
套著一件法寶品秩的法袍,腰間掛著連掌櫃都瞧不出根底的養劍壺和玉佩,由此就可以判斷,這位俊秀比之謝玄應還要出彩的年輕書生必然是身家不菲,這類人等周身自然不差品秩不俗的傍身物件,不過既然有想到聚寶齋逛逛的,大多看得是個眼緣。
而且品秩還不能低了,不然也不好意思拿出手不是,江南道比富風氣由來已久,世家宗門弟子出行,最講究一個派頭,物件討喜是一回事,檔次起碼也要能上得了台麵,二話不說就往珍藏室裏引,就是覺得這位俊秀書生怎麽瞅著有些眼熟啊,不過一時想不起源頭。
掌櫃的並沒有帶兩人去挑選那些頗具殺伐的重器,他是明知這些富家弟子身家厚,拿來傍身的殺伐器具必然不缺,這位俊俏公子又不是本地人,那麽那些擺在案頭的物件想必也是很難看得上眼,所以徑直往一些隨身小物件這邊引,這算是深得白川心意。
神兵利器他當然不缺,還有侳崖在側又怎麽看得入眼一般的貨色,自己一路遊曆最缺的當然是一些隨身物件,這不先前把張複禮的隨身玉佩給用了,這枚螭龍玉佩現在掛在腰間就跟個擺飾一樣,品秩是不俗,不過浩正氣被揮霍一空,除了裝飾啥用也沒有。
白川倒是有意想入幾手能培育儒家浩正氣的物件,起碼也能給螭龍玉佩回點浩正氣,不然還真得跑一趟浩正大洲也麻煩。
掌櫃的也是拿出壓箱底珍藏,一些小巧隨身之物擺滿了一桌,因為見白川是身著儒服,想必跟儒家脫不了幹係,拿出的物件大多是一些玉佩,筆洗,硯滴,玉冊之類,其中再夾雜一些瓶瓶罐罐的討喜物件,再仔細觀察接著對症下藥。
不過白川之所以把張複禮的玉佩依然懸掛在腰間倒不是因為這枚玉佩如何喜愛,大部分原因是上麵的篆文對他的胃口,一麵刻休歇,一麵刻名利關身,生死關命,倒跟老爺子的學問差不離。
所以白川撿著那些玉佩之類的東西,先不看作用如何,倒要先看看上麵的刻文,是否討喜合心意。
掌櫃的做了這些年生意哪裏會看不出白川心頭喜好,又是眼光毒辣嗅到幾分劍修的味道,當下道:“瞧公子應該也是一位劍修,老朽這邊有一副對聯,還挺別致。”
說完從一密封的盒子裏拿出一副對聯,“山外風雨三尺劍,浩然天地一瑤琴”
白川一看就有些愛不釋手,不僅對聯寓意正中心意,且字更是難得一求的好字。
掌櫃的一見有戲,當下就開始侃侃而談,“這幅對聯的出處可大有來頭,出自儒家文道書聖之手,據說是書聖老爺當年為至交好友三聖人李青蓮親筆所題的書齋對聯,當然三聖人老爺在人間界不現身之後,這幅對聯就流落了出來,嘿,老朽也是費了大力氣才收得此物,書聖老爺的筆跡如今在世麵上流通得不多,也就聚寶齋能找出幾幅出來。”
白川一聽更是中意,越看越是喜歡,一邊的謝玄應卻是用投聲入心湖的神通道:“的確是書聖老爺的手筆,聚寶齋不會販賣贗品,這點倒不用擔心,不過說來也巧,這位久不在人間界現身的書聖老爺這時恰在楊蘇城,小川如果有意,憑謝家還是能求來幾幅親手筆跡的。”
白川眉頭一挑,書聖王少逸的筆跡存世相當之少,趕巧不巧的竟然還能在江南道遇上,憑謝安石在江南道經營如此之久,能跟書聖王少逸搭上關係想必也不難,不過白川看中的是這幅對聯的意境,而且還跟三聖人詩劍雙絕李青蓮掛了鉤,而且掌櫃的所說也不差,這幅對聯的確沾有幾分劍意,應該是李青蓮懸掛在書齋裏有不短的時日造成,不過就這麽一副牽扯到兩位儒家文道聖人的對聯,想必要價也不會低,白川還在思籌著要不要出手拿下。
