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耀東結束完魔都那邊的事後,回來又繼續忙舟市這邊的事,一天到晚也沒閑著。


    刮台風了,漁船都回來了,他才得閑,也重重的長舒了一口氣。


    小時候就盼著刮台風能涼快一點,但是也害怕刮台風家裏漏水,這會兒也是隱隱有些竊喜,終於能好好休息個幾天了,隻不過休息了就沒錢賺,都有著相互矛盾的心理。


    工人們就毫不掩飾喜悅了,在海上幹的累死累活,就盼著上岸了。


    現在除了天氣原因不適合出海,基本他們這些大的船都不會上岸了,賺錢要緊。


    漁場魚獲多,一年到頭都有各種各樣的漁汛,每天收入都是好大一筆,更何況工人的開支都不低。


    船老大們寧願自己咬咬牙跟看工人辛苦一點,也要天天出海掙錢,舍不得休息,在外麵的開支可不比在家裏低。


    賺多賺少不一定,但是開支可都固定在那裏了,當然能不休息就不休息,多掙一點。


    而營地也是難得的人員都齊全,一天到晚都是一大幫人吵吵吵,熱鬧無比進進出出一大幫,無時無刻樓下都有一堆人說話。


    葉耀東也擔心人多了之後就混亂,年年台風天休息時,城市到處都有人打架鬥毆,他們也沒少人參與,都是閑了精力無處發泄。


    現在的人普通話還都不好,溝通都有障礙,人人都張口閉口喜歡問候別人老母親,更容易起衝突。


    再加上這些人在海上都狠了,上岸了哪有不開葷的。


    他每次隻要一休息,都是千交代萬交代,讓他們進出都不要落單,至少得三五個人以上,不然在外頭很容易跟別人起衝突吃虧。


    身旁人多,起碼有個照應,萬一有啥事也能回來喊人。


    他要不是老板,他都懶得管他們打死打活。


    尤其是台風天,也不止他們休息,海上的漁船都休息,街道上也到處都是閑人在流通,一些娛樂場所更是爆滿的不得了。


    連他們夜裏想出去吃點不一樣的宵夜,都沒地方坐,走哪都是爆滿,隻好打道回府,讓食堂炒炒幾碗菜。


    即使他特意買了一個喇叭掛在大門口循環播放,讓大家進出不要落單,至少三五成群注意安全。


    但是每天也都有人跟別人起衝突,回來後罵罵咧咧,打架鬥毆也是隔三差五就有。


    年年都如此,倒也習慣了,也慶幸他們人多,休息期間,無時無刻大本營都至少有上百號人。


    萬一有人在外麵跟人起衝突,隨便來一個人跑回來喊一聲,他們一大幫人衝去,頂多開頭吃點虧,後麵都能打回來了。


    也全拜他掛著的喇叭所賜,大家打架都歸打架,也都會小心的不鬧出人命。


    而也因為他們人多,即使對方也叫人來,都會被他們參與跟站崗的人數嚇退,不敢靠近,來早的自然隻能一起跟看受苦受難。


    也基本每一天,這裏的各個角落都在發生類似的事,公安局管都管不過來,


    沒抓個現行都是沒轍的。


    一直斷斷續續到了11月份,惡性的案件才少了一點,但也隻是相對來說,該發生的都沒少發生。


    而他們營地的這幫人,在這幾個月斷斷續續休息的時間裏,也闖出了點名號,被人叫做就白沙幫·


    有的外人知道,他們在這邊有一個大本營,住了四五百號人,全都是來自一個叫白沙村的地方,所以格外的團結。


    葉耀東知道後也是有些啼笑皆非。


    更有甚者,這打架打多了,集體榮譽感也被他們打出來了。


    大家都差點去剃了個光頭,這樣也好有個標誌。


    也是他爹這個人才,有天晚上乘涼的時候,對大家提起,前幾年他們在溫市剃了光頭,準備震本地人的事。


    所以就有人提起,千脆大家全部都剃個光頭,反正夏天有頭發熱,冬天都是戴帽子,有沒有頭發無所謂,還省得隔一兩個月花錢去理頭發。


    還好他當時在,一口否決了,不然一個個起哄,第二天都得去剃個光頭。


    這個剃光頭太簡單了,萬一有人也跟著剃光頭,冒充他們整事情,到時候他們個個頂著光頭的標誌,那真的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更何況萬一跟人在路上鬧矛盾,打起來了,頂著一個光頭,事後人家報複,


