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趕集得早起,就沒叫換弟回去。飯菜擺上桌,張老太坐中間,明理叫方圓挨著張老太坐炕頭上去,方圓說什麽也不去,明芳把張美玉扯過去坐了,方圓挨著明芳坐下,明理和換弟坐桌邊上。
一桌豐盛的飯菜,張老太最近在閨女家天天有肉吃,換弟在家過年都吃不上這樣的飯菜,方圓一個人做飯吃每天也是吃的馬馬虎虎,張美玉看著二人吃得香甜,非常高興,不住地給他們碗裏夾菜。
換弟倒沒什麽,明芳趕緊製止張美玉:“娘,你別給方知青夾菜了,他手臂長夠得著,吃什麽他自己來。”
城裏人講究,張美玉夾菜,明芳怕方圓接受不了。
方圓知道明芳這是護著自己,又想著她跟自己親近才會如此,不覺心裏湧過一股暖流。
方圓瞥一眼明芳,忙隨聲附和:“對對,阿姨,我自己來,我自己來。”
明理故意嘟囔一句:“娘就是偏心,不管我。”
張美玉瞪了兒子一眼:“臭小子,你想吃啥不會自己夾!”
第二天早起,明芳等人早早吃了飯,明理,明芳和換弟三人七手八腳地往小拉車上裝菜。小拉車是勞煩李山嶺從供銷社借來的,三人按品種每人搬一樣,分別放到車上摞好。
明芳叫換弟跟著自己去何家集鎮學校,衛生院和王二柱的糧站等單位,叫明理挑著兩個筐子在何家集集市上擺攤。
方圓非要幫她們一塊出去賣菜,明芳沒答應。他是知青,怎麽好叫他一個城裏人幹小商販的勾當呢。明芳說要是忙不過來再叫他幫忙,方圓這才沒再堅持。
方圓昨晚走時,反複叮囑明芳多穿衣裳,別凍著。
他恨不得替明芳去集市。在柳家門口,遲疑著不願意離開。
明芳笑著推他一把:“方圓哥,你都忙了一天了,回去休息。”
方圓叫明芳小手推著後背走了幾步,心裏溫暖,興奮地心跳加快,笑著走了。
明芳等剛把青菜裝車裝筐的弄好,李紅寶背著筐子顛顛跑進了院子。
“明芳,我沒來晚吧?”大冷天李紅寶額頭冒汗了。
明芳說著不晚,叫李紅寶裝菠菜,她幫著往筐子裏裝芹菜。裝好了用一條破麻袋蓋上。天太冷,怕凍了青菜。
小拉車上的青菜明芳用棉門窗蓋好了。明理兩個筐子是用兩層麻袋蓋著。
這麽多天的心血呀,又是施肥澆水又是燒柴的,可不能叫寶貝給凍著了。
“菠菜,芹菜各十捆,先裝這些,你試試。這菜每捆是一斤,賣九角錢一捆。”
“啥?九……九角一斤?都趕上肉價了,這麽貴,會有人買嗎?”李紅寶簡直不敢相信。
明芳就笑:“我的青菜就賣這個價!每捆給你五分錢報酬,二十捆賣完了,你得一塊錢。”
“行吧,我去咱柳家鋪鎮上試試看!”
明芳和換弟拉著一車青菜出發。路過柳家鋪社辦廠,找到劉廠長,把60斤青菜卸下,劉廠長得了寶貝似的,趕緊把青菜放到自己的屋子了。
開張大吉。
韭菜的價錢原先說的是一塊一角錢一斤,明芳按一塊一斤收的,一共賣了56塊錢。
明芳打開棉門窗往下搬青菜的時候,就吸引了不少工人的眼睛。
不等明芳走出院子,就聽劉廠長大聲呐喊。
“老張!老張頭!過來幫忙,給人們分發青菜啦!”
各單位二十六放假,此時正是人們抓緊做完手頭工作,準備年貨的時候。明芳在衛生院把小拉車一停,掀開青菜,看到的人們呼啦一下把她圍了。衛生院的醫生們每月拿工資的,快過年了,看到這新鮮的青菜,個個眼睛放光,九角一斤芹菜,菠菜算什麽,一塊一角一斤韭菜算什麽,紛紛掏錢購買。有的商量好,兩人買一斤韭菜,分了帶回家給老婆孩子嚐鮮。
不說別的,誰家大冬天的吃上過這樣的細菜呀!別說吃了,見也見不到哇!
