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日子過,誰也不願意自己找罪受,孟煩了、迷龍幾人,經過短暫的考慮之後,都決定留下來。


    這年頭,傷兵脫離部隊的太多了,許多人養好傷後,部隊早就不知調到哪裏打仗去了,想回到原部隊都不容易。


    這些人留在這裏,倒也挺簡單的。也不是什麽大人物,軍銜也不高,沒人會追究,甚至所在的部隊也已經當他們不治身亡了。


    ……


    豫東前線,這兩天和徐州方麵的日軍又幹了兩仗,不分勝負。最主要的是,李牧收集到了前線小本子炮兵和裝甲兵陣地的位置,夜裏又轟炸了兩次,日本的這些重火力部隊受創不輕,越發的小心謹慎了。


    這也讓李牧的轟炸戰術,變得艱難起來。


    最主要的原因,不能精確掌握目標的位置和情報。


    其實,這很正常,以日軍強大的情報網,同樣不能掌握我軍的精確位置和具體的火力部署,比如炮兵陣地藏在哪…裝甲兵藏在哪…


    不然可以針對弱點各個擊破,甚至連一些包餃子的戰術,也不適用了。因為你的任何意圖,都會被對方提前察覺。


    李牧這邊同樣如此,知道日軍的大概位置,兵力配置。再往下,炮兵在哪…裝甲兵在哪…這些具***置的信息,就不好搞了。


    再加上,小鬼子這段時間以來,吃了空中方麵的大虧,對此越發警惕起來,防空武器多了不說,也學會了隱藏。


    仗不打起來,炮兵、裝甲兵不擺在一線,其他時間你很難摸清楚他們駐紮在哪裏,自然也很難實施空襲。


    就連步兵,夜裏也學會了布置疑陣和隱藏,夜間視野有限,也很難用分辨清楚,許多轟炸隻能浪費彈藥,效果寥寥。


    雖然,轟炸的機會少了。但經過李牧幾次血淋淋的教訓,小鬼子的猖狂勁兒確實小了很多,以前隨便一些鬼子小部隊,就大搖大擺,橫行無羈的模樣,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


    沒選擇拿下豫東,走淮河一線進攻武漢,花園口的事自然也就沒用了。


    一場禍事消彌於無形。


    ……


    接下來,雙方像上了發條一樣,開始緊急備戰。


    同樣是六月,果府製定了保衛武漢的作戰計劃,也規定了戰略方針。


    其中心思想是立足外線,保持部隊高度的機動性,利用地形和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日軍,以空間換時間,最後轉變敵攻我守的戰爭態勢。


    按此計劃,校長自任總指揮,調集兵力,沿大別山、鄱陽湖和長江兩岸,組織防禦,準備持久作戰。


    主要目的有三,一是以空間換時間,內、外戰線結合,消耗、挫敗敵人;二是及早內遷工廠、內運物資、整備軍隊、加緊生產,作長期抗戰準備;三是爭取國際上同情和支援,期待國際戰場的開辟,以徹底戰勝小本子。


    其後大會上,更莊嚴宣告:「我華夏民族必以堅強不屈之意誌,動員其一切物力、人力。為自衛,為人道,於此窮凶極惡之侵略者,作長期抗戰,以達到最後勝利之日為止。」


    隨後,果府為增強指揮機構與作戰能力,決定調整作戰序列,新編第九戰區。同時決定以第五、第九兩個戰區所屬部隊保衛武漢。參加保衛戰的部隊以及空軍、海軍,總計十四個集團軍、五十個軍,作戰飛機約兩百架,艦艇三十餘艘,總兵力近一百萬人。


