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撫住了因生病而格外敏感的親爹之後, 齊晟迅速趕回端本宮, 處理政務。
也是他自前世就習慣了今日事今日畢,沒有往日的積壓,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倒也不是很忙。
但這兩天, 特殊情況已經來了。
先前梁靖憑著幾件一模一樣的琉璃玉, 徹底讓瓦剌部落和摩根部落反目成仇。
如果沒有巨大的利益, 這兩個部落,是不可能有聯合的機會了。
自此,梁靖功德圓滿, 功成身退, 意氣風發地回了京城。
這可是大大刺激了奉命經略草原的王幹和管裏。
有壓力就有動力, 兩人被梁靖一刺激, 對自己的工作效率嫌棄起來。
隻是,經略草原這回事, 並不能一蹴而就。
如果瓦剌和摩根相互消耗的不夠, 或者是他們中途察覺了什麽,就極有可能功虧一簣。
這時,沈介提議,“雖然瓦剌和摩根是最大的兩個部落,但草原上卻遠遠不止這兩個。隻有他們兩個部落相互消耗,成效自然緩慢。但若是多拉幾個下水…………”
餘下的話,不必他多說,王幹兩人自然心領神會。
“小沈大人言之有理。”
王幹讚同地點了點頭, 不禁多看了沈介一眼。
說真的,如果這個沈介不是太子殿下的伴讀,王幹根本不會多看他一眼。
眼見都二十歲的人了,身上連個童生的功名都沒有,隻會仗著太子的勢在京中橫行。
——這是在來宣府之前,得知沈介會來輔助自己時,王幹心裏最直觀的想法。
他對沈介的改觀,是在來宣府之後。
在一次又一次的共事之中,王幹逐漸發現,沈介雖然沒有考功名,但卻並不是不學無術。
隻是,他是皇子的伴讀,自小和皇子一起讀書,學的不是科舉之道而已。
但王幹也得承認,他學的那些東西很實用。
而且,沈介這個人很謙虛,無論是對上官還是對小吏。隻要別人比他強,他就虛心請教。
像王幹這樣的讀書人,最喜歡的後輩是什麽樣的?
用四個字概括——勤學好問。
沈介就是這樣的人。
不知不覺間,沈介已經贏得了王幹的讚賞。
王幹以為,他已經夠高看沈介了。
但如今看來,自己還是低估這個年輕人了。
他忍不住鼓勵道:“依小沈大人之間,該從哪幾個部落入手?”
沈介也不藏拙,伸手就在地圖上點了幾下,問王幹二人,“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在這方麵,管裏自知不如王幹,他也不逞能,和沈介一起看向王幹,等著王幹示下。
對於管裏的識趣,王幹很滿意,也不介意分他一些功勞。
“不錯,這幾個部落雖然不如瓦剌、摩根強盛,但也是草原大部。而且更妙的是,其中兩個還與瓦剌部落有世仇。”
他看向管裏,“管大人,聯絡這幾個部落的事,還得勞煩你了。”
管裏忙道:“彼此都是為殿下效力,何談勞煩?”
“管大人此言差矣。”
王幹神色一變,板著臉道,“咱們都是為大晉效力,管大人慎言呀。”
管裏一怔,立刻反應了過來,“多謝王大人提點,是下官魔怔了。”
——雖說明眼人都知道,如今朝中主政的是太子,但太子一日不登基,就一日名不正。
而名不正,則言不順。
他們這些做臣屬的,就更該謹言慎行,以免給殿下招禍。
他們的行動很順利,整個草原在他們的暗中操縱下,很快就亂成了一鍋粥。
瓦剌製霸草原多年,仇家無數,摩根部落也不是什麽善茬。
以往沒有機會也就罷了,如今有大晉在背後撐腰,那些一直被他們欺壓的部落,自然要跳起來,從他們身上咬下一口肉來。
如果能趁機瓜分了這兩個大部落,那他們就有機會崛起,成為新的草原霸主。
就是退一步,不能徹底打垮他們,能讓他們元氣大傷也是好的。
到時候他們聯合起來,絕對不會再給他們重新崛起的機會。
退一萬步講,就算他們不是對手,也是可以把責任推到大晉頭上,他們都是被大晉蠱惑了。
大不了,也就是多上供一些牛羊而已。
他們的算盤打的很精,但又哪裏精得過管裏這個商場老油條?
再加上王幹這個一肚子壞水的,從推他們入局開始,就已經給他們找好歸途了。
而齊晟那邊的特殊情況,就是幾個草原部落上書,希望能派遣使臣,入京覲見。
這一次,瓦剌部落的正使還是岱欽。摩根部落的使臣,也是摩根王的小兒子,性子養的有些天真。
齊晟這裏有管裏和梁靖分別傳過來的一手消息,對他們的來意心知肚明,自然不會拒絕。
正月裏批複了國書,等到三月份,各部落的使臣就到達了京城。
現任的鴻臚寺卿不是別人,正是齊述。
雖說齊述讀書不怎麽樣,還很摳門,但心眼是一點不少。
他明知瓦剌和摩根仇深似海,卻故意把這兩家的使臣分別安排到了對門的兩個院子裏。
啥叫抬頭不見低頭見?
