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話嘮聊天,說著說著就總能跑題千裏。也不知是怎麽繞回來的,林蔚忽然就問他,這穿越過來的人,有沒有什麽不同尋常的優點?
優點?有嗎?有吧,比如說不怕鬼;比如說膽子特別大,不是不怕鬼的膽子大,而是她居然能下手拿凳子砸人,手不抖不說手下力氣還不小,事後還沒說嚇得六神無主;比如說她常常冒出來一些奇怪的字眼兒——挺有趣的,她還會給他說她的經曆,也是聞所未聞的……
子書嵐卿想了好一會兒才道:“總之——就是比尋常的大家閨秀,要有趣的多。”
林蔚愣了一愣,忽然就笑起來,然後就又拿他打趣:“你不會是喜歡上人家了吧?”
子書嵐卿看了看天色。“時候不早了,該歸了,不然正主兒不在,大戲怎麽開鑼?”
林蔚笑的嘴都合不上了:“欸欸,你這算什麽?啊?石頭開花兒?還是朝日西升?哈哈哈哈哈……”
子書嵐卿歎了口氣駐足:“我沒有。”隨即抬腿就走。
然後林蔚一路跟著在後頭追:“哎哎別不承認啊!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大丈夫敢想就要敢說啊!說起來要是穿越的事兒是真的,那麽她是小孩子這件事情也就不成立了,她她,”林蔚開始掰手指頭:“之前活了十二年,現在過來又是,等會兒……哦,她過來的時候六歲,現在十三,也就是說……嘿,她就比你小兩歲哎!”
“她真的隻是個孩子,”子書嵐卿捏了捏眉心:“她就算攢在一起活了十九年又怎麽樣?之前十二年是小孩子的身份小孩子的日子,再過來,七年,還是小孩子的身份小孩子的日子,跟沒活一個樣,還是小孩子,至多十二歲。”
林蔚:“……”
不是,這數字怎麽算這麽清楚?想來在他之前早有人掰過手指頭算過了吧?誒嘿!有意思!看來石頭真開花兒啦!林蔚趕緊快步追了上去,準備敲打敲打——好不容易這主兒開竅啦!
結果不等他說,忽然迎麵衝過來一個小太監,砰的一下撞上了他——其實他在子書嵐卿身後,然而子書嵐卿會武而他不會,所以子書嵐卿躲過了……他就和小太監兩個人一齊倒在了地上。
坑友大王子書嵐卿。
沒別人了,真的。
小太監扶起了帽子,然後抬頭一瞧是他,嚇得跪地連連叩頭請罪,把剛剛扶起來的帽子生生又給甩下去了。林蔚捏著下巴忽然覺得這太監服的帽子帶子大概是不太牢靠的,想來是偷工減料了的,如果能的話這倒不失為一樁好的生意路子……畢竟從商比做官要好啊,至少不會現在和自家主子一起走在奔赴刑場……哦不,奔赴凶殺現場……也不對,奔赴宴席大殿的路上啊……
小太監請罪了一陣子,忽然反應過來了什麽,他慌慌張張的開始說,聲音打著顫兒,更是差點兒咬著自己的舌頭:“王爺,林林大人,太子殿下中中毒,陛下讓我……我……”
不等他結結巴巴說完,兩人已經沒影兒了。
雖然林蔚不是習武之人,但是腳程還是快的令人歎服。
“翊王殿下到——禮部尚書大人到——”太監尖尖細細的嗓音高高的唱著來者之名,刺著一眾人的耳膜,也驚醒了一眾人的心跳。
“臣躬請皇兄(陛下)聖安。”擲地有聲。
皇帝正背對著,忽然轉身抄了瓷盞就摔了下去:“真是反了天了!”