青菜價貴,貴也值!
到了學校,把小拉車停下,明芳給換弟使了眼色,換弟從小拉車拎出個籃子,交到明芳手上,換弟看著車子,明芳挎著籃子去了王校長的辦公室。
王校長坐在辦公桌前看各班的成績表。
明芳進來,放下籃子,從裏麵抱出三捆青菜。
不出意料地,王校長看見這些青菜,眼睛就瞪圓了。
“王校長,自家的東西,請您嚐嚐鮮。”明芳說著,把青菜放到桌上,又籃子裏取出一碗鹵兔肉和菜葉包著的幾隻五香麻雀。
麻雀和兔肉王校長早就吃過的,可這青菜?
“這時節,這青菜……”
瞧著王校長一臉懵逼的樣子,明芳輕描淡寫地說道:“我在自家窗台下種出來的,快過年了,弄點過來叫您嚐鮮的。外頭車上還有一些,我再別處轉轉。”
王校長跟著明芳出來,忍住湊到小拉車近前,掀開門簾瞧。
乖乖!半車青菜,綠生生水靈靈的,瞧著稀罕死個人!
“敢情這麽多菜啊?”
“種得多,家裏吃不了,我拿出來賣了。菠菜芹菜九角一捆,韭菜一塊一角。”
王校長略加沉思,開口就要買韭菜二十捆,說是本校老師們多,要二十斤韭菜,每人半斤,過年包韭菜白菜餡餃子,叫人們都嚐嚐鮮。
換弟挺機靈,聽說校長要二十捆,趕緊把車上的韭菜數了一下。
“姐,韭菜就剩三十一捆了。”
幾乎快包圓了。
明芳也按一塊錢一捆賣給了學校。又賺了二十塊。
路過的老師看見了,招呼著同事們圍了上來。不過,他們看的不少,掏錢買的不多。
老師們花錢一般可不會大手大腳,他們買東西有時甚至會斤斤計較。說這一捆不到一斤,又吵吵著便宜點才肯買。
明芳清楚,張美玉和方圓二人過稱的菜決不會缺斤少兩,定好的多少錢一捆就是多少錢,明芳沒有鬆口。
明理和李紅寶他們在集市上也是這個價錢,她早叮囑過了,自家的青菜統一售價。
學校老師們隻買了明芳三捆芹菜五捆菠菜。她也就不在此耽誤時間,趕緊去了糧站。
一桌豐盛的飯菜,張老太最近在閨女家天天有肉吃,換弟在家過年都吃不上這樣的飯菜,方圓一個人做飯吃每天也是吃的馬馬虎虎,張美玉看著二人吃得香甜,非常高興,不住地給他們碗裏夾菜。
換弟倒沒什麽,明芳趕緊製止張美玉:“娘,你別給方知青夾菜了,他手臂長夠得著,吃什麽他自己來。”
城裏人講究,張美玉夾菜,明芳怕方圓接受不了。
方圓知道明芳這是護著自己,又想著她跟自己親近才會如此,不覺心裏湧過一股暖流。
方圓瞥一眼明芳,忙隨聲附和:“對對,阿姨,我自己來,我自己來。”
明理故意嘟囔一句:“娘就是偏心,不管我。”
張美玉瞪了兒子一眼:“臭小子,你想吃啥不會自己夾!”
第二天早起,明芳等人早早吃了飯,明理,明芳和換弟三人七手八腳地往小拉車上裝菜。小拉車是勞煩李山嶺從供銷社借來的,三人按品種每人搬一樣,分別放到車上摞好。
明芳叫換弟跟著自己去何家集鎮學校,衛生院和王二柱的糧站等單位,叫明理挑著兩個筐子在何家集集市上擺攤。
方圓非要幫她們一塊出去賣菜,明芳沒答應。他是知青,怎麽好叫他一個城裏人幹小商販的勾當呢。明芳說要是忙不過來再叫他幫忙,方圓這才沒再堅持。
方圓昨晚走時,反複叮囑明芳多穿衣裳,別凍著。
他恨不得替明芳去集市。在柳家門口,遲疑著不願意離開。
明芳笑著推他一把:“方圓哥,你都忙了一天了,回去休息。”
方圓叫明芳小手推著後背走了幾步,心裏溫暖,興奮地心跳加快,笑著走了。
明芳等剛把青菜裝車裝筐的弄好,李紅寶背著筐子顛顛跑進了院子。
“明芳,我沒來晚吧?”大冷天李紅寶額頭冒汗了。
明芳說著不晚,叫李紅寶裝菠菜,她幫著往筐子裏裝芹菜。裝好了用一條破麻袋蓋上。天太冷,怕凍了青菜。
小拉車上的青菜明芳用棉門窗蓋好了。明理兩個筐子是用兩層麻袋蓋著。
這麽多天的心血呀,又是施肥澆水又是燒柴的,可不能叫寶貝給凍著了。
“菠菜,芹菜各十捆,先裝這些,你試試。這菜每捆是一斤,賣九角錢一捆。”
“啥?九……九角一斤?都趕上肉價了,這麽貴,會有人買嗎?”李紅寶簡直不敢相信。
明芳就笑:“我的青菜就賣這個價!每捆給你五分錢報酬,二十捆賣完了,你得一塊錢。”
“行吧,我去咱柳家鋪鎮上試試看!”
