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和他的伴讀很快就被齊晟帶成了忠實球迷。


    特別是五皇子的表哥彭克, 好像天生就是為足球而生的。


    無論是多難的技巧, 他是一學就會,一會就精。


    雖然這些齊晟自己也能做到, 但他是仗著天生神力,年紀小骨頭軟。許多動作對他來說, 難度都大大降低了。


    而彭克, 卻是純天賦型。


    齊晟這邊唯一能在這方麵和他相提並論的, 就隻有沈介了。


    但沈介因著出身不高,總是放不開,就又落了下乘。


    因為五皇子和六皇子都喜歡蹴鞠, 兩個皇子一致要把校場的東北角改成球場。


    在大皇子不在、二皇子不參合、四皇子縱容的情況下, 這個提案很快就通過了。


    等大皇子賑災回來, 球場已經落成了。


    這一次, 大皇子可謂是揚眉吐氣。


    自三皇子齊桓被立為太子以來,齊覃就有意無意的在朝中淡化大皇子的存在, 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日後長子與太子兄弟相爭。


    但大皇子並不是甘於平庸之輩。


    他的母族如今雖然不顯, 但他外祖父在世時,卻是一代大儒,門生無數。


    便是如今,先祖去世,家族敗落,族中五六品的官也有好幾個。


    更重要的是,他本身就機敏好學,雖才十幾歲, 就通曉經史,頗得其老師的讚譽。


    他本不是平庸之輩,也不甘於平庸。


    在他老師黎升老先生的教導下,他的目標是做一個賢王。


    以前,他看不上三皇子,覺得他性子優柔寡斷,不是人主之相。


    但是如今,他的想法變了。


    ——君主仁弱了,朝堂才是他們這些做臣子最好的舞台。


    如果太子齊桓真的像他的父皇一樣強勢,做臣子的想要充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其下場可以參見四皇子的外祖父。


    那還是下場比較好的。


    但無論他對太子的想法如何,卻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取而代之的。


    他隻是想證明,他並不比太子差而已。


    可也正因為如此,天子一意把他邊緣化,甚至暗示他,希望他成為像醇王叔一樣隻知吃喝玩樂的紈絝,他才更不能接受。


    他委屈呀。


    ——陛下既然立了儲君,我也表示臣服了,憑什麽還要受這樣的猜忌和排擠?


    於是,他就通過外祖生前的人脈,還有他老師黎升黎翰林的人脈,在朝中幫他造勢。


    終於,天子也不能再強行將他邊緣化了,也開始派他一些差事。


    不過,齊覃派給他的那些,都是些太平差事。


    比如跟著禮部或太常寺製定一個禮儀呀,或者是跟著鴻臚寺接待一下番邦來使呀。


    最複雜的一個,也就是幫忙安排新科進士的鹿鳴宴的坐席。


    齊覃之所以這樣安排,隻是覺得兒子年紀還小,想先用瑣事磨練他一番,日後才能更好地輔佐太子。


    ——既然大皇子不想做個吃喝玩樂的紈絝,將來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個賢王了。


    但因為先前齊覃打壓他的事,大皇子就覺得,父皇這是怕他辦成了大事,在朝中的威望超過了太子。


    這時候,他已經有些左性了。


    他就覺得:您越是怕我超過太子,我就偏要把本事都亮出來,讓大家都看看,我是不是比太子強!


    這次為湖廣水災善後的差事,就是他自己極力爭取來的。


    雖然不是正使,隻是個編外人員,他也一樣高興。


    他覺得隻要讓他去了,他就能好好地幹出一番實事來,總比太子安坐京中,不知民生疾苦強的多。


    心裏有這樣的想法,言行裏就難免帶出來一些。


    這一次他跟著欽差去湖廣又著實辦了不少事,也長了不少見識。回京後見了太子,言辭間就忍不住露出了炫耀之意。


    這樣一來,太子能高興才怪呢。


    這些年,太子在齊覃的精心教導下,在處理政務上已經頗有心得。


    雖然還達不到齊覃心目中的標準,但若有良臣輔佐,也能做個太平天子、守成之君。


    齊桓本就資質普通,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是宵肝夙膽努力的結果了。


    就連齊覃都不忍心再苛求他做得更好了。


    按理說,他自己也該心滿意足了。


    就算不滿足,也該覺得問心無愧了。


    可齊桓生性敏感,遇事愛多想,而且骨子裏有些悲觀,無倫什麽事,他都下意識地往壞處想。


    他對自己就怎麽都滿意不了,覺得自己辜負了父皇的期望,辜負了朝臣的期望,辜負了天下百姓的期望。


    這次的事情,大皇子覺得,他就是在太子弟弟麵前炫耀了一下。


    可在齊桓看來,這就是硬生生地在往他心口上捅-刀。


    ——大皇子這是不滿孤做了儲君呀!


