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臣子聽得一臉懵,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石見銀山。甧


    少部分,尤其是禮部的官員知道。


    禮部尚書陸瑜出列,“陛下,石見銀山目前產銀量不過區區十餘萬兩,為了這麽一座小銀礦,而要投入數倍財力去打造南海艦隊,臣以為不妥。”


    朱見濟略有疑惑的道:“十餘萬兩?”


    不對啊。


    石見銀山是日本戰國末期最大的銀礦,年產量應該在兩百噸約百萬兩左右,這是後世書籍上明確記載的資料,朱見濟在論壇上見過。


    為何才十餘萬兩。


    旋即恍然,現在日本還是戰國初期,煉銀法技術不夠,沒法大規模開發。甧


    繼續道:“那隻是現在而已,石見銀山的銀礦儲量,隻要我大明使用先進的煉銀法,別說十餘萬兩,一年甚至能達到數百萬兩!”


    新的長度、重量單位的改革,還在進行中,尚未推廣天下。


    所以朱見濟沒說“噸”。


    其實他數百萬兩的說法,和後世的年產兩百噸有點差距,所以又立即道:“但如果咱們最大限度的開發石見銀山,年產千萬兩白銀也是可以的!”


    對日本的資源掠奪自然要窮盡手段,隻要它有的,老子就敢在統治它的這段歲月裏,把它所有值錢的礦產資源給挖光!


    最後實在挖不光的話,老子給它毀了!


    對日本,無須任何仁慈。甧


    千萬兩白銀!


    滿堂嘩然。


    別以為一年千萬兩白銀很少,這幾乎已經是大明當下一年收入的五分之一了,如果往前推一些時間,那就是大明國庫一年收入的一半!


    如果陛下說的是真的,為了石見銀山,別說強化南海艦隊,哪怕是為之再打造一支軍隊去征討日本,也是完全劃算的事情。


    可陛下說的是真的?


    陸瑜還想說什麽,戶部尚書陳循已經出列,“臣以為,陛下之策之本意,不是為了石見銀山,而是為了剪除偽大順朝的餘孽!”


    文武百官:“……”甧


    陳尚書你認真的?


    說什麽不是為了石見銀山,你這態度分明就是本來覺得打日本不劃算,結果聽說有錢,又為了節操的解釋說一句“實在是對方太有錢了”。


    陳循才不在意大家的看法。


    他現在很快樂。


    大明開國以來,曆任的戶部尚書都是個苦差事,因為沒錢。


    最慘最苦的是永樂大帝朱棣的戶部尚書夏元吉。


    但陳循不一樣。甧


    尤其是這一兩年,雖然國家開銷大,但戶部國庫是真有錢,用了又有,他這個戶部尚書根本不用為錢發愁。


    最直接的一點,僅是戶部下屬的大明銀行的金庫裏,就堆放了數千萬兩的黃金白銀,而且還在源源不斷的增加——雖然這個錢一般情況下不能動。


    畢竟這錢是大明寶鈔的保證金。


    但保證金也是錢!


    真要到了關鍵時刻,也是可以拿來用的。


    再者……


    大明目前的財政狀況,也不需要動用保證金,就比如去年鄭州黃河段花園口決堤,戶部這邊對賑災的支持,沒有絲毫壓力的解決了資金問題。甧


    所以站在國家立場,尤其是朱見濟說了石見銀山的事後,陳循是舉雙手讚成發展南海艦隊。


    工部尚書杭敏出列,“臣附議陳尚書之言。”


    杭敏是廣安帝的擁躉。


    但他作為工部尚書,這些年很忙,大明能有今日之強大,他功不可沒,可這些年他也很難受,尤其是火器發展需要的各種礦產,工部下屬部門的開采根本無法滿足需求。


    一方麵人手技術不夠。


    另一方麵,也是資源的不夠——勘測水平還不到。


    但自去年重置交趾布政使司後,交趾那邊的礦產勘測、開采已經組織起來,好消息頻頻,今年就會有數座礦山、煤礦進入開采階段,同時,今年也會在交趾那邊設立煉鋼、煉銀、煉銅之類的廠,盡可能的將交趾的資源運回國內。甧


    而這些事不用愁人手。


    安南人口足夠!


    同理,打下日本後肯定也會這麽操作,所以杭敏雙手讚同。


    於謙出列,“臣附議!”


    於謙的立場,隻要是對大明好,他都支持。


    無關階層利益。


    吏部尚書白圭也出列,“臣附議!”甧


    九卿中的吏部、兵部、工部、禮部,四巨頭都支持強化南海艦隊去打日本,一些侍郎們也紛紛動搖了立場,紛紛出列附議。


    都察院那邊,帝師張鵬去交趾主持大局,但張鵬這些年沒少給朱見濟培養禦史,而且大勢所趨,這個時候也沒人去糾結文武之爭鬥,禦史們紛紛出列附議。


    隨後,武將序列幾乎是全員出列,“臣等附議!”


    大明一直文武並重,早些年兵權還掌握在五軍都督府手中,土木堡之變後,兵權掌控在於謙手中,好在朱祁鈺和朱見濟一頓操作猛如虎,把兵權收歸到皇權。


    似乎和五軍都督府無關?


    但武將們還是喜聞樂見,畢竟被天子掣肘,可比被文官集團掣肘舒心一些。


    再者,朱見濟的外擴策略,武將們都是支持的。甧


    不打仗,咱們這群武將哪來的戰功。


    沒有戰功,在朝堂上哪來的地位。


    沒有地位,如何確保武將的利益。


    而隻要陛下繼續“窮兵黷武”,武將的分量就會一直很重,不會被文官集團壓得踹不過氣——大家現在都還記得景泰元年到景泰八年這段歲月被於謙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恐懼。


    朱見濟一看,喲謔,本還以為會鬧得不歡而散。


    沒想到一個石見銀山就把問題解決了。


    既然朝堂大半人已經同意,接下下來就是商討具體實施的策略了,大聲道:“諸位愛卿一心為國,朕甚是欣慰,此事就此定斷,下午時分,兵部的海軍部主事,以及戶部尚書陳循,至文華殿議事!”甧


    牽扯到的臣子立即出列領旨。


    今日的大朝會該結束了。


    朱見濟緩緩深呼吸一口氣,道:“或許諸位還有所不知,朕在福建那邊建立的商行,由白修負責,率領了一直艦隊出海遠航,他們在年關前已經返回大明,而根據他們的出海路線,朕有了一個足以打破所有陳舊觀念的推斷,即,我們腳下的大地,不是傳統的天圓地方,嗯,天確實是圓的,但地也是一個圓球,也就是說,我們所有人,都生存在一個無比巨大的圓球之上,換言之,我們的宙宇雖然巨大,但它空間有限,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我大明隻要海軍發展起來,就能成為這顆圓球上所有邦國中的霸主!”


    頓了一下,“朕要做的,不是讓大明無敵於我們既知的疆域,而是要永遠屹立在這顆圓球上的世界民族之巔!”


    此話一出,奉天殿瞬間炸開了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堡宗別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時秋風悲畫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時秋風悲畫扇並收藏堡宗別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