明芳和換弟拉著一車青菜出發。路過柳家鋪社辦廠,找到劉廠長,把60斤青菜卸下,劉廠長得了寶貝似的,趕緊把青菜放到自己的屋子了。
開張大吉。
韭菜的價錢原先說的是一塊一角錢一斤,明芳按一塊一斤收的,一共賣了56塊錢。
明芳打開棉門窗往下搬青菜的時候,就吸引了不少工人的眼睛。
不等明芳走出院子,就聽劉廠長大聲呐喊。
“老張!老張頭!過來幫忙,給人們分發青菜啦!”
各單位二十六放假,此時正是人們抓緊做完手頭工作,準備年貨的時候。明芳在衛生院把小拉車一停,掀開青菜,看到的人們呼啦一下把她圍了。衛生院的醫生們每月拿工資的,快過年了,看到這新鮮的青菜,個個眼睛放光,九角一斤芹菜,菠菜算什麽,一塊一角一斤韭菜算什麽,紛紛掏錢購買。有的商量好,兩人買一斤韭菜,分了帶回家給老婆孩子嚐鮮。
不說別的,誰家大冬天的吃上過這樣的細菜呀!別說吃了,見也見不到哇!
青菜價貴,貴也值!
到了學校,把小拉車停下,明芳給換弟使了眼色,換弟從小拉車拎出個籃子,交到明芳手上,換弟看著車子,明芳挎著籃子去了王校長的辦公室。
王校長坐在辦公桌前看各班的成績表。
明芳進來,放下籃子,從裏麵抱出三捆青菜。
不出意料地,王校長看見這些青菜,眼睛就瞪圓了。
“王校長,自家的東西,請您嚐嚐鮮。”明芳說著,把青菜放到桌上,又籃子裏取出一碗鹵兔肉和菜葉包著的幾隻五香麻雀。
麻雀和兔肉王校長早就吃過的,可這青菜?
“這時節,這青菜……”
瞧著王校長一臉懵逼的樣子,明芳輕描淡寫地說道:“我在自家窗台下種出來的,快過年了,弄點過來叫您嚐鮮的。外頭車上還有一些,我再別處轉轉。”
王校長跟著明芳出來,忍住湊到小拉車近前,掀開門簾瞧。
乖乖!半車青菜,綠生生水靈靈的,瞧著稀罕死個人!
“敢情這麽多菜啊?”
“種得多,家裏吃不了,我拿出來賣了。菠菜芹菜九角一捆,韭菜一塊一角。”
王校長略加沉思,開口就要買韭菜二十捆,說是本校老師們多,要二十斤韭菜,每人半斤,過年包韭菜白菜餡餃子,叫人們都嚐嚐鮮。
換弟挺機靈,聽說校長要二十捆,趕緊把車上的韭菜數了一下。
“姐,韭菜就剩三十一捆了。”
幾乎快包圓了。
明芳也按一塊錢一捆賣給了學校。又賺了二十塊。
路過的老師看見了,招呼著同事們圍了上來。不過,他們看的不少,掏錢買的不多。
老師們花錢一般可不會大手大腳,他們買東西有時甚至會斤斤計較。說這一捆不到一斤,又吵吵著便宜點才肯買。
明芳清楚,張美玉和方圓二人過稱的菜決不會缺斤少兩,定好的多少錢一捆就是多少錢,明芳沒有鬆口。
明理和李紅寶他們在集市上也是這個價錢,她早叮囑過了,自家的青菜統一售價。
學校老師們隻買了明芳三捆芹菜五捆菠菜。她也就不在此耽誤時間,趕緊去了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