可惜,子書嵐卿看到的聽得到隻有暗自竊喜,沒有怒火中燒。
“怒火中燒”的皇帝瞧見來人,以及被太監們匆匆忙忙扯來的子書嵐卿的隨從“周小公公”,裝作強壓怒火的模樣,歎了口氣:“六弟,快,快說說,到底是怎麽回事兒啊?怎麽會?怎麽會?他們都說……都說是你。”想了想,他又道:“六弟莫急,朕知道,六弟為筵席前後忙碌怕未曾有親眼目睹,故而,故而急傳六弟來,也是想問個清楚,撇開別的不談——不知六弟可詳知此事?”
子書嵐卿默片刻,答:“臣弟來時已有所耳聞。臣——有罪,受陛下您之信任,擔筵席安排之重任,臣卻倏忽,讓筵上出此等大事有損天顏,臣——還請陛下降罪。”
金鑾殿內,玉階之上,皇帝高立其上,負手俯瞰萬千繁華。他微微頷首,看著那朝自己腳下行禮的子書嵐卿,思及當年先帝在時他較自己更風光之模樣,再看現在,不禁心潮澎湃。雖然那時子書嵐卿在兄弟中的次序排行較低,仍需向自己作揖請兄長安,但到底不如現在這般俯首稱臣。皇帝不禁嘴角微挑,竟一時間險些忍不住笑意,幸而天顏不可直視,此時此刻無人敢看他,也就發現不了“怒火中燒”的陛下正喜形於色,高興的就快要手舞足蹈起來了。
皇帝也發覺自己不合時宜的情緒了,他很快做出了調整,咳了咳又道:“六弟不必過分自責,這一眾人……”他指著底下跪著的一片太監宮女:“怪力亂神,好得很呐!六弟,既然此事牽涉你甚多,那麽,便交由你審!”
“臣弟領旨。”
底下一片的宗親們已經坐不住了,女人們則更是驚悸。眼瞧著這一杯酒所有有關聯者皆已經盡數押解,更是默念罪過。
怪力亂神又如何,別說旁人,恐怕就那個極力禁止傳播鬼神之說的皇帝,他也怕的。
傳詔子書嵐卿之前其實金鑾殿上就已經審問過一回了,太監宮女們一個個哆哆嗦嗦的跪著,舌頭打結,其中一個倒是說話清楚,說自個兒是是尚食局禦酒間的,溫酒的時候曾瞧見酒壺自己動了動,酒壺邊也似乎曾飄過一個漆黑的影子,也不是什麽人,倒像是一陣風,還把窗戶給刮開了。
人一個一個的被帶下去,漸漸的底下就議論開了,好好的哪裏來的鬼神?聯想到這陣子京都裏頭的傳言,子書嵐卿自個兒撞了鬼,連帶著害了太子,現下還讓他來審案,豈不是更任由他……
太子妃卻忽然道:“父,父皇,兒臣聽殿下曾說,他,他當時也在酒間,就是之前父皇遣他去問晚宴上的酒有沒有很烈那回……”
皇帝覺著簡直不可理喻:“太子現在正在昏迷中,難不成要把他叫起來問話?”
太子妃膝蓋一軟就跪下了。明明也是一國公主,更是琳琅這樣的女權主義國家的公主,竟如此畏懼天顏,想來她在琳琅的日子恐怕不好過,才會常常這一副如履薄冰之態。她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嗓音,慌忙又道:“兒,兒臣不是這個意思,兒臣是忽然想起來,之前兒臣見殿下久久未歸有些擔心就去看了眼,當時殿下是有些不太自在的,也沒說旁的,就說他花了眼睛,好像看到……有,有,有個,人,有個人,吧?好像……”她四下裏看了看,很害怕的道:“沒,沒有影子。”
霎時議論聲四起。皇帝把杯盤往右一掃,杯盤落地應聲碎裂,卻未傷人絲毫:“胡說!”
子書嵐卿毫不理會底下巨大的議論聲,恭恭敬敬的問太子妃道:“那依您的意思,就是真有鬼嘍?”