    各兵團部隊自6月開始分別利用鄱陽湖、大別山脈等天然屏障,組織防禦,保衛武漢。


    小本子方麵,自攻陷徐州後,就積極準備擴大侵略戰爭,以一部兵力攻占安慶,作為進攻武漢的前進基地。


    隨後,根據禦前會議決議,將徐州會戰後正在豫東、皖北地區的第16、第9、第13、第6等師團轉移南下,集結合肥地區。又從華北及國內調集了大量部隊。


    為了這次戰鬥,小本子在華中地區集中十四個師團的兵力。直接參與作戰的有九個師團,約25萬餘人。以及海軍第3艦隊、航空兵團等,共有各型艦艇約120艘,各型飛機約300架。


    頓時長江沿線摩拳擦掌,一觸即發。


    同時,李牧也開始做準備,等武漢打起來,當地的民航可就停了,雖然可以繞到西安或者洛陽,那裏很快遭到轟炸,不是長久之計。


    如今,唯有找到一條通往國外的新通道。


    李牧腦子裏想了很久,依靠民航怕是不行,隨著戰事擴大,國內的民航會一個個停運。到了一定的程度,除了專機,可能很難再找到對外運營的民航了。


    那麽…一個想法在李牧腦子裏冒出來,既然沒有航線,自己可不可以開辟出一條新航線。


    不需要多麽大,也不要求停民航飛機,隻要找幾個關鍵節點,建座小型的軍用機場,供飛機起降就夠了。


    這年頭,也沒有什麽領空意識,隻要地方偏僻,也沒人關心空中飛的是什麽。一路開著戰鬥機,不是不能飛到新加坡附近。


    想到這裏,李牧腦子頓時活泛起來,他找來亞洲地圖,特別是東南亞那一片的地圖,仔細研究起來。


    看了很久,李牧把目標放在了偭北,這裏雖是英國的殖民地,卻異常的混亂,私人武裝到處都是。


    最重要的是,英國人的重心放在偭南,對偭北控製力非常弱,甚至隻有名義上的控製力,偭北基本上全部控製在各個私人武裝手裏。


    如果李牧派人偽裝商團或者當地武裝,占一塊地盤,修一個機場,隻要拳頭大,阻礙將非常小。


    歐洲馬上就起火了,英國人在世界上的殖民地太多了,也不會把注意力放在這點屁事上。


    如果,在偭北修一座中轉機場,能供戰鬥機起


    降,那麽這條他個人專屬的新航線,就算打通了一半。


    不過,李牧又計算了一下南陽到偭北的距離,竟然有兩千公裏,這麽遠…


    那樣,這中間,還必須修建一座中轉機場,李牧在地圖上看了看,最終選中了湖南省西南邊陲邵陽市綏寧縣。


    綏寧縣到南陽直線距離九百多公裏;到偭北有上千公裏。


    位置符合,再加上當地山多,方便隱藏,算是難得的好地方。


    下定決心,李牧派了一個步兵營,和一批工兵,偽裝成牧武商行的民團,趕往綏寧縣,尋找合適的地方,修建綏寧軍用機場。


    至於後勤補給,都交給牧武商行負責,甚至為了機場的隱秘性,不和當地人發生矛盾,牧武商行會把選中的山頭買下來,作為商團名義上的駐地。


    偭北那邊,情況更複雜,外人想要站穩腳跟不容易,但這隻是你實力不夠強大,如果夠強大,所有勢力都是你小弟。


    保安團的實力,和小鬼子拚不好說,放到偭北,麵對那些土著私人武裝,絕對一打一個準。


    不過,李牧仍然決定悄悄的幹這件事,保安團以當地華人的名義,或者是當地商團的名義,做這件事。


    畢竟,當地人的內鬥屬於內部矛盾,這個地方常年打來打去,沒有人會關心;如果有外部勢力插手,那就不好說了。


    這次,他派了兩個步兵營和一個工兵營,人數不是太多,主要是怕一次性去的太多,引起當地勢力的排斥和警覺。


    等站穩腳跟,就可以繼續加派人手了。


    未來等歐戰開打,英國全線內縮,就更容易發展了。


    另外,從偭北到新加坡也不近,中間同樣需要一個中轉站。


    這件事,李牧交給了遠東商行操作,他們會在馬來西亞北部港口,或租或建一處小型貨運機場。