謝玄應哪會不知道白川的心思,“合眼緣最主要,你就莫要擔憂其他的,這麽說吧,如果小川挑得物件不入流,做兄長的回去還不知如何跟老祖交代。”
白川一聽,是這麽個理,自己的臉皮功夫還是不及侳崖一分啊,看來修為尚淺還需打磨打磨,當下也不客氣,直接要了這幅對聯,連價錢都懶得問,既然謝安石有心討好,再在意這些俗錢這不是打謝安石的臉嘛,人家都說了不差錢,扭扭捏捏就不成樣子。
隨手又挑了幾件看著入眼的小物件,一柄團扇,一白玉筆管,還有一軸畫卷。
遺憾的是並沒有淘到一些能育養浩正氣的物件,不過幾樣東西都還挺合心意,也就此罷手。
這幾樣東西都是法寶品秩,上中下都有,應該價格都不俗,不過起碼能在謝安石那邊應付得過去,白川還能料想到離去之時必然還有重禮,這時候還需要克製一點。
人家給臉是一回事,自己貪得無厭那就是另一碼事,兩世為人的白川對此拿捏的分寸比較準,當然也是因為忌怕老爺子秋後算賬,自己打著他的名號在這裏撈油水,做得過分了日後免不了一番捶打。
謝玄應倒是有意想讓白川多挑一些,畢竟這麽幾件小物件就算來頭再大,主要因為不是一些殺伐廝鬥所用的物品,價格也不會開出天價來,除了那副書聖王少逸的親筆字跡因為有幾分淡淡劍意附在其上,可能有些貴,其他的無非是一些清供玩物,對於謝家來說眼皮子都不會動一下,不過看白川心意已到也不勉強。
“東家,就這幾樣東西。”
聚寶齋掌櫃的笑道:“還是老規矩,謝家一律打九折,謝少爺可滿意。”
謝玄應對此一點也不在乎,“掛賬上就好。”
白川卻是心思一動,笑問道:“掌櫃的,憑謝家的麵子就不能再多給點折扣嗎,九折不痛不癢的。”
掌櫃的也是笑道:“都是老規矩,也就是看在謝家的麵上才有這個折扣,不然聚寶齋裏的出手可從來沒有這樣的優惠哩。”
謝玄應溫溫一笑,的確如此,聚寶齋作為歐陽世家最斂財的產業,從來就沒給別人這麽大的折扣,砍幾個白靈石下來都難。
白川卻是從鳳印裏取出一枚木質令牌,遞與掌櫃的,笑道:“我跟你們東家熟,看看能不能再低點。”
掌櫃的接過白川的令牌,卻是一下看直了眼,因為白川遞出的這塊玉佩意義不凡,乃是當初在鴉巢鎮第一次和歐陽妃瑤遇見之時,因為那莞江河底泥的交易,歐陽妃瑤特意讓紋鹿城聚寶齋大掌櫃給白川,說是憑這令牌,白川在聚寶齋看中的物件一律是以底價出售。
就是聚寶齋花多少錢購來的,那就是多少錢轉手出去,絕不賺一分錢。
然而事情還不至此,歐陽妃瑤走了百法之洲一趟,據說相中了一位姑爺,這樣的消息早就在百法之洲各地的聚寶齋裏傳遍,基本上百法之洲的聚寶齋掌櫃俱都知曉這事。
在看到這枚令牌,再聯想到白川看似眼熟的麵容,這位楊蘇城聚寶齋的掌櫃頓時拍了一下腦袋,終於想起這白川是誰。
一時情急之下,卻是口不遮掩的驚呼道,“姑…………姑爺啊!”
“啊!!!”
白川和謝玄應兩人聞言也是大吃一驚,姑爺是什麽鬼?
“敢問公子可是,鎮西王小世子,白川殿下。”
“正是晚輩。”
“哎喲,老朽哪裏敢做姑爺的買賣,這…………這幾樣東西,不收錢,送!全部送!姑爺還瞧上哪件的,老朽這就給你拿來,這還不是自己家嘛!”
白川一時無言,謝玄應也是目瞪口呆。。
歐陽世家姑爺!!!
勁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