太子妃瞳孔忽然一縮:“本宮怎麽知道!”頓了頓,她又悄聲道:“不過皇叔你別說,這是真的!本宮聽老宮人們說,你不能說沒有鬼,否則那東西就會跟上你。”
聲音雖輕,大殿上又嘈雜,但依然還能讓每個人都聽個大概。隻見高座上皇帝大喝一聲:“住口!身為太子正妃,卻這般於大庭廣眾之下公然宣揚鬼神之說,成何體統!”
堵的住一個人的嘴,卻堵不住一眾人的嘴。宗親們多半都是掛銜兒白吃俸祿的,什麽都不會做不說,更是信這些東西到骨子裏頭了。宗親的夫人們則更甚,一個個的都跟真見了鬼似的,臉色煞白著,卻還要交頭接耳。
一個悄悄的說:“早前就聽說,說那元賀回來了在京中大肆作亂……我跟你說,雖然鄒尚書那事兒被封住了,但是大家都知道,那是元賀回來了呢!”
另一個也悄悄的附和:“可不是!曾經得罪過他的人都給他報複上了!還有蔡大人,兒子太寶貝了,所以就殺了他的兒子,斷了他的希望!你瞧瞧這......”
聽者趕忙點頭:“是!而且我還聽說,每一件事——都跟翊王有關係!”
有人皺著眉頭若有所思:“曾經的女婿嘛……也正常。”
旁邊的婦人拍著大腿:“正常什麽!我猜啊,這翊王就是幕後推手之一……”
“哎喲!藥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啊……”
元黛從各人言語中早已聽出,這皇帝此番就是揪著鬼神之說傳播的快這一點,對子書嵐卿下手的。眾說紛紜,你不讓說他們就越要偷偷的說,傳言不可信,卻可積毀銷骨。元黛看了眼手裏的宮燈,笑了笑,走上前去,照在太子妃身後:“沒有影子?娘娘,現下您也沒有影子了。”
靜默片刻,太子妃似是才反應過來,繼而“啊——”一聲驚叫。眼瞧著當朝尊貴的太子妃娘娘、琳琅國可繼承皇位的公主殿下嚇的三魂沒了七魄,然後十分不雅的在轉身那一刻踩在了自己衣裙的下擺上,一屁股跌坐在地上,還不住往後蹭著,哆嗦兩回方定下心神,對元黛大聲怒吼道:“狗奴才!你方才在做什麽!”
子書嵐卿回頭看了她一眼,低喝一聲:“退下!”繼而衝太子妃一拱手:“臣禦下不嚴,讓娘娘受驚,還望娘娘責罰。”
這自然是不能罰的,不然元黛也不可能冒這個險去試探。不過看子書嵐卿一副了然的表情,想必自己不試探他也猜到了,這就是皇帝和太子兩個自導自演的一場戲,隻是太子還賠上自己傷回身子,還要太子妃友情出演,而唯有皇帝,是坐收漁翁之利。
就看太子妃那反應,真怕鬼的人,才不會反應那麽慢,她看到自己沒有影子了,又是在驚懼的狀態下,下意識的動作肯定是跑,而不是站在原地,還想了想,眼睛轉了轉才尖叫起來。
那壁已經可是拷問一眾有關之人,鬧鬼的場子裏寒風嗚咽,夾雜著板子起起落落的聲響。宮女受罰疼死都不得叫喊是宮裏的老規矩,可老規矩針對上太監那就是必須大聲叫喊求饒,因為太監自小受著旁人難以想象的痛苦,亦能做旁人不敢不能做的事情,沒人認為太監可以要臉,所以太監就得像條狗一樣的活著。
外邊受罰的宮女太監雖然拖的遠,但淒厲的叫喊聲卻一直傳了過來,如同鬼哭之聲,伴隨著風的怒號,愣是把一眾宗親嚇得哆哆嗦嗦。
一個年齡很大的宗親道:“陛下,中秋佳節,不宜見血,這般重罰……恐怕不妥。”
皇帝“嗯”了一聲,正在他皺眉思忖的這會兒功夫,已經也太監跑過來報了:“陛下,都招了。”
接下來就是把豎著出去的人橫著抬進來,一個個的背脊鮮血淋漓染透了衣裳。元黛不禁扶額感歎陛下好手段!打到這個地步再叫人招,那信服度不一般,還能讓宗親們心生不忍,更叫宗親們認為子書嵐卿心狠手辣,將來就算奪位起來,宗親也不會支持,因為這樣的人上台,那就是暴君啊!