    更糟糕的是,不但齊桓自己有這樣的想法,圍繞在齊桓身邊的人,也有這樣的想法。


    也不怪人家誤會,實在是大皇子最近這大半年,也太高調了,高調到把太子的光輝都掩蓋掉了。


    這如果還不是不臣之心,那麽什麽才能叫不臣之心呢?


    身為儲君,太子天然就有一批擁護者。


    而且,這一批擁護者可比所謂的“太子-黨”更堅定。


    因為,這些人支持的不是某一個人,而是正統。


    除了支持正統的人之外,還有一大批因為利益糾葛而圍繞在太子身邊的人。


    這麽多人裏,有的是人願意為太子分憂解勞,並付諸行動。


    很快,就有人提醒天子:大皇子最近的風頭太盛了,這不利於朝綱的穩定。


    齊覃看了看太子,暗暗歎了口氣,一腳就把大皇子踢回了崇文館,還叫他讀書去了。


    ——當初立太子的時候,就是因形式所迫,不得不把三兒子拉出來做了擋箭牌。齊覃心裏對太子有愧,隻要太子有丁點可教之處,他都不會想著要易儲的。


    於是,大皇子還沒得意幾天,就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這誰受得了?


    這待遇也太不公平了!


    但君命難違,大皇子心裏再怎麽不樂意,還是得乖乖地收拾東西,回崇文館讀書。


    這時候,他就迫切地想要成婚。


    ——等他成婚了,父皇總不能還讓他跟著弟弟們一起讀書吧?


    “這是怎麽回事?”


    看著麵目全非的校場,大皇子皺著眉頭問。


    他唯一一個還沒有成婚的伴讀低聲跟他解釋了一番。


    “這兩個真是胡鬧!”他搖頭斥了一句,心情反而好了點兒。


    ——比起敢想敢鬧的五弟和六弟,老二、老三這兩個簡直是一個比一個糟心。


    老二就不用說了,每次和老二站在一塊兒,老二就渾身緊繃,防他跟防賊似的。


    我是能吃了你還是怎麽著?


    老三原來雖然性子別扭,但也是有氣直接衝他發,不像現在,也學會玩兒陰的了。


    “唉~”


    大皇子憂傷地歎了口氣:我就是想做個賢王,怎麽就這麽難呢?


    這時,一群小太監提著澆花用的水壺走了過來,無聲衝他行了個禮,便去了東北角球場那邊。


    大皇子不解地問:“他們這是要幹嘛?”


    “這……臣也不知。”伴讀搖了搖頭。


    最近大皇子不來讀書,他做為大皇子的伴讀,自然也是不用來的。


    五皇子和六皇子的事,他在外麵的傳言裏聽過。


    但所謂的傳言,傳的自然是風靡一時,讓眾人感興趣的話題。


    像這些不怎麽重要的細節,就算剛開始有人在意了,也不會想著說出去的。


    因為,沒有噱頭。


    伴讀不知道,一直跟著大皇子去了湖廣的貼身太監秦柱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既然都不知道,那就看著唄。


    隻見那幾個太監各自拿著澆花壺,壺口朝下,一邊按著一定的路線倒退,一邊把壺裏的東西往外倒。


    壺裏裝的不是清水,而是兌了水的石灰,一倒下去,就是一道白印子。


    這幾個太監看著就是幹這活兒幹熟了的,倒出的印子粗細一致,很快就劃出了橫線下豎線和弧線。


    大皇子上前幾步,仔細看了看,不由“哦”了一聲。


    原來,場地上本來就有舊日留下的痕跡,這些太監隻是順著痕跡,把那些磨損的模糊不清的痕跡重新畫了一遍罷了。


    他正要叫住一個問問,就聽見一陣鬧哄哄的,很快就有一群穿著窄袖衣裳的少年跑了過來。


    “咦,那邊怎麽有人?”


    不知是誰問了一句。


    大皇子一回頭,那群少年都嚇了一跳。


    然後,就有兩個年紀最小的分開人群走了出來,朝他行禮:“給大哥請安。”


    正是五皇子和六皇子兩個。


    大皇子叫他們起來,抬頭看了看天色,蹙眉問道:“這會兒還不到你們下課的時候吧?”


    場麵一下子就安靜極了。


    齊晟和五皇子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些許無措。


    見他們不說話,大皇子就明白了,“逃課出來的?”


    “哪能啊。”齊晟脫口而出。


    就算真的是逃課,也不能承認不是?


    “大哥,事情是這樣的。弟弟今天早膳一不小心吃多了,撐的難受。先生體諒弟弟,就放弟弟出來活動一下,消消食。”


    大皇子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重點照顧了他那堪比城牆拐彎兒處的臉皮。


    然後,就問五皇子:“老五,你也吃撐了?”


    五皇子眼也不眨,一臉驚歎:“大哥,你怎麽一猜就中?”


    大皇子:“…………”


    ——嗬嗬噠,你們真當我傻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不想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影明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影明河並收藏我不想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