這就是。
不但這兩個部落,其餘部落的對門和鄰居,都是關係不大好的。
也真是難為他了,在那麽短的時間之內,竟然憑著梁靖給的情報,把這些部落的使臣安排得這樣“體貼周全”。
因著岱欽小王子和齊述多年的交情,瓦剌使者對於這樣的安排,那是半點兒不帶怕的。
唔,主要是岱欽小王子無所畏懼。
哪怕莫日根憂心忡忡地對他說:“大晉這樣安置使臣,分明是不懷好意。”
可岱欽小王子就是聽不進去。
而且,他還有理有據,“這一回來朝見的,除了咱們瓦剌,就屬摩根部最強盛。這兩個最好的院子,不安排給咱們和摩根,其他部落誰敢住?”
莫日根無奈了。
他倒是還有無數理由反駁呢,但以自家小王子的尿性,肯定是自己越反駁,他就越來勁。
更有甚者,等明日見了那恒王世子,保證跟人說不了三句話,就得把自己給賣個幹淨。
莫日根正想著呢,就見守門的侍從進來通報,“王子,恒王世子派人來請王子去飲酒敘舊。”
好嘛,這回等不到明日,自己就要被賣個幹淨了。
隻見岱欽小王子眼睛一亮,豁然起身,“我這就去。對了,把我給世子準備的禮物帶上。”
他說的,是東北某個部落獻上來的一株老山參,據說已經有兩百年的年份了。岱欽知道了之後,就軟磨硬泡的,從瓦剌王那裏討了來。
原本眾人都以為,他是自己用的呢,誰知道…………
“殿下早去早回。”莫日根無力地擺了擺手。
——以前還需要人家來哄來騙,如今已經發展成自動自發,什麽好東西都往人家手裏送了。
“等等,老臣隨殿下一起去。”
他突然覺得,有些打算,該早些做了。
等岱欽和莫日根跟著齊述派來的小太監走了之後,摩根使臣住的院子的大門才徹底閉合。
一個頭帶貂帽的摩根小貴族合嚴了門縫,迅速跑到作為副使的左相那裏,把自己看見的事報告給了左相。
“你沒看錯?”
那小貴族道:“那瓦剌王子,我能不認識嗎?他懷裏還抱著個匣子,領著他們的那人,一看就是個太監。”
左相神色凝重,“早就聽說,這瓦剌的岱欽王子,和大晉恒王家的王子相交莫逆,還借著恒王王子搭上了大晉的太子。今日才剛入京,就有人來請他。看來,這傳言的水分不大。”
“他拿著東西,莫不是去給大晉太子送禮的?”那小貴族胡亂猜測。
“別瞎說,怎麽可能?”
左相嗤笑了一聲,說,“大晉太子什麽好東西沒見過?那麽寒酸的禮物,人家豈能看得上眼?”
“不送禮,他抱個匣子幹嘛?”
見他一臉懵,左相歎了一聲,解釋道:“八成是去見恒王世子。他們兩個是摯友,送禮就隻看心意了。”
小貴族驚道:“他們關係這麽好,那豈不是對咱們很不利?”
這幾年,摩根和瓦剌年年打仗,本就元氣大傷。那些原本臣服的部落趁機混水摸魚,讓本就膠著的戰勢雪上加霜。
去年的時候,他們終於休戰了,兩王於焉支山會盟,定下了永不再開戰的盟約。
可是,他們都知道,休戰隻是暫時的。隻要有一方恢複了元氣,那盟約就會變成一紙空文。
所以,開春之後,他們大汗就派人遞了國書,請求朝見,為的就是得到大晉的支持,就算不能壓瓦剌一頭,也不能給瓦剌絲毫可趁之機。
在半道上碰見瓦剌的使團,全在左相的意料之中。
唯一棘手的,就是岱欽王子和恒王世子的關係,好像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好一些。
左相又歎了一聲。
愁啊,絡腮胡子都快被他自己給揪掉完了。
如果瓦剌利用岱欽和大晉太子的關係,搶先得到了大晉的支持,那他們摩根部落,可是真的要玩完了。
小貴族:“怎麽辦?怎麽辦?”
吵得左相想打他一頓。
“你快閉嘴吧!”
左相深吸了一口氣,心裏已經有了主意,“把那三十顆明珠拿出來裝好,等再晚一會兒,我和王子一起,去拜訪恒王世子。”
——恒王世子不就是喜歡岱欽那樣的傻白甜嗎?我們摩根王子裏,有更傻更白更甜的!