然後一眾罪奴們的供詞,還都指向一個人——子書嵐卿。
大戲到此刻,已經接近了尾聲,浩浩蕩蕩一部紅白臉兒的話本子演到此刻便得適時收尾。
皇帝歎了口氣:“六弟,你說不是你,朕信。朕與你多年兄弟,你的性子,朕自然是最為了解。不過……此事的確是你大為失職,況且,前些日子朕交代與你的兩樁案子你都沒有解決,並且……都與鬼神之說扯上了關係,此為大忌,讓朕不得不……”他“痛心疾首”搖了搖頭:“現下事情處處矛頭皆指向你,六弟以為該當如何?”
子書嵐卿恭恭敬敬的拜下去:“承蒙陛下信任,臣弟惶恐。臣弟萬萬不敢做這等傷天害理之事,還請陛下明察,莫要放過挑撥離間的奸佞小人。另,臣弟請旨禁足府中,待陛下查清,為臣弟沉冤昭雪。”
皇帝蹙眉,他最討厭的就是子書嵐卿這一副不卑不亢的嘴臉了,當下不禁冷哼道:“朕還未說什麽,六弟何必這般?朕說了,不會相信小人謠言朕信你!你這般,豈非在說朕故意為之?”
“臣弟不敢。願陛下相信臣弟,臣弟不會做這般傷天害理之事。臣以為,此人下毒不為傷人命隻欲傷人身,為的就是此事一出,嫌疑隻在臣弟之身。臣弟鬥膽猜測,那人欲在挑撥聖上與臣弟,蒙蔽聖聽,要臣之命。”
“六弟的意思,就是朕為人所騙了?”
“臣弟不敢。”
“你翊王殿下還有不敢的時候?”
此話既出,皇帝是真的怒了,子書嵐卿隨即叩拜在地。元黛暗地裏冷笑連連——這算什麽?惱羞成怒?覺得子書嵐卿自己提的這禁足還不夠,必須得關進牢裏去才夠?也是,古代不講究定罪再抓,古代都是有了嫌疑就抓進去嚴刑拷打,熬的住的半殘,許有脫罪的希望,熬不過的就直接定罪,然後殺的殺,夷三族的夷三族,誅九族的誅九族!
子書嵐卿跪拜在地,皇帝卻恍作不知:“兒時朕與六弟皆是先帝愛子,六弟那時候便常恃才而勝朕一籌,如今這般說朕為小人蒙蔽,是不服朕坐了這把龍椅?”
“臣不敢——陛下這般,便是要置臣於死地了,臣萬萬不敢有此等想法,臣隻願一心輔佐擁弼陛下,為陛下盡綿薄之力,不敢有非分之想。況陛下是父皇欽定的皇位繼承人,倘臣有篡位之想法,又怎對的起父皇與臣母妃?臣在此向天發誓,臣絕無此想法,若有此意,必永墜阿鼻地獄,不得超生;永世受苦,以贖己罪。”
好啊,父皇欽定的皇位繼承人……嗬嗬。他竟拿此來說事!皇帝怒火中燒卻不敢怒形於色——先帝的詔書是她母妃動了手腳叫人擬的!就是趁當時子書嵐卿不在先帝重病不起,串通先帝身邊的司禮監大太監拿了玉璽擬旨定儲的!
子書嵐卿知道。
可知道又如何,橫豎他是君,子書嵐卿是臣!知道也沒有證據不能篡位奪權!