    有了這個跳板,就能直達新加坡。


    ……


    打通私人航線的事處理完畢,李牧的目光又落到了武夷山。


    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兩省交界處,麵積近一千平方公裏。


    這裏離大海三百六十多公裏,到杭州的直線距離同樣三百多公裏,如果在這裏修一處出軍用機場,戰機從這裏起飛,作戰半徑能覆蓋幾省大部。


    李牧的轟炸範圍,會再次擴大,忽南忽北,也顯得更加神秘莫測。


    雖不知什麽時候能用上,但做事就要未雨綢繆,有…沒用;和沒有,不能用,是兩個概念。


    隻要機場修好,早晚用的著,保不準哪天,就神不知鬼不覺的讓鬼子吃個大虧。


    武夷山,他同樣派了一個步兵營,和一批工兵過去。也就是個簡單的小型軍用機場,工程不大,估計最多三四個月就妥了。


    安排好這些,李牧再次來到武漢。再過一段時間,等打起來,民航客機就不好坐了。趁著有空閑,還是多跑兩趟,多囤點物資。


    此時的武漢,顯得有點雜亂,到處都是西遷的人群。


    這次,李牧沒有急著去新加坡,抽出了一天時間,好好的逛了逛這座城市,以後很多景色估計都看不到了。等戰爭打起來,城市不知還能保存下多少!


    現如今的武漢,更多的被人稱為漢口,整座城市是由漢口、武昌、漢陽這三個隔江鼎立的城市組成。長江將他們一分為二,漢口、漢陽位於江北,武昌則孤零零地被劃在了江南。


    位於江南岸的武昌,機關樓堂、要員私宅雲集,景點古跡遍地;江北的漢口,則以其繁華、喧鬧而名噪天下。作為這個時代大商埠,江北的漢口名氣僅次於大上海,吸引住了許多南來北住的商旅。


    至於龜山腳下的漢陽


    鎮,同樣大名鼎鼎。漢陽兵工廠雲集了這個時代中***火工業的精華。如今國內軍隊手中的槍炮彈藥,除了從海外進口的以外,至少有一半是從漢陽兵工廠製造出來的。


    抗戰已經打了一年,隨著諸多大城市的陷落,武漢三鎮已經被賦予了太多的象征意義,是名副其實的國家心髒。


    由漢向南,連接著華南地區;向東,直通蘇皖浙,這裏也是軍隊日後收複失地的橋頭堡。


    自抗戰以來,一批批攜金帶銀的商賈居民、絕望無助的難民傷兵,象潮水一樣湧進武漢的。果府各部門名義上雖說是遷往重慶,可到了武漢之後,就沒有再向西挪一步。


    西遷的工廠、學校、民間團體,也都其自然地在這裏紮下腳來。工廠又冒出了煙,商店一家家地增多起來。


    洋樓私宅、旅館寒舍,隻要是個能棲風避雨的地方,都擠得滿滿當當。街巷市麵上同樣是人滿為思。房租、糧米菜價,隨著人潮的蜂擁而至,也象是雨後冒出的春苗,呼呼地往上竄。


    就當眾人以為終於覓得一處容身之地的時候,日本人又來了,果府這邊也磨刀霍霍,計劃大幹一場,周圍到處都是雲集而來的軍隊。


    於是,大夥明白了,這裏也將染上戰火。


    沒人知道能不能守得住,沒人敢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果府也傾向使用焦土戰略,於是大規模的西遷再次開始。


    雖然大部分選擇遷往西南地區,也有一部分選擇遷往南陽甚至西北地區。


    李牧又專門發電報,讓南陽做好接收工作,這才歎息一聲,坐上去昆明的飛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世界生活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靜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靜衍並收藏影視世界生活錄最新章節