也是他自前世就習慣了今日事今日畢,沒有往日的積壓,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倒也不是很忙。
但這兩天, 特殊情況已經來了。
先前梁靖憑著幾件一模一樣的琉璃玉, 徹底讓瓦剌部落和摩根部落反目成仇。
如果沒有巨大的利益, 這兩個部落,是不可能有聯合的機會了。
自此,梁靖功德圓滿, 功成身退, 意氣風發地回了京城。
這可是大大刺激了奉命經略草原的王幹和管裏。
有壓力就有動力, 兩人被梁靖一刺激, 對自己的工作效率嫌棄起來。
隻是,經略草原這回事, 並不能一蹴而就。
如果瓦剌和摩根相互消耗的不夠, 或者是他們中途察覺了什麽,就極有可能功虧一簣。
這時,沈介提議,“雖然瓦剌和摩根是最大的兩個部落,但草原上卻遠遠不止這兩個。隻有他們兩個部落相互消耗,成效自然緩慢。但若是多拉幾個下水…………”
餘下的話,不必他多說,王幹兩人自然心領神會。
“小沈大人言之有理。”
王幹讚同地點了點頭, 不禁多看了沈介一眼。
說真的,如果這個沈介不是太子殿下的伴讀,王幹根本不會多看他一眼。
眼見都二十歲的人了,身上連個童生的功名都沒有,隻會仗著太子的勢在京中橫行。
——這是在來宣府之前,得知沈介會來輔助自己時,王幹心裏最直觀的想法。
他對沈介的改觀,是在來宣府之後。
在一次又一次的共事之中,王幹逐漸發現,沈介雖然沒有考功名,但卻並不是不學無術。
隻是,他是皇子的伴讀,自小和皇子一起讀書,學的不是科舉之道而已。
但王幹也得承認,他學的那些東西很實用。
而且,沈介這個人很謙虛,無論是對上官還是對小吏。隻要別人比他強,他就虛心請教。
像王幹這樣的讀書人,最喜歡的後輩是什麽樣的?
用四個字概括——勤學好問。
沈介就是這樣的人。
不知不覺間,沈介已經贏得了王幹的讚賞。
王幹以為,他已經夠高看沈介了。
但如今看來,自己還是低估這個年輕人了。
他忍不住鼓勵道:“依小沈大人之間,該從哪幾個部落入手?”
沈介也不藏拙,伸手就在地圖上點了幾下,問王幹二人,“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在這方麵,管裏自知不如王幹,他也不逞能,和沈介一起看向王幹,等著王幹示下。
對於管裏的識趣,王幹很滿意,也不介意分他一些功勞。
“不錯,這幾個部落雖然不如瓦剌、摩根強盛,但也是草原大部。而且更妙的是,其中兩個還與瓦剌部落有世仇。”
他看向管裏,“管大人,聯絡這幾個部落的事,還得勞煩你了。”
管裏忙道:“彼此都是為殿下效力,何談勞煩?”
“管大人此言差矣。”
王幹神色一變,板著臉道,“咱們都是為大晉效力,管大人慎言呀。”
管裏一怔,立刻反應了過來,“多謝王大人提點,是下官魔怔了。”
——雖說明眼人都知道,如今朝中主政的是太子,但太子一日不登基,就一日名不正。
而名不正,則言不順。
他們這些做臣屬的,就更該謹言慎行,以免給殿下招禍。
他們的行動很順利,整個草原在他們的暗中操縱下,很快就亂成了一鍋粥。
瓦剌製霸草原多年,仇家無數,摩根部落也不是什麽善茬。
以往沒有機會也就罷了,如今有大晉在背後撐腰,那些一直被他們欺壓的部落,自然要跳起來,從他們身上咬下一口肉來。
如果能趁機瓜分了這兩個大部落,那他們就有機會崛起,成為新的草原霸主。
就是退一步,不能徹底打垮他們,能讓他們元氣大傷也是好的。
到時候他們聯合起來,絕對不會再給他們重新崛起的機會。
退一萬步講,就算他們不是對手,也是可以把責任推到大晉頭上,他們都是被大晉蠱惑了。
大不了,也就是多上供一些牛羊而已。
他們的算盤打的很精,但又哪裏精得過管裏這個商場老油條?
再加上王幹這個一肚子壞水的,從推他們入局開始,就已經給他們找好歸途了。
而齊晟那邊的特殊情況,就是幾個草原部落上書,希望能派遣使臣,入京覲見。
這一次,瓦剌部落的正使還是岱欽。摩根部落的使臣,也是摩根王的小兒子,性子養的有些天真。
齊晟這裏有管裏和梁靖分別傳過來的一手消息,對他們的來意心知肚明,自然不會拒絕。
正月裏批複了國書,等到三月份,各部落的使臣就到達了京城。
現任的鴻臚寺卿不是別人,正是齊述。
雖說齊述讀書不怎麽樣,還很摳門,但心眼是一點不少。
他明知瓦剌和摩根仇深似海,卻故意把這兩家的使臣分別安排到了對門的兩個院子裏。
啥叫抬頭不見低頭見?