皇帝微微一笑:“朕也相信六弟,隻是程序還需走,先委屈六弟了。”
子書嵐卿暗自苦笑,看來又要進宗人府的大門了。但他還是恭謹拜謝:“臣不委屈,臣亦相信陛下必能肅清此案,還臣一個公道。”
優點?有嗎?有吧,比如說不怕鬼;比如說膽子特別大,不是不怕鬼的膽子大,而是她居然能下手拿凳子砸人,手不抖不說手下力氣還不小,事後還沒說嚇得六神無主;比如說她常常冒出來一些奇怪的字眼兒——挺有趣的,她還會給他說她的經曆,也是聞所未聞的……
子書嵐卿想了好一會兒才道:“總之——就是比尋常的大家閨秀,要有趣的多。”
林蔚愣了一愣,忽然就笑起來,然後就又拿他打趣:“你不會是喜歡上人家了吧?”
子書嵐卿看了看天色。“時候不早了,該歸了,不然正主兒不在,大戲怎麽開鑼?”
林蔚笑的嘴都合不上了:“欸欸,你這算什麽?啊?石頭開花兒?還是朝日西升?哈哈哈哈哈……”
子書嵐卿歎了口氣駐足:“我沒有。”隨即抬腿就走。
然後林蔚一路跟著在後頭追:“哎哎別不承認啊!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大丈夫敢想就要敢說啊!說起來要是穿越的事兒是真的,那麽她是小孩子這件事情也就不成立了,她她,”林蔚開始掰手指頭:“之前活了十二年,現在過來又是,等會兒……哦,她過來的時候六歲,現在十三,也就是說……嘿,她就比你小兩歲哎!”
“她真的隻是個孩子,”子書嵐卿捏了捏眉心:“她就算攢在一起活了十九年又怎麽樣?之前十二年是小孩子的身份小孩子的日子,再過來,七年,還是小孩子的身份小孩子的日子,跟沒活一個樣,還是小孩子,至多十二歲。”
林蔚:“……”
不是,這數字怎麽算這麽清楚?想來在他之前早有人掰過手指頭算過了吧?誒嘿!有意思!看來石頭真開花兒啦!林蔚趕緊快步追了上去,準備敲打敲打——好不容易這主兒開竅啦!
結果不等他說,忽然迎麵衝過來一個小太監,砰的一下撞上了他——其實他在子書嵐卿身後,然而子書嵐卿會武而他不會,所以子書嵐卿躲過了……他就和小太監兩個人一齊倒在了地上。
坑友大王子書嵐卿。
沒別人了,真的。
小太監扶起了帽子,然後抬頭一瞧是他,嚇得跪地連連叩頭請罪,把剛剛扶起來的帽子生生又給甩下去了。林蔚捏著下巴忽然覺得這太監服的帽子帶子大概是不太牢靠的,想來是偷工減料了的,如果能的話這倒不失為一樁好的生意路子……畢竟從商比做官要好啊,至少不會現在和自家主子一起走在奔赴刑場……哦不,奔赴凶殺現場……也不對,奔赴宴席大殿的路上啊……
小太監請罪了一陣子,忽然反應過來了什麽,他慌慌張張的開始說,聲音打著顫兒,更是差點兒咬著自己的舌頭:“王爺,林林大人,太子殿下中中毒,陛下讓我……我……”
不等他結結巴巴說完,兩人已經沒影兒了。
雖然林蔚不是習武之人,但是腳程還是快的令人歎服。
“翊王殿下到——禮部尚書大人到——”太監尖尖細細的嗓音高高的唱著來者之名,刺著一眾人的耳膜,也驚醒了一眾人的心跳。
“臣躬請皇兄(陛下)聖安。”擲地有聲。
皇帝正背對著,忽然轉身抄了瓷盞就摔了下去:“真是反了天了!”
可惜,子書嵐卿看到的聽得到隻有暗自竊喜,沒有怒火中燒。
“怒火中燒”的皇帝瞧見來人,以及被太監們匆匆忙忙扯來的子書嵐卿的隨從“周小公公”,裝作強壓怒火的模樣,歎了口氣:“六弟,快,快說說,到底是怎麽回事兒啊?怎麽會?怎麽會?他們都說……都說是你。”想了想,他又道:“六弟莫急,朕知道,六弟為筵席前後忙碌怕未曾有親眼目睹,故而,故而急傳六弟來,也是想問個清楚,撇開別的不談——不知六弟可詳知此事?”