    在路上一看到個光頭,就糾集人馬,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很容易被當靶子又殃及無辜,大家這才打消了念頭。


    這一大幫人,幾百個,每當休息時,葉耀東感覺比幹活還累,寧願他們都待在海上去,這樣才最省事,又能替他賺錢。


    天氣轉涼了,他的心才落回了肚子,才感覺輕鬆多了,不用怎麽管人,隻要管送貨,管新加工廠建設就行。


    等入了11月,他的那另外一處5畝地也才都建設完工程,廠大門口旁邊的牆上,他還讓人刷上藍色的漆,寫看東升加工廠。


    雖然還沒開工,但是已經看看有模有樣了。


    屬於他的地全部都被圍了起來,院牆砌了兩米高,裏麵的土地倒是隻利用了一半,一個大的廠房車間,靠牆蓋了一棟宿舍樓,還蓋了幾個倉庫。


    除了廠房,另外兩個都是圍著牆蓋的,所以現在這片地照舊還空曠了許多,


    廠房也是蓋的比較靠後,大門進來,跟前一大片都是空的。


    這也是設計的,能更方便停大貨車。


    他的那一輛大車停在大本營稍顯擁擠了,畢竟已經有三輛拖拉機了,太占地方了。


    這裏地麵是最後才找平的,找平後也算是徹底完工了,他打算多晾個幾天,


    就把大車開到這邊來停放。


    順便也安排兩個人來這邊上班輪值,看廠子。


    至於大型烘幹機,早在生產完的時候,他就讓工廠幫忙安排送過來了。


    當時這邊加工廠沒有完全完工,但是廠房車間是都已經蓋好了,堆放完全沒問題。


    這也是他提前規劃安排好的,就為了機器好了,交貨運過來的時候能有地方放。


    整一個廠子剛完工看著一派幹淨整潔,像模像樣,光看占地麵積,比大多數的加工廠規模都大了。


    現在大多數的加工廠就是自家的小作坊,另外在家後門再搭個棚,又或者是在一片空地,弄一個簡易的房子。


    正經能蓋一個他這樣的廠的,都算是大工廠了。


    他原本也隻是想小小的弄一個廠房就行,但是琢磨著,既然搞了那還不如把他的地全部都圍起來,省得萬一有啥事還得扯皮。


    現在提前圍起來,到時候也不會有人敢占去,而且也能防止閑雜人等直接就能在門口張望進出。


    外牆圍起來,就相當於設置了一個門檻門禁。


    至於閑置的地方,那就閑置著,能派得上用場最好,派不上用場他也不吃虧,總是他的地。


    該招的人,也得按計劃提上日程,這個簡單的很,當地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他的貨都是現成的。