這就是。
不但這兩個部落,其餘部落的對門和鄰居,都是關係不大好的。
也真是難為他了,在那麽短的時間之內,竟然憑著梁靖給的情報,把這些部落的使臣安排得這樣“體貼周全”。
因著岱欽小王子和齊述多年的交情,瓦剌使者對於這樣的安排,那是半點兒不帶怕的。
唔,主要是岱欽小王子無所畏懼。
哪怕莫日根憂心忡忡地對他說:“大晉這樣安置使臣,分明是不懷好意。”
可岱欽小王子就是聽不進去。
而且,他還有理有據,“這一回來朝見的,除了咱們瓦剌,就屬摩根部最強盛。這兩個最好的院子,不安排給咱們和摩根,其他部落誰敢住?”
莫日根無奈了。
他倒是還有無數理由反駁呢,但以自家小王子的尿性,肯定是自己越反駁,他就越來勁。
更有甚者,等明日見了那恒王世子,保證跟人說不了三句話,就得把自己給賣個幹淨。
莫日根正想著呢,就見守門的侍從進來通報,“王子,恒王世子派人來請王子去飲酒敘舊。”
好嘛,這回等不到明日,自己就要被賣個幹淨了。
隻見岱欽小王子眼睛一亮,豁然起身,“我這就去。對了,把我給世子準備的禮物帶上。”
他說的,是東北某個部落獻上來的一株老山參,據說已經有兩百年的年份了。岱欽知道了之後,就軟磨硬泡的,從瓦剌王那裏討了來。
原本眾人都以為,他是自己用的呢,誰知道…………
“殿下早去早回。”莫日根無力地擺了擺手。
——以前還需要人家來哄來騙,如今已經發展成自動自發,什麽好東西都往人家手裏送了。
“等等,老臣隨殿下一起去。”
他突然覺得,有些打算,該早些做了。
等岱欽和莫日根跟著齊述派來的小太監走了之後,摩根使臣住的院子的大門才徹底閉合。
一個頭帶貂帽的摩根小貴族合嚴了門縫,迅速跑到作為副使的左相那裏,把自己看見的事報告給了左相。
“你沒看錯?”
那小貴族道:“那瓦剌王子,我能不認識嗎?他懷裏還抱著個匣子,領著他們的那人,一看就是個太監。”
左相神色凝重,“早就聽說,這瓦剌的岱欽王子,和大晉恒王家的王子相交莫逆,還借著恒王王子搭上了大晉的太子。今日才剛入京,就有人來請他。看來,這傳言的水分不大。”
“他拿著東西,莫不是去給大晉太子送禮的?”那小貴族胡亂猜測。
“別瞎說,怎麽可能?”
左相嗤笑了一聲,說,“大晉太子什麽好東西沒見過?那麽寒酸的禮物,人家豈能看得上眼?”
“不送禮,他抱個匣子幹嘛?”
見他一臉懵,左相歎了一聲,解釋道:“八成是去見恒王世子。他們兩個是摯友,送禮就隻看心意了。”
小貴族驚道:“他們關係這麽好,那豈不是對咱們很不利?”
這幾年,摩根和瓦剌年年打仗,本就元氣大傷。那些原本臣服的部落趁機混水摸魚,讓本就膠著的戰勢雪上加霜。
去年的時候,他們終於休戰了,兩王於焉支山會盟,定下了永不再開戰的盟約。
可是,他們都知道,休戰隻是暫時的。隻要有一方恢複了元氣,那盟約就會變成一紙空文。
所以,開春之後,他們大汗就派人遞了國書,請求朝見,為的就是得到大晉的支持,就算不能壓瓦剌一頭,也不能給瓦剌絲毫可趁之機。
在半道上碰見瓦剌的使團,全在左相的意料之中。
唯一棘手的,就是岱欽王子和恒王世子的關係,好像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好一些。
左相又歎了一聲。
愁啊,絡腮胡子都快被他自己給揪掉完了。
如果瓦剌利用岱欽和大晉太子的關係,搶先得到了大晉的支持,那他們摩根部落,可是真的要玩完了。
小貴族:“怎麽辦?怎麽辦?”
吵得左相想打他一頓。
“你快閉嘴吧!”
左相深吸了一口氣,心裏已經有了主意,“把那三十顆明珠拿出來裝好,等再晚一會兒,我和王子一起,去拜訪恒王世子。”
——恒王世子不就是喜歡岱欽那樣的傻白甜嗎?我們摩根王子裏,有更傻更白更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