子書嵐卿默片刻,答:“臣弟來時已有所耳聞。臣——有罪,受陛下您之信任,擔筵席安排之重任,臣卻倏忽,讓筵上出此等大事有損天顏,臣——還請陛下降罪。”
金鑾殿內,玉階之上,皇帝高立其上,負手俯瞰萬千繁華。他微微頷首,看著那朝自己腳下行禮的子書嵐卿,思及當年先帝在時他較自己更風光之模樣,再看現在,不禁心潮澎湃。雖然那時子書嵐卿在兄弟中的次序排行較低,仍需向自己作揖請兄長安,但到底不如現在這般俯首稱臣。皇帝不禁嘴角微挑,竟一時間險些忍不住笑意,幸而天顏不可直視,此時此刻無人敢看他,也就發現不了“怒火中燒”的陛下正喜形於色,高興的就快要手舞足蹈起來了。
皇帝也發覺自己不合時宜的情緒了,他很快做出了調整,咳了咳又道:“六弟不必過分自責,這一眾人……”他指著底下跪著的一片太監宮女:“怪力亂神,好得很呐!六弟,既然此事牽涉你甚多,那麽,便交由你審!”
“臣弟領旨。”
底下一片的宗親們已經坐不住了,女人們則更是驚悸。眼瞧著這一杯酒所有有關聯者皆已經盡數押解,更是默念罪過。
怪力亂神又如何,別說旁人,恐怕就那個極力禁止傳播鬼神之說的皇帝,他也怕的。
傳詔子書嵐卿之前其實金鑾殿上就已經審問過一回了,太監宮女們一個個哆哆嗦嗦的跪著,舌頭打結,其中一個倒是說話清楚,說自個兒是是尚食局禦酒間的,溫酒的時候曾瞧見酒壺自己動了動,酒壺邊也似乎曾飄過一個漆黑的影子,也不是什麽人,倒像是一陣風,還把窗戶給刮開了。
人一個一個的被帶下去,漸漸的底下就議論開了,好好的哪裏來的鬼神?聯想到這陣子京都裏頭的傳言,子書嵐卿自個兒撞了鬼,連帶著害了太子,現下還讓他來審案,豈不是更任由他……
太子妃卻忽然道:“父,父皇,兒臣聽殿下曾說,他,他當時也在酒間,就是之前父皇遣他去問晚宴上的酒有沒有很烈那回……”
皇帝覺著簡直不可理喻:“太子現在正在昏迷中,難不成要把他叫起來問話?”
太子妃膝蓋一軟就跪下了。明明也是一國公主,更是琳琅這樣的女權主義國家的公主,竟如此畏懼天顏,想來她在琳琅的日子恐怕不好過,才會常常這一副如履薄冰之態。她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嗓音,慌忙又道:“兒,兒臣不是這個意思,兒臣是忽然想起來,之前兒臣見殿下久久未歸有些擔心就去看了眼,當時殿下是有些不太自在的,也沒說旁的,就說他花了眼睛,好像看到……有,有,有個,人,有個人,吧?好像……”她四下裏看了看,很害怕的道:“沒,沒有影子。”
霎時議論聲四起。皇帝把杯盤往右一掃,杯盤落地應聲碎裂,卻未傷人絲毫:“胡說!”
子書嵐卿毫不理會底下巨大的議論聲,恭恭敬敬的問太子妃道:“那依您的意思,就是真有鬼嘍?”
太子妃瞳孔忽然一縮:“本宮怎麽知道!”頓了頓,她又悄聲道:“不過皇叔你別說,這是真的!本宮聽老宮人們說,你不能說沒有鬼,否則那東西就會跟上你。”
聲音雖輕,大殿上又嘈雜,但依然還能讓每個人都聽個大概。隻見高座上皇帝大喝一聲:“住口!身為太子正妃,卻這般於大庭廣眾之下公然宣揚鬼神之說,成何體統!”