    葉耀東為了這個事也是忙的頭昏眼花,手頭也沒有專業的人,自己也是新手摸索,頭大的很。


    還是請人去娛樂場所玩,碰到俗人的時候,聊了一會兒,說到自己的近況跟頭疼的事,這才有了轉機。


    「你這說到底,就是缺一個有經驗的管理人選嗎?」


    「可不是嗎?我也貼了公告說要招,但是來問的都是想要幹活的工人,有經驗的管理加工廠人選沒那麽好找,少有跳槽的,我現在已經琢磨著要去哪裏挖人,還不得罪人了。」


    「挖人哪有不得罪人的。」


    「你認識的人多,你有沒有辦法門路給我問一個?懂生產安排的,工資我可以比其他廠開的高。」


    「我問問看,試試,一般人搞加工廠都是摸索的從小作坊開始,一點一點的幹,你這一下子就整個大的。」


    「小作坊我幹過了,我家裏不就有小作坊嗎?所以直接跳過了,一步到位。


    我自己整其實也行,就是我事多,每天下午到夜裏還要忙活送貨,維護客戶老板,事情多得不得了,就想找一個能分攤的人。」


    「行,我給你問一問看看。」


    他這段時間也不是白忙活的,到處加工廠送貨的時候,都有順帶了解,或者是特意上門拜訪一些熟悉的老板去了解。


    出貨的客戶都聯絡好了,就等加工廠開始生產出貨。


    就是這個招人、安排生產、出貨,管理人員也是一個繁雜的過程,他一個人哪能分身乏術。


    必須得招人幹,不然他也不用睡了,一天24小時都不夠幹的。


    總不能為了賺錢把命搭進去,該請人就得請人。


    送貨這一項是沒辦法,大筆的錢他也不放心交給別人過手,交給幾個侄子倒行,但是一個個歲數太小了,還嫩得很,還得再多帶一帶,他還不能完全脫手給他們。


    隻不過偶爾忙起來,有些數量少的就讓他們拖拉機分頭送貨,效率高一點,


    這時候他會交代他們收貨款。


    這個也得慢慢的脫手,等幹到明年,他覺得應該就可以全權交給他們了,他隻要安排一個人統籌,分配完各家的貨,派他們送貨收錢就行。


    那樣他就可以坐在家裏翹著腳,等著他們送完貨,把收來的貨款交到他手上,單據交到老尤那。


    草台班子還在逐漸的完善啊,但是已經越來越有雛形在了,已經慢慢在搭建拉班底了。


    葉耀東雙手合十,「那這事就拜托你了,不然兄弟我隨時都可能忙到猝死。」


    「你都能跑這玩了,你還猝死?」


    「我來這裏哪裏是玩?我明明是來做生意陪客,錢哪那麽好賺。」


    「那你確實得多找幾個人分攤。」


    「手頭人倒是不少,就是缺少技術的人才,你本地人,人脈廣,給我問一下看看。」


    「別開玩笑了,我認識的本地人多,但是你認識的老板多,你也可以讓一些老板給你介紹一下,反正都是幹不同的東西。」


    「有有讓人問了,反正還沒影。」


    「那就等消息得了。」


    「嗯。」


    他也不能完全指望別人自己也得上。


    一有空閑,直接去各個廠把他們的廠規組合了抄一遍。


    招人的事自然交給陳寶興了。


    並且自己也抽調了一些閑在家裏的後勤,充當臨時工,先去試驗了一下用機器先生產。


    幾件事都一起雙管齊下的去辦。


    等招到人,工廠真正開工生產都12月了。


    葉耀東整個人也都瘦了一大圈,但是等工廠開工那天,他也是神采奕奕,最精神的那一個。


    他所認識的朋友老板也都挺給力的,上百號人都捧場的上門,送對聯綢帶,


    送橫幅,送花籃的,送煙花的不計其數,堆滿了廠門口。


    這也說明了他這幾年沒有白交際,人脈圈子擴展了一堆。


    除了這些朋友老板,還有他自己的一大幫工人,除了出海的,其餘的都來了,包括加工廠新招的大幾十號工人。


    還有附近被熱鬧所吸引過來的一些村民。


    幾百號人全部都圍在廠門口,看著他剪彩致辭,這也是他人生中難得的高光時刻。


    自然,他也安排了人拍照留念。


    等走完必要的程序,工人們才魚貫而入,去到各自的工作崗位,這個本來在開業前就先招好人,安排好崗位,試著生產過了。


    今天一開業,立馬就能上手。


    葉耀東把廠裏的活全部都交給新招的經理祁永華跟主任嚴大偉,裏頭一個是俗人介紹的,一個是他自己找的,財務自然也都配齊全了。


    行不行還不好說,反正開頭安排是妥了,可以先幹著,至於其他零散的崗位,再做安排。


    反正現在可以讓他手頭先騰空,不用費勁的麻煩。


    本身就是萬事開頭難,等開頭開完了,後頭自然就能順暢多了。


    而他也去招呼自己的客人,帶著他們參觀他的加工廠。


    同時,他也在胖子新開的飯店擺了20桌請吃飯,慶祝自己加工廠順利開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1982小漁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杯冰檸檬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杯冰檸檬水並收藏重回1982小漁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