堵的住一個人的嘴,卻堵不住一眾人的嘴。宗親們多半都是掛銜兒白吃俸祿的,什麽都不會做不說,更是信這些東西到骨子裏頭了。宗親的夫人們則更甚,一個個的都跟真見了鬼似的,臉色煞白著,卻還要交頭接耳。
一個悄悄的說:“早前就聽說,說那元賀回來了在京中大肆作亂……我跟你說,雖然鄒尚書那事兒被封住了,但是大家都知道,那是元賀回來了呢!”
另一個也悄悄的附和:“可不是!曾經得罪過他的人都給他報複上了!還有蔡大人,兒子太寶貝了,所以就殺了他的兒子,斷了他的希望!你瞧瞧這......”
聽者趕忙點頭:“是!而且我還聽說,每一件事——都跟翊王有關係!”
有人皺著眉頭若有所思:“曾經的女婿嘛……也正常。”
旁邊的婦人拍著大腿:“正常什麽!我猜啊,這翊王就是幕後推手之一……”
“哎喲!藥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啊……”
元黛從各人言語中早已聽出,這皇帝此番就是揪著鬼神之說傳播的快這一點,對子書嵐卿下手的。眾說紛紜,你不讓說他們就越要偷偷的說,傳言不可信,卻可積毀銷骨。元黛看了眼手裏的宮燈,笑了笑,走上前去,照在太子妃身後:“沒有影子?娘娘,現下您也沒有影子了。”
靜默片刻,太子妃似是才反應過來,繼而“啊——”一聲驚叫。眼瞧著當朝尊貴的太子妃娘娘、琳琅國可繼承皇位的公主殿下嚇的三魂沒了七魄,然後十分不雅的在轉身那一刻踩在了自己衣裙的下擺上,一屁股跌坐在地上,還不住往後蹭著,哆嗦兩回方定下心神,對元黛大聲怒吼道:“狗奴才!你方才在做什麽!”
子書嵐卿回頭看了她一眼,低喝一聲:“退下!”繼而衝太子妃一拱手:“臣禦下不嚴,讓娘娘受驚,還望娘娘責罰。”
這自然是不能罰的,不然元黛也不可能冒這個險去試探。不過看子書嵐卿一副了然的表情,想必自己不試探他也猜到了,這就是皇帝和太子兩個自導自演的一場戲,隻是太子還賠上自己傷回身子,還要太子妃友情出演,而唯有皇帝,是坐收漁翁之利。
就看太子妃那反應,真怕鬼的人,才不會反應那麽慢,她看到自己沒有影子了,又是在驚懼的狀態下,下意識的動作肯定是跑,而不是站在原地,還想了想,眼睛轉了轉才尖叫起來。
那壁已經可是拷問一眾有關之人,鬧鬼的場子裏寒風嗚咽,夾雜著板子起起落落的聲響。宮女受罰疼死都不得叫喊是宮裏的老規矩,可老規矩針對上太監那就是必須大聲叫喊求饒,因為太監自小受著旁人難以想象的痛苦,亦能做旁人不敢不能做的事情,沒人認為太監可以要臉,所以太監就得像條狗一樣的活著。
外邊受罰的宮女太監雖然拖的遠,但淒厲的叫喊聲卻一直傳了過來,如同鬼哭之聲,伴隨著風的怒號,愣是把一眾宗親嚇得哆哆嗦嗦。
一個年齡很大的宗親道:“陛下,中秋佳節,不宜見血,這般重罰……恐怕不妥。”
皇帝“嗯”了一聲,正在他皺眉思忖的這會兒功夫,已經也太監跑過來報了:“陛下,都招了。”
接下來就是把豎著出去的人橫著抬進來,一個個的背脊鮮血淋漓染透了衣裳。元黛不禁扶額感歎陛下好手段!打到這個地步再叫人招,那信服度不一般,還能讓宗親們心生不忍,更叫宗親們認為子書嵐卿心狠手辣,將來就算奪位起來,宗親也不會支持,因為這樣的人上台,那就是暴君啊!
然後一眾罪奴們的供詞,還都指向一個人——子書嵐卿。
大戲到此刻,已經接近了尾聲,浩浩蕩蕩一部紅白臉兒的話本子演到此刻便得適時收尾。
皇帝歎了口氣:“六弟,你說不是你,朕信。朕與你多年兄弟,你的性子,朕自然是最為了解。不過……此事的確是你大為失職,況且,前些日子朕交代與你的兩樁案子你都沒有解決,並且……都與鬼神之說扯上了關係,此為大忌,讓朕不得不……”他“痛心疾首”搖了搖頭:“現下事情處處矛頭皆指向你,六弟以為該當如何?”
子書嵐卿恭恭敬敬的拜下去:“承蒙陛下信任,臣弟惶恐。臣弟萬萬不敢做這等傷天害理之事,還請陛下明察,莫要放過挑撥離間的奸佞小人。另,臣弟請旨禁足府中,待陛下查清,為臣弟沉冤昭雪。”
皇帝蹙眉,他最討厭的就是子書嵐卿這一副不卑不亢的嘴臉了,當下不禁冷哼道:“朕還未說什麽,六弟何必這般?朕說了,不會相信小人謠言朕信你!你這般,豈非在說朕故意為之?”
“臣弟不敢。願陛下相信臣弟,臣弟不會做這般傷天害理之事。臣以為,此人下毒不為傷人命隻欲傷人身,為的就是此事一出,嫌疑隻在臣弟之身。臣弟鬥膽猜測,那人欲在挑撥聖上與臣弟,蒙蔽聖聽,要臣之命。”
“六弟的意思,就是朕為人所騙了?”
“臣弟不敢。”
“你翊王殿下還有不敢的時候?”
此話既出,皇帝是真的怒了,子書嵐卿隨即叩拜在地。元黛暗地裏冷笑連連——這算什麽?惱羞成怒?覺得子書嵐卿自己提的這禁足還不夠,必須得關進牢裏去才夠?也是,古代不講究定罪再抓,古代都是有了嫌疑就抓進去嚴刑拷打,熬的住的半殘,許有脫罪的希望,熬不過的就直接定罪,然後殺的殺,夷三族的夷三族,誅九族的誅九族!
子書嵐卿跪拜在地,皇帝卻恍作不知:“兒時朕與六弟皆是先帝愛子,六弟那時候便常恃才而勝朕一籌,如今這般說朕為小人蒙蔽,是不服朕坐了這把龍椅?”
“臣不敢——陛下這般,便是要置臣於死地了,臣萬萬不敢有此等想法,臣隻願一心輔佐擁弼陛下,為陛下盡綿薄之力,不敢有非分之想。況陛下是父皇欽定的皇位繼承人,倘臣有篡位之想法,又怎對的起父皇與臣母妃?臣在此向天發誓,臣絕無此想法,若有此意,必永墜阿鼻地獄,不得超生;永世受苦,以贖己罪。”
好啊,父皇欽定的皇位繼承人……嗬嗬。他竟拿此來說事!皇帝怒火中燒卻不敢怒形於色——先帝的詔書是她母妃動了手腳叫人擬的!就是趁當時子書嵐卿不在先帝重病不起,串通先帝身邊的司禮監大太監拿了玉璽擬旨定儲的!
子書嵐卿知道。
可知道又如何,橫豎他是君,子書嵐卿是臣!知道也沒有證據不能篡位奪權!
皇帝微微一笑:“朕也相信六弟,隻是程序還需走,先委屈六弟了。”
子書嵐卿暗自苦笑,看來又要進宗人府的大門了。但他還是恭謹拜謝:“臣不委屈,臣亦相信陛下必能肅清此案,還臣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